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

2024-08-08 00:00王正鸿
新农民 2024年20期

摘要: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的综合研究,探讨了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和有效措施。首先,本文总结了影响玉米高产的主要因素,包括土壤管理、种植密度、水分管理和施肥技术等。随后,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要点,包括合理施肥、科学浇水、密植适宜、定期防治病虫害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为玉米生产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病虫防治

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面积和产量最大的粮食作物之一,对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人口增长和粮食需求的增加,如何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成为当前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对于提高农民收入、保障粮食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1 影响玉米高产的主要因素

1.1 土壤管理

土壤是玉米生长的基础,合理的土壤管理对于提高玉米产量至关重要。良好的土壤通风透气性和保水性是玉米生长发育的基础。适时耕地、施入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调整土壤酸碱度等措施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玉米的生长发育[1]。

1.2 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是影响玉米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以充分利用光能和土壤养分,提高单株产量。但是密植过度也容易导致养分和水分竞争过度,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肥力,科学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是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之一。

1.3 水分管理

水分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素,对其生长各阶段都有重要影响。合理的水分管理可以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在干旱地区,要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如滴灌、雨水集中利用等;在多雨地区,要采取排水措施,防止水涝。同时,科学浇水也是提高玉米产量的重要手段,要根据玉米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科学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2]。

1.4 施肥技术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在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要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玉米的需求,科学施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保证玉米的养分供应。同时,要注重肥料的施用方法和施用量,避免施肥不当导致土壤污染和玉米品质下降。

2 高产玉米种植技术

2.1 种子选择

在玉米种植中,种子选择会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选用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玉米种子至关重要。要考虑玉米品种的抗逆性和适应性,选择具有良好抗病虫害能力、耐旱、耐寒等特性的优质品种。这样的品种在种植过程中更能适应各种环境条件,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提高产量稳定性。种子的品质和存储条件也是影响播种效果的重要因素。要选择外观完整lgtKaMLk8Of96iltzzQfBgp0iQHKpBchiR9oyOn2/II=、无病害、无霉变的种子,并注意种子的保存环境,避免高温、高湿等条件导致种子品质下降。此外,对于玉米种子的购买渠道也要谨慎选择,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经过检验合格的种子,确保种子的品质和来源可靠。根据当地的种植环境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类型,包括早熟型、中熟型和晚熟型等,以确保种子能够在最适宜的生长期内发育成熟,提高产量和品质[3]。

2.2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直接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内增加玉米的栽植密度,以增加单位面积内的玉米植株数量。通过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最大程度地提高玉米的产量。密植也需要考虑到植株之间的空间竞争和养分竞争问题,因此密植不能盲目进行,需要根据土壤肥力、品种特性和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科学调整。要根据玉米品种的生长特性和品种类型,科学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早熟型和中熟型玉米品种一般可以选择较高的种植密度,以增加单位面积内的植株数量,提高产量。而晚熟型品种由于生长周期较长,一般选择适中的种植密度,以避免植株之间的过度竞争,影响产量和品质。

要根据当地的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科学调整种植密度。土壤肥力越高,可以选择较高的种植密度,以充分利用土壤养分,提高单株产量。但是在土壤肥力较低的地区,过高的种植密度容易导致植株之间的养分竞争过度,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要根据土壤肥力的实际情况,科学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以保证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最大化产量[4]。此外,还要考虑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和水资源情况,在气候干燥的地区,一般可以选择较低的种植密度,以减少植株之间的水分竞争,提高抗旱能力;而在气候湿润的地区,可以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以充分利用水资源,提高产量。

2.3 科学浇水

科学浇水直接影响着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科学浇水的核心在于合理控制灌水量和浇水时机,以满足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水分需求,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降低浪费,从而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科学浇水要根据玉米的生长发育阶段和土壤水分情况来确定浇水时机。在玉米幼苗期,土壤水分充足时,可适当加强浇水,促进幼苗的生长;而在玉米生长中后期,尤其是抽雄期和抽雌期,应避免过多浇水,以防止玉米发生倒伏或者病害,影响产量。及时了解土壤水分状况和玉米生长情况,选择适宜的浇水时机非常关键。

科学浇水要注意控制浇水量和方法,合理控制浇水量,避免过度浇水或者不足浇水,可以有效减少水分的浪费,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在浇水方法上,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将水分直接送达作物根系处,减少蒸发和流失,提高灌溉效率。此外,还可以结合土壤覆盖和植物秸秆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润,降低灌溉频率。科学浇水要根据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合理调整浇水量,在干旱地区或者旱季,应采取适当增加浇水量、增加浇水频次等措施,保证玉米的生长需水;而在多雨季节或者湿润地区,要注意排水,避免水分过剩导致土壤水浸,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

2.4 定期施肥

定期施肥对于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起着关键作用。通过定期施肥,可以有效地补充土壤中的养分,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促进玉米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定期施肥要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玉米生长发育的需要,科学合理地确定施肥方案。在玉米生长初期,可适量施入基础肥,如有机肥料和底肥,以提供足够的养分供应;随着玉米生长的进展,要根据生长阶段和土壤养分状况,及时施入追肥,以保证玉米的养分需求。定期施肥要注意选择适宜的施肥品种和施肥方法。要选择质量优良、养分含量丰富的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确保施肥效果。同时,在施肥方法上,可以采用底施、穴施、叶面施等多种方式,根据玉米生长阶段和土壤养分状况,选择最适合的施肥方法,提高养分利用效率[5]。

定期施肥还要注意施肥量和施肥频次的合理控制。施肥量要根据土壤肥力、玉米品种和生长阶段等因素进行科学确定,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养分浪费或者土壤污染;施肥频次要根据土壤养分供应情况和玉米生长需要适时进行,保证养分供应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定期施肥还要注意施肥的时间选择,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玉米生长的需要,选择适宜的施肥时间,避免在高温、干旱或者降雨过多的情况下施肥,以免影响施肥效果。

3 病虫害防治要点

3.1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对于玉米生产非常重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抗病虫害品种可以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病虫害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抗病虫害品种经过长期的育种和选育,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能力以及较强的适应性和稳定的生产性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在病虫害的侵袭下保持较高的生长速度和养分积累。种植抗病虫害品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在各种不利环境条件下都能够保持较高的产量稳定性,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农民的农药使用量和经济成本,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减少农药对生态系统的污染,还能够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有利于玉米生产的稳定发展。

3.2 加强田间管理

加强田间管理直接关系到玉米生长的健康与稳定,以及最终产量和品质的提升。在田间管理中,农民需要注意各种农事活动,及时处理田间问题,从而保障玉米的顺利生长。加强田间管理需要定期进行田间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玉米生长中的问题。这包括检查玉米苗情况、观察病虫害发生情况、留意土壤水分状况等。通过定期巡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玉米生长中的各种问题,避免问题扩大影响产量。

加强田间管理需要合理安排施肥、灌溉和除草等农事活动。要根据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和土壤养分状况,科学合理地进行施肥,保证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在灌溉方面,要根据土壤水分状况和气候条件,合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提高玉米的抗旱能力。此外,及时除草可以减少杂草对玉米生长的竞争,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加强田间管理需要注意土壤保护和改良,要加强土壤保护意识,避免土壤侵蚀和退化,保持土壤肥力和结构的稳定。同时,要通过施用有机肥料、翻耕和种植绿肥等措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为玉米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3 定期防治

定期防治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障玉米生长的健康与稳定,最终提高产量和品质。在定期防治中,农民需要根据病虫害发生的季节和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保护玉米的生长和发育。定期防治需要进行病虫害监测,及时了解田间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通过定期巡查田间,农民可以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了解其种类、密度和分布范围,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定期防治需要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在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病虫害的种类和危害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农民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及时进行防治。定期防治需要注意防治措施的科学使用。在选择农药和其他药剂时,要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程度,选择合适的药剂,严格按照药剂使用说明进行施药,避免药剂残留,对环境产生污染。同时,要注意施药的时间和方法,确保药剂能够有效地接触到病虫害,达到预防和控制的效果。定期防治需要加强防治效果的监测和评估。在防治工作进行过程中,要定期检查防治效果,及时调整防治策略,确保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效果达到预期。

3.4 加强监测

加强监测直接关系到及时发现和解决田间问题,保障玉米生长的顺利进行,最终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在田间监测中,农民需要密切关注玉米生长的各个方面,及时掌握玉米生长的动态,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玉米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质。加强监测需要对玉米的生长情况进行定期观察和记录。这包括观察玉米苗情况、生长势态、叶片颜色和形态等。通过定期观察,可以及时发现玉米生长中的问题,如缺肥、病虫害、干旱等,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加强监测需要对田间的病虫害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农民应定期巡查田间病虫害情况,注意观察叶片和茎秆的病害和虫害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趋势。通过及时的病虫害监测,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保证玉米的生长健康。加强监测还需要对土壤水分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农民应定期检测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湿度,及时了解土壤水分状况和玉米对水分的需求,以便科学合理地进行灌溉,保证玉米的水分供应。加强监测需要对玉米生长过程中的气象条件进行关注,农民应密切关注当地的气象预报,及时了解未来天气变化,做好预防措施。同时,还应注意观察玉米生长过程中的气温、湿度、降雨量等气象指标,及时调整田间管理措施,以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

4 结语

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是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关键。通过合理的土壤管理、种植密度控制、水分管理和施肥技术,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通过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定期防治和加强监测,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保障玉米生长发育。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为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郭启琼.马铃薯、玉米和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高产栽培技术[J].种子科技,2024,42(5):67-69.

[2] 宋凤,曲嘉,王续,等.现代农业高产玉米种植技术要点[J].种子科技,2024,42(5):73-75.

[3] 王小莉.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种子科技,2024,42(5):94-96.

[4] 于旭东.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策略[J].河北农业,2024(2):38-39.

[5] 董延梅.玉米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探析[J].河北农业,2024(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