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护航家庭教育 科学育儿共促成长

2024-08-08 00:00:00王秋平
幸福家庭 2024年7期
关键词:研训新手幼儿园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家庭教育的法律,该法的颁布使得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为“国事”。鉴于此,笔者以家庭教育促进法为背景,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围绕思想引领机制、教师研训机制、质量评价机制、服务保障机制等创新管理机制层面展开探索,旨在完善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机制,增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效果。

一、更新理念,落实思想引领机制

(一)明确幼儿园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幼儿园的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毫无疑问,幼儿园作为保教幼儿、服务家长的学前教育专业机构,承担着促进幼儿发展、指导家庭教育的重要责任。同时,家庭教育促进法提到了幼儿园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的职能与任务。

思想引领机制是幼儿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基础和前提。幼儿园应做好落实思想引领的“带头羊”,建立相关的家庭教育管理机制。幼儿园可以成立专门的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调动幼儿园周边力量(社区、学校等),充分整合各方可利用的资源,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例如,笔者所在幼儿园地处江南新区,可充分利用附近的高校和毗邻的小学、中学等资源,共享开展家庭教育讲座的空间,降低开展家庭教育活动的成本,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此外,幼儿园管理层应重视并正确解读和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精神,切不可采取照搬照抄或弃之不用的极端做法。幼儿园可以针对家庭教育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隐性问题进行调研,并定期召开专项研讨会议,深入剖析园区家庭教育指导现状,并结合幼儿园实际拟定这一阶段实施家庭教育指导的重点及方向。例如,为了保障特殊儿童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在招生前,笔者所在幼儿园针对服务片区内的特殊儿童进行了相关排查和调研。在发现部分儿童因家庭指导方面的欠缺而导致后天行为出现暂时滞后的情况时,幼儿园鼓励有相关家庭教育指导经验的教师入户家访,向家长正确解读家庭教育促进法,并对该幼儿后期的学习与发展做好相关的追踪与归档工作。由此可见,幼儿园是家庭教育促进法得以有效落实的重要一环,在家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二)正确定位幼儿园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中的角色

幼儿园教师应强化自身的使命感,扮演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支持者和组织者角色,正确发挥家庭教育指导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仔细解读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有效开展。幼儿园可以在每学期初制订相关的家庭教育工作计划,通过幼儿园的周例会、专项会议、教研会议等途径,引导教师以自学、互学、共学等形式了解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普及情况,并在确保教师知晓法律的前提下开展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普及与宣传工作。

二、提升素养,构建教师研训机制

(一)精准设计多样化研训内容

幼儿园应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并将其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同时,幼儿园应聚焦教师研训需求,开展精准且有效的调研,了解教师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时的具体困惑与需求,动态且灵活地把握家长在落实家庭教育过程中的问题与需求。例如,大班阶段,家长提前教授幼儿小学知识的问题较为突出,让幼儿练习书法、学习拼音等。针对这种现象,幼儿园可以聚焦幼小衔接,以家长的期待值和幼小衔接的合理性为切入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合适的研训目标和内容,让教师通过常态化的家庭教育专题分享以及参考其他家庭教育举措,帮助家长缓解焦虑情绪。同时,幼儿园应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家庭教育指导研训模式,通过专题研训、观摩研训、工作坊项目研训、体验式学习、自主学习、线上线下结合等多种形式,引导教师立足岗位、认真反思,定期梳理家庭教育研训的情况,从而逐步优化并完善适合园所的研训内容。

(二)引领新手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幼儿园可以请富含家庭教育指导经验的骨干教师带领新手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也可以通过正面的奖励机制推动新手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方面的成长,引导新手教师积极反馈和跟进家庭教育指导,汇总并推广优秀经验。

近年来,笔者所在幼儿园持续对新手教师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显示,多数新手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方面存在经验缺乏情况或畏惧心理。为了帮助新手教师快速成长,幼儿园采用了“三级联动教研”的方式,构建了家庭教育指导“5+N”体系,即通过幼儿园、年级、班级三级情况的学情分析,梳理相应的家庭教育指导情况,针对存在的共性、个性问题进行反馈,通过周间五日的家长沟通及其他多元化沟通方式,引导新手教师把握家庭教育指导原则,并定期评价与考核新手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开展情况。

三、正向激励,健全质量评价机制

(一)明确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质量的评价指标

精准的质量评价指标是幼儿园开展高质量家庭教育指导的保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由此可知,明确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质量评价指标尤为重要。质量评价具有展示、反馈、激励和调节等积极功能,幼儿园应积极构建评价体系,明确指标内容。简单来说,评价指标中应包括整体性评价和自我评价。整体性评价的重点在于幼儿园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制定方案和组织的过程;自我评价的重点在于考察教师个人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能力与效果。同时,幼儿园应注重评价过程,使评价实施日常化,以达到全方位、多层次呈现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质量的整体样态,客观、全面地了解和评价家庭教育,进而有效运用评价结果继续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二)多主体参与家庭教育指导质量评价

多元化评价对于了解家庭教

育的实施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对家庭教育指导质量的重要价值判断。在评价家庭教育指导质量时,幼儿园应采取多主体参与的方式,鼓励园长、教师、家长、幼儿、幼儿教育专家、教育行政人员等积极参与,开展园评、教师评、家长评、幼儿评、专家评等多元化评价。值得注意的是,幼儿园不仅要评价教师组织开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还要评价家长的理念更新与行动、幼儿的具体行为表现等。

同时,幼儿园可以根据家庭教育指导质量的评价指标,设计相应的问卷调查、访谈提纲、行为观察记录表等,精准把握问题,做到实时跟进、及时反馈和全面把控。幼儿园还可以根据教师的能力水平、年龄层次等结构因素,设计适合园所实际的家长评价问卷或访谈提纲,结合教师自评、幼儿园评价等形成动态化行为观察记录表,精准分析和评价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例如,笔者所在幼儿园近年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示范园的作用,探索出了“2+1+3”多元化评价模式和“四个一”过程性评价,有效宣传了家庭教育促进法,深化了家长、社会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具体举措如下。

一是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家庭教育促进法这两个纲领性文件。幼儿园以这两个文件为指引,联系五大领域教育内容和日常教育实践,提出研究方向和问题,探索解决策略,反思教育实践。同时,幼儿园制订了详细的家庭教育学期工作计划,细化到每月、每周,逐步建立三位一体同步评价模式,有效解决了前一阶段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质量评价环节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缺标准、缺过程、由谁来评价、评价结果如何运用等。

二是组建一支专业的队伍。幼儿园组建老中青结合、传帮带的教师团队,发挥老教师帮一帮、促一促、教一教的作用,加大对新手教师的培养力度,并逐渐补齐新手教师在家庭教育工作方面的短板,提高新手教师的家长工作水平。

三是明确三种评价方式,包括幼儿评、教师评和专家评。幼儿评是将幼儿的心情日记、观察记录、游戏故事记录等各类表达表征内容作为幼儿每日学习生活的过程性资料,通过幼儿的角度对家庭教育质量进行评价;教师评是让全体教师参与家庭教育的监督与评价,并组织他们定期交流对家庭教育的看法;专家评是每学期邀请市内知名专家(不少于1次)对家庭教育工作内容进行指导与评价,以提高家庭教育指导评价的客观性。

四是采用“四个一”过程性评价。所谓“四个一”过程性评价,即在每一个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中进行一次轶事亲子日记或学习故事记录,每一周对一个幼儿进行家庭教育追踪,每一个月有家园联系的家庭教育指导反馈表,每一个学期末有家访反馈记录。以上内容既相互独立又交叉融合,共同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四、协同育人,完善服务保障机制

(一)分层网格,构建家园合作组织机构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已成为家园共育和家园合作的重要内容,而相关组织机构的有效构建是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有序开展的重要一环。鉴于笔者所在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园长划分了不同层级的家长委员会,依据家庭教育指导的具体内容,设立了园级、年级、班级三个层级的家长委员会。各级家长委员会通过分层次参与幼儿园管理、与幼儿园分工协作,系统组织并及时反馈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同时,幼儿园充分利用家长委员会的资源,结合家长的育儿困惑,以年级为单位系统规划家庭教育指导内容,整体策划年级家园合作活动,以增强家庭教育指导的实效性。例如,对于大班幼儿家长普遍存在的“小学化”倾向这一具体问题,教师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家长存在该问题的具体原因,并以家长委员会为载体开展相关调研,针对家长的升学焦虑及科学幼小衔接提供相应的策略。这种“对症下药式”的分层网格管理,是完善和协调育人服务保障的有力举措,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二)多措共举,创新家庭教育指导形式

幼儿园应创新家庭教育指导形式,引导家长依法依规,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例如,笔者所在幼儿园利用新媒体平台,引导广大家长学习和解读家庭教育促进法;积极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以党建、德育、体育特色等为动力,积极与周围社区联动;以“家庭教育+”为网格构建服务体系,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定期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如家长委员会、家庭座谈会、“家庭教育进社区”活动、家长开放日等;与社区联动,定期开展“好家风”“爸爸课程进校园”“妈妈故事屋”“亲子阅读漂流屋”“家·社·园总动员”“走进社区·小手拉大手”“家长微课堂”等特色志愿指导活动,引导家长陪伴幼儿成长。

(三)有法可据,引领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依法带娃”在赋予家长更多义务的同时,也赋予了幼儿园更多责任。家庭教育促进法提出,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所在单位,以及中小学校、幼儿园等有关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发现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拒绝、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或者非法阻碍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的,应当予以批评教育、劝诫制止,必要时督促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幼儿园作为家庭教育实施的桥梁,应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置于首要位置,积极构建家庭教育指导相关机制,支持和帮助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积极推动家庭教育服务保障建设工作,紧密向家长宣传并落实推进家庭教育促进法的相关内容,鼓励家长坚持科学育儿,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研训新手幼儿园
构建校本研训模式 提升教研活动实效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46
2020年创新教育实践线上研训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我爱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14期)2020-11-10 09:06:24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园(2020年22期)2020-03-29 02:17:52
新手如何练马拉松?
海峡姐妹(2018年12期)2018-12-23 02:39:20
幼儿园是我们的家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2018 年妇女/性别研究研训班在京举办
爱“上”幼儿园
碰撞:知名作家与新手司机
新手速来围观 养猪到底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