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指出非理性因素与创造力的紧密相关性,并深入探讨其如何积极促进创造力的培养,分析它们在学生认知、情感和意志培养中的角色,最后立足于非理性因素,提出促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相应路径,包括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技术手段与艺术手段相结合,旨在探讨非理性因素在学生创造力培养中的关键作用,为教育领域在学生创造力培养方面提供新的洞见和思考。
关键词 非理性因素;理性因素;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0.046
A Study of Students' Creativity Cultiv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Irrational Factors
DENG Jin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22)
Abstract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e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irrational factors and creativity, and explores in depth how they actively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vity, analyzing their roles in students' cognition, emotions, and willpower. Finally, based on irrational factors, corresponding paths are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reativity, including the combination of science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educatio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echnological and artistic means. The aim is to explore the key role of irrational factors i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reativity, and provide new insights and thinking for the education field i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reativity.
Keywords irrational factors; rational factors; creativity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创新思维[1]。《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指出“学生应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提出新颖而有价值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校作为知识传递的殿堂,其使命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然而,传统的理性教育模式往往局限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忽略了非理性视域下创造力的潜能。
1 创造力与非理性因素相关概述
1.1创造力的概念
创造力由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1950年首次提出,认为“创造力即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发现、提出新问题并找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发展的能力”。此概念一经提出便引发了各国学者的探讨。但由于立足视角不同,故截止到现在,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且标准的概念定义。我国学者林崇德认为,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有资料,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意义(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2]。斯滕伯格则从思维层面进行阐释,即“创造力是一种思维能力,而这种能力直接决定了能否产生新物品”。本文将创造力定义为:在好奇心和动力的驱使下,通过自我反思和独立学习,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从而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且具有价值的想法或产品的心理过程。
1.2 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是基于逻辑、科学、事实和证据的因素,指人们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抽象思维形式,它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同时它还可引申为由抽象思维能力和思维形式所控制的一种理智、合理、自觉的行为规范和秩序。
非理性因素指人的精神所特有的、与理性相对的、那些不容易被逻辑或科学解释的因素,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指人的非理性的心理现象,包括人的意志、欲望、情感等;另一类是指人的非理性的认知形式和认知能力,包括人的直觉、灵感、顿悟等[3]。非理性因素通常难以定量衡量,但它们对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2 非理性因素与创造力培养的适切性
2.1 非理性因素交织于创造力产生的过程中
人的非理性因素与创造力的产生有很大的关系,英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提出的创造力产生的四阶段论是关于创造力生成过程的重要理论之一。这一理论包括准备期、酝酿期、豁朗期和验证期,其中非理性因素在每个阶段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表1)。
首先是准备期(Preparation Phase):这是创造力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它包括问题的认知、信息的积累和相关知识的获取,理性因素通常占主导地位,因为学生需要获取知识、技能和背景信息为创造力的发展做准备。然而,非理性因素在这一阶段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学生的情感状态、好奇心和个人兴趣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潜力,某个特定的情感体验或突发奇想可能会成为创造性思维的起点。
其次是酝酿期(Incubation Phase):这个阶段通常被认为是非理性因素占主导的时期。学生在这个阶段可能会暂时将问题搁置,让思维自由漫游,不受固定思维模式或逻辑的束缚,学生在无意识中处理问题,思考与创造性任务相关的事物而不受理性控制,这种无意识的思维活动可能导致新的洞见和创意涌现。
再次是豁朗期(Ilumination Phase):这一阶段是创意的突破时刻,通常被认为是非理性因素占主导地位的时刻,创造性的灵感似乎突然出现,学生可能会经历“啊哈”时刻,诸如情感、直觉,甚至梦境,可能在此时对创造力的产生起到关键作用。
最后是验证期(Verification Phase):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运用理性思维来验证和完善他们的创意想法。虽然这一阶段更加注重逻辑和推理,但非理性因素仍然在潜意识中发挥作用,影响决策和判断,以确保创意思维的有效性和实际可行性。
华莱士创造力产生的四阶段论表明,非理性因素在创造力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在酝酿期和豁朗期,非理性思维、情感、直觉等因素往往是学生创造力迸发的源泉[4]。
2.2 非理性因素是学生创造力产生的内驱动力
非理性因素包括直觉、灵感,情感和意志等在知识传递和认知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带来新的维度。下文将从心理学视角,特别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角度出发,探讨这些非理性因素如何与创造性思维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的创新性表现。
2.2.1 认知维度——直觉与灵感的创新预判
从个体的认知过程来看,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常常依赖于非理性的“快系统”或“捷思”,而非仅依赖于深思熟虑的“慢系统”。这一快速的认知过程包括瞬间的灵感、直觉和顿悟等,有助于激发新的思想和观念。比如阿基米德在浴缸中沐浴时,突然意识到浸在水中的物体会产生浮力,这一领悟实质上是一个瞬间的非理性思维,启发了他对浮力和密度的深刻理解。
非理性因素帮助个体领悟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牛顿为例,他看到苹果落下,这一瞬间的观察引发了他对引力的独特理解,从而引导了他进一步的实验和推理,最终形成了万有引力定律。同时,非理性因素有助于实现认知的飞跃,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他的理论在数学和物理领域引发了革命性的变革,而这些理论的起点是他非理性的思考实验,即他脑海中的“电梯思考实验”。这些思考实验导致了对时空的全新理解,帮助我们预测未来事件的结果。
在教育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瞬间灵感和直觉,还应鼓励学生思考问题的多种角度和寻找直觉解法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2.2.2 情感维度——热情与激情的创新催化
外部信息的刺激会引发个体的各种情感,包括积极的如喜悦、满意和快乐,或者消极的如厌恶、抵触和焦虑等主观情感体验。这些感性驱动力在创新思维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以积极情感为例,大量实证研究支持了积极情感对创新思维的积极影响。当个体经历积极情感时,他们更倾向于从多个角度来解决问题,积极情感能够增加他们对问题的开放性和好奇心,有助于其提出新问题,产生新的观点,从而促进创新。例如,一个艺术家在愉快的情感状态下可能会更容易产生具有创意的艺术作品,他的积极情感使他更加敏感于美感和创意灵感。同时,消极情感状态下的个体同样会表现出创造力。消极情感可能会引发个体对问题的紧迫感和焦虑感,他们会更加努力地思考解决方案以摆脱不适的情感状态,这种情感驱动力也有助于创新思维的产生[5]。比如当学生感觉无聊时,这种状态可能会促使个体寻找新颖、刺激性的活动或思考方式来摆脱无聊感,导致个体有意识地探索新的兴趣领域或尝试新的解决方案。
积8450f7b0d4df0276732ffc017ebd592dd530ab56dddee489f85f98061f3c10b6极情感能够增强认知的灵活性,激发创新思维,而消极情感也能够促使个体努力寻找创新解决方案,摆脱现状。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个体认识和管理他们的情感,以更好地利用情感驱动力来培养创造性思维[6]。
2.2.3 意志维度——坚定信念的创新保障
意志力在将创新想法转化为实际成果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个体追求目标、克服困难、调整行动的内在驱动力,具体表现为目的性、坚韧性和自制性。
意志的目的性指个体在追求目标时所展现的决心和坚定。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而言,目的性意味着学生有明确的创造目标,并为之全力以赴。只有在意志的驱动下,学生才能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懈地奋斗,最终达到创造力的高峰。
意志的坚韧性指的是个体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的能力[7]。在学生成长过程中遭遇失败和挫折是难以避免的,只有具备坚韧的意志,学生才能在挫折中汲取经验教训,不断调整策略,重新出发。正是在坚韧的意志支撑下,学生才能战胜种种困难,最终实现自己的创造目标。
意志的自制性是指个体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以达到更高层次的目标。在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过程中,自制性意味着学生能够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避免陷入消极情绪的泥淖中。只有具备自制的意志,学生才能在诱惑和干扰面前保持冷静,专注于自己的创作工作,并最终取得成功。
3 非理性因素视域下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路径
3.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科学教育注重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为学生提供了探索世界的方法和工具,人文教育强调情感体验和人本关怀,为学生提供了理解自己和世界的框架。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中,学生可以在知识浸养和心灵启发中得到个人的全面发展,教师还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理性和感性的双重角度去理解和探索知识,让学生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还能够从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认知上的乐趣。在人文教育中,学生不仅学习到历史的故事、文学的情感,还能够感受到艺术的美感和哲学的思辨。这种情感体验和思维启迪对于创造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它们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欲望,让他们在创造性思维中找到灵感和动力。
3.2 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课堂教学的目标在于系统性、高效性和逻辑认识能力的培养,然而,单纯依赖灌输式教学可能使学生缺乏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所需的感性认识。他们可能会被过度填鸭的知识束缚,此外,缺乏实践活动也会限制学生非理性因素的发展,例如灵感和兴趣[8]。这些因素对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至关重要。相比之下,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学习平台。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此外,课外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个人特长和才华的机会,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自由探索、思考和创造,从而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和创造潜能。
3.3 技术手段与艺术手段相结合
技术手段涵盖了传统的教学工具,如黑板和粉笔,以及现代的电脑和多媒体设备。这些技术工具的运用极大地提升了知识传授的效率和精准度,有力地推动了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人们也逐渐意识到技术手段在情感和直觉方面存在的一定缺失,这就需要艺术手段的介入来弥补这一不足。艺术手段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在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音乐、美术、文学等形式,艺术手段能够触动学生的情感共鸣和直觉认知,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动听的音乐可以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美术作品的展示则能够启发学生对于美的感悟和审美情趣,从而提升其综合素养和创造力;而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达,同时也能够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甘秋玲,白新文,刘坚,等.创新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2):57-70.
[2] 林崇德.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教育·创造性学习[J].中国教育学刊,2000(1):5-8.
[3] 祝琳.创新思维中的理性和非理性因素[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49-51.
[4] 李芳.正确认识人类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J].甘肃科技,2010,26(1):115-117.
[5] 童宣军.人的非理性因素在创新活动过程中的作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32-134.
[6] 张子菁.论非理性因素在创新思维活动中的作用[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8.
[7] 杨福荣.创造性思维中的非理性因素[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89-91.
[8] 丁相平,常丽丽.学校教育中阻碍学生创造力发展因素研究[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3):1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