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幼儿园管理角度,分析现在幼儿园进行园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以及在进行园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有关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园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更贴近幼儿园与幼师的实际,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本园幼儿的发展,使幼儿园课程更富活力与创造性。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课程建设盲从、缺乏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幼师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为探索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保证幼儿园课程园本化质量,园本课程建设应当加强观念建设、以园本文化为根基、服务于儿童的生命成长、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提高幼师的积极性。
园本课程作为一种课程形式,既有幼儿园教育特色,还满足幼儿园教育特点。它是以办园的特色为平台、以幼师的自主为杠杆、以幼儿的需要为中心而设计的课程,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本园幼儿的发展,使幼儿园和幼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拥有更多的权利。而课程管理是决定课程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确保幼儿园课程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途径。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传统的课程管理思想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幼儿教育新形势,也不利于幼师的专业发展。为保证幼儿园课程园本化的质量,幼儿园必须加强课程管理。
1 园本课程建设的意义
园本课程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以幼儿为本,兼顾幼儿园传统,着力开发幼儿生活性和谐性,园本课程在开发中尊重幼儿自身成长规律,将幼儿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相结合,能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全面发展。具有其他园所、其他地域不具有的园本课程,能培养具有本园特质的幼儿,本地文化特色烙印的幼儿,能促进地域文化传承与发扬。对幼师而言,园本课程能提升幼师的专业水平。在园本课程开发的建设过程中,无论是课程的选材、目标制定,还是课程的生成,都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需要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行为,了解幼儿的需求,在对课程目标和内容进行反思、提升、改进、提高的过程中,增长了幼师的专业认知,提升了幼师的专业能力。对于幼儿园而言,园本课程的开发凸显了其内在品质,形成了本园自己的课程特色,而非其他园所有。自己的园所文化、自己的园所品牌,促进幼儿园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幼儿园个性特色发展的显现。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应当建立一套满足园本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规范管理体系。通过课程管理的科学规划、设计与执行,才能保证园本课程在幼儿园的正常运行,从而为其在幼儿园的高效实施提供必要的保障,保证达成园本课程建设的目标。
2 园本课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建设盲从
园本课程是以幼儿园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幼儿的现实需要为出发点,在学前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力度加大。有些幼儿园在园本课程的建设上积极寻求一些有益的探索,幼儿园以及幼师积极开发具有本园特色的园本课程,不断挖掘本园的教育资源,创设具有本园特色的园本课程,走在了课程改革的最前面。但是,也有部分地区和幼儿园在课程开发上,盲目地开展课程的开发工作,急功近利,忽视了幼儿的现实需求以及园本的实际情况,它们省略调查研究,搞形式主义,走过场。甚至盲目地追随西方的课程,对这些西方课程的内涵、特色、现状以及实施要点都一知半解,在有一个模糊的认知的情况下进行生搬硬套,盲目嫁接。例如,有的幼儿园直接照搬蒙台梭利课程模式,将其作为自己的原本特色课程,以此来增加园所的知名度,从而扩大生源。但本幼儿园的幼师对于蒙台梭利教育法的理念不甚理解,并不知道课程应该如何展开,使得教育教学空有其形式。这种功利化的追求忽略了蒙氏教育的精髓,不能从幼儿园建设反映园本文化,也不能真正提高幼儿教育的水平。
当然也有幼儿园在园本课程的建设上存在盲目性,将课程设置与教案编写混为一谈,以“与众不同”为目标,将园本课程开发视为给幼儿园“加门课”,只需要在普通课程中增加一次特色的活动就可以了,将园本课程与“特色课程”混淆。缺少科学的理念也是普遍存在的情况,如将流行的观念当作标签,大众或者家长推崇什么,就开设什么方面的相关课程;或没有清晰的行动路线与计划,“走一步看一步”,根据幼师自身的经验来确定接下来的课程如何展开、如何进行,缺少明确清晰的计划;或忽视幼师及幼儿园的现实情况,盲目投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例如,有的幼儿园开设足球课、篮球课等特色课程,以此来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以及大肌肉动作。让小班的幼儿长时间地站立,去练习如何拍球、运球,而忽视了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幼儿的大肌肉动作发展并不完全,一些动作需要幼儿具有较强的肌肉控制能力,对幼儿的发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些发展较为缓慢的幼儿可能会出现跟不上的现象,导致幼儿出现焦虑、厌烦情绪,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同时,幼儿长时间地站立可能会对幼儿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适得其反。同时,在开设此类课程的过程中,幼师的专业知识并不充足,在对幼儿进行指导的过程中也不能够很好地给出专业性的建议和意见,往往会出现投入时间精力之后结果却并不理想的状况。
2.2 缺乏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
在幼儿园教育事业中园本课程的评价对于园本课程的管理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课程评估的质量对幼儿园的课程建设和管理有直接影响,而课程评价的内容也将会影响到课程的发展方向,只有通过课程评价才能不断规范课程实施、完善课程方案、形成园本特色。当前,虽然我国在幼儿园教育方面,做出了比较深刻的课程建设理论研究,同时,也制定出了科学的材料与课程模式,但是,还没有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基本上只能根据幼师的经验来判断。幼师根据已有经验在活动过程中或者活动结束后,凭借对幼儿的了解,来判断课程目标是否达到。这样就不能很好地显现出课程评价在幼儿园课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幼儿园课程缺乏必要的完整性与科学性,最终会不利于幼儿园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也会阻碍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和谐发展。
2.3 幼师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目前很多幼儿园也在进行园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但是,还没有形成一种比较普遍的自觉行为,大多数幼师还是依赖于现有的课程教材,而缺乏一定的课程开发与利用能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幼师的工作比较繁忙,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新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只能是参照现有的课程教材;其二是受多年的教育经验影响,幼师已经在幼儿园教育中形成了固定的教育模式,缺乏主动开发与利用新课程的意识。幼师不仅承担着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承担着日常幼儿的保育工作,同时还要面对来自家长的压力以及环境创设等各种任务,导致幼师没有多余的精力投入到园本课程的开发工作中。同时,一些幼师仍被陈旧的课程思维捆绑,缺乏课程开发的意识。当把课程开发的任务交给幼师时,幼师更多的是直接去网络上搜索已有的园本课程,并且判断课程的可行性,能否在本园进行,如果觉得可以,那么就会对课程进行照搬或者借鉴模仿,缺乏主动利用幼儿园教育资源、主动进行课程开发的意识,并且幼师在课程开发方面的能力较为薄弱,作为幼师培养机构的各大院校在对幼师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园本课程开发的相关实践性课程较为缺乏,导致未来幼师在培养阶段就没有足够的意识以及能力进行园本课程的开发,造成幼师在进入幼儿园之后不能够很好地胜任园本课程开发的任务。各幼儿园缺乏对幼师的培训,忽视幼师在工作中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将园本课程开发的任务下达给幼师之后并没有考虑其专业能力是否达到、幼师是否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教育资源的挖掘以及园本课程的开发,并且对于幼师进行园本课程开发的支持力度不够大,将园本课程开发看作是幼师的事情,对幼师在课程开发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的帮助力度不强,将课程开发的任务完完全全放在幼师的身上,缺乏对幼师的专业培训以及在开发过程中的帮助和引导。
3 幼儿园园本课程的管理策略
课程管理是当代课程领域的一项重要议题。对于园本课程管理,幼儿园领导者必须保持足够的清醒,要以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园本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将园本课程目标的确立与国家课程目标、地方课程目标保持一致。所谓园本课程要以园为“本”,更要以儿童发展为“本”,一切课程的构建都要着眼于儿童的多元化发展需求,积极促进儿童生命的成长和全面和谐发展。在如何进行幼儿园园本课程有效管理的问题上,我们提出以下策略。
3.1 建设科学的教育理念
园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必须符合有关幼儿园教育的法规政策的要求,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政策法规本身是以学前教育的原理和规律为基础制定的,因此园本课程要遵循学前教育的科学规定。科学的教育理念的形成和践行是园本课程建设的关键所在,但所谓科学的教育理念不只局限于课程内容和活动,它更加关注的是科学的儿童观、活动观、课程观、教育观、评价观及环境观等基本理念的形成与发展。各级各类幼儿园的实际情况以及各位一线幼师的自身状况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在教育理念上也难免会存在不同,其最终目的在于将科学的教育理念应用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课程建构需要科学的理论与理念作为指导,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践我们才能避免在课程构建过程中出现的许多不科学的问题与现象。将本园资源结合本园幼师自身情况进行开发利用,避免教育资源的隐性浪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科学理念不断优化课程结构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幼儿的发展。
3.2 以园本文化为根基
文化衍生课程,课程又传承文化。课程观念并非无中生有,它是在“以园为本”的文化引导下,伴随着园本文化的课程实践而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其形成与践行在园本课程的建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由于幼师的个体特殊性,其普遍性和普适性受到限制,仅依靠幼师自己很难实现课程的建设,因此,园本课程的构建需要借助教育专家的力量。专家能够总结幼师的经验并进行提升,从而能够构建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适用于幼儿园的课程体系,使幼儿园教育的科学性和持续性得到提升。幼儿园可以请专业人士进到本园,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从而更好地促进本园和本园幼师的发展以及本园幼儿的健康成长。此外,园本课程的建设需要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立足于园所自身的历史积累,通过不断地思索和实践,不断梳理和整合已有的课程资源,整合课程经验,提炼课程思想。由此可见,园本课程文化的建设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想要开发出兼具特色性和自主性,又具有生成性、开放性的园本课程,需要不断地思考与实践。园本课程文化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更是一种积淀与传承,既不能盲目照抄,也不能简单复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唯有这样,幼儿园才能真正构建出适宜且有特色的园本课程。例如,2021“最美教师”获得者王隽枫所在的幼儿园,其参与设计的岭南文化特色课程就是根植于广东番禺的岭南文化,将粤剧、童谣、醒狮、飘色、灰塑、珠绣等独具岭南特色的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的课程体系当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园本课程,更加符合当地幼儿的生活成长背景,能够让幼儿在课程开展的过程当中学习到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增强了幼儿对于本地区文化的了解以及认同感,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各地区幼儿园要不断地发掘本地的传统特色、传统文化,并且积极地寻求将本地文化融入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方法,在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不断对幼儿园课程进行改进,寻求最适合本地、本园幼儿发展的课程模式,不断完善园本课程。利用传统文化对幼儿进行文化熏陶,增强幼儿对文化的认同感以及认知和理解,以此来不断促进幼儿更好、更加全面地发展。
3.3 服务于儿童的生命成长
园本课程的管理立足于儿童的实际,不仅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需要,更是园本课程建设的重要特色。园本课程可以多样化,但核心标准是共同的,园本课程的开发要坚持有利于儿童发展的核心标准、促进其生命的成长。幼儿园一切工作都要以幼儿为核心,其工作的目的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儿童因其年龄尚小,生活自理能力还达不到自己所需的程度,缺少自我保护的能力,对成人的照护仍然有需求,这就决定了儿童照护的重要性。另外,此时幼儿的成长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他们的发展潜力是无穷的,因此要考虑到幼儿生长发育的生理条件和特征,采用更加富有激发性的学习内容,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幼儿的兴趣为基本导向,强调游戏、注重活动,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幼儿园的园本课程的构建一定要以幼儿为中心,全心全意地促进幼儿的生命成长。幼师要把注意力集中到幼儿的身上,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锻炼幼儿强健的体魄,激发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积极的交往和合作能力。通过活动观察了解和掌握孩子们在活动时的需求和状态,来捕捉有价值的时刻,从而创造出有意义的课程内容,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例如,幼师在活动过程当中,要积极地去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及所给出的反应,寻找幼儿的兴趣所在,并且根据幼儿的兴趣进一步地将活动进行展开,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改进已有的园本课程的结构,使园本课程更加贴合幼儿的生活以及兴趣,从而更加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这样,孩子们才可以在幼师的引导下,对未知的领域进行新的探索。
3.4 有针对性地课程管理与评价
在课程管理中,课程评价不仅伴随课程运作的整个过程,还在园本课程实施中难度最大,是整个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评价可以了解儿童的发展需求,检验课程的效果和价值,判断课程目标是否达成,从而使课程实施更加规范,不断优化课程方案,从而形成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所以作为课程管理中的关键一环,幼儿园必须在课程评价上加大投入,组织研究与开发,将其作为重点工作。目前各园都在积极构建园本课程管理评价体系,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课程评价。我们认为各园在确立课程评价原则的基础上,应该主要对园本课程的方案、课程实施、幼儿发展情况三方面进行评价,应该根据评价的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当然,推动幼儿园的课程发展、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促进儿童发展才是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因此课程评价工作在实施过程中不仅体现稳定性、持续性,还要反映出动态变化的发展性。
3.5 动员全体幼师积极参与
教育的质量取决于幼师的质量。幼师不仅是园本课程建设的主体,还是促进并衡量课程是否适合幼儿的关键。长久以来,我们忽视了幼师参与课程建设的重要意义。所以,幼师作为幼儿园课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进行园本课程开发要充分调动每一位幼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全体幼师都能够参与到园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来。一个由他人给予幼师的课程不可能是真正园本的,唯有幼师共同参与,才能出现真正的多样化探求,开发出适合幼儿园的,真正契合幼儿的特点和需要的园本课程。为此,我们应该赋予幼师参与课程建设的权利,以便幼师依据当前教学现状、社会要求等方面来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并适时灵活地调整教学活动。因此,园本课程的建设必须充分动员广大幼师参加。唯有幼师率先成为课程建设中最积极的角色,才能不断提高其他主体的参与积极性。有科学理念支撑的、有创造性工作热情的、有踏实的钻研精神的幼师的持久努力,才能够使园本课程在探索中不断地发展完善。例如,幼儿园建立幼师合作小组,让幼师共同商讨园本课程的建设,集思广益,针对每个班级中的幼儿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特点开设尽量适合本园全体幼儿的园本课程,让全部的幼儿能够参与到园本课程当中,让全部的幼儿在园本课程的过程中能够得到自身的发展。幼儿园还可以进行“老带新”的课程开发模式,让年轻的幼师与有经验的幼师相互组队配合,新老思维相互碰撞。老幼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年轻幼师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知识,共同进行园本课程的设计和开发。
在幼儿园教育中,园本课程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园本课程是动态的、发展的,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幼师、幼儿以及专家等多种角色参与其中,促使课程不断行走在走向科学、走向成熟的路上。园本课程管理作为幼儿园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幼儿教育稳步发展的重要要求。在幼儿园园本课程管理的过程当中,要坚持取各家之精华,吸收优秀课程经验,形成园本特色。要坚持自主开发课程,积极进行探索实践,办好园本课程。总而言之,园本课程的开发是不断发展进步的,要以儿童的发展需求为导向,努力建构出适合幼儿兴趣和发展的优秀园本课程。除此之外,园本课程的管理要保证幼师有足够的自主权,尊重幼师的主体地位,根据本园幼儿的需求及当地的资源特点,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园本课程管理措施,逐渐形成具有持续性和科学性的园本教育,为园本课程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