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渗透

2024-08-08 00:00:00宁芳妨
科教导刊 2024年20期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究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并分析其效果。通过文献回顾、实地观察和深度访谈,本研究分析了当前急危重症护理学专业的教学现状,并探讨了素质教育在该领域的重要性。随后,提出了针对性的素质教育渗透策略,通过渗透素质教育可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临床应对能力。本研究为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急危重症护理学;素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案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0.025

On the Infiltr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Critical Care Nursing

NING Fangfang

(Liupanshu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Liupanshui, Guizhou 553001)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how to effectively integrate quality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critical care nursing, and analyze its effectiveness.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field observation, and in-depth interviews,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current teaching status of critical care nursing major and explored the importance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this field. Subsequently, targeted strategies for infiltrating quality education were proposed,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clinical coping abilities. This study provides useful references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in critical care nursing.

Keywords emergency and critical care nursing; quality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practical cases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技术的发展,急危重症护理学愈发重要。急危重症护理学是研究紧急情况下为病人提供快速有效护理的学科。当前,急危重症护理学专业教学面临挑战,如教学内容单一、实践教学不足和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为应对这些挑战,将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学至关重要。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等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临床需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并培养其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1-2]。因此,将素质教育融入急危重症护理学专业教学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和推动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1 素质教育在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的重要性

在急危重症护理学中,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技术,还需要具备一系列软技能,如快速决策能力、高效的沟通技巧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这些技能的培养,正是素质教育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价值所在。通过在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护理服务。

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个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教育方式。在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素质教育主要包括批判性思维、沟通技巧、团队协作和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护理人员在复杂情况下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沟通技巧则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则能够促进护理团队的高效协作,提升整体的护理效果;而职业道德的培养则是确保护理人员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关键。

在急危重症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经常面临生死攸关的情况,需要迅速作出决策。这时,批判性思维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素质教育,护理人员可以学会如何收集和分析信息,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风险,从而制订出最合适的护理方案。同时,良好的沟通技巧也是急危重症护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及时、准确的沟通,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以减轻家属的焦虑和恐惧。团队协作同样是急危重症护理中的重要环节[3-4]。在面对紧急情况时,护理人员需要与医生、其他护士以及医疗团队紧密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2 素质教育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强、对实践技能要求高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然而,在当前的教学体系中,素质教育的融入却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源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局限性,以及传统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不足。

2.1 课程设置单一

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教育现状确实存在局限。许多高校和医疗机构在设置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时,主要侧重于疾病知识、护理技术和操作流程的教授。这虽然能够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护理技能,但往往忽视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素质教育不仅包括对学生道德品质、批判性思维、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还涉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缺乏素质教育的融入,会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形成全面的知识体系,也无法深刻理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真正内涵。

2.2 教学内容的不足

教学内容上的局限性也让学生难以真正掌握学科的精髓。在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教学中,往往更加强调学生对病症的描述、治疗方法和护理流程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虽然能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但难以在实际工作中灵活应用,也无法真正适应快速变化的医疗环境。

2.3 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的不足

从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来看,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往往让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这种方式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还可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此外,传统的评价方式过于注重学生的成绩和分数,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能力,还可能让学生过分追求分数而忽视了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应用。

3 渗透素质教育的策略探讨

3.1 教学方法创新

为更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在急危重症护理学专业教学中的融合,可以采用更为创新和活跃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导向和案例分析是两种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法,能够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作为引导者,通过提出与急危重症护理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和寻找答案。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真实的临床场景,让学生思考如何快速有效地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护理服务。通过这样的问题导向,学生可以主动探索解决方案,并在过程中锻炼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案例分析则是一种更为具体和生动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真实的临床案例,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急危重症护理学的实际应用,并从中学习到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的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碰撞[5-6]。这样的互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此外,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平台等,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通过这些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在线交流和讨论。这种灵活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3.2 课程设计优化

为了全面提升急危重症护理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深入的改革。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除了应注重医学基础和护理技能的培养,还应大幅度增加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比重。这些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还能够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

首先,可以增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医学伦理学是医学与伦理学交叉的学科,主要研究医学实践中的伦理问题和道德原则。通过学习医学伦理学,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医学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掌握在护理实践中如何遵循伦理原则,从而培养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加大护理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力度也是至关重要的。护理心理学关注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以及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干预。通过学习护理心理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患沟通的技巧,为患者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同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还需要注重跨学科课程的整合与优化。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将医学、护理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形成跨学科的综合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拓宽视野,提升人文素质,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3 实践教学强化

为了培养急危重症护理学专业学生具备扎实的实践技能,临床实习和模拟实训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实践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在临床实习方面,学校可与多家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通过亲身参与临床护理工作,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护理实践的细节和技巧,同时也在实践中不断锤炼自己的护理技能。在实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人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患者的护理工作。这样的经历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够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如何与不同背景的医疗人员有效沟通。

除了临床实习,模拟实训也是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学校可以建立模拟病房和急救场景,让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通过模拟实训,学生可以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反复练习护理技能,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度[7]。同时,在模拟实训中,教师可以设置突发情况,如患者突发心脏骤停、呼吸困难等,以考验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这样的训练对于培养学生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至关重要。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护理工作中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感受。因此,教师应该教授学生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沟通能力。

3.4 评价机制完善

建立一个多元化、全面的评价体系对于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至关重要。在这个体系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当成为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仅仅局限于对专业知识或技能的掌握。教师需要从多个维度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沟通技巧、伦理道德观念等。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评价时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和工具,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实习导师评价等。这些评价方式可以提供不同角度的反馈,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同时,还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如在线评价系统、大数据分析等,来更加高效地进行评价和数据收集。

在评价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评价的目的不是简单地给学生打分或者排名,而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因此,教师在给出评价结果时,应该采用建设性的反馈方式,指出学生的问题并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

此外,为了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还需要建立一个透明的评价标准和流程。评价标准和流程应该事先向学生明确说明,并且评价过程中应该遵循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同时,还需要定期对评价体系进行审查和更新,以确保其能够适应教育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

最后,定期反馈评价结果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需要及时了解自己的表现和进步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和策略。同时,定期的反馈也能够让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从而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

4 结语

本研究通过深入探究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的方法与效果,发现渗透素质教育可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临床应对能力。因此,在急危重症护理学专业教学中应加强素质教育的融入,以培养出更多具备全面素质的优秀护理人才。同时,应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孟杰,陈虹.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1,20(1):80-81.

[2] 宁艳娇.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教学改革研究进展[J].魅力中国,2021(21):222-223.

[3] 罗乔.课程思政在高职护理专业急危重症护理学中的应用[J].青春岁月,2021(2):225.

[4] 汤先萍,侯婷,刘晓兰,等.急危重症护理学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与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23,30(12):152-155.

[5] 李馨,周晓欢,余小柱,等.基于BOPPPS模型的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基础生命支持”为例[J].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2023,6(5):393-397,401.

[6] 宁文帅,张雪枫,李楠.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渗透策略[J].魅力中国,2021(12):1-2.

[7] 杨艺,丛小玲,李璐寰,等.基于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框架的案例情景教学提升护生急危重症护理职业素质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24(1):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