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湿地是一种特殊且非常重要的生态系统,在水土保持和调节气候等多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是人类的重要资源。本文首先介绍了大连市湿地的现状,其次对大连市湿地保护的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然后从资金、监管和公众意识等4个方面分析了大连市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大连市乃至全国湿地的保护提供理论上的参考和现实指导,也能为今后大连市湿地保护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有益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湿地;发展现状;湿地保护;大连市
湿地是陆地与水体的交接区域,是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调节气候、保持生态水土和保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1]。多年以来,由于经济发展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国湿地面积逐渐减少退化[2],一些湿地被开辟为城市新区,一些湿地被开垦为农田,直接影响了我国沿海生态环境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许多学者对湿地保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蒋卫国等人对中国近年来的湿地保护修复管理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3]。吴健等人以云南拉市海湿地为例,研究了退耕还湿对农民收入和生态旅游的影响;认为退耕还湿可以使当地农民的人均收入提高约40%[4]。智烈慧等人认为湿地保护与湿地修复应该协同优化,提出了一个湿地一体化保护与修复方案[5]。芦欣怡等人认为人类与雁鸭类的冲突给湿地的保护带来了新的挑战[6]。武照亮等人对鄱阳湖区域的居民进行调研,认为社会资本以及居民的认知对湿地保护具有显著的影响[7]。祝惠等人对遥感检测数据进行分析,认为自2020年以来,我国湿地面积正在呈现出逐年恢复的态势[8]。赵晖等人对太湖区域的湿地保护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核两圈三片X8kLp1stNOgKUluNJME2axLUfeES67dsSDWT8ju7qWQ=四廊”的湿地保护与修复方案,通过“点—线—面”相结合的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全面提升太湖流域湿地生态系统质量[9]。刘阳等人以西昌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为例,研究了公众对于湿地保护和湿地旅游开发的认识[10]。
本文对辽宁省大连市湿地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大连湿地保护的现状;分析大连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大连市乃至全国湿地的保护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参考,对大连市湿地的保护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也能够为今后大连市湿地保护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有益思路和对策[10]。
1 湿地现状
大连市的湿地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自然湿地是指淤泥质海滩、河口水域、盐沼植被和浅海水域等,人工湿地大多为人工海产品养殖场和人工盐田等。根据大连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大连湿地总面积为4.72万hm2;其中沿海滩涂面积4.61万hm2,占湿地总面积的97.73%。
大连湿地是黄海和渤海水鸟南北迁徙的重要驿站,也是东亚-澳大利亚水鸟迁徙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湿地资源为水鸟的迁徙提供了大量的食物水源,也为水鸟提供了休憩地。
近年来,随着大连沿海经济高速发展,滨海湿地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退化。第一,房地产开发及填海等活动导致了一些湿地的消失,一些大面积的湿地被分割成小块的湿地。第二,一些湿地被开发为水产养殖地,导致了湿地面积的减少和湿地功能的退化。第三,由于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原因,湿地质量下降,湿地保持生态的功能退化。第四,对水鸟的捕杀、拾捡鸟蛋以及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频繁造访也严重影响了水鸟的生活,水鸟的减少影响了湿地的自我修复,进而影响了湿地的功能。
2 湿地保护现状
2.1 湿地保护区
为了更好地进行湿地保护工作,大连市成立了各类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这些湿地保护区对大连市湿地的保护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大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和《大连市湿地保护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政府文件显示,大连市将重点落实全市湿地保护格局,推进湿地分级管理,确保湿地总量管控目标不减少。
2.2 生态修复
自2020年以来,大连市全面停止了新增填海项目的审批,并且陆续组织实施了复州湾生态修复项目、普兰店湾生态修复项目、庄河市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以及长海县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共设置海洋生态状况调查监测站12个,恢复滨海湿地70 hm2。
2.3 公共认知
自2016年起,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等国家职能部门和科研院校已连续7年组织开展黄渤海湿地水鸟同步监测活动,有效促进相关部门及公众增强对湿地重要性的认知。
另一方面,大连市在每年的“世界湿地日”“爱鸟周”“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和“海洋日”等重要宣传时间节点,在各区市县组织开展湿地保护普法宣传,努力形成全社会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
3 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大连市已经逐年加强了对湿地的保护,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3.1 资金不足
在后疫情时代,大连市乃至全国的大部分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经济增长放缓的问题,地方政府财政支出收紧;而国家保护专项拨付的中央财政资金经费有限。上述两点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湿地保护经费投入不足,许多工作难以开展,无法满足湿地保护的要求,较难维持当前的保护效果。
3.2 监测不到位
自2016年以来,在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等机构的帮助合作下,大连市已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逐步建立了湿地监测系统;但是相关的技术手段和技术人才均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此外,不同部门的监测设备和监测方法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数据和参数的标准不统一,各部门的信息无法共享,信息孤岛问题严重。
3.3 管理制度不健全
第一,大连政府各级部门仅关心自身的实际利益,对部门间的协调配合的关注程度不足。也就是说,各职能部门没有从更高的站位上意识到湿地保护的整体性,忽略了湿地保护对整体性的要求。
第二,不同类型的湿地边界也存在着重叠;所以,已建成的保护区存在一定的保护重叠问题。例如,金石滩海滨地貌自然保护区和大金石滩国家级海洋公园,分属于不同的上级主管部门,它们在保护范围上存在着地理空间重叠的现象。不同的管理单位由于自身利益的不同,对湿地保护的理解不同;当出现具体问题时,不能有效及时地解决。也就是说,多头管理的问题为湿地的保护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第三,大连政府目前的管理手段单一,多采用行政处罚的方式进行管理,以市场为手段的还未有效建立。换句话说,政府和市场双向管理的机制还未完全建立。政府和市场两者缺一不可,各有优缺点;目前,市场仍然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对湿地保护的机制没有起到调节和辅助作用。
第四,对湿地的保护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需要林业、农业、城市规划和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多学科协同合作,共同完成制定统一的保护方案。目前各行业各部门各自为政,制定了各自的保护规范和措施;这些措施的制定没有经过有效沟通,导致了资源的浪费,未对湿地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3.4 公众保护意识不强
社会公众对于湿地的重要性和其被破坏的严重性认知不足,保护湿地的意识淡薄。部分农民随意占用开垦湿地,部分政府职能部门官员甚至将湿地看作待开发的荒地。
4 湿地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4.1 健全湿地保护管理机制
针对大连湿地保护存在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大连市政府及环境主管部门需要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和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制定合理的湿地保护政策与考核机制。
各职能部门需要提高站位,探索全方位、立体化、多部门协调统一的湿地保护新机制,统一保护、科学保护,做到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湿地保护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讨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和协调机制等新型的合作共管途径。此外,基层部门要鼓励并引导当地居民和社区组织积极参与湿地保护工作。形成上下协调一致、沟通顺畅、运转高效的组织协调工作机制,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做好湿地保护工作。对因为渎职或决策失误造成的湿地保护方面的事故,需要严肃处理,追究责任。对在湿地保护工作中具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物质奖励。
4.2 加强立法
目前,我国颁布的涉及湿地保护的法律众多,有《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等等;但上述法律中涉及湿地保护的条款较少,也就是说目前我国湿地保护无专门法律可依。对湿地保护进行专门立法,对于指导湿地保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应该会同海洋、水利、林业和环保等部门,对湿地保护进行专门立法,将湿地保护管理目标化,将湿地保护管理的原则和制度法制化。
执法部门要建设一支技术能力过硬和执法能力强的湿地保护执法队伍,对污染湿地、私设养殖区和违法占用湿地等违法行为进行坚决打击,努力维护大连湿地的持续发展。
4.3 完善监测与监督机制
相关部门需要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和软件,对湿地的水质、水位、候鸟栖息情况、植物群落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监测,对数据进行及时分析,建立湿地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为各级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在引进监测设备和软件时,需要统筹管理统筹考虑,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打破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避免数据孤岛问题。
社会舆论监督也是保障湿地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播电视、社会公益机构和个人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发挥自己的作用,及时有效地揭露和批判破坏湿地生态环境的行为。例如,可以建立微信微博举报平台,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到监督中,有效发挥公众监督的力量。
4.4 加大资金支持
湿地保护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各级政府需要加大对湿地保护的资金支持力度,采用必要的手段和政策合理调配资金,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其次,各政府部门和公益机构也可以积极建立资金筹措渠道,通过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多方面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4.5 增强公众保护意识
各级政府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广场路演、湿y5EF6KbqIFjA9D2g5stGllFU3ZZzBu1p0flDlDSC4KU=地保护进课堂、户外公益广告和公益短信等多种形式呼吁全社会保护湿地,为湿地的可持续发展献力献策。例如,在每年的环境保护日和爱鸟日等重要节点,在各区市县组织开展湿地保护普法宣传和学习,努力形成全社会保护湿地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在涉及湿地保护和湿地开发时,相关部门要认真听取湿地周边居民的一线意见,了解湿地保护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积极采纳群众的合理化建议,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制定切实可行的由当地居民参与的湿地保护计划,让湿地保护深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5 结语
湿地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环境形式,其在调节气候、保持生态水土和保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大连市湿地保护为例,首先介绍了大连市湿地的现状,其次从湿地保护区、生态修复和公众认知等3方面对大连市湿地保护的现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然后从资金、监测、管理和公众保护意识等4个方面分析了大连市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汪婷.合肥市小微湿地鸟类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D].合肥:安徽大学,2022.
[2] 陈慕婷,周剑云,鲍梓婷,等.省域湿地退化风险评价研究——基于地理格网与景观特征单元的多尺度分析[J].中国园林,2023,39(4):52-58.
[3] 蒋卫国,张泽,凌子燕,等.中国湿地保护修复管理经验与未来研究趋势[J].地理学报,2023,78(9):2223-2240.
[4] 吴健,于元赫,龚亚珍,等.湿地保护,生态旅游与农民增收——以云南拉市海湿地为例[J].生态学报,2023,43(7):2663-2675.
[5] 智烈慧,周方文,李晓文,等.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优化的滨海湿地一体化保护—修复格局构建[J].自然资源学报,2023(12):3150-3165.
[6] 芦欣怡,张伟,王强,等.人类与雁鸭类冲突是湿地保护与管理的新挑战[J].湿地科学,2022,20(4):443-452.
[7] 武照亮,王琦,张峰源,等.鄱阳湖区居民的社会资本,信息获取能力和湿地价值认知对其湿地保护意愿的影响分析[J].湿地科学,2022,20(2):149-161.
[8] 祝惠,武海涛,邢晓旭,等.中国湿地保护修复成效及发展策略[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38(3):365-375.
[9] 赵晖,朱凯群,袁芳,等.江苏省太湖流域湿地保护现状与空间布局[J].湿地科学与管理,2023,19(3):69-72.
[10] 刘阳,赵振斌,李小永,等.自然保护地社区居民感知冲突的空间响应及形成机制——以西昌邛海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地理科学,2022,42(3):4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