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唐壁画看民族自信

2024-08-08 00:00:00邓俊鸿
海外文摘·学术 2024年3期

民族自信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一个民族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艺术自信是一个民族艺术发展过程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艺术工作者,要在坚持艺术自信的前提下,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主题鲜明的艺术作品,展现民族精神,传递民族力量,推动社会发展。

汉唐壁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绚烂多彩的一页,是中国画的基础和典范,它所展示的不仅是民族艺术,更是民族自信的真实写照。

本文通过揭示汉唐壁画所表现出的繁荣、强大、自信、自强的国家气质,阐释了汉唐时期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汉唐壁画所传承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自信成为今天培养中华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培养民族自信的重要基础,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

1 汉唐壁画是经济社会繁荣兴盛的展现

汉唐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辉煌的两个王朝,特别是唐代,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巅峰期。唐太宗至唐玄宗天宝前期,是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稳定、政治制度完善而又开放的时期:绘画、雕刻、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空前兴盛。由于统治阶级生活奢靡,歌舞宴饮、马球娱乐、宫廷馆舍的装饰等生活需求,推动了绘画艺术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统治者的教化需求和社会生活需求,与绘画等相关的官方的艺术机构也相应诞生,官方的介入进一步强化和推动了壁画事业的发展,成为推动绘画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除了统治阶级的奢靡生活,佛教的兴起和宣传,也是绘画艺术发展的重要原因。佛教为普通民众展现了一个追求来世的虚幻世界,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念。佛教的兴盛,伴随着寺院、道观、石窟的修建,为壁画艺人提供了表现的空间。唐代是一个空前开放的国度,对外交往十分活跃,进一步促进了绘画的交流和发展。唐代历史距今1300多年,昔日的辉煌已不见踪迹,但近几十年来,在陕西关中一带陵墓中发掘出土的精美壁画,题材广泛、场面宏大、色彩瑰丽典雅,人物造型、表现技巧、绘画风格、设色敷彩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成为体现唐代卓越绘画成就的代表,为我们认识和研究唐代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提供了重要价值依据。

汉代陵墓壁画是丧葬文化的一部分,反映了当时的丧葬习俗和文化特征,是为了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和思念之情,而唐代壁画中大多未能体现出这一点。唐代壁画多以描绘死者生前美好生活为主,主要刻画如歌舞、宴饮、骑射、社交等生活场景。如乾陵陪葬墓中的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和章怀太子墓的壁画就是极具代表性的。壁画所表现的人物及场景是优美华丽、场面壮观、富丽堂皇的。人物画中的侍女体态饱满、端庄秀丽,显得高贵典雅,看不到卑微的感觉。其他人物的描绘也是生动形象、神态各异。这些画面淡化了死亡所带来的伤感和负面影响,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面对现实的积极态度,这种思想是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和盛唐的国家气质异曲同工。

2 汉唐壁画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汉唐壁画常常用鲜艳的色彩和流畅的线条来表现、描绘生产生活、歌舞娱乐场景以及神话题材的神灵、祥云、神兽等,这些都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积极向上的表现。如《归来图》《狩猎出行图》所描绘的门卫仪仗,鞍马、走兽等都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体现。

汉唐壁画为研究汉唐时期绘画的发展以及当时社会生活提供了大量实例,同时也展现了当时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如在乾陵陪葬墓中的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和章怀太子墓的壁画,既反映了当时的宫廷生活及经济繁荣,又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外交情况。永泰公主墓的壁画《侍女图》中,人物形象端庄秀丽、体态大方,绘画线条流畅唯美;章怀太子墓中的壁画《狩猎出行图》和《马毬图》画面壮观,马匹和人物形象夸张而生动,绘画线条自由奔放,体现了唐代绘画的发展水平。

3 汉唐壁画体现了当时人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汉唐壁画题材,主要体现在陵墓壁画、佛教壁画和建筑装饰三个方面。表现内容大约可以分为三类:现实生活题材、历史传说和人物故事题材、神话传说及关于自然现象题材。其中表现现实生活的绘画和雕塑作品占最大数量,表现了宴饮、乐舞、仪仗、车马等休闲娱乐和一些劳动场面,塑造了各种真实生动的人物及动物等艺术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及史料价值。

表现上层社会生活题材的,如唐李寿墓壁画《乐舞图》中,乐伎们手持筝、笙、箜篌、琵琶等乐器,描绘了唐代流行的龟兹乐演奏时热情奔放的场景。永泰公主墓壁画《侍女图》,描绘的是两组宫女侍寝的场景,她们手持团扇、香炉、杯盏、如意、烛台、玉盘等器物徐徐行进,那种优雅的神情、奢华的场面,尽显公主的高贵和宫廷生活的奢侈糜烂。章怀太子墓壁画《马毬图》,描绘的是在唐代贵族中盛行的一项体育运动,画面通过描绘四蹄腾空奔跑的马匹、奋力争球的人物形象再现了马球运动激烈紧张的场面。章怀太子墓壁画《狩猎出行图》,表现的是一支由50多人组成的贵族狩猎队伍携鹰牵犬,跃马扬旗出行的场面,蔚为壮观。

表现唐代外交及朝政活动的壁画,如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描绘了唐代官员引领外国使节朝见太子的情景,将唐代官员的沉着潇洒和客使们毕恭毕敬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懿德太子墓壁画《阙楼仪仗图》,表现太子上朝时的仪仗场面,画面用艳丽的色彩和工整的线条表现了一幅列队整齐,人马肃立,旗幡飘扬的庄重场面。

表现唐代贵族生活场景的除了壁画之外,现存的还有大量的石刻及雕塑,其中以线刻、碑刻、石雕、画像石、陶塑形式为主,和壁画一起成为汉唐时期的艺术瑰宝。其表现手法的写实性、选材的社会性,彰显了作品的现实主义思想,贵族的享乐和侍女、侍卫、厨师等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真实地表现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成为古代现实主义艺术的成功范例。

唐代是佛教盛行时期,以宗教为题材的绘画、雕刻、建筑空前发展。著名的石窟艺术如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平凉麦积山石窟被誉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四大石窟多建造于唐朝,体现了这一时期佛教的兴盛和经济发展状况。唐代国力强盛,建筑艺术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这一时期的寺院、宫殿、衙门的建筑多有创新,其特点是宏大、雄浑、质朴,体现了唐王朝兴盛时期的时代特征。这一时期的对外交流日益加强,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促进了绘画及雕塑等艺术的发展。唐代壁画以更加新颖、丰富的形式分布在寺院、宫殿、塔楼及其他大型建筑之中。其中的壁画和雕像多出自当时的名家之手,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皇家贵族为了满足自身对美术的需求,设立专业的绘画机构招纳画家,收藏书法名画,对美术的发展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

唐代的统治者积极倡导佛教和道教,一方面推动了宗教题材美术的发展,另一方面使宗教在平民百姓中广为传播,使人们相信天国和神灵,这就使一些神话传说广为流传,并且更加丰富多彩。关于古代帝王的传说,如黄帝、伏羲、女娲、神农,以及姜子牙封神的故事等,都在百姓中广为流传。这些神话传说成为当时画家绘画的重要题材,对于传承历史文化、营造精神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是人们对英雄人物的歌颂和对正义的伸张,是一种反抗精神的体现。其他一些列女、孝子的故事,如,贫困的董永为了葬埋去世的父亲而卖身为奴,刘邦的部下王陵的老母,拒绝项羽部下的胁迫而自杀等,这些故事反映了老百姓积极抗争,艰难生存的社会现实。神话及关于自然现象的传说,如东王公和西王母、雷公、织女等自然神,以及象征祥瑞的龙凤、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是自然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人们对自然的认知和理解,是对美好未来的一种想象,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精神追求和美好愿望。

汉代绘画虽处于中国绘画发展的早期阶段,但其绚丽的色彩、极具夸张的表现手法、不断重复的表达方式,生动地表达了主题,形成了鲜明的绘画特征。唐代绘画吸收了许多外来元素,使得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表现更加细腻唯美。唐代重视绘画的“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绘制了许多表现重大政治题材的绘画,歌颂唐王朝的文治武功,反映贵族生活及城乡生活,以及传播真善美思想的宗教题材的多种道、释形象和大量经变故事题材,在中国绘画史上取得重大成就。

4 汉唐壁画所展示的繁荣和大国风范

唐代突出显示了一个经济发达、社会稳定、文化繁荣的帝国形象,对外贸易发达,商旅往来频繁,外国使臣纷纷前来朝拜,这些都在壁画中有所表现。如章怀太子墓的《客使图》《马毬图》、懿德太子墓的《阙楼仪仗图》、以及乾陵武则天墓的61蕃臣石像等。其中《客使图》表现的是唐朝官员会见外国使臣,引导他们朝见太子李贤的画面。图中三个迎宾客官员仪态大方、彬彬有礼,洒脱风度和三个不同装束、恭敬谦卑的外国使臣形成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唐朝的强盛自信和对外往来的盛况。《阙楼仪仗图》堪称稀世珍品,画面以雄伟的山峦为背景,山脚下的楼阙气势恢宏,雄伟壮观。一队列队整齐、人马肃立、旗幡飘扬的仪仗队庄严威武,声势浩大,表现了太子上朝时的仪仗场面,尽显其显赫的地位与威严。这些画面使人们领略到盛唐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以及外交活动的活跃,描绘的是一幅幅盛世景象。乾陵武则天墓前的61蕃臣石像,是唐朝高武时期臣服于唐朝的周边部族和国家首领形象,石像背面刻有国名、族名、官职、姓名等,是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见证。

唐代君王特别重视君民关系,提出“先存百姓,安人宁国”的法治思想,致力于发展经济,让百姓丰衣足食,因此出现了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的盛世局面。这些在唐墓壁画中都有体现。唐墓壁画多以表现墓主人生前生活场景为主,如歌舞、宴饮、狩猎、出行等活动场景,画面中的人物主要是武士、随从、侍女等劳动者。这些人物面部表情从容自然、仪态大方、个性鲜明,表现出人物愉悦和气的心理,没有作下人的卑微感,也没有精神上的颓废与失败感,反映出当时的人际关系和人的心态,虽有等级差异,但已经淡化出了人们的视线,这反映出唐代和谐共生的人性特点和大度包容的精神风貌。

唐代非常重视与边疆各民族及周边各国的关系,对外交流十分频繁和活跃,丝绸之路的进一步拓展,加强了与中亚、西亚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对外展示出一种博大、包容、开放的姿态和大国风范。

5 结语

汉唐时期是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强盛时期,汉唐壁画是中华绘画发展的重要阶段,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灿烂辉煌的一页,时至今日依然显得光彩夺目,其卓越的艺术、人文、历史的价值,成为继承和发展民族艺术、研究古代历史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依据。它所传承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自信成为今天培养中华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培养民族自信的重要文化财富。■

作者简介:邓俊鸿(1969—),男,陕西咸阳人,咸阳画院院长、咸阳市美术馆馆长、咸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