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向探析

2024-08-08 00:00:00周妍
理论观察 2024年5期

摘 要: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以生态自然观、生态经济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治理观和生态全球观为主要内涵,实现了对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理论、中国传统生态自然观、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成果、西方人与自然生态思想的吸收和发展。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具有继承并丰富了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理论、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成果、人类生态文明思想并为解决全球生态问题贡献中国方案的重大时代意义。践行生命共同体理念,应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绿色发展为导向、生态法治为本领、以人为本为原则、多边主义为途径,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理论创新

中图分类号:D61;X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4)05 — 0005 — 07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既是立足中国发展实际,摆脱当前发展困境,突破发展瓶颈的转型路径,也是回应当前世界文明大转变的中国话语体系。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重大课题,系统呈现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科学内涵、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向,对于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为世界提供中国生态治理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主要内涵

习近平以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理论为指导思想,并结合当下我国进入新时代的环境问题,提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主要包含生态自然观、生态经济观、生态治理观、生态价值观、生态全球观。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

人类与自然之间是对立关系,还是统一关系,学者们阐述了很多观点。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多次强调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人类存在于自然环境之中,一荣俱荣,人类应当做到自主改造自然。习近平从两方面阐述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人类不能脱离自然而存在。自然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人类不能离开多种生物共同构成的生物圈而实现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人类经过漫长的文明发展阶段,通过使用不断改进的物质生产活动改变了自然,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明等各方面的发展,生态环境中人类改造的痕迹也在不断加深,生态环境也在不断恶化。当前国内外生态危机日趋严峻,生态危机频发是对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重大威胁,是大自然给人类敲响的警钟。“和谐共生”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生存本能和共同遵守的生存法则。

(二)“坚持绿色发展”的生态经济观

在深刻考察资本主义及其生产方式对自然环境的重大破坏后,马克思指出了当时生态危机的根源,认为人类必须关注生态哲学,尊重客观规律,消除消费、科技、生产之间的异化,回归到人与自然的本真状态。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和谐、持续、高效成为许多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的目标,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包括发挥绿色产业。习近平多次强调的“两山论”,用较为通俗的语言阐释了自然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人类发展经济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最终只会丧失人类自己的家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绿色生产方式是在生态环境容量范围和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内的新型生产方式,是对我国传统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党中央号召通过“光盘行动”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重视资源节约;注重自然保护,开展全面综合治理;适当减少人类行为干预,推动大自然环境自愈进程。经济发展既要做加法,也要做减法,形成循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要长久为功。

90bb8f9cfbc5afcfbb4376d161caee367e06760acba4c7a799df40cdcf22e7eb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态价值观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民本思想。马克思民生思想中也提到“现实的人”需要受到自然基础的制约,物质需要是“现实的人”需要的基本构成,倘若无法改善人们的饮食和居住等条件,又谈何改善民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具体而言,“坚持以人为本”的生态价值观包含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起点、方式和目标三方面的基本内容。坚持生产发展,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生活富裕,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维持良好生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谋划长期稳定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在新时代体现为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不再仅限于基本的生活和文化需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自然环境恶化严重影响和制约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加快建设生态民生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和长远利益,对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有重大意义。

(四)“坚持系统治理”的生态治理观

习近平强调,“我们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系统谋划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一体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2]。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共生性关系,生态是平衡统一的系统,只有运用系统思维审视生命本体和自然本源,才能探寻出适宜的生态治理路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所接触到的整个自然界构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联系的总体”[3。“坚持系统治理”是习近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于生态环境治理方法的科学表述,鲜明地传达出了山、水、林、田、湖、草等众多生态自然要素之间的统一协调、合理优化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重大意义。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保护重要生态系统。“坚持系统治理”的生态治理观并不是简单包含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要素,更加强调形成包含自然界全部生命体的非线性的完整生态系统。

(五)“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生态全球观

习近平指出,“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基石”,是世界各国在共同面对气候难题时所需秉持的基本准则[4]。全球生态危机的不断加深,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建设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物质前提,保护生态环境是全世界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共同责任”原则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生态全球观的前提。具体来说,各国需要坚决维系国际秩序,承担共同维护全球生态的责任和义务。“区别责任”原则是“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全球生态观的关键和核心。不是指承担责任的大小,而是指发达国家要遵守高于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的处理标准,并及时给予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支持和帮助。

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合力刻不容缓。加强全球生态环境共同治理是提高我国世界软实力与话语权、加快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维护世界公平正义、优化世界自然环境的必然要求。全球生态环境问题可以通过各国政府协商治理解决。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为此提供了基本思路和理论依据。

二、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创新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实现了对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理论的发展和创新、对中国传统生态自然观的批判性继承、对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成果的继承和丰富以及对西方人与自然生态思想的批判性借鉴,是习近平基于我国国情提出的新立场、新观点、新方法,是习近平生态思想的时代高点。

(一)对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理论创新和发展

马克思看到资本主义时代中逐渐走向对立的人与自然,用深刻的“人与自然”思想警示人类注重人与自然关系。马克思“人与自然”思想超越了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和落后的孤立的自然观念。

1.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理论

首先,马克思在本质上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关系。马克思认为人类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的物质生活离不开自然,并且人类通过在自然中的劳动最终实现自由人的最高境界。但是,马克思又认为自然与人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复杂整体。人类虽然通过自己的能动活动认识和改造了自然,但是人类始终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依靠自然而生活,自然规律约束着人们的活动,人类应当顺应自然。

其次,马克思提出了“两个和解”的重要命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深入研究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和19世纪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爆发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包括“人类本身的和解”和“人类与自然的和解”的“两个和解”重要命题。人类和自己的和解才是最后消除“异化”关系的关键因素。

再次,马克思提出“自由人的联合体”重要思想。“自由人的联合体”,在马克思看来是人类社会的终极价值形态。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关系都逐渐被消除。马克思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实现本质发展的必要条件。为合理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应当合理调节与自然的物质交换,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最后,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客观实践关系。马克思认为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而自然是客观存在的,二者之间的联系途径是实践。首先,人类与其他动物间的差别不仅限于人类拥有思想,还在于人类会通过实践活动证明人类是自然中的类存在物。其次,人类的实践活动不仅是社会性的,也是创造性的。人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与自然的物质交换,通过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自然,使之从“自在自然”变为“自为自然”。最后,自然与人在实践过程中相互影响。在资本主义时期的生产劳动实践过程中,人类坚持以人类为中心,以能源换取经济,造成自然环境被严重破坏,也对人类的人身安全和社会发展形成了重大阻碍。

2.对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理论中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哲理,习近平在坚持学习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基础上,根据新时代人类生态现状和实践,继承、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的理论。

首先,习近平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主客体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人类中心主义与自然中心主义都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及人类自身主观能动性论述的两个极端。习近平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超越了传统的将二者相分离的思维方式,坚持以辩证思维看待两者关系。其次,习近平还阐释了生命共同体在认识与实践两种层面都具有整体性。人类不仅要树立尊重、保护、顺应自然,还应坚持统一整体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其次,习近平坚持将实践的精神贯穿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问题的全过程。习近平认为不仅自然与人的关系是实践的,生命共同体理念本身也是具有实践性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构建良好人与自然关系的桥梁。马克思认为自然与人的关系的衡量在于主观能动性和客观存在的辩证统一。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没有完成客观存在与主观能动的统一。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尊重自然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习近平指出生命共同体理念本身也是具有实践性的。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教条主义与本本主义应当被我们坚决摒弃。

最后,习近平将生态建设的最终诉求立足民生。习近平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保障民生相结合,认为建设人与自然友好和谐关系的主体是群众,党的群众路线是根本工作路线,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应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此外,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还丰富了生产力的内涵,阐明自然财富的观点“两山论”,说明了生态维度的财富创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反映了人类生态文明认识的三个阶段: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马克思认为自然生产力和自然环境二者是相互包含的关系。习近平对马克思生产力与自然环境相互包含的思想进行了深化。首先,习近平指出保护环境与发展生产力是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二者不仅相互包含,而且自然环境就是生产力,应牢固树立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观念,通过减少人工干预,加快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进程。其次,习近平指出现阶段一味追求经济高速发展而不顾自然环境的压力的行为不可取,生态环境建设质量好坏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标准,生产力和生态维度的财富创造理论是习近平对于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理论的新发展。

(二)对中国传统生态自然观的批判性继承

1.“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众生平等”传统生态自然观

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始终没有停止过探索自然的脚步。在中国优秀传统生态自然观中,“天人合一”“民胞物与”“中和位育”这三者构成了中国古代生态哲学的大纲。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生态自然观中人与自然关系的主要表现。其中,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观点、佛家的“众生平等”思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儒家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伦理基础就是“天人合一”思想。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认为对立统一关系始终存在于天、地、人三者之中。此外,孔子主张的仁爱思想也是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体现。孟子为解释自然与人不可分割的关系,通过“四性论”进行阐释。汉代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思想也是建立在孔子和孟子的仁爱思想基础上的。明代朱熹提出了“天地万物一体”的生态观,认为人应当善待自然,人与自然应当相互依存。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人本一体”是道家的生态主张,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无为的态度是人类对待世间万物的根本态度。道家学派的发展者列子提出了“不生不化者”的理念,人类遵循自然的规律是仅仅存在的“循环往复、不生不化”的真正的“道”。

佛教的教义在我国的不同历史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我国传统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佛教的生态思想也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优秀传统生态自然观。佛家的生态思想主要表现为“众生平等”,并通过三大劫难的宇宙论学说,警示着人类肆意破坏自然所带来的后果和灾难。不杀生、素食等行为规范也是他们敬畏、善待、尊重自然的具体表现。

2.对中国传统生态自然观的批判性继承和创新

习近平十分重视吸收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生态自然观,后者也为习近平治理国内生态文明提供了理论来源。习近平认为中国优秀传统生态自然观是国家的战略资源,要创新发展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

首先,习近平在生命共同体理念中提出了著名的“两山论”,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孟子·梁惠王上》中“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是古人善待自然环境的描述。习近平在此基础上指出生态资源不仅是自然财富,而且还是珍贵的经济财富与社会财富。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金钱却无法复原最初的生态环境,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应当同步进行,不能舍弃任何一方。习近平将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保护辩证统一起来,回答了新时代二者应该具有的关系。

其次,习近平在继承儒家、道家、佛家等传统生态思想的基础上,强调了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应当顺应自然,人事应当顺应天事。习近平指出人类不能只做到顺应自然,还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干预和治理山水林田湖的现状和结构,对于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主张其自我修复,而对于生态危机频发的地区则应该加大人工干预和治理力度。

最后,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摒弃了“天人合一”思想中的政治性目的内容。汉代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为统治者提供作为治国的理论支撑,通过描述具有无上权威的“天”和天人之间信息的沟通者“王”来达到臣民对君主的服从,目的在于维护王权大一统和君主专制的政权体制。习近平结合我国新时代国情、人民需要和全球生态发展情况,以崭新眼光看待当前人与自然关系。

(三)对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成果的继承和丰富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领导人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对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有重大借鉴和启示意义。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立足于当前我国社会新环境和新要求,继承并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成果。

1.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成果

毛泽东同志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奠基人,阐述了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在自然资源实际使用与人均分配方面,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内人口数量多、资源开发储备不足和分配不均,毛泽东同志提出应当控制人口增长,以此增加人均可获得资源。其次是主张大量植树造林。毛泽东同志意识到了森林对于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的作用,主张大量植树造林,增加我国森林覆盖率。最后是主张兴修农田水利方面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初期水患灾害频发,因此,毛泽东同志基于我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情,投入大量资源兴修水利,改善国内水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邓小平同志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初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提出了十分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首先,邓小平同志指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力量应包括科学技术和教育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解决自然环境问题应当合理利用科学技术。同时,要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力量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类必须尊重自然发展规律,要增强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还指出保护自然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是相互提供重要动力的关系。

江泽民同志的生态文明思想集中在发展教育力量和科学技术、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系统阐释、促进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等方面,对我国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江泽民同志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我国国情,应当用信息化的手段来推进工业化进程,重视生态资源保护。其次,江泽民同志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最后系统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即控制国内人口增长速度、节约国内自然资源、加大保护生态环境力度。协调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关系,实现三者的良性循环,这是我国在这一阶段的重大战略决策。

胡锦涛同志在当时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但资源浪费较严重、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对我国的持续发展产生较大局限的情况下,建立了一系列完整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就是系统阐述科学发展观,根本观点是经济增长和保护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2.对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成果的继承和丰富

习近平关于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在继承中共历届领导人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新时代全新绿色发展理念,提出了当下社会的新要求和新目标,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人与自然关系,怎样建设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首先,习近平在中国历届领导人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上,重点强调“国家安全观”。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中重点包括了国家安全这一理念,生态安全关乎国家安全,是我国持续发展的一项基本安全保障,同时生态安全也是全球安全的重要因素,全球生态环境体系应包括全球生态安全。

其次,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成果的继承和丰富,还体现在主张建设生态法治保护制度和实施生态修复工程。“良法善治,立法先行”,加快生态法治建设,提升民众生态法治观认知程度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推动作用。习近平认为推动生态法治建设应当从立法、执法、守法三个方面展开。此外,习近平还认为要运用生态工程、生物工程技术和方法寻求更多生态环境改善的途径,通过生态环境修复提供更多的自然、社会和经济资源。调水引流工程、进行生态化清淤、加快修复水体环境等都是运用先进科学技术修复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四)对西方人与自然生态思想的批判性借鉴

1.西方人与自然生态思想

西方生态思想可以追溯到18世纪晚期,当时西方的工业革命完成了西方资本主义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阶段的过渡。但是,在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下,经济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却产生了资源短缺、环境破坏、竞争加剧等众多社会问题。

首先,是西方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起源于工业革命时期,认为人类是有且仅有的价值判断的主体,人类的自身利益是所有事物的价值根本和道德评价的标准。但是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类与自然相对立,在发展道路过程中利用、开发、征服、主宰自然,加快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其次,是西方非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主导下的社会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但是其造成的众多生态问题使人们开始了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非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与自然二者权利平等,是平等存在着的主体。人与自然应当相互尊重,人类保护另一个主体的权利也是在尊重自身的权利。但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太过强调自然和动物界的主体权利,束缚了同样作为主体的人的发展,同样把人和自然看作相互对立的主体。

2.对西方人与自然生态思想的批判性借鉴

习近平在借鉴西方生态实践和西方生态思想如重视环境治理、科技创新、政府监管方面的基础上,实现了对西方生态思想的超越。

首先,习近平提出了“两山论”,明确指出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习近平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出将人类与自然对立的思想是错误的,应当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发展绿色经济。生态资源不仅是自然财富,还是深厚的经济财富、社会财富。习近平指出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辩证统一起来。

其次,综合使用政府供给、市场调节和法律监管手段避免西方“公地悲剧”。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思维方式不能妥善处理公共性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统一管理自然资源,建立健全自然生态管理部门,为全民负责;加强生态文明法治化建设,加大公民行为惩治力度,增设政府生态考核指标。

最后,习近平坚持全球共同参与生态环境治理思路。强调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物质基础是形成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全世界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横行,国际稳定与和平受到影响。我们必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反对污染转移和责任推脱,共同规划人类未来。

三、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实践指向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生动写照,作为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成功经验的高度凝练,对于如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回应人民需要等问题有重大意义。

(一)核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类中心主义起源于工业革命时代,西方学者J·帕斯莫尔、美国学者W·H·墨迪、H·J·麦克洛斯基是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人类中心论将人类作为事物的中心,认为人类是唯一存在价值判断的主体,人类的自身利益是所有事物的价值根本和道德评价的标准。在发展道路过程中利用、开发、征服、主宰自然,加快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在全球生态环境已经拉起红色警戒线的今天,支撑西方式现代化的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和自我中心主义价值观应当被摒弃。

习近平基于国内生态问题的严峻和人类生存条件的恶化,继承发扬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中华优秀传统生态自然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成果,提出了生态优先和生命共同体的新理念,开辟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路。因此,我们应当告别过去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生命共同体理念,发展低碳、循环、绿色经济,坚持人与自然共生互利、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解决环境问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导向:坚持绿色发展

践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应当坚持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道路,促进经济模式的生态化转变。首先,促进国内产业向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转变,革新传统旧工业生产方式。应当坚持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生态优先,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更多更持续生态资源内生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其次,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5]。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战略部署是党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国内基本国情作出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要统一经济绿色发展和保护生态资源的合力,正确处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在自觉遵守自然发展规律前提下进行经济建设,抓住绿色经济发展机遇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共赢,早日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本领:坚持生态法治

习近平反复强调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重要内容不仅要通过人民群众自主学习接受,更要通过国家法律规范来进行规范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法治体系建设要注重加强立法、执法、守法、监督等法律保障方面。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法治体系,但是在系统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基本法、建构完整生态文明法律保障体系和对以往环境相关立法进行充分调整、加快制度创新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为健全完善生态法制体系,需坚持生态民主、生态优先的构建原则。首先,加快制度创新。建立以恢复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生态补偿制度,创新生态文明考核方法和奖惩机制,完善以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为主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其次,监督制度执行。制度是纲,纲举目张。我们要重视制度执行的根本,即责任意识。各地区各部门能否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是制度执行的重要方面。此外,还应加大查处力度,强化监管地方环境执法与公民守法,对违法犯纪行为及时进行惩处或追责。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法律保障,通过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构建良好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绿色机制,建立强大的“四梁八柱”。

(四)原则: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命题的基本内涵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得到深入阐述。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完善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完善生态文明体系必须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诉求和权益。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对人民关于舒适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诉求的深刻回应,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在新时代的全新体现。试想一下,如果人民群众长期呼吸污浊的空气、喝浑浊的水、吃带有多种化合物的食品,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卫生治理能力和工业发展水平必定会产生怀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勠力同心,共同行动。“以人民为中心”这一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最大受益者,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五)途径:坚持多边主义

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横行,国际稳定与和平受到影响。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等问题都是大自然向人类提出的挑战,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成绩卓越,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须加强各国生态保护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快构建生命共同体,建立良好国际关系。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构建了一种具有生态文明核心和共同体最高形态的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应坚持传承优秀传统生态自然观,创新新时代构建方案与选择。在创新方面,应创新“一带一路”互通友好道路、创新我国对外援助模式、创新传播方式和渠道,加强国与国之间的战略互信和我国危机应对能力、创新国家间的合作机制,实现我国由国际事务的参与者向组织者、建设者和引领者的转变。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关乎生态文明体系成功建设与否和世界人民未来发展方向的理论基石,是共同建设人类美好未来的必由之路。

〔参 考 文 献〕

[1][2][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01).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61.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4.

[5]习近平.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N].人民日报,2021-04-23(02).

〔责任编辑:秋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