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化作品在数字藏品领域的探索应用

2024-08-08 00:00:00崔宇
海外文摘·学术 2024年3期

宋代是一个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都高度发展的朝代。宋代的繁荣离不开宋代所处的时代大背景,宋代的建立是处于“天下大势,分久必合”的时期,经历了唐朝的繁荣和衰落,也经历了藩镇割据的混乱和动荡,是一个从混战走向大统一的朝代,是一个处于变革中的朝代。从混战走向统一的历史大趋势使得宋代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进行了重新组织和重新架构,凸显出不同于前朝代的特点。现如今,宋代流传的经典作品仍具有时代价值。本文从研究宋代文化入手,一是了解宋代文化的重要性和兴盛的原因;二是了解宋代流传到现在的重要作品;三是挖掘宋代作品的时代价值;四是探讨如何让宋代作品在现代出版领域重新焕发新时代活力。其中,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介绍出版领域新业态:数字藏品,并将宋代优秀作品与数字藏品结合,初步展开宋代作品时代价值的现代化路径探索。出版新业态与宋代作品相结合,有利于宋代文化迸发新时代活力,将宋代作品的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希望本文能为研究如何从宋代文化中提炼符合现阶段的时代价值,并且将时代价值应用于出版领域,实现出版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出版领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1 宋代文化兴盛的原因

在经济方面,物质决定意识,经济的迅速、持续发展是宋代文化繁荣的根本原因。宋代建立了统一的国家政权,结束了中原大地多年分裂割据的局面,安稳的社会环境为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宋朝统治者十分注重农业的发展,引进外来的优良品种(越南占城稻、高丽黄粒稻),奖励农耕,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宋代农业生产工具相比于前代有了改进,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得到提高。据历史学家蒙文通先生考证,唐代平均每亩产量约为1.5石,宋代平均每亩产量约为2石,比唐代平均每亩产量高30%。由于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频仍、政权动荡,许多人开始南迁,为南方地区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实现对南方地区的开发,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发展。到了南宋时期,南方经济已经完全超越北方,为南宋国家政权的稳定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在政治方面,宋朝建立政权,实现统一之后,吸收了唐末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教训,又因建立新的社会秩序需要大量文治人才,所以实行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重文轻武的政策有效削弱了当时地方的军事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又使文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激励有志之士通过学习知识来获得社会地位,加速宋代形成崇尚文化的社会氛围。

在社会活动方面,宋代社会的持续稳定是促进宋代文化繁荣的重要因素。五代十国时期,各地藩镇割据,中央集权严重削弱,世家贵族逐渐走向没落,社会阶层打破,社会出现平民化趋势。社会阶层的变动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宋朝建立之后,为了建构新的社会秩序,政府实行科举制度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考试激励措施,鼓励人们读书、重视教育,正是在官方的影响下,全社会读书的氛围愈加浓厚,为宋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人才和社会基础。

2 宋代文化重要作品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想要挖掘宋代文化的当代价值,首先要明确宋代有哪些存世作品,在此基础上选择代表宋代文化的重要作品。本文从知名度、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三个方面考虑,选择了《清明上河图》、汝窑和《千里江山图》三个作品。

3 宋代文化时代价值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出版人员,应紧跟国家政策的步伐,在出版生产、发行、流通等各个环节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印记,并且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在出版领域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工作。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产生了灿烂的宋代文化,它经过岁月长河的洗礼,依然熠熠生辉,有独特的精神内核和深厚的文化价值。

3.1 宋代文化具有人文色彩

宋代结束了藩镇割据、多年混战的局面,走向大统一。多年战乱使得原有的世家大族分崩离析,整个社会阶层趋向平民化。社会阶层、文化教育的平民化使得宋代文化趋向世俗化,很多的宋代文化作品都蕴含浓厚的人文气息。例如,宋代传世画作《清明上河图》就体现了满满的人文气息:城市街道繁华热闹,桥上人群熙熙攘攘,桥下繁忙的运河漕运……展示出当时汴京城中的社会风貌,是当时宋代社会的缩影。宋代文化具有的以人为本的人文色彩在现阶段出版领域同样适用,因为人民群众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人民群众是精神文化的生产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在出版活动中,应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方针原则,以人民的阅读需求为图书出版的方向和指引,在内容上扎根人民,塑造具有人文色彩的出版作品。

3.2 宋代文化具有美学思维

在宋代,中国哲学发展达到了高峰。“程朱理学”作为儒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种集儒家、佛教、道家思想为一体的哲学体系。程朱理学的盛行对当时文人的审美和美学价值观产生深远影响。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文人推崇“韵”“逸”“远”等审美,主张在作品中体现意境美。例如在中国陶瓷史占有重要地位的汝窑,其是宋朝五大名窑之首,不同于唐代浓艳大气的审美,宋代各个阶层都推崇自然天成、简洁高雅、不经雕琢的自然美、简洁美,汝窑天青釉以纯净、典雅、细腻的特点迎合了宋代的审美特征。在现阶段的出版领域,同样需要建立独具特色的、正确的、具有时代性的美学思维。审美是客观的,因为美学思维的形成离不开审美主体所处的大环境,人们的美学思维受到当时的社会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审美又是主观的,因为每个人以及每个人的成长阶段各有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作为出版人员,在出版物的生产、发行等环节中要体现符合当今社会价值的美学思维,提高阅读者审美水平。同时,也要积极引导阅读者形成正确的美学思维。

3.3 宋代文化具有兼容精神

宋代建立初期实行优待文士、崇尚文学政策,文化管理相对开放,人们思想自由,各个学派思想相互碰撞,各个学派精华为自己所用,各个学派得到共同发展。在这种兼容并蓄的文化精神影响下,宋朝的各个阶级都充分吸收并借鉴各种异质文化。例如,北宋王希孟18岁所作的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1],被誉为“独步千载,众星孤月”。《千里江山图》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艺术成就,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它同时吸收了着色山水和水墨山水两者的优点,既继承隋唐时期着色山水的青绿画法,利用石青、石绿珍贵原料进行多层次的晕染,又使用了宋代流行的水墨皴染画法,使其色彩绚丽、意境雄浑的画面又具有宋代特有的士人趣味和含蓄之美。现阶段,新兴媒体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出版新业态,为了使出版行业在未来实现高质量发展,出版人员拥有兼收并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将传统图书出版和新媒体技术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宋代文化的现代化路径初探索:数字藏品

挖掘宋代优秀作品的时代价值并应用于出版领域,让一些优秀宋代作品在出版领域重新焕发新时代活力,以实现出版产品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出版相结合是出版人员现阶段的工作重点之一。数字藏品作为出版领域出现的新业态,适用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宋代文化产品迸发新时代活力。下文将对数字藏品的相关概念、发展现状、现阶段的应用进行阐述,着力寻找宋代文化与数字藏品的结合点。

4.1 数字藏品

数字藏品的概念源于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Token,缩写NFT)。基于国内监管政策框架去除非同质化代币的代币属性后,主要指具有收藏价值的虚拟产品,是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当下数字藏品成为行业热点,品类丰富,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图片、音乐、视频、电子票证、数字纪念品等各种形式。

数字藏品的主要特点是,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藏品具备唯一性、稀缺性、可验证、不可分割、不可篡改等技术特性。(1)唯一性:每个数字藏品在特定链上都具备唯一标识。(2)稀缺性:区块链数字藏品独一无二、权属明确,可永久保存,具备稀缺性。(3)可验证:区块链上信息公开透明,用户可查询、验证数字藏品所有权信息。(4)不可分割:每个数字藏品自身作为一个整体存在,不可分割。(5)不可篡改:每个数字藏品的所有权、交易记录等信息在抗篡改的链式数据结构中存储。

4.2 数字藏品迅速发展原因

客观原因:(1)数字藏品具有价值。数字藏品是虚拟资产下的市场商品,本身具有价值。(2)数字藏品有机构或平台背书。数字藏品是由正规机构、平台发售,当消费者遇到问题时,由正规的机构或者平台做保证,减少消费者的疑虑。(3)数字藏品呈现平价化。数字藏品作为一种数字产品,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都是依托互联网,生产成本低,售价呈现平价特征,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去尝试体验。(4)数字藏品限量发售。数字藏品的销售模式绝大多数都是在某个时间限量发售,紧迫感会刺激消费者购买。

主观原因:(1)将数字藏品作为投资手段,同时具备使用和转赠功能,有广阔的投资前景。(2)数字藏品围绕著名品牌(IP)进行创作,吸引粉丝购买,加以收藏。(3)数字藏品作为发展迅速的新业态产品,消费者感到新颖好奇,引发购买。

4.3 现阶段应用

现如今的数字藏品正处于沉淀后迅速发展的时期,一些数字藏品平台推出了很多优秀的数字藏品。其中有关传统文化数字藏品的一个重要成功案例是清华版《山海经》的开发与应用。该数字藏品的交易平台是琥珀数字艺术平台。琥珀数字艺术平台与清华出版社自2022年合作以来,以市场上热销的清华版《山海经》图书为依托,先推出了清华版“精卫”数字藏品,发售之后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限量3500份的数字藏品一售而空。琥珀数字艺术平台和清华出版社看到该数字藏品具有强大的市场销售能力,再次推出焕彩《山海经》盲盒系列,盲盒系列分为三期,总共发售15000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琥珀数字艺术平台与清华出版社还充分利用余热和用户情感效应,推出其他《山海经》文创产品:在合成玩法之后根据用户等级免费赠予或者发放文创产品代金券,让用户收到实物反馈。

琥珀数字艺术平台与清华出版社进行合作的清华版《山海经》数字藏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原因在于:(1)挖掘现有热门品牌推出数字藏品。《山海经》是近几年比较火爆的公版产权之一,有广泛的话题度、传播力和影响力。(2)利用现有优质图书。清华版《山海经》一直受到市场的青睐,琥珀数字艺术平台与清华出版社进行合作,以清华美院资源为依托,制作出画面精美的数字艺术品,保证了数字藏品质量。(3)新概念、新玩法让各个系列相互连接,形成玩法链条。琥珀数字艺术平台和清华大学出版社先利用“精卫”数字藏品试水,得到良好成效后,开启为期一月的盲盒玩法,之后利用余热进行文创产品的开发。

4.3 宋代作品的数字藏品应用

数字藏品作为出版领域出现的新业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藏品结合,有利于宋代文化产品迸发新时代活力。本文以《清明上河图》为例,开辟《清明上河图》数字藏品玩法,初步实现宋代作品时代价值的现代化路径探索。

数字藏品与宋代作品融合应制定正确的发展思路,数字藏品的消费人群主要是年轻群体,在数字藏品的制作、宣传、流通等环节应选择青年群体喜欢的方式,数字藏品的开发应围绕着个性、新奇、国潮等要素展开[2]。要侧重打造数字藏品的核心玩法,让消费者形成独特的用户体验,发挥数字藏品的价值,不断吸引用户加入。开发《清明上河图》数字藏品的核心玩法可以依据以下方式:

(1)利用《清明上河图》原有的知名度开发数字藏品。《清明上河图》属于火热的公版产权,开发过一系列以《清明上河图》为背景或内容的手游、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体验和影视项目[3],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说,《清明上河图》本身就具有特定的消费和潜在消费群体,也形成了粉丝集群,数字藏品营销可以利用粉丝效应,在粉丝青睐的手机应用软件(APP)中进行营销,既可以扩大产品声量,又能缩小营销成本,提高数字藏品的销售量。

(2)与知名艺术家合作。与知名艺术家进行合作推出,保证《清明上河图》数字藏品质量。知名艺术家参与设计能为数字藏品赋予高级感,有利于创新数字藏品表现形式,例如使数字藏品不局限于二维画面,提高数字藏品的画面表现力。

(3)《清明上河图》“数字藏品+精美文创”实物。数字藏品作为数字产品,消费者只能看到不能拿到实物,不免会产生性价比低的心理,可能不会进行二次购买。可以采用“数字藏品+精美文创”实物的形式,当实物商品与虚拟物品绑定后,消费者接触到实物后参与热情将会提高。让消费者产生物超所值的心理,可吸引消费者进行二次购买。《清明上河图》精美文创实物也可以实现单独售卖,增加经济效益。

(4)创新娱乐化方式。开发《清明上河图》一系列创新性的玩法,例如“数字藏品盲盒+游戏+直播结合”[4]。与网易游戏进行合作,共同推出《清明上河图》数字藏品盲盒,盲盒中带有珍藏版《清明上河图》游戏皮肤,可以在游戏中实现快速升级;邀请知名游戏主播在直播中使用珍藏版《清明上河图》游戏皮肤,让主播评价此次购买《清明上河图》数字藏品的正面感受,提高人们对《清明上河图》数字藏品的购买兴趣。采用“数字藏品盲盒+游戏+直播结合”的方式,将数字藏品同游戏化的场景结合起来,增加数字藏品的趣味性;通过利用游戏的不断升级的模式提高用户黏度;根据不同产品特性,结合不同玩法增强用户对《清明上河图》数字藏品的体验感,提升数字藏品认知度,增加数字藏品销量。■

引用

[1] 姜鋆爱,孙千茹,梁赢.宋代审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北宋画家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为例[J].三角洲,2022 (13):151-153.

[2] 方丽瑜.博物馆在线藏品数据库的关键质量框架设计——以故宫博物院数字文物库为例[J].故宫博物院院刊,2024 (5):13-23+139-140.

[3] 程希.让文物活起来的便携化趋势观察[J].文物春秋,2023 (6):35-42.

[4] 邓婕,修智英.吉林省博物馆非遗数字藏品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九台满族剪纸为例[J].造纸信息,2023(10):94-95.

作者简介:崔宇(1999—),女,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就读于青岛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