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时期林业所生产管理的树木种类增加,相应的营林技术愈加完善,种类更加多元,从林业病虫害治理的角度来看,各地所推行的营林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林木损耗,降低病虫害的危害性,还能促进生态保护效率的提升。可实际上虽然营林技术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囊括性,但若想充分发挥其实际价值,还需要了解其特征,优化应用方式。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价值,明确其具体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以期完善技术体制,应对未来多变的自然环境。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营林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作为我国支柱产业之一的林业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保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了相关工作人员所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林业病虫害防治是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对保证林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故而需要辅以适配的营林技术,减少病虫害威胁,同时相关人员要从营林技术对林业病虫害防治作用、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入手,尽快形成长效化机制。
1 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价值
1.1 经济价值
当前,我国的林业发展过程中,病虫害问题成为制约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营林技术应用过程中,病虫害问题的出现会导致森林质量下降,影响树木生长,阻碍产业发展。因此,为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对营林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科学分析病虫害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能够减少林木资源损耗,再加之新型技术的引进,可以提升林木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社会对林木资源的基本需求[1]。另外,结合林业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营林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能够更好地解决病虫害问题,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后续也有更充足的资源予以林业开发,实现转型发展,如林业与旅游业结合等,推动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1.2 社会价值
林业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其不仅可以维持生态平衡,还能有效改善气候环境,所以对我国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林业资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林业病虫害也越来越严重,为了更好地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林业工作人员不断探索新的林业防治技术,实现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营林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非常大的社会价值。其一体现在营林技术能够从根源上增加林木成活率,保障其健康成长,提高林木覆盖率,从而利用森林本身的净化功能,消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为社会提供更良好的生活环境。其二,营林技术会站在相对科学的角度管理林木问题,所以即使人为干预,也不会破坏生态平衡,还能调节环境的温度、湿度,对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1.3 生态效益
林业资源不仅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基础,而且也是人们生活中所必需的,其能够满足人们对日常生活资源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对此,为了更好地实现林业资源的价值,就需要科学地保护林木资源。而在林业应用营林技术能够实现对林木资源的合理利用,使其发挥出更大的生态效益,具体体现在:其一,在林业资源保护中,营林技术能够将人们生活中所必需的树木资源进行合理保护,并且将其科学化使用,为人们提供更多健康舒适、有益身心的环境,利用其防风固沙等生态优势,能够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其二,在生态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应用营林技术相继建立了大量的大型防护林、生态林或人工林等设施,能够保持水土稳定,延缓如今紧张的生态局势。其三,从其生物特性上来看,开展林业营林工作,能够增加林木覆盖面积,促使植物根系有效伸展,还可利用林木吸收多余水分,修复自然生态系统,为生态修复工作打好坚
实基础[2]。
2 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应用
2.1 选用优良树苗
对于树苗的选取需要符合多重标准,因为其会直接影响树木成活率。对此,在树木栽植过程中,要严格遵循林业相关部门的相关要求,结合林木生长状况,按照实际要求来选择相应的树种。在此基础上,要对树木的品种进行严格筛选,选取那些生长状况良好、无病虫害、长势较强、根系较深的优良树种。而后,要根据树苗的实际生长状况来确定树木栽植时间,同时还要加强对树苗的管理和保护,提高其成活率,并提前做好现场勘查工作,重点获取空气湿度、土壤类型和气候变化等信息,以便于筛选出最适合本土的树种。但需注意在此过程中,若涉及树苗的调运,还需做好苗木的运输工作,保证苗木不受损伤。另外,还要对苗木进行全面检查和处理,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病虫害出现,也防止出现烂根、死苗等现象,一般可以在种植前进行消毒杀菌工作,清除负面影响因素,最大程度保障树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3]。
2.2 修枝抚育
修枝抚育主要是指在树木生长的过程中,对树木进行适当的修剪,从而保证树木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充分吸收养分和阳光,并增强其生长速度,从而增强林木抵抗病虫害的能力。此外,在修枝抚育中还可以对树木进行间伐,减少树木的病虫害,同时也能提高林木的质量,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修枝抚育具有一定的难度。对此,相关人员需要做好规划,并探查现场树木的生长情况,一旦出现生长过于茂密或歪斜的情况,需要将其列为重点处理区域,尽快完成修剪,从而避免林木抵抗力降低。另外,须知修枝抚育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还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资源,因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根据林木生长周期和不同病虫害的特点来选择修枝抚育方法。同时,对林木进行修枝抚育时还应遵循“合理控制密度、均衡生长”等基本原则,确保具有长效性的发展优势。
2.3 混交林技术
我国是森林资源大国,但在我国林业资源的利用中,却存在着造林树种单一、病虫害问题威胁较大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部门必须积极利用营林技术的方法来改变这一现状。其中,混交林技术是当前我国营林工作中使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目前在许多林区被广泛应用,其尤其适用于丘陵地区,可以将不同的两个树种按照既定比例混合交错种植。应用混交林技术后,不但能够有效提高林木的质量和数量,同时还能降低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因为林木类型多样后,病虫害问题虽然仍会出现,但林场也具有生物多样性,害虫天敌同样适合生存,进而达成微妙的生态平衡。而且通过调整树种还能实现针对性的病虫防治,故而为有效发挥混交林技术在防治林业病虫害中的作用,相关部门必须将混交林技术作为主要的营林造林方式予以推广,同时充分考虑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模式,确保混交林技术的价值得到充分展现[4]。
2.4 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是指将林木进行封禁,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林区进行砍伐活动,并通过人工造林等方式使林木得到充分生长的一种营林技术。一般情况下,封山育林是在天然林遭受严重破坏、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为了维持森林资源的正常发展而开展的处理决策。对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利用人工促进方式,将林木的幼树栽种到封禁区域内,让其进行自然生长,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使森林生态系统得到恢复,还可以提高森林的资源利用率和生态效益,因此在林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封山育林技术的重视程度,以便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另外,在现代理念的影响下,封山育林能够发挥树木的自我调节功能,还能辅以人力,将单一的人工林树种类型,转变为混交林,促使森林更加茂盛,食物链更为完整,有助于林区的长效化发展。
2.5 设置隔离带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通过设置隔离带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病虫害的危害,主要是在比较容易发生病虫害的地方设置隔离带,可以将其隔绝开处理,避免情况的进一步恶化,提升营林针对性。对此,相关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隔离带的宽度,但在进行隔离带设置时,还要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工作,一般是在林区内对某些食物相对单一的病虫予以阻隔,减少其扩散范围。另外,在设置隔离带后可以使用药物防治,但需要控制住药物的浓度和播撒方式,并定期到现场查看隔离情况,待效果达标后及时复原,以免影响林木正常生长[5]。
2.6 创新营林理念
在营林过程中,林业病虫害防治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不仅能够提升森林的质量,还可以减少森林资源的损耗,所以开展工作时需要保持思想的高度统一,有关部门需要朝向共同的目标努力。然而,在营林过程中,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了营林工作的效果,例如在营林过程中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治,导致病虫害现象发生频率较高,或在营林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导致林地面积不断减少。针对这些问题,需要改变传统的营林理念和技术手段,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效果,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从而提升森林资源的整体质量。另外,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考虑营林手段的优劣势,进而合理运用技术手段,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资源浪费。
3 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发展趋势
林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产业,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在林业建设中,营林技术则是其核心内容之一,但在营林建设过程中,病虫害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因此,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是营林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未来林业部门也需要了解局势,做出正确调整,具体的情况如下。
3.1 推广抗性育种技术
林业病虫害的防治,首先要保证种子的质量,通过对林木种子进行精选,同时选择抗病性能好的苗木,将抗病能力较强的林木进行大规模种植,这样能够大大提高病虫害防治的效率。而抗性育种技术便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有力途径,在实施抗性育种技术时,先要做好病虫害发生情况的调查工作,科学地选择适合林木生长的树种。而后,需要选择先进的技术手段,分析病虫害问题的根本原因,再根据结果选择不同的基因序列,植入抗性基因,再使用标准化的克隆技术,实现树苗量产,提升林木存活率。另外,要注重抗性育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苗木种植前对苗木进行科学检测和评估,并将工作成果通过合法渠道宣传,帮助林农们掌握并使用育种技术,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3.2 坚持以生态控制为核心目标
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营林技术的应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和程度进行有效控制,进而提升林业病虫害防治效果,恢复生态平衡,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工作人员要进一步加强对营林技术的重视程度,同时将生态控制观念作为营林技术的核心加以实施。对此,工作人员应对营林技术进行创新,从而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例如在营林中坚持生态控制手段,分析病虫害问题的诱发原因和病虫的生物特性,从根源上进行治理,主张延缓病虫害的扩散,杜绝其对树木的危害。另外,需要坚持生态控制的大方向,运用营林技术时,除考虑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外,还需要考虑生态效益,结合生物学知识,从生态环境入手,保障林区整体的环境抵抗力。
3.3 积极引进新型营林技术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林业的发展也逐渐重视起来,并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不断加强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营林技术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加大对新型营林技术的研究和学习力度,这也是新时期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必然趋势。对此,有关部门需要活用优化森林结构、建设混交林等方式来增强森林抗病虫害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应用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等手段,开辟新的技术发展思路,未来将营林技术发展成为集成度更高的综合体制,呈现出现代化和科学化的特征。
4 结语
综上所述,病虫害问题是影响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营林技术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手段,所以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相关人员要综合运用各种营林手段,提高营林技术水平。但受制于各地区的环境差异性,所以营林技术的使用不能直接照搬,而是要结合本土实际情况来制定详细规划。在未来需要紧抓局势,积极创新营林技术,完成思想统一,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进而阻断林业病虫害的发展,保障林木的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 赵慧,朱海舰.营林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中国林副特产,2022(5):111-112+114.
[2] 李琦,花澄友.营林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及发展分析——以淄博市鲁山林场为例[J].乡村科技,2022,13(8):118-121.
[3] 孙朝阳.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广东蚕业,2021,55(10):114-115.
[4] 杨学娇.营林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运用及其发展趋势[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1,50(10):64-65.
[5] 赵国林.林业病虫害防治中营林技术的应用分析和发展趋势[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9):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