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对策

2024-08-08 00:00刘宏桥
新农民 2024年20期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助力农村脱贫、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本文从乡村产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关于乡村产业发展的思路设计,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深入探究乡村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对策,以期为同行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乡村产业;乡村振兴;技术创新;精准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会议中明确强调乡村振兴战略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我国视农业为第一产业的大国,抓住粮食发展才能推动乡村地区的经济增长。近几年,随着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逐步走入乡村中,产业兴旺已然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条件,要将乡村产业做大做强,就要求当地有关部门围绕农产品的生产与加工,持续推动乡村地区经济产业的长效增长。尤其是在电商平台日益壮大的当今社会,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产品涌入电商销售市场,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创造了广阔的平台,但同时也暴露出乡村产业规模不足等一些问题,有待各地区的管理部门协调,并积极引流社会中的高等人才,共同促进乡村产业的繁荣,早日实现全面乡村振兴。

1 乡村产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是超级农业大国,年均粮食产量较高,但现代农业科技的融合程度还稍显不足,虽然部分地区已经全面推广了现代化的农业生产设备,但仍有一些地区处于传统耕作模式中。传统的耕作模式属于“看天吃饭”,天气因素及劳动力因素决定着粮食的产量,导致该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属于“贫困地区”,具有交通不便、通信落后及居民聚集程度不高的特点,当地的农业生产者严重缺乏现代化的生产劳作意识,认识不到现代化生产模式对农业增产的作用。从农业经营的实践来看,不少农户的生产模式不规范,甚至存在非法经营的情况。对此,有关部门采取“行政+技术+经营”三位一体的整合管理模式,从乡村地区产业的现状出发,改善了过去执法主体不明、行业发展受阻等问题,在我国农业政策的扶持下,尝试在乡村地区建立特色产业,用于发展乡村地区的经济。然而乡村地区所面临的发展困境之一,来源于当地的农民群众文化水平较低,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比如在尝试将农产品引入电商平台时,农民群众对电商平台的了解程度不足,使得部分地区的电商发展受到限制,况且农产品的产量有限、生产规模有限,影响着乡村产业在总体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在乡村产业的监督管理方面,有关部门更看重对产业的扶持,缺少对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监督;各地区管理部门要将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最重要的目标,才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点的关键途径[1]。

2 乡村产业发展策略

2.1 向社会招商引资,打造特色产业

就我国乡村地区的产业园区建设现状而言,一些产业园区的聚集发展程度并不高,所处位置较为分散,但这种特点未必是劣势,反而可以将乡村产业联动起来,串联成完整的产业链,带领一片乡村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国外的乡村产业偏向农场经济,我国的乡村产业园区则缺乏充足的成功经验,其发展潜力较大,是我国打造乡村特色产业的基础条件,当乡村地区的产业园区形成宏观意义上的聚集效应后,就可以逐渐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但要注意不依托于过去的“靠山吃山”理念,更不能在此过程中盲目地学习别国经验。在促进乡村产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保证资金链的持续供应,多数地区的乡村产业发展依靠政府部门的财政拨款扶持,此类资金虽然来源稳定但必然有限,如果能够从社会层面招商引资,加大社会资本对乡村特色产业的资金投入,则有利于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业,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及环境的综合承载力均有不同,必须保持长期向社会招商引资,将乡村产业和国际贸易接轨,让全球化发展的经济态势持续影响着乡村产业的发展,逐步显现出各类产业的规模效应,提升社会资金在乡村产业中的吸附力,为其扩大规模创造空间[2]。

2.2 培养高素质人才,扩大产业影响力

人才资源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本要素,也是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从当代互联网平台的推广可以看出,电商营销的模式为农产品销售打开了新的市场,越来越多的营销主体加入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构建了完整且发展水平较高的电子商务平台,但平台的发展也意味着对人才需求的渴望增加,要求乡村地区的产业经营引入更多的青年人才,以适应电子商务的营销模式。此外,尽管乡村产业的人才需求缺口已经打开,可还是难以吸纳高端人才,其中的原因值得深究。接受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往往倾向于走向更大的平台,在选择乡村地区的工作时,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目前工作的困难程度,都是人才首要考虑的。乡村振兴工作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区的脱贫切入点均有不同,所需要的人才倾向也并不相同,基层单位还可与高校开展人才合作计划,对在校生进行定岗培育,一方面确定正准备择业的优秀人才来乡从业,另一方面可以将正在岗位工作的人员送到高校再次培训。如农村电商人才的培育对象,既包括已经从业的工作人员,还有农村合作社的成员、创业大学生等群体,接受教育的内容包括农技、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知识,所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的,教育的内容也将是多层次的[3]。

2.3 强化设施层投入,建立帮扶式机制

乡村产业发展之所以缓慢,核心原因在于生产设备相对落后,未能及时完成产业升级的任务,因此要扩大在基础设施层面的投入力度,持续加大政府部门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坚持公平公正的发展原则,优先帮扶有需要的农户,安排技术人员到户指导,逐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乡村农业生产的扶持审查工作要落实到位,为使相关机构得到健全化发展,帮扶工作应逐户进行,遵循详细的要求与标准,对设备做出常态化的维护与管理,如建立完善的设备租借管理制度,详细记录各户租借设备或者使用设备的情况,形成帮扶制度后,令当地的农户可以在科学观念的指导下,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开展农业生产工作,享受到当地基础设施提供的便利。其中还需要基层部门有效引导农民群众,通过多样的形式深化农民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可以定期组织基层的农技讲座、产业研究会等,邀请当地的农业种植大户、生产模范先锋及标兵等传授经验,在基层中建立起良好的农技学习风气,鼓励农民群众积极学习新型职业农民的技能,以贴合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4]。

3 乡村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对策与建议

3.1 推进特色加工产业的发展,创新现代化农业产业园

《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的总体要求及重点任务等内容,围绕资金投入及人才保障等方面,颁布了具体的扶持政策,创设现代化农业产业园,着力推动新时代乡村产业的长效发展,要围绕当地的区域性特色产业,先打造出一批特色化明显的聚集区,通过“一带一区”的发展模式,先总结发展的经验。就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而言,种植业、畜牧业与渔业是常见的三大基础产业,当地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合理发展创意产业,先塑造一批“本土字号”的品牌,让品牌进入到社会市场中,根据销售的反响推动产业的规模化生产,建立标准化生产流程,同时强化对品牌的保护力度。即使是由地方负责的乡村产业,也需要按照高标准、高要求的两点原则来发展产业,创建一批现代化的农业产品产业园,致力于改善这些产业园的生产能力与产品品质,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持续优化,日常中对这些产业园的生产流程加以监督与考核,对于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产业园,可以择优评定为更高级别的产业园区,将之作为当地的模范园区,提升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并加强对知识类生产技能的保护[5]。

3.2 支持乡村产业的联合发展,建设重点乡村产业重镇

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过程中,各地的管理部门应注重将乡镇作为组织活动的平台,以打造经济繁荣的农业强镇为目标,在前期先评选一批有资质或者有发展潜力的乡镇,关注并完善其产业链,逐步壮大其生产规模,加速培育出一批能够快速适应现代经济市场发展的产业主体,引领当地的其他产业不断前进。此过程中可以创新农民利益的联结机制,推动各产业与乡村发展之间的快速融合,待本阶段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完成后,政府部门再为下一阶段的建设费用进行拨款,或者考虑增加建设资金。同时,各地管理部门应支持产业化的联合体发展模式,由各地区的模范试点或者农村合作社等新兴的主体作为引路者,各经营主体之间分工协作,依托于规模化的经营模式,将总体的利益联结作为纽带,每年由财政部门拨款扶持,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的新业态。该模式的应用优势明显,可以强化农村合作社的服务能力、发展能力,重点支持家庭农场的专业化与规模化发展,银行可以根据产业的发展情况,查验是否符合贷款的资质,对于满足要求的可以优先安排贴息与信贷资金,或者以银行为主体对产业进行投资。在形成一定规模后,乡村产业可以获取资金的渠道更多,向前发展的后顾之忧越来越少。

3.3 实现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支持技术装备研发应用

乡村振兴依靠的是人才振兴和技术振兴,现代化乡村建设与技术研究之间不可分割,在发展乡村经济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必须二者兼顾。这就要求各地有关部门要加大技术方面研究的投入力度,农业生产的技术要求要注重其实用性,支持企业的绿色化技术改造,对于重大节能、节水等示范项目,有关部门可以按照项目规模给予一定补助。绿色化、智能化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两大方向,前者助力生态环境的改善,后者助力生产条件的优化,二者均对乡村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此外,有关部门还应支持当地企业对技术装备的研发与应用,对于已经得到认定的成套设备或者单件设备,可以按照其研究成本的一定比例提供政策扶持,如果能够获得国家级的认定并得到推广使用,那么可以优先扶持负责研发的企业。在此背景下,乡村产业的发展同时获得了技术的支持和资金的扶持,提升了发展速度,乡村振兴的目标也可以加速实现,二者融合能够为乡村产业的项目升级或转型提供核心动力的支撑,为之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4 结语

乡村产业的发展之所以比较缓慢,是由于产业中的各项设施及基础条件还需要不断地完善,有关部门对乡村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要不断加大,提升乡村产业的根本价值,在促进乡村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强对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优化基层岗位的人才待遇,以吸引高水平人才投入乡村产业建设中。为此,乡村振兴的发展还需要长久的努力,获取社会资金的关注,从乡村当地的特色产业出发,优化总体产业链生产模式,以达成最终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潘海鹏,梁龙,吴雪梅.乡村振兴背景下水族马尾绣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贵州省三都县为例[J].南方农机,2024,55(6):110-113+117.

[2] 李凤玲,曹超学.乡村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对策——以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大桥乡为例[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4(3):28-30.

[3] 冯廷佺.“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融合助“三农”,推动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J].福建茶叶,2024,46(3):1-3.

[4] 陈雨,潘婵娟,李诺.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究——以桂北地区部分示范乡村为例[J].广东蚕业,2024,58(2):97-99.

[5] 吕思航.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对策探究——以福建省安溪县为例[J].广东蚕业,2024,58(2):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