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省气象部门财会监督之政府采购风险管理的探讨

2024-08-09 00:00:00范俐
经济师 2024年7期

摘 要:在F省气象部门财会监督工作中,政府采购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促进政府采购工作规范执行,加强单位廉政建设,防范采购风险点,保证政府采购各流程节点阳光进行,提升预算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加强F省气象部门政府采购管理至关重要。文章针对目前F省气象部门财会监督之政府采购风险管理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对政府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研究,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提出采购风险管理的工作对策,实现F省气象部门高质量健康的发展,切实为气象部门采购人员提供良好的平台和支撑。

关键词:财会监督 政府采购 风险 F省气象部门 探讨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7-071-02

一、引言

从2003年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法》,再到2014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采购法实施条例》。政府采购是顺应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对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随着F省气象部门政府采购涉及种类不断增多,金额增大,所需专业性不断增强,政府采购活动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对于基层气象部门来说也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近几年,省内外也在不断探究、总结,积极发现问题,归纳方法,以促进预算单位政府采购工作规范有序开展。比如王丽岩的《气象部门政府采购工作规范》(项目编号:2021ZDIANXM25);黑龙江省的《黑龙江政府采购负面清单》(黑财采〔2018〕7号);四川省的《关于四川省财政厅《关于政府投资工程项目采购有关法律适用问题的请示》的复函》(财库便函〔2020〕385号)等。上述研究通过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扎实推进预算单位政府采购规范化和标准化。

F省气象部门在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大对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落地落实的大背景发展下,不断探讨F省气象部门政府采购管理机制尤其重要。本文将对建立健全政府采购操作流程,防范采购风险点及提出相应对策,从而不断规范F省气象部门政府采购工作行为。

二、F省气象部门财会监督之政府采购风险管理目的、意义

(一)推动气象部门政府采购高质量、可持续健康发展

气象部门政府采购涉及种类多,金额大,专业性强。政府采购已成为气象部门经济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气象高质量发展战略方向的指引下,创新政府采购思维,关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风险点,以实现气象部门基层单位政府采购活动规范化、系统化的监督,保证政府采购各流程节点阳光进行。

(二)提升政策应用性,提供质优便捷的专业服务

近年来,从财政部到市、县级高度重视政府采购制度建设,但各类制度篇幅长、文字多、信息量大,检索查找难度大。由于F省气象部门机构的特殊性(机构小、编制少),政府采购人员大多为兼职人员,将每年制订、更新的制度要求他们快速学习、快速适应存在困难。F省气象部门组织相关人员研究的项目利用多种手段,直接定位气象部门政府采购难点,特别是招投标流程上的风险点、防控措施及监督手段,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可推广性。

三、F省气象部门财会监督之政府采购风险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基层气象部门政府采购风险管理现状

纵观历史,政府采购制度推动了气象部门的高速发展,提高了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廉政建设。但在政府采购制度执行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风险等级普遍偏高。如:采购计划不准确、采购意向公开不及时、供应商引入机制不完善、采购项目验收不符合规定等问题。而政府采购作为气象部门财会监督的重要领域,如何在易发、多发问题上分析原因,有效规避风险点?如何在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推动气象部门财会监督落地提出有效对策?因此,探索气象部门政府采购管理机制,研究政府采购风险、防控及监督,充分释放财会监督的治理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二)基层气象部门政府采购风险管理现状原因分析

1.基层气象部门政府采购人员整体素质偏低。F省是三级垂管管理单位,省局、市局、县局近100家,政府采购工作辐射面较广。承担基层气象部门政府采购职责的人员多为兼职。从近期对F省气象部门政府采购人员队伍建设情况调查表中的显示数据分析,无论在政府采购中承担预算工作、采购工作还是资金支付工作,F省气象部门基层政府采购均为兼职人员,专职人员不到1%。且多数为非政府采购相关专业,专业化和规范化程度不高。基层采购人员临时性、流动性较大,配置方面较薄弱。政府采购人员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时得不到保障。

2.基层气象部门政府采购法人主体责任意识淡薄。基层气象部门单位法人作为政府采购第一责任人,对政府采购全过程负责。但在实际工作中,基层气象部门单位法人往往是业务出身,重业务轻采购现象时有发生,对政府采购内容不熟悉,对工作不重视。将政府采购当作一般事项对待,基层单位工作人员往往又身兼数职,缺乏有效沟通、配合,直接影响到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质量和采购活动规范的有序开展。

3.政府采购风险点识别、评估和管控能力较差。随着F省气象部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上线、更新(政府采购模块迁移),基层信息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其面对的风险也越来越多。气象部门要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就必须重视风险管理工作。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政府采购人员在招标时效风险、招标质量风险、履约风险、违法违规风险等方面业务能力及责任心意识淡薄,缺乏对风险的研究,风险点识别、风险等级评估、风险管控能力较差,缺乏有效风险预测与衡量的手段。

4.缺乏有效的政府采购财会监督管理机制。F省气象部门政府采购需求往往依靠预算编制,政府采购时组织开展形式存在随意性,政府采购财会监督管理机制尚不完善,流于形式。F省气象部门政府采购财会监督依赖财务检查、巡察和纪检督察,更多以实地检查的方式开展,由于时间短,人员少,监督范围有限。气象信息化进程对开展网络远程监督政府采购的支撑不足,F省气象部门政府采购财会监督工作效益有待提高。

四、F省气象部门财会监督之政府采购管理工作对策

(一)压实县局主体责任,强化上下联动

F省气象部门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要建立完善政府采购工作机制,明确任务、更新流程、理清职责,严格遵守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原则,对于易滋生腐败的敏感岗位,定期施行岗位轮换。上级气象部门加强对下级单位政府采购工作的督促和指导。要针对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充分利用本单位的监督力量以及代理机构、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力量。

F省气象部门量化各环节负责主体的任务,精准定位其着重点。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政府采购监督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政府采购活动和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县级气象部门应当树立采购人主体责任意识,建立“先有政府采购预算、后有政府采购计划、再执行政府采购”的流程。政府采购人员要加强自我约束,遵守职业道德,拒绝办理或按照职权纠正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采购事项,有权检举单位或个人的违法违规行为,防范抑制腐败现象发生。

(二)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从F省气象部门基层政府采购人员队伍建设情况调查表中显示的数据看,加强采购人员在预算编制方面、采购执行方面、采购合同备案方面、与采购相关的软件实操及法津法规方面等专业教育与知识培训迫在眉睫,从各个群体中选取适应采购单位需要的人员,加强招标环节管理,以及采购过程中产生的合同问题、法律法规问题、采购信息平台搭建问题等技术性指导与教育。

尤其是针对易发、多发问题的讲解可以采用面授与网络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中国气象局远程教育平台及学习强国APP,定期组织收看反面典型案例,以此警醒相关人员,提高其思想道德和执法意识,促进F省气象部门政府采购工作健康发展。

(三)完善制度,让执行与制度制定齐头并进

以“质量提升年”为抓手,F省气象部门制定并完善本单位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包括政府采购需求编制、采购预算编制,政府采购方式、开展政府采购环节、采购项目合同履行等环节。细化各流程、规范各环节,使每个节点均有适应气象部门的行业规范指标。

有条件的县级气象部门成立政府采购工作小组,全过程组织单位政府采购活动,解答采购过程中的有关询问或质疑,分析单位采购项目情况,并对采购活动进行审查和督查,确保采购流程的合理性、合规性。没有条件的单位应当确定相对固定的政府采购管理人员,上级主管部门加强指导沟通,切实为基层气象部门采购人员提供良好的帮助和指导。

(四)强化预算管理,保证政府采购制度被切实贯彻

预算是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要求F省基层气象部门加强对预算的关注,坚持“先有预算后支出”“无预算不列支”等原则。首先“一上”预算编制时对政府采购品目、单位、数量和金额统筹考虑,政府采购预算之前对本单位的政府采购需求充分地收集、分析,跟踪采购进度及执行情况;其次“二上”预算时需关注预留面向中小企业采购份额并确认小微企业比例,并对”一上”采购预算进行调整、合并和细化。预算管理全过程始终要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刚性预算约束,严格控制预算调剂。

F省气象部门要畅通评价和反馈渠道,加强财务监督和政府采购执行透明度,降低腐败风险;可以将单位人员业绩与预算管理状况挂钩,调动单位人员工作积极性,降低政府采购工作人员流动性,提升预算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预算编制部门,为确保政府采购预算工作顺利进行,需要多个部门协作,共同参与,避免预算管理碎片化,提高单位内部的沟通效率,降低沟通成本。

(五)强化风险管理,多措并举积极应对政府采购风险

F省基层气象部门应积极搭建政府采购风险点自查、审核、审批三级复核机制,并强化落实,避免流于形式。首先,政府采购需求编制由采购人员和预算编制人员共同配合,进行自查,避免政府采购内容缺失,造成无预算进行采购;自查政府采购方式是否有误,是否需要集中采购,是否需要招投标采购,避免造成逻辑性错误等风险;其次,由政府采购工作小组进行复核,从不同层面、不同专业确保内容完整、依法合规;最后,提交政府采购第一负责人进行审批,发挥第一负责人主体责任意识,有效控制识别基层政府采购风险点。

采购合同订立是F省基层气象部门政府采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风险重灾区。对于合同订立涉及的复杂内容和专业术语,对采购过程中所有文书的法律条款审查,对文书中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规避,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发挥其外在力量,剔除不公平待遇条款,力图防范风险于未然,将采购风险降至最低。

(六)推进贯通机制,加强监督结果运用

推动F省气象部门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机制,探索深化贯通协调有效路径。首先要加强与巡察机构协作,利用F省气象部门巡察全覆盖总体要求,建立通报巡察机制;其次要加强与纪检的贯通协调,完善财会监督与纪检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方面要求的贯通协调机制,特别是对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采购供应商管理等业务开展重点监督;再次要增强与审计监督的协同性和联动性,加强信息共享,推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形成监督合力。最后要选派政府基层采购骨干人员参加巡视巡察和审计监督工作,在选派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将实践成果转化为本单位监督技术的手段,创新监督形式。

加强监督结果应用,使内、外监督力量深入单位内部,形成合力,使其监督行为不流于形式。编制形成政府采购风险清单,充分发挥风险清单督导警示作用。使领导能够切实知晓政府采购预算与执行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通过剖析产生的原因、区分问题的性质等解决一系列问题。

五、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F省气象部门高质量健康发展,基层气象部门政府采购风险管理中要善于归纳总结,加强对现状原因分析。F省气象部门从压实县局主体责任,强化上下联动中明确任务、更新流程、理清职责;从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中促进F省气象部门政府采购工作健康发展;从完善制度方面保证采购执行与制度制定齐头并进,切实为基层气象部门采购人员提供良好的帮助和技术指导;从强化预算管理,保证政府采购被切实贯彻;从强化风险管理,有效控制识别基层气象部门政府采购风险点,多措并举积极应对政府采购风险;从推进贯通机制,加强监督结果运用中将实践成果转化为本单位监督技术的手段,创新监督形式,推动建立健全政府采购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 葛彬彬.风险导向的政府采购管理研究.中国市场,2023(03):170-172.

[2] 廖薇.风险管理在招标方案优化中的应用与保障措施.中国招标,2023(11):111-113.

[3] 陈冬梅.浅谈基层气象部门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以M市气象部门为例.行政事业资产和财务,2021(10);22-24.

[4] 倪乃铁.浅谈预算单位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财务与经济,2023(06):88-92.

[5] 孙冯斐.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财讯,2023(05):68-71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市气象局 福建南平 353000)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