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态度情感的革新潜力与哲学思考

2024-08-08 00:00:00王逸阳
理论观察 2024年5期

摘 要:对分课堂重视认知能力和态度情感,认为它们和教育目标息息相关。通过对传统教育目标分类法的批判,张新生提出了四层次理论。以四层次理论为教育目标分类法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十分鲜活,其中四层次理论和挑战传统分类法的马扎诺新分类法颇有共鸣之处。在揭示两种分类法沟通前景的基础之上,文章将视野转向作为现象学的哲学,通过分析海德格尔对人与世界的关系、人的感受性的思考,来为教育学对态度情感的研究提供一个更新的视角。

关键词:对分课堂;态度情感;现象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4)05 — 0148 — 0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并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1]。广大教师应当以此为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实践、发展出兼具中国特色和世界视野的教育学方法。

近年来流行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正是教育学界实践教学模式和方法“中国式现代化”的优秀范例。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求“全面深化课程建设综合改革……抓好教学,切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d2ghzwp8xO38d5FTyuMR6Q==”,还要求“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2]。无论是思政课程还,是课程思政,课堂亲和力始终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难题,对此,对分课堂的教学目标高度重视认知能力和与此相关的态度情感能力。

一、对分课堂的认知能力与态度情感

张学新是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始人,其专著《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针对教学目标给出了一系列独到思考。他认为,所有的教学目标都能够统一在知识、能力和技能这三种维度之上[3]148。前沿的心理学总认为要通过行动来了解人的一切,因为人的内心无法精准观察;但随着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发现行为与内心的关系很复杂。只通过行动来了解人而忽视了人的内在和行为动机也是不科学的,因此,沟通行动和内心的桥梁就得到了进一步重视,这就是人的办事能力。能力虽然无形,但能力和人们解决问题时所展现出来的态度、姿态和行为息息相关。因此,要想进一步了解人的行动和内心之间的关联,考察认知能力就是重要的一步。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对自由全面的人的发展的要求,呼唤着对能力培养的进一步重视[3]149。

张新生对于认知能力的描述遵循着心理学的

经典分类,即(1)对物的认知能力;(2)对自己的认知能力;(3)对他人的认知能力;(4)对情绪的认知能

力[3]149-151。其中,对物的认知能力就涉及到人在世界之中对世界的理解,和世界的互动关系无非是从行动中体现,对事物理解的较高认知能力无非就是“行为控制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

张新生进一步认为“在能力之外,我们期望培养学生的态度与情感”[3]151,这里,他初步区分了态度情感和认知能力、行为能力,但绝没有把二者对立起来。他认为,态度是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所以,态度实质上蕴含着行为、影响着行为,这也解释了情感态度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情感则有可能上升为情怀、情操,情感之所以和行为息息相关,是因为情感不仅有理智感、审美感,更包含了涉及行为规范和准则的道德感[3]152-153。

张新生注意到了传统教学目标分类的局限性,他认为,1948年提出的布鲁姆分类法,1972年提出的哈罗和辛普森分类法,1969年提出的加涅分类法,以及1998年提出的霍恩斯坦分类法都没能“充分体现心理学对人类认知活动的本质刻画”[3]159-164,因而提出了独创的“四层次理论”:复制(模仿)、理解、运用、创造,并认为四层次理论能够更好地运用在态度、审美情感和价值观领域上[3]168。可以说,张新生对认知活动和态度情感的重视使得他作出了分类法上的突破。21世纪初期,马扎诺提出的“新分类法”也提供了对于态度、情感学习的重要方案。

二、对分课堂的革新与可能方案

张新生对分课堂模式受到广泛认可,这一教育模式渐渐具备了理论自信和理论能力;同时,他也强调方法论革新的重要性:“让对分在自己的课堂上开花结果,读者自己也有一半的责任。”[3]iii对分课堂模式的形成本身也是海纳百川、中西互通的结果。

张新生重点从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方面改进西方传统目标分类法,而马扎诺的“新分类学”,尤其是其“自我认知系统”,则可以有力补充对分课堂的四层次理论。马扎诺的新分类法是在其与人合著的《教育目标的新分类学(第2版)》(以下简称《新分类学》)当中提出来的。《新分类学》的首章利用了一个近似魔方的图示来介绍知识学习的关键要素[4]14,它将知识分为三类,即“信息”“心智程序”“心理动作程序”,将思维(即心智过程),分为三个大系统与六个小层级,其中,第一个大系统是认知系统,包括——层级1:信息提取,层级2:理解,层级3:分析,层级4:知识应用;第二大系统就是层级5元认知系统,以及层级6自我系统。这思维的六个层级(三个系统)和知识的三种类型是相互交织的,在教与学的过程当中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

自我认知系统认为,态度、信念和情感的互动决定了人的动机和注意力,它包含了:(1)重要性检查;(2)效能感检查;(3)情绪反应检查;(4)动机检查[4]54-58。其中,动机检查可以理解为前三者的总和。重要性检查决定了学生面对知识的态度:认为重要就会多学;效能感则是学生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评估,以及能否从学习中提升自己的感觉(低效能感会导致习得性无助);情绪反应则涉及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态度,会影响他的学习选择和学习效果。马扎诺高度重视自我系统(及其相关的元认知系统)的重要性。他提倡“如果某项教学策略旨在解决学生的信念和态度问题,就被编码为应用自我系统”,并认识到“尽管这些系统在学习过程中很重要,但它们似乎被系统性地排除了教育实践”“自我系统思维……是发展自我调节能力的核心……应该是教育的根本目标”[4]116-117。这些见地和提倡,无疑是和张新生的四层次理论高度契合的。

三、现象学哲学论自我认知和感受性

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现象学流派对于加强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人对于世界、知识的态度、情感倾向也提供了可贵的思路,并且能够进一步期待,作为哲学的现象学流派和教育学、心理学的融合和碰撞。

(一)海德格尔对康德先验哲学的超越[5]

康德在《什么叫做:在思想中判定方向?》(1786年)中提出了著名的“辨识方向”例子。首先,康德谈到“确定方向”的问题,所谓确定方向,就是在一个给定的方位出发找到其他的方位。当一个人出于确定方位的这一目的时,他就要有所谓的“方向感”,而在康德看来,方向感是人作为个体的一种感受,因此,要想拥有对外部世界的方向确定,一个人的主体内部就要有一种区分方向的能力,最基本的区分能力就是区分左右手的能力。由此他认为,正是主体有了内部的基本区分能力,他才能对外在的广阔空间有方向上的辨识。但是,在《存在与时间》的第二十三节中,海德格尔超越了康德的传统空间观,并对“定向”给出了一种不同于康德的解释方式。

对于海德格尔来讲,空间性是归属于“此在”的,解释空间性就要从此在的性质出发,但是,此在显然是具有“空间性”的。据此,海德格尔一如往常地使用了他“释义学循环”的方法,着重从此在的视角出发,点明了我们理解“空间性”的方法。既然把空间性归之于此在,那么,就要通过把握“此在的存在方式”来理解“空间性”,这种理解达成的效果,是空间性自身“使之开显”,这种空间性是带有着此在-存在性质的空间性,也称为“于空间中的存在”。要从此在的存在方式来理解空间性,而依靠着此在存在方式的空间性有两种性质,一是“去远”,一是“定向”,只有理解了这两种性质,关于此在存在方式的空间性的理解才会被进一步推进。

他着手揭示“去远”的生存论性质。在主动和及物的含义下来使用“去远”这个词,它是一种具有中心地位的主动积极的此在的存在建构,去远是此在在世的一种存在方式,它是一种动态的概念。去远使得“远”消失不见,使得相去之远消失不见,从而使之近;此在在本质上(主动)有所去远,此在让向来存在着的东西到近处来照面。

这种积极的、动态的去远和其属性之间有何关系呢?首先,去远揭示相去之远,去远规定着相去之远,去远是主动的积极的及物的,相去之远是被动的消极的不及物的;其次,从效应方面来看,此在只有通过对“各各世内存在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涵盖了“人与物”“物与物”“人与人”之间的诸种关系的关系——的揭示,才能通达各各世内存在者相互之间的“其远几许”和距离。

人们是如何具体进行“去远活动”的?生存论的此在的确定性一如日常表达中的“心里有数”,而不见得是用尺子进行有具体数字的丈量:比如一袋烟的工夫就能到那里。这个尺度表达着,估计出来的相去之远属于人们正操劳着的环视着的向之走去的存在者这种日常当中的此在的尺度是一种绵延,该绵延牵涉到由习以为常的“所操劳之事”,要靠它绵延才得以解释。他要进一步强调,对于诸种相去之远,操劳对于测量的优先性。“操劳”这种测量的“确定性”是以“可能性”为前提的。对于环围相关世界的上手东西来讲,它处于怎样的情态之中呢?不是对于一个免于此在的永恒观察者,东西现成摆在它面前,而是在此在的环视操劳的不舍昼夜(日常性)中,环围相关世界的上手东西前来照面。使之近与去远向来就是向着被接近的东西和去远的东西的操劳着的存在。“较远的”路可能比“较近的”路更近,但“较近的”路可能更为艰难,它没有尽头地横亘于前,然而,正是在这种“横亘”中,当下世界本真地上手了。

如果说去远是距离的生存论升华,那么,定向就是方向的生存论升华。在去远活动中,通过定向来发现目的地。而操劳寻视活动,就是定出方向的去远活动。在这个活动中,首先需要“标志”来引导。标志标明方向,它使操劳活动于其间的场所开显出来,这个场所就是由各种去到彼处的“去往何处(Wohin)”组建而成的;是在标志的引导下,操劳的有所去才组建出场所;只要此在存在,就总有场所。

正如此在本质上是去远的,此在也总在定向,左和右这种方向来源于定向。定向由在世奠基,因此,定向不是靠主观的感受,而是因为在上手世界中来界定方向,如果说我是通过我的感受来辨别左右,那也是因为我首先在世界中、在空间中;空间在先,我在后,而康德和海德格尔却恰恰相反。海德格尔试图对康德的定向哲学进行反驳。他说,如果他要确定左右,他靠单纯的感觉是行不通的,必须要寻找一个确定的对象;这个对象康德说它应当是“记忆中的地点(Stelle)”,但海德格尔认为,这样的地点首先是在空间中的地点,它必然处于一个整体的用具联络中,记忆也好,地点也罢,都是从属一种生存论上的在世建构。海德格尔认为,此在的奠基于在世的活动具有优先地位,康德的主观先天性要服从“在世先天性”。

(二)现象学对对分课堂的教学启发

以海德格尔为代表的现象学哲学流派,把康德的“先有时空再有认知”的认识思路转变为“我和时空相伴随而进行认知”,非常强调认知的情境性。当学生的学习、认知高度依赖于情境时,我们就要注意知识的接受过程并非单纯的客观知识的刻板接受过程。

现象学教育学家兰格威尔德就从现象学的角度来“破译”儿童时期地独特的、神秘的体验,从而来说明学习主体一些看似不可理解的行为背后的机制。他指出儿童会对一些特定的空间、事物产生一种独特的凝视和向往的姿态,可能很好奇,也可能以一种发呆的申请凝视桌子、窗帘或者某个废弃的箱子。这种凝视和向往实际上也伴随着孩子对安全感、对一个特有空间的向往。孩子的凝望不是对环境的一种单纯观察,“在秘密的地方,孩子可以找到孤独。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理由,允许孩子在他秘密的地方……某些积极的东西也在秘密地生长着,从孩子的内在精神生活中涌出。这就是为什么孩子会积极地渴望秘密的地方”。因而,我们要积极探索,我们的教育引导在何种程度上“紧密地与我们对儿童体验的理解相连,因为我们总是面对真实生活情境,我们必须在其中行动:我们总是必须在我们与孩子的互动中做合适的事情”[6]。总而言之,“一种实践现象学支撑着一种教育敏感性”,现象学的教育学观点能够启发孩童乃至成年人认知上的创新、创造能力,鼓舞情感上、态度上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现象学教育学的思路和对分课堂教育理念有共鸣之处。对分课堂认为,其教育理念的实践将会在学生中间实现巨大的变革,其中之一即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够得到尊重,学生的积极性会被调动起来,能够活跃气氛,打破僵局,尊重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索[3]61-65。对分课堂的教育模式重视从学生的认知和感受出发来提升学生的能力发展,提出认知能力、态度、感情和价值观判断紧密相连[3]154-159。当人们把认知能力和价值判断乃至审美能力的关联性发掘出来的时候,也就能够进一步认识到思政教育在发挥真善美的教育功能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了。

对分课堂的教育模式,为高校突破思政课困境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案。在操作层面,对分课堂实现了“三分课程内容与三分课堂教学过程”的对立统一。对分课堂下思政课堂的第一个环节就是理论讲授,其次是讲究内化吸收的知行合一的信仰教学,而后则是理论践行与讨论,从而实现教书与育人功能合一的目标[7]。

总之,当把马扎诺的目标的新分类学和张学新对于学习目标的新见解相对照,从现象学教育学对学习情境的重视和对分课堂的教育模式的革新相对照,会得到进一步的教育理论创新方面的启发,为对分课堂的教育模式注入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也能够进一步让对分课堂为创新思政课堂贡献应用的力量。

〔参 考 文 献〕

[1]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8-1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文献选编》编写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文献选编: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1381.

[3]张学新著.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4] [美]罗伯特·J·马扎诺,[美]约翰·肯德尔.教育目标的新分类学(第2版)[M].高凌飚,吴有昌,苏峻,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0.

[5][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34-140.

[6] [加]马克斯·范梅南著,尹垠,蒋开君译.实践现象学:现象学研究与写作中意义给予的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250.

[7]陈瑞丰,黄莺,韩秀婷,本志红.对分课堂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43-47.

〔责任编辑:丁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