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会计教学数字化转型路径探析

2024-08-09 00:00:00马北玲饶琼利祝勇军潘云娇
经济师 2024年7期

摘 要:高校会计教学的数字化转型对打造新型教学生态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大智移云物”和“业财融合”的时代背景,提出高校会计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表现形式:数字化赋能会计教学转型和会计教学数字化平台搭建。阐述在技术挑战下,会计教学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困境。提出高校会计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一是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推进会计教育模式改革;二是优化资源配置,“菜单式”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三是推进校企联动,跨学科课程群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

关键词:会计教学 数字化转型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7-089-02

一、引言

当前,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全面变革,数字化技术已逐渐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引擎。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1],为我们推动教育变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2023年2月13日至14日,主题为“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的世界数字大会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在论坛介绍了中国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显著成效,提出数字化转型将重塑高等教育育人方式,促进高等教育普惠均衡发展。在高等教育中,作为应用类学科,会计教学受技术革新影响明显。特别是在“大智移云物”时代背景下,伴随着技术迭代以及国际制度、会计准则的不断更新,结合“业财融合”的时代需求,如何运用各类数字化技术优化教学模式、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复合型创新财会人才,推动高校会计教学智能化和国际化发展,成为新的时代课题,高校会计教学数字化转型对打造新型教学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二、会计教学数字化转型内涵

(一)数字化赋能会计教学转型

高校会计教育数字化转型旨在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教学活动,通过创新现有会计教学方式、坚守学生主体、扩展教育边界,从而构建多场景学习情境,打造交互开放式会计课程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精细化、全程化的服务,打造高校新兴会计教学生态。数字技术驱动高校会计教学转型变革,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财务云等数字技术,支持各高校开发优化远程教学平台,构建面向数字经济时代、服务现代产业发展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会计课程体系;重构教学模式,实现虚拟教学和实体教学的融合,推动教学方式向互动、智能和立体化方向发展;多维度开展教学组织,各校区、各高校共创共享教育资源,助力实现公平、包容、创新的优质教学环境。

(二)会计教学数字化平台搭建

数字创新促使高校会计教学发生变革的同时,也为高校会计教学带来包括教学成本提高、教师考核机制改革等新难题,为迎接这些挑战,高校会计教学需要探索转型升级新路径。一是搭建会计教学数字化资源平台,将线下会计学课程进行数字化加工,上传网络教学平台,提供会计教学服务;借助现代信息和数字技术,对会计学科的各类图书资源和数据库进行分类、整理、转化,形成数字化资源存储和管理,搭建会计教学的数字资源图书馆[2]。二是搭建会计教学数字化管理平台,系统梳理和整合会计领域细分专业,融合产业经济、工商管理、数学统计、计算编程等大类课程,搭建学科交叉管理平台,使会计教学更加智能化,推动学科大融合,助力数字化的复合型财会人才培养。三是搭建会计教学数字化应用平台,通过校企共建,融合社会各类资源,开展仿真化和情境下教学,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会计信息系统与交互式平台建设,使教师、学生以及用人单位组合在一起,交流共享学习成果、实操经验,将真实业务和教学任务有机融合,让会计课程学习成果真正服务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地区经济产业发展。

三、会计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困境

(一)数字化基础设施缺乏,教学模式有待提升

当前,我国高校会计教学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落后,会计教学软件版本陈旧,教学以传统书本讲授、填鸭式教学为主,数字化教材与教具缺失,会计课程的交互平台、智慧学习环境尚未建立。伴随着各类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传统会计教学模式受到了极大冲击。为有效实现会计教学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各大院校需要升级本校会计课程的数字基础设施,让高校会计学科更加适应现代化、国际化、数字化的教学变革。然而,多数院校受经费预算等因素影响,会计学科的数字化基础设施还很缺乏,教学科研、教学考评活动没有对应的数据支持。因此,整合和用好数据技术资源,是高校会计教学完成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环节。

(二)教学手段陈旧,资源供给体系有待完善

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往往按照教材开展集中讲授,这种传统的教育资源供给体系是离散的、割裂的、线性的[3],会计课程设置与学生未来就业方向的岗位、职业衔接力度不足[4],无法很好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此外,不同高校的财会学生在文化背景、教育基础、就业去向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有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内容浅“吃不饱”,有的认为难度大“吃不下”。因此,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应用数字化技术优化教学资源供给和配置,才能更好培养会计专业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专业性。

(三)校企协同水平程度不高,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创新

现阶段,高校会计信息系统、ERP等实操课程教学软件未能充分将企业整体业务流程、地区产业经济发展以及国际会计前沿技术有机融入,学生普遍按照教材步骤操作演示,全程机械化练习,很多操作往往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缺乏对企业整体业务、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的全局把握。数字经济时代对会计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应用型、创新型、具备国际视野的财会人才更能契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在新时代,高校需强化对财会人才数字素养的培养,以数字技术为纽带链接跨学科、跨专业的大类课程开发和运营,推动经管学科交叉融合,向未来社会输送更多具备数字伦理的复合型财会创新人才。

四、会计教学数字化转型路径

(一)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推进会计教育模式改革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是贯彻落实“数字中国”战略部署的实招硬招,是中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关键举措。各大高校应结合“大智移云物”的时代特点,制定会计学科数字化转型发展规划纲要,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利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精准分析会计学科实际需求,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实现会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数据互联互通、供给精准高效。一是“三线并行”推进会计教学模式改革。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自建SPOC教学平台等快速整合大量优质会计学科教学资源,实施“课堂教学、线下教学、混合教学”三线并行教育模式,结合长江雨课堂、学习通等APP软件,以实现师生互动讨论、反馈评价和课后辅导等,提高学习时效性和趣味性。二是创新数字化教具赋能会计教学实践。结合虚拟现实设备、人工智能平台等技术,开展“MOOC+视频直播互动课堂”的高校联盟教学实践,拓展教学空间,丰富教学场景,提高教学协同效益,打造会计教程的智慧学习环境,让学生收获沉浸式、情景化的课程学习体验。三是推动会计教材形态变革,积极引入会计学科的电子教材和书籍,个性化定制会计课程,根据学生课后练习反馈情况,动态更新课程内容,提高会计学习的时效性、针对性和乐趣。

(二)优化资源配置,“菜单式”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在“大智移云物”时代背景下,会计教师更多从学习资源的提供者转换为资源整合者,即教师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对不同学习资源进行整理和分析,结合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分类别、分情境呈现给不同学生,旨在为每位财会学生提供不打烊、全天候、“超市式”服务,最大限度满足他们个性化、选择性学习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家长式”填鸭被“互联7e371de8716f183fb23acad639c73f20网+”的大数据知识的获取范式所替代,教学方式由教师的讲授转换为学生沿着自身感兴趣的会计学问题主动探究,加速提升了会计学员的自我规划管理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5]。

(三)推进校企联动,跨学科课程群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高校要紧紧抓住慕课发展机遇,从学科大融合、大交叉、大汇聚的角度,推进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建设,打造财会专业在线开放课程群,以及涵盖工商管理、数学统计、计算编程、经济管理等系列的线上课程群,设置经管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真正让优质教学资源可复制、可传播、可共享。加强校企联动,搭建校企合作信息化实践平台,依托数字网络技术,进一步开发完善财务云共享中心动态真账、EPC金税、财报可视化分析案例库、RPA机器人、税务机器人等实训平台,助力智慧课堂教学建设,全面推动育人方式变革,促进复合型创新财会人才培养。

[本文是湖南省2023年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数智时代会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创新路径研究(湘教通〔2023〕352号文件)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谢青松,高茜,许玲.基于教育数字化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现实逻辑、内涵要义及发展路向[J].成人教育,2024,44(01):17-22.

[2] 宁连举,刘经涛,苏福根.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内涵、困境及路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2,28(10):3-10.

[3] 陈碧君.“大智移云”背景下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经济师,2021 (02):176-177.

[4] Jackson D , Meek S .Embedding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into accounting education: the state of play and pathways to future implementation[J].Accounting Education, 2020(01):1-23.

[5]邵艳芬.高等教育数字化的缘由、理念与发展理路[J].现代教育管理,2023(08):31-39.

(作者单位:马北玲,饶琼利,祝勇军,湖南工商大学会计学院 湖南长沙 410205;潘云娇,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623)

[作者简介:马北玲,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AI非财务信息与环境会计;饶琼利,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会计信息化管理,财务分析等;祝勇军,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潘云娇,硕士,注册会计师、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数字金融、会计教学改革。]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