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库建设与OBE理念耦合的“劳动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

2024-08-08 00:00:00岑指昊
科教导刊 2024年20期

摘 要 文章反思、借鉴了国内本科“劳动经济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期成果,在提倡多学科融合的背景下,创造性地将“自然科学的量化分析”与“社会科学的定性分析”编入“劳动经济学”的教学活动中,培养与训练学生财经素养方面的四大能力,实现了学科间专业间的联动合作。

关键词 劳动经济学;教学研究;数据库建设;OBE教育理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0.037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Labor Economics" Based on

the Coupling of Database Construction and OBE Concept

CEN Zhihao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Management, 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Baise, Guangxi 533000)

Abstract This article reflects on and draws on the early achievements of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form of undergraduate "Labor Economics" in China.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promoting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it creatively incorporates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natural sciences"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social sciences" into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Labor Economics", cultivating and training students' four major financial literacy abilities, and achieving linkage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disciplines and majors.

Keywords labor economics; teaching research; database construction; OBE education philosophy

1 关于“劳动经济学”本科教学问题的前期研究

1.1 教材选用方面

针对课程教材的问题反思,国内前期研究集中反映了一个客观事实,即“劳动经济学”可选择的本土教材不多,本土教材缺少反映中国特色国情的案例。如:白玉华[1]认为,国内很多教材借鉴了西方劳动经济学的教材内容,案例缺乏中国特色;徐刘芬等[2]认为,国内劳动经济学课程的案例教材比较稀缺,国内案例偏少,且国内案例多是事实描述,缺乏深入分析。

1.2 课程教学方面

针对课程教学的问题反思,前期研究一般认为受制于学时安排、课程重要程度、教师学识素养等因素,导致长期存在“一言堂”“填鸭式”“单向式”的教学模式。如:王许[3]认为,在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下,教师更看重理论知识的传输,而学生主要把精力放在课堂笔记和习题解答的整理上;田红娜[4]认为,按照各高校选课制度,一门课程只有一个主讲教师,但课程包含较多章节、各章节涉及不同的研究范畴,加之授课教师专业方向不同,使得一个教师很难将各章节授课效果都达到最优。

2 “劳动经济学”课程改革的意义

劳动经济学属于应用经济学的细分学科,其基于经济学基础理论,围绕生产要素——劳动力展开研究,与民生民情高度相关,具有极强的学科存在价值与实践应用价值。“劳动经济学”课程一般开设于本科阶段的中高年级,学生应当系统地学习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之后,才能够具备一定的基础研习该门课程。

当前国内开设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130多所(广西4所),设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430多所(广西14所),虽有诸多院校开设“劳动经济学”课程,但有创新点和借鉴意义的研究成果却很少。

3 基于数据库建设与OBE理念耦合的“劳动经济学”课程改革

3.1 设计思路

以培养财经素养四大能力为重点①,以学生为主体、课程为载体,师生共同合作,在教授财经理论,训练学生财经调查、经济分析能力的全过程活动中,促使学生基于经济的感性体验上升为理性认知,促成个体在知识技能、行为道德上的自觉修缮与提升。

3.2 支撑平台

本教改基于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及其学科专业平台,是以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为受益对象的教学改革尝试。经过数轮田野调查形成的数据库②,可以用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亦可以构成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自有特色数据库的一部分,支撑该学科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3.3 教学目标

3.3.1 培养学生经济调查与现象分析的能力

在正式授课前,学生在教师的培训和指导下将完成数次劳动经济学田野调查,累积对社会面多层次的感性体验,初步掌握田野调查和数据采集的能力;在授课期间,教师以前期调查数据为教学案例来辅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劳动经济理论,旨在将学生的感性体验上升为理性认知,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小组任务、个人作业的方式训练学生对经济现象的分析能力。

3.3.2 在全过程教学中培养经世济民的情怀和自我修缮的能力

“经世济民”是经济研究工作的初心和使命。一方面,在全过程教学期间,学生积累了社会面的丰富体验,逐渐掌握了基础理论知识,在小组和个人任务中锻炼了分析能力,能够基于学科视角对特定经济现象给出客观观点和合理对策;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形成一种“自省”意识,即“我的现状”与“社会对我的要求或预期”存在何种差距,个体将在这种“自省”意识的引导下采取一定的行动以实现自我修缮,实现从“自悟自省”到“自觉行动”的上升。

3.4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探索本科“劳动经济学”教学的新模式,学生在新模式中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还是授课内容的贡献者和课程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新模式以OBE教育理念为导向,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财经素养的“四大能力”,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将为理论教学贡献丰富的分析案例,这将进一步激励学生投入课程学习,是基于“贡献-激励-再贡献”模型的教学设计,是将自然科学的实证精神与人文科学的理论教育相融合的新尝试。

3.5 具体步骤

3.5.1 正式授课前

本课程正式授课之前,授课教师将在寒暑假内组织包括开课专业在内的学生进行本地区的大样本量劳动经济田野调查,问卷由授课教师根据劳动经济学所聚焦的经典问题编写而成,大致包括:性别、户籍、学历、月实际收入、外出务工经历、兼业情况等。

3.5.2 授课过程中

教材与学时。本课程使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劳动经济学》作为授课教材,该教材在各章节后均附有反映中国劳动力市场特殊性的案例分析,能够对学生了解章节知识起一定程度的辅助作用。该课程总教学时长为33学时,每周安排1次教学活动,每次3学时。

教学法的选用。①参与式教学法。本教学法一方面体现在劳动经济田野调查的过程中,学生的调查成果将成为授课内容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则体现在授课过程中,如:教师在讲授某一知识点时,将随机邀请数名学生分享在田野调查过程中观察到的劳动经济客观事实,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此举将学生也纳入教学过程,尊重学生的个体与群体经验,突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②案例教学法。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室使用SPSS软件随时调取数据库的相关信息作为知识点的教学案例,如讲授“劳动力迁移(流动)”时,可以调取数据库中“您是否有外出务工就业的经历”“您的户籍”“您的最高受教育程度”等多重条目,通过描述性分析、交叉分析等统计工具,给出基于本地区实情的劳动经济量化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性认知。③讲授法。本法作为基本教学法将贯穿教学过程始终,主要体现在定性知识的讲解、函数模型的推导、中国劳动经济史的介绍等部分。④实验教学法。本法是此教学改革的特点之一,具体应用如下:每次授课均为2学时理论课加1个课时的计算机房教学,在不涉及专题知识的阶段(如劳动力市场与供求),教师将在机房通过多屏互联共享的方式,介绍如何寻找公开的、本地区的劳动力市场数据、工资数据;在专题知识授课阶段,机房教学将展示如何使用田野数据库来佐证、验证教材所示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同时向学生揭示边疆民族地区劳动经济的特殊现象。

3.5.3 教学效果的评价

①课程全过程评价得分设计:YP=15%€桌投醚镆暗鞑?10%€卓翁没疃斡?20%€仔∽槿挝?20%€赘鋈俗饕?35%€灼谀┎馐浴?

②全过程评价的设计理念。本课程全过程评价的分数设计,弱化了终结性评价的地位,更加突出学生的课程参与和学科知识的应用所得,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经济学思维的训练。

③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包括劳动经济学田野调查、课堂活动参与、小组任务、个人作业四大模块,每一个模块的设计均对应着相应的财经素养能力的训练。第一,劳动经济学田野调查。重点考查学生的活动参与度(积极性),采集数据的质量。第二,课堂活动参与。主要通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随机提问完成,学生每答对1题计10分,个人累计封顶题量为10题,为增加课堂的活跃度,如已积满100分的同学再次获得答题机会,可将答题机会转赠给其他同学。第三,小组任务。教师将教材的专题知识(如:劳动力迁移、人力资本投资与回报)通过抽签的方式分配给各学习小组,小组通过网络查询、知网搜索等方式自主命题,设计一个小角度的问题探究,利用数据库数据和官方公开数据完成问题研究与对策探讨,最后在课堂上做成果展示。第四,个人作业。个人作业沿袭小组任务的形式,但选题更加自由,可选择教材中任意一项专题知识设计问题题目,利用数据库数据和官方公开数据完成学术探究活动。

④终结性评价。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完成,试卷的主观题将占卷面分的40%,经过上一阶段的过程性训练,学生应当能够熟练地完成主观题的答题,不会出现既往“死记硬背”式而导致主观题部分回答潦草,甚至完全放弃的情况。

4 教学改革的创新之处

4.1 教学目标的创新

本教学改革创造性地将“财经素养”细化解构为“四大能力”,并将其作为课程教学育人的目标,为课程教学和思政育人明确了具体的方向,是将OBE教育理念、财经素养教育、“劳动经济学”教学有机耦合的崭新尝试。

4.2 教学过程的创新

本课题将试图打破往常以“学期”为课程教学起止的时空分隔,将前期田野调查成果与后期课程教学紧密融合,将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紧密耦合,贯彻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以及翻转课堂的主张,在“调研-应用”和“课前-课中-课后”的不断循环中推动学生财经素养四大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体现了全面质量管理的PDCA思想。

4.3 教学内容的创新

本课题试图将实验、实证的方法引入人文学科的教学,而非简单地采纳外部案例作为诠释和理解学科理论的辅助工具,通过分析来自本地田野调查的数据来实证一般经济学科理论,学生会更容易接纳,产生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的兴趣;数据库的样本则来自学生前期的工作成果,师生将共同构建课程教学的内容。

5 教学改革的已有成果与预期可能

5.1 实施效果

本教学改革自2021年探索实施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从核心受益主体——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来说,其提升了经济学科的基本素养,经济思维得到了训练,掌握了经济学科的量化分析工具,能够初步对经济学现象和问题背后的原因开展自主探究;从次受益主体——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而言,教学改革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经济数据库,已经在该专业的统计学、数据结构等课程的授课中使用,形成了跨专业联动的良好示范。

6.2 预期可能

从微观层面,本教学改革对学生财经能力的培养,学生所接受的财经训练,近期看,将直接反映在毕业论文的写作上,远期看,将反馈在学生的求职活动和职场活动中。从宏观层面,本教学改革形成的结果以及由此固化下来的教学模式,将成为该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特色教学模式之一,为该校的新学科建设与长远发展提供边际贡献。

6 结语

财经素养四大能力的培养,是本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通过“授课前―授课中―授课后”的全过程课程教学活动,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合作,既丰富了课程教学的内容,还凸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其得到系统的、充分的财经训练,最大化地实现了“劳动经济学”课程的价值。

基金项目:202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22JGA292)。

注释

① 财经素养四大能力:经济学科调查能力、财经理论习得能力、财经分析能力、经世济民情怀养成关照社会而自我修缮的能力。

② 数据库:边疆民族地区(桂西)劳动力基础数据库为文章作者单独负责的项目,项目于2021年启动,主要采集广西桂西地区(百色、河池、崇左)的劳动力数据,截至发文时在库有效数据1049条。

参考文献

[1] 白玉华.《劳动经济学》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中的价值重构[J].科技风,2020(30):49-50.

[2] 徐刘芬,雷启振.劳动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反思——基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思维能力视角的分析[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0(3):104-106.

[3] 王许.“国外教材+本土案例”模式下参与式教学法在“劳动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20,6(9):180-181.

[4] 田红娜.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劳动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4):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