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时间大幅增加,同时也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面对这一新形势,高校必须主动适应技术和社会发展需求,创新、重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征。在教育传媒化方面,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网络化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大学生的行为模式变化反映了他们在认知和社交心理方面的适应性需求;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范畴需要拓展至网络平台和新媒体工具。其次,文章指出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人际交往困难、网络依赖等,传统线下辅导存在局限性,已难以适应大学生心理辅导的需求。最后,文章提出了构建新媒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四点策略建议。第一,明确心理健康工作平台的定位和目标。第二,平台功能模块设计与界面优化。第三,构建全面的新媒体心理科普内容体系。第四,做好社区组织、推广、运营与管理。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09-0160-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度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专职辅导员课 题)“‘五育并举’视阈下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情怀培育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zsszsx120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微博、微信、抖音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已渗透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当前以00后为主的在校大学生更是新媒体的活跃用户。
202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00后线上活跃用户规模接近1.5亿人次,00后数字原住民的特性更突出,移动互联网的月人均使用时长达173小时,远超总体人群的159小时[1]。大学生沉浸于新媒体平台的时间大幅增加,不仅改变了信息获取和人际交流模式,也影响着其心理健康状况。
在高等教育领域,新媒体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心理学与教育学跨学科融合的产物,更是“立德树人”目标的必然要求,不仅要对传统的面对面咨询和心理辅导引起重视,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特性和传播优势,构建一个覆盖广泛、功能全面、互动性强、服务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台[2]。
(一)新媒体时代教育的传媒特征
新媒体时代,教育传播呈现出数字化和网络化这两大显著特征。数字化使教育内容呈现出数据化的态势,各类教育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在,如数字课程、数字图书、教学演示视频等[3]。数字化推动了教育内容的存储、检索、传播和交流方式的迭代升级,教育资源实现了高效生产、组织、管理和应用。具备碎片化、泛在化和个性化特征的新媒体传播,也对教育内容的组织形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拓展了教育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也带来了更丰富开放的教育资源[4]。
(二)大学生新的行为模式所反映的心理变化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行为模式发生显著变化,反映了心理认知层面的适应性转变,以及社交互动模式所导致的心理适应问题。
相比其他群体,大学生具有更强烈的自我表达欲望[5],在微博、抖音平台上发布个人日常、分享见解,进而塑造个人形象等行为背后是对个性化表达的需求、对社交认可的追求,反映了自我探索的心理动机。
社交互动模式亦可能引发心理适应问题,新媒体的广泛普及和应用使传统面对面的交流转向了线上依托社交媒体的虚拟互动,虚拟社交的匿名性可能导致社交关系的表面化[6],缺乏深度的情感交流,让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产生难以克服的孤独心理,增加了社交焦虑。
(三)新媒体时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范畴与再定义
新媒体时代,基于教育传媒特征、大学生心理的双重变化,需要重新界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范畴,在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融入新媒体的特性,拓宽服务边界[7]。
新媒体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和情绪疏导,而是扩展至网络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App、微信公众号、在线心理测评、数字心理游戏、虚拟现实情景模拟等多种新媒体平台和工具。在内容上覆盖生涯规划、人际交往、情绪管理、压力调适、自我认知等方面,并结合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特点,精准推送符合其需求的内容和服务,关注网络成瘾、自我认知失调等新兴问题[8]。
(一)大学生日益普遍的心理问题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存在复杂多样的心理健康问题,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涉及情绪障碍、适应障碍和网络依赖三个方面。
情绪障碍是当前大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部分大学生因为学业压力、就业焦虑、人际关系困扰等陷入抑郁状态。适应障碍主要是指大学生在面临环境变化、角色转换时出现的心理适应问题,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学习方式的改变、生活节奏的调整、人际关系的重构都可能给大学生造成心理压力。此外,家庭环境、经济状况、个人情感状态的变化也可能导致适应障碍,表现为心理紧张、睡眠障碍、学习成绩下降等[9]。
(二)线下心理健康辅导的局限性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传统的线下心理健康辅导虽然在个体化、面对面的干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新媒体时代其暴露出明显的局限性。首先,辅导资源分配不均,多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有限,尤其是心理辅导人员配备不足,难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辅导需求。
从笔者的辅导经验来看,线下心理辅导中,学生往往担忧个人隐私泄露,虽然面对面交流具有较强的私密性,但仍有学生不敢、不愿寻求帮助,担心被贴上“心理疾病”的标签[10]。
(一)明确心理健康工作平台定位与目标
构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台需要明确定位与目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和技术环境。
首先,运用新媒体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功能,深入挖掘和分析大学生的在线行为,识别其心理健康需求的特点和规律[11]。聚类分析用户行为数据,依据不同的心理健康风险等级或需求对学生进行分类,通过学生的浏览历史、互动反馈和个人偏好等动态调整内容推送策略,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活动参与建议。
其次,设立多元互动渠道,利用新媒体社交功能,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线上心理咨询和互助小组,为学生提供情感表达和经验分享渠道,增强平台的实时响应能力,开发在线心理游戏和心理测试,在游戏和测试过程中收集学生的心理健康数据[12]。
最后,确立多方协同机制,平台与高校、家庭、心理健康专业人士以及社会组织等构建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平台的中介作用汇聚各方信息和资源,以形成校内外协同共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二)平台功能模块设计与界面优化
功能模块设计和界面优化是提升心理健康工作平台用户体验、增强教育效果的关键环节,有必要基于用户习惯打造直观且互动性强的学习平台。
笔者将其分为三个模块类别:
一是心理健康知识学习模块,包含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库,涵盖心理学基础知识、自我调适方法、应对压力的策略等内容,通过图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呈现,利用微课程、直播讲座、互动问答等形式提高知识的传播效率[13]。
二是心理评估和咨询服务模块,是新媒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台的核心模块,提供标准化的心理评估工具,如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人格特质测试等,配置在线预约系统,结合即时通信,提供与校内心理导师、线上专家、持有心理相关技能证书的辅导员等工作者的预约、咨询服务,采用加密技术保护学生隐私。
三是心理互助交流模块,侧重于构建一个校内的正向支持的心理社区,大学生可以加入不同的心理健康话题群组,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心声,由专业的心理健康志愿者在群组中发挥引导和监督作用。
(三)构建全面的新媒体心理科普内容体系
构建一个全面的新媒体心理科普内容体系,旨在通过创新的内容形式、确保权威性与时效性,并强化互动性与参与性。
首先,多样化的内容形式是吸引大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手段,制作覆盖文字、音频、视频等的内容资源,以微信公众号等方式传播平台的正能量心理文章,打造音频播客,解读大学生成长故事,制作关注度高的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14]。
其次,确保心理健康科普内容的权威性与时效性,内容制作团队要积极吸纳知名高校心理咨询师、青少年心理发展专家等,设置用户提问模块,由专家解答,建立自动爬取心理学前沿研究成果的信息流功能。
最后,增强互动参与性,开发线上心理健康主题研讨活动,鼓励用户讨论交流,开展心理健康类网络调查、知识竞猜、心理测试等,利用游戏化和互动化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度。
(四)做好社区组织、推广、运营与管理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媒体平台,需要重点做好社区的组织运营与管理。首要任务是树立和维护积极健康的社区规范以及行为准则。
首先,平台社区必须始终贯穿尊重个体差异、包容性思维与正向激励的价值理念,通过制定一系列行为准则,明确社区公约,引导用户遵守网络道德,尊重他人,提倡建设性的交流,抑制负面情绪的传播[15]。
其次,与校园媒体、学生组织合作,平台建设完成后,可以联合校园媒体、学生会等,通过海报张贴、微博话题互动、微信公众号推文、短视频分享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最后,专业高效的运营管理是其持续发展的关键,运营团队需要具备跨学科的专业知识,包括心理学、教育学、新媒体传播学等,在分析平台用户行为数据的基础上调整平台内容和服务,及时优化社区的互动机制和用户体验,保障社区的活跃度和用户满意度。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新媒体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打破传统模式的束缚,主动拥抱技术创新。
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特点,理解并运用新媒体传播规律,关注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克服线下心理健康辅导的局限性,提出打造出一个立体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服务新平台,为大学生提供更加科学、高效、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 2023“00后人群”洞察[R]. QuestMobile研究院,2023-05-20.
[2] 张新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武夷学院学报,2022,41(1):95-98,104.
[3] 王艳,刘超.基于新媒体平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机制[J].绥化学院学报,2023,43(3):119-121.
[4] 徐弘.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机制的构建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3,39(9):30-33.
[5] 薛会来,孙峰岩,孙怡青.“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路径调研报告[J].互联网周刊,2023(20):30-33.
[6] 初金哲,潘妍,王少敏,等.“互联网+”视域下高等院校“困难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J].校园心理,2020,18(4):361-363.
[7] 陈橹.高校朋辈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平台初探:以培正“心吧客”为例[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20,22(5):97-99.
[8] 毛娟娟.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瘾”大学生心理疏导方法及途径[J].财富时代,2020(11):176-177.
[9] 张温静.大学生网络主播与受众心理特征研究[J].中国报业,2021(14):114-115.
[10] 赵英丽.全国高校心理健康管理平台“互联网+”建设探索[J].北京教育(德育),2023(12):79-82.
[11] 刘琳琳.“互联网+应用软件”背景下东北三省一区学校心理育人工作学生端自助互助平台建设与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4,26(1):158-160.
[12] 张莉.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J].中国报业,2023(24):82-83.
[13] 江琳.基于易班平台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9(1):57-60.
[14] 汪蕾,吴九君.新媒体视域下心理健康工作平台建设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9(24):163-164.
[15] 路璐.教育数字化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动态管理的影响及改进[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28(4):67-70.
作者简介 李星儒,助教,专职辅导员,研究方向:学生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