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开发

2024-08-09 00:00:00李红辉
经济师 2024年7期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如何培养大学生成为勇于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而优秀的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积淀形成的具有时代鲜明特征鲜活的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堂建设,对于培养有历史担当的大学生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章在分析山西优秀红色文化形成、内容与自身特点基础上,通过调研山西地方高校开展山西红色文化资源进校园、进课堂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的有效路径,不仅有利于山西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而且能够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塑造崇高品格,磨练坚强意志,培养合格的时代新人。当然,红色文化资源除了突出的精神价值外,还需要发挥红色文化产业即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市场化效应,并以各类文化产 品来呈现红色文化,不仅可以取得巨大经济效益,更会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关键词:山西红色文化资源 价值开发 思政课堂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7-234-03

山西红色文化资源应积极贯彻和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抓住机遇持续提升山西红色文化的经济发展质量,而大学生群体作为传承和发展山西红色文化的主力军,他们不仅能够成长为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者与传承者,而且能够起到宣传山西红色文化,践行山西红色文化精神的作用。高校的思政课堂正是山西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与保护的主阵营。因此,分析当下山西红色旅游资源取得的现实经济效益与社会效果,不仅对内能够培养优秀的红色文化宣传人才,而且对外吸引游客打开市场奠定良好基础,起到宣传山西红色文化,践行山西红色文化精神的作用。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深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力量根基,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而高校思政课程是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主阵地。因此,山西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堂中,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的爱国情怀,而且可以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把大学生小我融入到社会主义事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来。

一、山西红色文化概述

(一)红色文化内涵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的文化创造,是一种先进的文化。而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因此,可以把红色文化概括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新民主主义时期,打破西方封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进行改革开放实现国强民富的改革开放时期以及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新时代中形成的具有丰富革命、建设、改革与中华民族复兴的独特文化艺术形态。

(二)山西红色文化形成、内容、特点以及旅游价值

山西红色文化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五四运动”,通过大革命、国内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时期与新时代的锤炼,呈现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具体包括五个方面内容:一是红色革命遗址众多;二是红色人物鲜明;三是红色精神显著;四是红色作品突出;五是红色制度保留。同时山西红色文化呈现以下特点:第一,红色文化资源分布广泛:目前,红色文化遍布山西全境11个地级市,形成了以晋东南长治与晋城太行红色文化区、晋西北吕梁红色文化区、晋北大同红色文化区、晋中红色文化区和晋南临汾与运城红色文化区五大区域组成的红色文化资源。第二,红色文化资源内容丰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奋斗征程,经历的新民主时期、社会主义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与新时代,在山西大地都有深厚的积淀。第三,红色文化资源形式多样:包括革命遗址、革命遗物、纪念地、纪念碑、纪念馆、故居、书籍文献、口号标语、红色歌曲、文字、家书、影像视频等实物物质红色文化;也包括理想信念、道德品质、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精神文化方面。依托这些红色旅游资源,山西省目前形成了三条红色旅游路线,分别是太行(东线)红色旅游路线、吕梁(西线)红色旅游路线与中线红色旅游路线,它们在山西行政地图上呈H型分布,构成了山西红色旅游的核心。山西有多处革命遗址,镌刻着山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英勇奋斗的革命印记,是红色基因的物化载体,是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山西未来的发展不仅仅依靠资源输出,在发展红色文化方面也拥有着强大的资源和优势。从经济发展方面来看,山西红色文化能够促进山西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山西革命老区经济建设与发展、促进山西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山西经济发展乃至全国经济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二、山西红色文化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作用

刚刚步入高校的大学生正处于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与法治观的重要时期,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当前社会思潮呈现多元化,传播方式出现多样化的问题,大学生价值体系的架构,不仅受到学校和家庭的影响,更多地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高等学校如何有效发挥思政课程作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自觉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显得尤为重要。而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优秀基因,应当融入到思政课程中,不仅丰富了思政课堂的教学素材,更让理论教学变得生动有力,易于接受。

(一)红色文化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引入红色文化,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党的辉煌历程与革命精神,进而深刻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中的英烈事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使其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提升思想层次。实践表明,红色文化教育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历史知识,还能有效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将红色文化融入教学内容,教师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青年具有重要作用。

(二)红色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具有深远影响。通过在思政课堂中融入山西红色文化,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了解革命历史与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红色文化中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能够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故事中体现的牺牲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坚毅不屈、勇于担当的品质。通过多样化的课堂互动,使学生在感知和体验中内化红色文化的思想精髓,从而实现思想品德的全面提升。

(三)红色文化有助于学生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红色文化对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积淀的红色文化蕴含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和精神财富。不仅有助于教育学生了解和铭记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也为新时代提供宝贵的精神指引。通过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堂,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文化自信,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这种文化传承有助于抵御外来文化冲击,坚定中国特色的文化自豪感,有效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四)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堂有助于培养优秀红色文化传承人和宣讲人

作为传媒类院校,优势在于学生在宣传红色文化方面的专业性。红色文化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融入思政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对党史国史的热爱,培养他们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对党的信仰。通过深入学习和宣讲红色文化,学生将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伟大意义,认识到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进而肩负起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的责任。作为未来的红色文化传承人和宣讲人,他们将以自己的方式将红色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珍视我们民族的光荣历史,从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三、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思政课堂方式

(一)引入红色文化的故事和历史经验

直接引入山西红色文化的故事和历史经验,可以使思政课更具有现实感和亲近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这些故事和经验包括红色革命事件、革命领导人和英雄人物的生动事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相关历史事件,使学生了解山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重要贡献和特殊地位。例如,八路军在山西多地进行的抗战活动、平型关大捷等重要战役,通过这些具体的实例,能够使学生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难、奋勇抗敌的精神。将这些故事和经验渗透到课程内容中,有助于学生从个人情感层面对革命精神产生共鸣,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和责任感。

(二)借助信息技术将红色文化实景再现

在新时代条件下,信息技术在思政课堂中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和内容,通过技术手段将山西红色文化的实景生动呈现成为可能。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可以重现红色历史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革命时期,体验当时的情感和氛围。通过数字化展示平台,将图像、影片、声音等多媒体资源整合,形成丰富的红色文化教学素材,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和生动。可搭建线上虚拟博物馆,将山西的红色遗迹、文物等资源数字化,让学生通过网络即可进行沉浸式参观和学习。

(三)构建红色文化为载体的课堂互动模式

构建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的课堂互动模式,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讨论、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在讨论环节中,可引导学生针对特定红色历史事件展开辩论,形成多角度思考;在角色扮演中,学生可以模拟历史人物,体验当时的心理和情感;而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则能够共同完成红色文化相关的任务或项目,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这些方法能够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实效性。

四、山西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堂存在的不足

(一)内容的选取存在单一、枯燥

在山西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堂的过程中,红色文化内容的选取至关重要。选取的红色文化内容应具备时代性、代表性和教育性,既要体现山西厚重的革命历史,又需契合新时代思政教育的要求。内容的选取需围绕山西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事迹和革命精神,确保史实准确且富有代表性,如太行精神、吕梁精神等,使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并理解这些精神内涵。内容选取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政教学目标,避免内容过于单一、枯燥,应结合实际案例和生动故事,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具体。应注意与学校教学大纲的契合,红色文化的内容不应脱离课程需求,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使其与思政课程目标紧密结合,确保教学效果。科学合理地选取红色文化内容,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历史认知和爱国情感,还能提升思政课堂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度。

(二)教师对山西红色文化知识掌握参差不齐

教师对红色文化的深入理解是实施红色文化教学的基础。教师不仅需熟悉山西红色文化的历史沿革、重大事件和核心人物,还应理解其内在精神和时代价值。对红色文化的深刻理解将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准确传递相关知识,避免表面化、形式化。教师应通过专业培训、实地考察和文献研究等多种方式提升自身对红色文化的认知水平。教师还需具备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堂的能力,利用生动实例和现代信息技术,增强课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真正起到教育引导的作用。

(三)学校对山西红色文化教学的支持与保障不足

在山西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学校的支持与保障尤为关键。学校需要建立配套的政策和制度,为红色文化教育的持续开展提供制度保证。要构建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使教师能够深入理解和准确传达红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学校还应加强教学资源的配置,包括教材、教具以及信息技术设备的提供,确保教学内容的生动呈现。学校应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相关的教学研究,探索和创新红色文化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教学机制。

五、山西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思政课堂的路径分析

(一)提升教师山西红色文化素养

为了推动山西红色文化进一步融入思政课堂,提高教师的红色文化素质是关键。应加强教师的红色文化知识储备,通过系统性的培训和研讨会,使教师充分理解和掌握山西红色文化的核心内容和历史背景。需要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特别是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结合的方法论培训,使其能将红色文化有效融入教学过程中。再者,鼓励教师进行红色文化的理论研究,发布相关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还应搭建教师交流平台,分享教学经验和优秀案例,形成良好的互动与合作氛围。注重从实际出发,鼓励教师深入红色文化遗址进行实地考察,通过真实的现场体验增强教学素材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二)创新山西红色文化教学方法

在推动山西红色文化进一步融入思政课堂的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是关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多媒体展示,实现红色文化的动态、立体呈现,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那段光辉历史。通过翻转课堂的模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讨论红色文化的内容,加深对其内涵的理解。采用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深入研究特定红色文化主题,培养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讲座或开展实地考察,使学生获得多元化和实践性的学习体验。

(三)不断推进学校制度的完善与支持

学校制度的完善对山西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堂至关重要。为此,学校需成立专项红色文化教育工作组,以系统、持续地推进教学任务。同时,必须制定全面的教师培训制度,通过红色文化专题培训与研讨,提升教师的相关教学能力。资源配置也不容忽视,包括教学资源的充实、教学设备的更新及专项资金的设立,以确保红色文化教学的顺利进行。

六、结束语

针对新时代下山西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堂的具体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其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给出了建设性建议。研究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着重探究了将红色文化故事和历史经验引入课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动呈现红色文化,以及构建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的教师主导和学生参与的课堂互动模式等几方面融入路径,这些都对于增强思政课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传承红色文化具有积极意义。同时,研究也明确指出,实施过程中选取的红色文化内容必须符合学科教学需求,教师需要对红色文化有深入理解,学校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此次研究的结果对于新时代下山西红色文化更好地融入思政课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和操作指导。同时,研究也希望为后续红色文化教育的相关研究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促进各地红色文化教育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进而在文化精神宣传、经济效益方面促进山西红色文化旅游事业蓬勃发展。然而,本研究未能从课程实施效果的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这也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基金项目:山西省高教改革创新项目,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与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双向融合机制研究,编号:J20221180。]

参考文献:

[1] 梁杰肖扬伟.新时代红色家书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堂的逻辑与路径[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21,12(03)

[2] 许丹荔.新时代兵团红色物质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4)

[3] 于玲玲.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路径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22,24(03)

[4] 狄芸秀,赵晓晓.新时代延安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2,43(05)

[5] 朱晓燕.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意义[J].山海经,2020(21)

[6] 张慧婷,刘向军,刘国帅.山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及路径[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7(05)

[7] 杨洪林,张同胜,宫珂.新时代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22(02)

[8] 黄美琳.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堂路径探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0)

[9] 王磊磊.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思政课教学的三维路径[J].智库时代,2020(27)

[10] 龚婷,鲁涛.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堂路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1)

(作者单位:山西传媒学院 山西晋中 030619)

[作者简介:李红辉,山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山西传媒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认知逻辑、哲学。](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