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定性、定量研究产业结构对人口收入水平、收入分配的影响。首先,分析产业结构对流动人口收入水平的影响;其次,分析产业结构对不同学历水平、技能群体的影响,通过对各工业部门的划分,分析了各工业部门之间的经济差距,以及各工业部门之间的经济差距。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检验了不同的行业特征对农民工收入水平及收入分配的影响。
关键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就业结构 收入分配 影响 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7-040-02
前言
产业结构演进与就业结构调整实际上是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而两者之间的和谐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工业行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在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与之相匹配的劳动力市场,不然的话,这个行业的发展将会受阻。
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就业结构及收入分配的影响数据说明
(一)变量说明
1.被解释变量——流动人口个体收入。2015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监测调查的人群问卷(CMDS)中,设定了一个问题:“你的个人上月(或上一次工作)收入是多少”。本文把这个当作个人的收入度量,当一个人的收入值较大时,他的收入就会较高。
2.解释变量——产业结构。1994年以后,我国三大工业部门的农产品产量中所占的比重逐年降低,三大工业部门的作用也逐渐减弱。各个区域都开始把调整和升级二、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当作一个重要的工作来做。从区域内二、三产业的产出比例可以测度一个地区的工业结构。当这个变数的值较大时,其代表了一个较高的工业结构。
3.控制变量。一是城市控制变量。城镇居民的平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是反映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区域整体经济水平的主要指标。城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当年完成的国内生产总值与城镇常住人口的比率。较大变数,较高平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对流动人口收入与分配有正面影响。城市失业率,我国一般用城镇登记失业率表示城市失业率,属于地区就业评价指标。本文选取了年底城镇就业人口与年底实际就业人口总和的比例作为这个变量。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人口的失业状况也会随之恶化,从而对城市人口的收入和分配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城市工业总产值,反映的是1年内城市工业规模、工业水平,可衡量城市发展。总产值越高,则工业发展越高,对就业、个人收入水QAUm9naDa0j+6XtNq2ndJtluGD4XiMvc0xSR6aJqB6w=平提升、流动人口收入水平有正向影响。城市金融发展效率,该指标反映的是城市金融业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可衡量第三产业(高新技术)发展。本文以城市金融业产值和城市总产值比为计量变量。结果表明:城镇地区财政发展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城市人口密度,可反映城市人口,能够衡量城市人口及面积比,城市人口密度越高,则人口流入越大,对流动人口收入及分配起到正向影响。二是个体变量在劳动力市场中,由于个体的特殊性,导致了劳动力市场中的个体存在较大差异。三是婚姻状态与学历。在早期,个人的收入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当增长到一定的高峰之后,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呈现出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个人的婚姻状态对个人的收入有一定的影响,已婚个体会通过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收入。个体受教育程度会影响收入,学历高,则产业结构升级所享福利与个体收入水平成正比。
(二)模型构建
1.基准模型。基于Mincer(1974)单个劳动力方程,选择既往研究方法,数模型估计个人劳动收入,流动人口居民收入影响、产业结构计量经济学模型关系如下:
lnIncomeic=α+βlnChanyec+lnc+Xclnic+
Zicuic(1)
i为个体,c代表城市,城市控制变量Xc,观察指标为人口密度、失业率、金融发展效率、GDP、工业总产值,c城市流动人口i的收入为Incomeic,个体变量为Zic,观察指标为年龄、年龄均值、性别(1-男性、0-女性)、婚姻状况0-其他、1-已婚,c城市产业结构为Chanyec,受教育程度,uic为误差项。
2.中介效应模。中介效应验证方法为Iacobucci(2012),模型如下:
lnIncome=i+αlnChanye1+γlnX+
ω1+μ1(2)
M=i+αlnChanye1+γlnX+ω1+μ1
(3)
lnIncomei=i+c'llnChanye1+bM+
γlnX+ω1+u1(4)
因变量:lnIncome,自变量:lnChanye,控制变量:X,中介变量:M,城市失业率、人口密度为指标,经计算本文中介效应存在且显著。
3.数据说。数据为2021年我国卫生计生流动人口(当地居住≥1月)卫生计生动态检测调查问卷(CMDS问卷),非本区户籍15周岁及以上男女流动人口。
通过问卷调查进行,问卷调查的主要问题有:(1)家庭成员情况、家庭收支情况;(2)雇用状况;(3)基础健康与计生工作;(4)为老人提供的保健。
数据的选取采用了PPS取样方法,其是分层、多阶段、与规模成比例,基于该数据,本文对产业结构、其他因素及收入水平、收入差距影响进行研究,量化分析31个省份,共206000份个人样品。分析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是否居住在城镇等,获得有效样本148493份。
4.多重共线性。基于数据分析可得知,变量Pearson相关系数<0.7,无多重共线性问题。
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就业结构及收入分配的影响回归结果分析
(一)产业结构与收入水平
流动人口收入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正关系,具有正向影响。城市控制变量加入后结果表明,收入水平正向效应指标为城市人均GDP、城市工业总产值、金融发展效率及人口密度。个体特征变量加入后,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性别、婚否和受教育程度为个体特征因素。工具变量为城市道路面积,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计算。
基于分析可得知,男女之间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别,且男女之间的工资水平呈现出一条倒“U”形的曲线,说明男女之间的工资水平存在着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学历越高,个人的经济收入越高,婚后的经济收入越高。由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可知,工业结构因子的增长是显著的,如果没有解决内生性因素,将会对实验的准确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
1.产业结构对不同技能群体的影响。数据对比可得知,产业结构系数对比低技能劳动者显著低于高技能劳动者,0.0221VS0.1267,1%统计显著性水平下较为显著,P<0.05,内生性控制后,产业结构对收入水平影响较大。
2.产业结构对不同行业劳动力收入的影响。产业结构对大部分行业收入有显著性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更多地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影响大。
(三)中介效应检验
1.城市失业率的中介效应检验。城市失业率(11)为-0.0618***(0.003);产业结构(9)、(10)、(11)各为0.0574***(0.006)、-0.3742***(0.005)、0.0343***(0.006);人均GDP(9)、(10)、(11)各为0.0247***(-0.007)、-0.1431***(-0.006)、0.0158**(-0.007);工业总产值(9)、(10)、(11)各为0.0178***(0.003)、-0.1307***(0.002)、0.0097***(0.003);金融发展效率(9)、(10)、(11)各为0.0955***(0.012)、0.3040***(0.01)0.1143***(0.012);人口密度(9)、(10)、(11)各为0.0725***(0.004)、-0.0644***(0.003)、0.0686***(0.004);年龄(9)、(10)、(11)各为0.0707***(0.002)、0.0140***(0.002)、0.0715***(0.002);年龄2(9)、(10)、(11)各为-0.0009***(0)、-0.0001***(0)、-0.0009***(0);性别(9)、(10)、(11)各为0.2663***(0.004)、-0.027(0.003)、0.2662***(0.004);婚姻状况(9)、(10)、(11)各为0.1682***(0.005)、0.0136***(0.005)、0.1691***(0.005);学历水平(9)、(10)、(11)各为0.0989***(0.002)、0.0015(0.002)、0.0990***(0.002);常数(9)、(10)、(11)各为5.1040***(0.071)、0.3251***(0.056)、5.1241***(0.071)。
基于以上数据分析可得知,城市失业率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为负影响。
2.人口密度的中介效应检验。城市产业结构对城市人口密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三、对策及建议
(一)进一步开放户籍制度
根据以往的理论分析,农民向城镇迁移的最大因素是城乡居民和区域居民的工资差距。研究还发现,工业结构的调整有助于促进农民工的经济增长,加速城乡发展。基于此,城市地区应当放宽户籍限制,消除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城镇的各种壁垒,以确保他们的合法权利。此外,为了降低农民工在城镇所受到的不公平对待,各地各级政府要通过完善的薪酬保障体系来有效化解流动人员特别是农民工的欠薪问题,得到及时、理性的改善,确保农民工工资稳步增长。同时,加强农民工与雇主的劳动关系和管理,防止农民工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特别要加强制造业、建筑业和采掘行业的监管。
(二)提高劳动力技能水平
为此,各级政府应该实行公平的农村和农民的就业制度,使农村和农民的职业教育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得到全面的普及,并建立起专业的流动人员的技能训练制度,向他们进行技术训练,使他们能够掌握工业结构的更新所必需的技术,并且对处境艰难的农民工加大就业机会。做好关于农民工的政策解释,让好的政策切实落地,让他们真正地得到政府的帮助。
(三)鼓励行业创新
大力发展金融、科技、技术服务业等现代化产业,注重核心科技平台的发展,助力企业改善创新氛围,淘汰落后产能。要坚持以企业为主导、以市场动态为导向的发展道路。在宏观调控方面,要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加强地区科技园区的功能,并根据实际情况大力发展优势工业;通过促进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的社会财富,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工业结构的提升。
(四)降低失业率
实证分析显示,工业结构调整可以有效地减少城镇居民的失业状况,进而促进居民的经济增长和居民的收入分配。同时,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主,逐步引导劳动力朝着第三产业转变。
参考文献:
[1] 李莹.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学,2022.
[2] 王丽媛.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22.
[3] 韩美琳.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D].吉林大学,2021.
[4] 王一佼.“一带一路”倡议下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互动机制研究[D].长安大学,2021.
[5] 白阳.异质型人力资本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D].中央财经大学,2020.
[6] 马小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就业结构及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6.
(作者单位: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岳阳 414000)
[作者简介:陈敏(1977—),女,汉族,湖南湘潭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新创业等教学课程。]
(责编: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