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就是要认同和拥护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是中国人民实现自身幸福的需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新征程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要以理论宣传为手段,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知;以利益驱动为动力,在政治实践中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以平台建设为依托,打造“思政课+互联网”一体化政治认同主阵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4)05 — 0012 — 0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前提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2]。回顾过去,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实践中赢得了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建立了高度的政治认同,从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展望未来,“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3],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愈发激烈,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论、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严重挑战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面临着新的风险和挑战,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迫切需要厘清“何谓”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为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以及“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切实维护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一、“何谓”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政治主体在政治实践中产生的对自我政治身份的确认,对所属政治体系的归属以及相应的支持行为,体现了政治主体主观政治心理和客观政治行为的有机统一。厘清“何谓”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根本前提。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本质及其产生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本质上是基于一定社会存在而产生的社会意识,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要“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深刻复杂的国际局势,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带领全国人民搞建设、谋发展,在新形势下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成就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取得了从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创造了从落后时代、赶上时代到逐渐引领时代的伟大奇迹,综合国力不断提升;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在此期间,作为政治认同对象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彰显出自身的优越性和科学性,作为政治认同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实践参与中切实感知到,中国共产党是始终代表自身根本利益的先进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真正能够实现自身幸福和解放的科学道路,从而愈发认同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
(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科学内涵
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科学内涵,回答好“认同什么”的问题,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前提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5]。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其核心就是要认同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是认同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对政党而言,人民只有在认同和拥护政党本身的前提下,才能认同和拥护政党的领导、认同和拥护政党所领导的事业、认同和拥护在政党领导下形成的一系列制度、理论、文化、理念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探索,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必须建立在对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认同的基础上。二是认同和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这是认同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必然结果,也是认同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实质所在。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开辟了彰显科学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体现真理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立了显现优越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凸显先进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此,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必须始终认同和坚持党的领导。三是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6],是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等于一体的宝贵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7],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必须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的来看,认同和拥护中国共产党、认同和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认同和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者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辩证统一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之中。
(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层次目标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必须明确认同的层次目标,进而才能在“实然”与“应然”的差距中找不足,抓落实。一是要夯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感性认同。感性认同是认同的初级层次,源于认同主体对认同客体的直观认知。为此,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感性认同基础,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有基本的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形成正确的认知,使人民群众感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产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情感倾向。同时,感性认同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因外界的影响而动摇,因而必然要求形成更高层次的认同。二是要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性认同。理性认同源于政治主体与认同客体差异基础上的自我同一性确证,反映了认同主体对认同客体本质、规律的把握。为此,建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性认同,要求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水平必须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内在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内在逻辑,在“知其好”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何以好”。就效果而言,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性认同一旦建立,也就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情感倾向,不会轻易动摇。三是要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认同。实质认同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最高层次,是政治主体由内自发形成的认同模式,突破了主观意识层面进入到实践行动领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认同,不仅要求政治主体熟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把握其背后的逻辑和规律,更重要的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在“知其好”“何以好”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怎么做”,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忱和信心转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以坚决的实际行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切实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的来看,感性认同是理性认同的基础,理性认同是实质认同的前提,实质认同是感性认同和理性认同的最终目标,三者层层递进,密切关联,指明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在不同层次的目标和具体要求。
二、“为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
坚定的行为源于行为背后的强烈动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必须从学理层面回答“为何”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是根本前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是中国人民实现自身幸福的科学道路,这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最根本前提。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在其科学性和真理性,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反映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和恩格斯基于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深入考察,“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最终得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引起和决定的生产关系依次更替的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基本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遵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一是在认识层面,通过明确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抓住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瞄准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任务;二是在方法层面,通过实事求是的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牢牢抓住不同时期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从而明确不同阶段国家的工作重心,不断调整国家的战略规划和决策部署,使生产关系始终与生产力相适应,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三是在实践层面,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将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力量聚焦于“现实的个人”,广泛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力量,充分发挥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事业而不懈奋斗。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在其人民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是真正为实现人民幸福和解放的科学道路。马克思主义致力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体系。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是个体不断挣脱外在物质条件的束缚,从而获得关于自身的全部本质,最终实现人的自由且全面发展的过程。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受“物”的奴役而失去了自身,而这种现状又恰恰是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克服的局限。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同劳动产品相异化、同生产过程相异化、同人类的本质相异化、同他人相异化。归根结底,资本主义社会是在“物”为主导下的逻辑,其首要目的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非代表群众的利益,为此,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能实现个人的幸福和解放。与之相对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9],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风险考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风景这边独好。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真正为实现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科学道路,只有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中国人民才能实现自身的幸福和解放。
(二)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身发展的本质规定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是中国共产党把自身建设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首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内在要求。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强调,“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共产党是鱼,老百姓是水;水里可以没有鱼,鱼永远也离不开水”[10]。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是中国共产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政党是一定社会阶级的代表,因阶级的需要而产生,恩格斯在论述国家的起源时指出,“社会一天天成长……国家已经不知不觉地发展起来。最初在城市和乡村间,然后在各种城市劳动部门间实行的分工所造成的新集团,创立了新的机关以保护自己的利益”[1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其存在的价值和追求的目标皆系于人民,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坚定认同,中国共产党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在人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是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无往不胜的关键所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凭借落后的武器装备战胜了敌人的坚船利炮,胜利的关键就在于坚持群众路线,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陈毅同志就曾形容淮海战役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一系列伟大斗争,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关键在于有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12]。历史充分证明,只有广大人民群众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中国共产党才能把自身建设成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其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13]。一方面,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承担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确保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保障。自毛泽东同志1956年提出“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4]以来,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期间虽然经历曲折,但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摸索,最终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21世纪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15]。对比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形态的相互较量,纵观不同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枝独秀,归根结底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拥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16],只有广大人民群众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获得不断“生长”的“养分”。对个体而言,在认同的基础上才能对所属的政治组织表现出最大的信任和忠诚,对中国人民而言,在认同和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才能给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以热忱、信心和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做到党的领导与人民拥护的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在实践的发展中不断创造新篇章,“中国号”巨轮才能行稳致远。
(三)新征程上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举措
迈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国际环境日益深刻复杂,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愈发激烈,“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17]。为此,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切实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首先,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过程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着全新的考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意识形态领域存在不少挑战”[18]。国际层面,全球化在促进各国文化交流互鉴的同时造成各种错误思潮泛滥,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愈发尖锐和隐蔽。一方面,部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着“民主”的口号向其他国家强势推行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将意识形态推向了国际斗争的最前台;另一方面,一些西方政府资助的基金会、宗教组织等披着各种隐蔽的外衣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将“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等错误思潮传入我国,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产生严重冲击。《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指出,“必须警惕和防范西方所谓‘宪政’‘多党轮流执政’‘三权鼎立’等政治思潮的侵蚀影响”[19]。国内层面,改革进入深水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难啃的“硬骨头”逐渐显现,“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20],少数群体出现理想信念动摇,对党的领导产生质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不自信的心理;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带来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造成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多元竞争较量的复杂局面,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为此,面对深刻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切实维护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其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必要举措。一方面,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核心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拥护党的领导。意识形态工作根本上是做人的思想观念的工作,马克思指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21]。因此,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就是要解决人民对统治阶级思想观念的认同问题,在我国就是要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问题。另一方面,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所在。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主体多元化,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具有多重要素,内容上可作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之分,地位上又可划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之别,其中居于核心和统摄地位的,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紧紧抓住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这个关键,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能切实维护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三、“如何”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要根据个体心理认知规律,切实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知,通过宣传教育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要结合政治认同的产生机制,以利益驱动为动力,在政治实践中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要把握当前政治认同的现实环境,注重平台建设,打造“思政课+互联网”一体化政治认同主阵地,严防西方政治思潮侵蚀。
(一)以理论宣传为手段:增进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知
对个体而言,认同的前提必须建立在对认同对象的认识基础上,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首先要通过理论宣传讲清楚“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感性认知。一是要配套完善各级宣传服务设施。要依托宣传栏、文化墙、图书馆以及互联网等宣传平台设施,做好理论、政策的宣传工作,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只有先“上墙”“进书”“入网”,才能进入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并进一步获得认同;二是要重视宣传的方式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因人定标。对于不同的目标群体,采取的宣传方式方法要具有针对性,宣传所达到的效果和要求要体现出层次性。对于普通群众而言,要做到对于基础理论的感性认识,为此应当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宣传教育活动,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活动中增进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对于青年学生而言,应当通过说理教育与理论灌输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大中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实载体,不仅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还要讲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好在哪里,把道理讲“讲深、讲透、讲活”[22],切实增强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性认识。三是要重视宣传队伍人才建设。一方面是党员队伍的自身建设,党员发展必须要严把“政治关”“理论关”,党员培养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自身理论素养,把党员队伍培养成党的理论宣传队和播种机;另一方面要培养一大批理论工作者,尤其是要培养专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才队伍。基于对理论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切实做好理论的阐释、研究和转化工作,不仅要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更要研究其内在逻辑,还要把高度凝练的学术话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以利益驱动为动力:在政治实践中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
利益是人类政治活动的动机和目的,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3],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要以利益驱动为动力,确保政治主体在政治实践中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一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需求。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不仅包括物质利益的需求,同时还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精神方面的需求,其中个体物质利益需求的满足始终是最基本的。在马克思看来,个体只有先维持其肉体的存在,才能维持其精神的存在,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在发展中改善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需要,是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前提所在。二是要科学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在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同时推动需求的转化。个体的需求具有发展性,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原有需求被满足的同时新的需求又产生。中国共产党注重在推动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过程中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精神需求,从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新时代以来,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由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此,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就必须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抓手。三是要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同各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打铁还需自身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必须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要坚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以自我革命确保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要同各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作斗争,不断推进反腐败建设,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总的来看,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坚定认同,关键在于始终把人民置于最高位置,始终代表全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政治实践中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利益需求。
(三)以平台建设为依托:打造“思政课+互联网”一体化政治认同主阵地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必须重视线上线下一体化平台建设。一是要打造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学校、家庭、社会协同支持的线下政治认同平台。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对青少年群体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课程,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重要平台。一方面,要全面推进大中小思政课教学一体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24],对个体而言,认知形成是一个从小开始产生并在此后成长过程中逐渐发展成熟直至稳定的过程,为此,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必须高度重视个体成长的各个阶段,大中小学各个阶段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要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支持思政课建设的格局。家庭、学校、社会共同营造了个体成长的直接环境,深刻影响着个体的价值观和认知的形成,办好思政课,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必须依赖良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同发力。二是要结合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打造互联网政治认同主阵地。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克服了信息传播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变革了人们的信息传递方式,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个体获取讯息最主要的渠道,成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重要阵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要发挥好网络平台的宣传主渠道作用,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网络走近千家万户;要发挥好网络平台的资源共享作用,通过打造“智慧课堂”“云课堂”等促进理论学习效果;要发挥好网络的舆论导向作用,“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将互联网络平台打造成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认同的重要平台。与此同时,网络正逐渐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阵地,必须加强网络监督,严防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网络渗透,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导权,让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始终占领网络平台的高地,切实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参 考 文 献〕
[1][3][7][8][16][17][18][2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7,60,70,16,19,26,14,26.
[2]习近平.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2(06).
[4]邓小平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7 .
[5]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216.
[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6.
[9]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270.
[10]高凤林.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口述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28.
[12]习近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N].人民日报,2012-11-16.
[13]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J].人民日报,2012-11-19.
[14]中国共产党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2021:185.
[15]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N].人民日报,2022-09-16.
[19]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39.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8.
[22]习近平.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 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1-04-26.
[23]胡建.利益驱动、制度形塑与意识形态规训:当代中国政治认同的社会机制[J].广西社会科学,2022(8).
[24]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责任编辑:秋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