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不仅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路径,还是培养其未来学习与发展所需技能的重要学科。在当下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教育格外重要,它能极大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当下信息技术课程常常被边缘化,未能获得学校管理层和教师足够的重视,这不仅削弱了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还影响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积极运用新兴的教学资源,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微课这一新兴的教育手段凭借其独特的魅力能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完美结合,呈现出极高的适配性。基于此,文章探讨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微课的特点
微课作为一种以短视频为呈现形式的在线教学资源,因其内容简洁精炼、学习方式灵活多样而深受师生欢迎。它的核心内涵包括紧凑的教学内容、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直观的示范演示等。微课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其一,微课时间短。微课视频的时长一般不超过5分钟,主要通过精炼的呈现方式提炼复杂的知识点,有助于学生迅速抓住重点,节省学习时间。其二,微课的内容高度浓缩精华。由于时长有限,微课注重精炼与归纳知识点、概念和实例等,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核心知识。其三,微课具备时效性。微课以数字化形式存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随时更新微课内容,保证学生学到最新且最有效的知识。其四,微课具有可视化特征。借助图像、动画、PPT等多媒体手段,微课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示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其五,微课的学习方式非常灵活。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受课堂时间和地点的约束,极大提高了学习的自由度与灵活性。
二、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优化课堂教学
微课凭借其短小精悍且内容充实的特性,为课堂教学增添了活力。其对知识点清晰的讲解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使课堂时间得到充分利用。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借助微课让学生在课前预习复杂的理论知识,能够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使课堂侧重于答疑、讨论和实践技能的展示,这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深入理解与应用。
(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学生的学习节奏和风格各不相同,而微课这一在线学习资源恰好能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爱好,自由地选择和安排观看微课的时间与顺序,有需要时还能重复观看,更好地巩固学习内容。
(三)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微课能够通过提供实例分析、操作演示等方式,助力学生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际应用技能。此外,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微课不仅能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能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促进学生团队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四)提供及时反馈和有效评估
在基于微课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不仅能通过在线平台观看微课,还能与之互动,如回答问题和提交作业。这种互动过程为学生提供了珍贵的反馈和评估机会,能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更有效地指导他们学习。
三、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精选微课资源,助力学生高效预习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课前预习环节极为重要。学生能够通过预习初步了解即将学习的新知识,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能够切实增强学生的预习成效。故而,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前预习指导中,教师应精心挑选微课资源,助力学生达成高效预习目标。
首先,教师需依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精心筛选微课资源。例如,在讲解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第三章“信息安全与保护”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涉及网络信息安全隐患、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措施等知识点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在预习环节大致了解这部分内容。教师也可以挑选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案例,如网络交友、网络购物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高效利用微课资源进行预习,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了解新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通过微课中的实例分析和操作演示,预先熟悉一些实践操作步骤。例如,在讲解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章“数据管理与安全”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了解数据管理方法,为课堂上的实践操作做好准备。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互动环节,如设计一些思考题,让学生观看视频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互相交流心得体会,促使学生积极参与预习。
最后,教师要重视学生的预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查看学生的评论区、作业完成情况等,知悉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以便在课堂上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二)共享优质微课,助力学生攻克难题
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丰富且繁杂,诸多知识点较为抽象且不易掌握,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成效。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这一现代化的教育工具,凭借生动的视频动画形式将那些晦涩难懂且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形象直观、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内容,进而减小学生学习的难度,推动学生深入领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观看微课视频,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并协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题,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授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五章“人工智能的产生与发展”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分享一个有关人工智能发展历程的微课,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把握关键节点,进而更好地理解网络与通信的相关知识。
共享优质微课不仅有助于攻克教学难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备课时,教师应精心挑选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微课资源,并结合实际教学需求进行整合与创新。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适时引入微课,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线上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微课资源,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巧用微课资源,开展个性化教学
在微课资源的支持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依据自身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微课进行学习,这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层次,实施分层教学,巧妙运用微课资源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例如,在讲解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三章“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微课资源。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拓展性的微课资源,助力他们更深入地理解Python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基础性的微课资源,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逐步提高编程能力。
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择个性化的微课资源。例如,在讲解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五章“人工智能的应用”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了解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点,然后搜集相关的微课资源,如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四)利用微课资源,巩固教学成果
微课凭借其精准、灵活和便捷的特性,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微课的支持下,教师不仅能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还能使知识复习与巩固变得更高效,进而巩固教学成果。因此,教师可以巧妙运用微课资源,助力学生巩固学习成果。
首先,教师可以依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制作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微课,涵盖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并融入实际操作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在教授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一章“数据采集与编码”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制作一系列有关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编码的微课教程,帮助学生深入领会和掌握相关技能。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资源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复习,将精心制作的微课视频上传至学习平台或班级群中,方便学生在课后自主点击观看并复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和特定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并观看相关的微课视频,从而加强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教师还可以在微课视频中巧妙融入互动环节,如议题探讨、随堂测验和实操任务等,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关于微课学习的小组讨论和分享活动,让学生分组观看不同的微课,并讨论和总结各自的学习心得与经验,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从而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借助微课资源,进行课外拓展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利用微课资源进行课外拓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还能扩大知识的覆盖面,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将微课资源巧妙地运用于课外拓展,以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
首先,教师需设计与微课资源相关的课外拓展活动,如完成微课后的练习题、参与在线讨论、开展小型研究项目、制作相关作品等,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主动学习和实践,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将微课中所学知识与技能切实运用于实际,以提高学习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其次,教师可以借助社交媒体或学校提供的在线学习平台,打造一个互动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外拓展活动中主动交流和分享学习成果。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学习笔记、讨论遇到的问题、展示自己的项目作品等,教师则可以给予学生即时反馈和指导,协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最后,为保证课外拓展活动的成效,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测验、作品展示和学习报告等多种方式,评估学生的课外拓展学习效果,并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这有助于学生知晓自己的学习状况,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结语
微课能拓宽教学的视野,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是对传统教学的有力补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与作用,通过精心挑选微课资源、共享优质微课、巧妙利用微课等策略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课前进行高效预习,在课中攻克学习难题,在课后巩固复习,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其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西市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