期刊编辑面临的困难、挑战及应对之策探究

2024-08-12 00:00马琳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9期

摘要:学术期刊是学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发布平台,在学术交流和信息传播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刊物作为公器,是主流意识形态发声的媒介、学术成果发表和传播的渠道、引领学术风气和规范的载体,也是开拓议题的公共话语场域、培养和推介学术新人的平台。作为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在期刊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当然其在工作中也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挑战。通过与期刊编辑的交流与调研,总结遇到的困难挑战,集中体现在编辑与读者、作者的关系处理,编辑工作与科研工作的冲突,有限精力与繁杂编校的矛盾,编辑惯习与新技术嵌入的磨合等方面的困境。对此,文章提出五点应对之策:加大沟通力度,常做作者和读者的好伙伴;开展学术研究,争做某一方面的小行家;提高业务能力,甘做勤恳奉献的编辑匠;参与实践交流,善做专家学者的知音人;紧跟时代脚步,勇做新技术的推介人。希望借此为广大期刊编辑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缓解职业焦虑,使期刊编辑在工作中具备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敏锐的学术判断力;帮助他们提高沟通能力,加强团队协作意识;促使其拥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领学术方向、繁荣发展学术的高度责任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政治原则、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组织纪律性等。

关键词:学术期刊;编辑;困难与挑战;应对之策;学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9-0200-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全国总工会委托课题“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视角下事业单位民主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

学术期刊是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是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是促进理论创新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1]。在引领学界研究方向、弘扬时代精神、传承历史传统等方面,高质量的学术期刊更是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作为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刊编辑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2]。

当前,随着社会变化的加快和社会结构的失衡,焦虑感、紧张感充斥于社会各领域各阶层。编辑的身份焦虑、职业认同危机同样日益凸显,并且成为影响编辑行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系统阐述期刊编辑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与挑战,并提出一些应对建议,以供编辑在今后的工作中参考。

一、期刊编辑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一)编辑与读者、作者的关系处理

编辑、读者、作者是推进学术期刊顺利发展的重要力量。编辑就像一座桥梁,要协助作者把想要表达的思想力量、情感温度和语言之美传递给读者,这就要求编辑在工作中正确处理与读者和作者的关系。然而,这也正是编辑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一个困境。

对于读者,编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期刊发表的文章无法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以笔者所在的《中国园林》杂志为例,近年来,作者群体逐渐以高校师生为主,论文撰写趋向于专业化、理论化,各种数理统计、公式算法出现,读者反映文章越来越看不懂。一些在风景园林行业深入实践的设计师、施工者认为,应该增加一些介绍国内外实践项目的文章;一些风景园林爱好者认为,应该增加一些通俗易懂的科普性文章;而老一辈的风景园林工作者认为,不能丢掉园林传统知识,应该多一些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的文章。

对于作者,编辑需要处理的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稿件能否录用,二是编校过程中的配合问题。由于版面有限,作者稿件被拒在所难免,这难免会引来一些作者的不满,这时编辑可能就会成为“出气筒”。编校方面,编辑在编校工作中往往比较较真,有些作者满怀感激,配合度较高,但有些作者却不理解编辑如此精益求精地工作所求为何,将之归为“苛刻”“吹毛求疵”。

(二)编辑工作与科研工作的内在张力

学术期刊以刊载学术研究成果、繁荣和发展社会科学事业为宗旨和目的,这就决定了学术期刊发表的文章必须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也要求期刊编辑练就慧眼识珠的本领[3]。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需要了解本期刊所覆盖领域的重要研究话题和前沿研究方向,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即所谓的编研结合、编研相长。

学术研究可以为编辑判断稿件质量、了解学界动态提供学术基准和学术视野。审读稿件是编辑最重要的工作之一,需要编辑自身具有较高的学术素质。然而,编辑工作和科研工作相互助益的同时,二者的工作性质和要求又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之处。审稿、编稿及诸多事务性工作往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心血,用于科研的时间相对就少了很多。科研工作要对问题进行专精和深入的研究,强调不断开拓新的领域,编辑工作则需要凭借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才能应对,因此很难对某一研究方向保持持续关注并进行集中深入的研究。

(三)有限精力与繁杂编校的工作矛盾

每一期高质量学术期刊的生产,从刊物定位、选题策划、约稿、审稿组稿、编校加工到出版面世,凝聚了作者队伍、编辑团队无数的心血和汗水,其中,编校加工是保证学术期刊质量的重要环节[4]。编辑工作有一套严格的规范,完全掌握并熟练运用绝非易事,并且编辑过程中还会遇到大量“硬伤”。学术期刊的编辑工作并非简单的疏通文句、改错别字,而是一份要求具备专业的学科素养和细心、耐心、尽心的工作。

以《中国园林》杂志为例,每期杂志从投稿到刊出,一般要经历很多个环节。其中,最辛苦、压力最大的,莫过于校对。编辑人员每天会面对各类文稿,涉及多个研究方向,内容千差万别。长时间、高强度的枯燥工作,使得工作人员容易产生疲倦心理,从而导致校对工作出现失误[5]。

(四)编辑惯习与新技术嵌入的磨合困境

近年来,学术期刊发展面临一系列重大的外部挑战。电子化、数字化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期刊数字化转型的大趋势;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的出现,使大众阅读习惯发生改变,对传统的出版业和学术期刊造成了一定的冲击[6];期刊发展面临“泛综合化”所导致的期刊趋同化竞争。

随着信息获取渠道的不断拓宽,微信公众号、期刊论文数据库、期刊开放获取网站、电子期刊等学术传播方式得到广泛运用,纸版刊物的销售量逐年下降。而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投稿方式、编辑流程及出版发行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7]。学术期刊的编辑不但要应对纷繁复杂的编辑工作,改变原先的工作思路和方法,还要学习一些数字化新技术,以应对日新月异的变化。

二、做好期刊编辑工作的应对之策

(一)加大沟通力度,常做作者和读者的好伙伴

编辑在工作中要尽可能地站在服务对象的角度进行考虑,在期刊建设各个环节制定以专家学者、作者、读者为中心的工作原则。在编校过程中,与作者在学术、学理层面进行深度交流,利用自身的学术素养、文字水平优势,发现作者的遗漏或错误,赢得作者尊重,提高刊物学术品质。对于那些被外审专家否决的稿子,也不要简单退稿了事,需要编辑调查清楚具体原因,区别对待。

面对读者,将心比心,把自己当作期刊的读者,思考读者究竟想要从刊物中获得什么样的知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读者的需求,在栏目设置、文章选用方面尽量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二)开展学术研究,争做某一方面的小行家

编研结合对于提高稿件质量、推动一流期刊建设具有重要意义[8]。编辑必须走编研一体化的道路,即要在提高编校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一名称职的编辑,不只是学术的搬运工,更要参与知识生产和学术研究,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

首先,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要面对大量的学术研究稿件,这就要求要有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背景,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

其次,加强对学术思想、学术思潮和学术趋势的准确把握[9]。

再次,要养成阅读相关学术刊物的习惯,了解新的研究观点和学术动向。

最后,利用工作机会,申报相关科研项目,以团队方式形成研究合力,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扬长避短,合作共赢,从而提升整体水平[10]。

(三)提高业务能力,甘做勤恳奉献的编辑匠

期刊编辑业务能力的提高可以从选题、审稿和编校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选题方面,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关注本学科的研究前沿动态,对相关问题展开一定的研究,做到既专又博,在选题策划上才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不至于跑偏。

二是审稿方面,编辑需要在阅读上下功夫,大量阅读与从事期刊研究方向相关的文献,对新文章不断精读、研读,反复琢磨修改,只有具备撰写学术文章的能力,才能较好地鉴赏稿件。

三是编校方面,定期参加编辑培训班和继续教育,掌握编辑、校对的基本技能,实时了解新的编辑规范和规章制度,规范工作流程,要按部就班完成所有程序。

(四)参与实践交流,善做专家学者的知音人

作为一名学术期刊的编辑,不能将目光局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而是需要掌握大量该学科其他领域的知识与能力[11]。另外,要推动和活跃学术界和编辑界的内外交往。在学科分化日益细密的今天,打破学术壁垒、实现多学科融合创新发展是实现学术进步的重要条件。

学科与学科的交流互动,首先要推动不同领域学者之间的交流,推动不同领域编辑与学者的交流,推动不同领域期刊之间的交流[12]。如果有机会,在工作期间多参加一些学术交流会议,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结识更多的专家学者,为组稿和编辑工作的顺利进行及发现新作者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紧跟时代脚步,勇做新技术的推介人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期刊编辑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这就要求期刊编辑要有“互联网思维”,要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以更好地为学术研究服务[13]。

首先,为了提高编辑效率,要善于学习新的信息技术,包括编辑软件、排图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应用[14]。其次,要不断学习新的出版规范和标准,以适应科技成果共享的需要。最后,新媒体时代对科技期刊编辑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需要通过教育与培训全面系统地学习新技能,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包括新媒体技术应用、数字化内容制作,以及信息检索和处理等[15]。

三、结语

编辑是一个神圣的岗位,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工作态度。作为编辑,表面上是在为他人做嫁衣,但其实也是在不断磨砺自己、提高自己。虽为小编辑,但不只是“搬砖”“砌砖”,也是在“盖楼”,搭学术的高楼大厦,建设学术创新强国,编辑也是“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一分子。编辑应有敢做“编辑家”的志气,胸怀“大使命”,心有“大格局”,并非只有“大人物”才担当大使命,学术“大事业”需要每一位参与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参考文献:

[1] 李翠霞,梁永霞.创新引领空天信息期刊集群高品质发展:闫珺研究员访谈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2,33(1):134-138.

[2] 谢武双,孔红梅,全元,等.高品质科技期刊的编辑人才培养:以《生态学报》为例[J].编辑学报,2023,35(6):700-703.

[3] 郑珺.使命光荣 责任重大[M]//崔建民.“作嫁衣者”说:中国社科院学术期刊编辑心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244-248.

[4] 赵翠兰.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控制与提升路径[J].学报编辑论丛,2023(0):262-265.

[5] 刘伟昌.论校对工作对科技期刊质量的影响[J].传播力研究,2018,2(24):64-69.

[6] 程亮星.新媒体时代河南省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路径探索[J].新媒体研究,2022(18):73-77.

[7] 张忻.联合公司教辅业务竞争战略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

[8] 朱晓昱,王农,张阳.学术期刊编辑走编研结合之路的意义与途径[J].天津科技,2024,51(1):45-48.

[9] 程绍燕.学术期刊开拓编研结合新思路[J].文化产业,2023(16):143-145.

[10] 王维朗,刘志强,游滨.科技期刊编辑提升科研能力的途径及策略[J].科技与出版,2018(9):50-53.

[11] 董博宇.新时代学术期刊编辑素养提升路径探析[J].传播与版权,2024(3):32-34.

[12] 魏学丽,余党会.从编辑工作视角谈科技期刊在科技学术交流中的引导性[J].编辑学报,2023,35(S2):57-59.

[13] 蒙薇,黄晓峰.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传媒论坛,2023(13):105-107.

[14] 周月丽.现代信息技术对期刊编辑出版的影响分析[J].新闻传播,2023(21):47-49.

[15] 张宇燕.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能力构建与提升[J].传播与版权,2024(1):17-19.

作者简介 马琳,编辑,研究方向:风景园林专业论文的编辑与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