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

2024-08-08 00:00:00程世全
科教导刊 2024年20期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与影响力,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境界都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就必须进一步强化全体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在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社会实践和网络思政教育中全方位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达到进一步丰富思政育人资源、提升思政育人实效的目标,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政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0.014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Integrating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CHENG Shiquan

(Xiamen Medical College, Xiamen, Fujian 361023)

Abstract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strong cohesion and influence,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enhancing the cultural literacy and moral realm of college students. To integrat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literacy of all teachers, and fully integrat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campus cultural construction, student social practice, and onl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further enric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ources,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universities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moral education.

Keywords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历经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洗礼凝结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灵魂结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为民族开拓创新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也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注入了重要的育人资源。在新的历史方位下,高校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必须在厚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最大限度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思政育人效能,从而在引领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文化传承自觉的同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华大地焕发生机。基于此,高校必须进一步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

1 进一步强化高校全体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化素养直接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质量。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把强化教师文化素养摆在重要位置。第一,高校必须加强教师培训,着力增强教师的文化素养。一方面,高校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培训,邀请国学大师、非遗专家等文化学者涵养教师的文化素养,加深教师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另一方面,高校要引导教师自觉深入学习和广泛阅读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等中华文化经典,置身中华文化经典所处的历史情境和语境,真正领会文化经典的深刻含义,并充分联系当下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对文化经典加以把握和进行高质量的选择,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经典重要的时代价值[1]。

第二,高校应该加快探索建立增强教师文化素养的一系列制度。首先,高校要着力制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保障制度,充分开展集体备课和集体研讨等活动。高校可以逐步形成教师定期研讨交流制度,既强化全体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也启发教师挖掘专业课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从而帮助专业课教师找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其次,高校要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评优制度,定期评选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个人与集体,激励全体教师积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

2 在课堂教学中全面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要在思政课教学中和课程思政教学中切实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思政课教师要充分挖掘文化经典并将其转化为重要的教学素材,更有效、更灵活地启发学生,既利用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充分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艰苦朴素、顽强拼搏、自立自强、开放包容等要素,适当结合新时代大学生思政学习的新特点和新规律,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通过专题研讨和案例分析等方法选择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故事与案例,打造文化底蕴深厚的思政金课[2]。其次,专业课教师要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灵活融入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案例,深刻展示其在各个专业领域的独特贡献与时代价值,提升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专业课教师既可以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引导大学生积极奋发图强,以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专业技能报效祖国、奉献社会,也可以充分挖掘工匠精神内蕴的精益求精等元素,培养大学生的工匠精神。

另外,高校还可以组织教师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教材和突出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文化读本,并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3]。例如,陕西高校可以借助丰富的三秦文化资源,将三秦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打造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陕西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再如,近年来,蚌埠工商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文化人、认真组织开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有关的系列学习教育活动,推出一批大禹文化研究成果,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引导师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充分发挥育人优势的重要途径,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熏陶广大学生,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第一,高校要将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高效融合。校园物质文化通常指高校的建筑、场所和设施等一系列物质实体和物理空间,要重点突出物理空间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协调性,要确保校园物理空间的建设能够直观反映出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内涵和底蕴。因此,高校要着重在空间布局和空间设计上下功夫,邀请专门的建筑学者、园林建造专家、文化工作者等进行协同规划,努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的每一处角落[4]。例如,在景观打造、雕塑设计、标识设计、绿化设计和建筑命名等方面凸显文化底蕴,在学院教学楼、学生宿舍、廊道、文化广场等区域设置专门的传统文化体验区。

第二,高校要在物质文化建设基础上,系统推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社会主义高校要以先进文化为价值根基,要引导广大师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文化内涵、认同文化价值、养成文化自觉、坚持文化传承。高校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的人文精神、治学理念、民本思想、德育观点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在本校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的方方面面。并且,高校还要将中华传统礼仪规范、德化思想、美育等融入校园文化“软制度”建设中,软硬结合,刚柔并济,共同实现文化浸润。更重要的是,高校要积极主动策划和开展形式多样、类型丰富、手段多元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让大学生在活动中接受传统文化的陶冶,汲取古代先贤的智慧,涵养文化传承自觉和自信,从而提升人文素养[5]。高校思政教师可定期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国学讲座、文化公开课、知识竞赛、经典诵读、书画艺术展和诗词鉴赏等活动。例如,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先后举办“回收设计与碳中和”手工艺作品展、“学思践悟党的二十大,爱校荣校勇担当”主题摄影展、“青春倡廉·筑梦同行”廉洁文化美术作品展、“中国高校生肖设计大展”等展览,引导学生在理解、传承和创作中燃起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感悟家国情怀,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新路径。高校还可以鼓励大学生积极组建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戏曲社团、书法社团、民乐社团等学生社团,并以社团为单位定期开展诗词大会、民乐演奏和书法展示等活动,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4 在学生社会实践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深入基层一线参与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政教育践行文化传承和文化育人使命和担当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体现。大学生唯有身体力行,以亲身所见、亲身所感、亲身所闻进一步由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深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才能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提升文化品位。第一,高校要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利用文化馆、博物馆、民俗村等建设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实地考察和社会调研,深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感受历史文化。同时,高校要组织大学生积极到社区、街道、中小学等向广大群众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2024年2月,西安财经大学大学生宣讲团“返家乡”社会实践青言九州队奔赴全国6省9地开展了“传承中华文化,守护精神家园”主题宣讲活动。大学生宣讲团将学习调研和宣讲展示相贯通,开展线下主题宣讲9场,制作发布宣讲视频10部。这既在一定程度提升了当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又增强了青年大学生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精神家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第二,高校要借助社会实践平台营造逼真的教学情境,让大学生在实践教育中深入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例如,高校可以引导大学生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积极借助多媒体、虚拟仿真技术等展陈手段,充分调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体验,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理解,激发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共鸣,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主动传承和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例如,2024年1月,河北博物院建成“光影丹青”沉浸式体验区,该区囊括古代绘画精品40件,将传统水墨丹青与现代数字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带领广大学生在沉浸式体验区中具身欣赏和感受古代名人的笔墨丹青之意蕴,从而增强文化自信,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 在网络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信息时代,被称为“网络原住民”的大学生将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结合新时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新特点,高校要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和育人优势,打通线上线下育人渠道,进一步在网络思政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一,高校要尽快着力打造网络思政教育平台。大力推进网络思政教育可以打破传统思政教育的时空局限,有效延伸思政教育的场域和半径。高校要在结合本校特色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网络平台,开辟名师讲坛、资料共享、知识测评、成果展示和政策解读等板块,为大学生开展网络思政学习营造个性化的学习氛围。在此基础上,高校要组织专人收集、整理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献、影像等类型的资源,建设网络思政教育资源库,并鼓励大学生借助网络学习资源开展自主学习与钻研。同时,高校要尽可能地运用慕课、雨课堂中的优质课程资源,进一步充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增强大学生的文化修养[7]。

第二,高校应该千方百计为大学生打造智能化的学习环境。高校要充分利用短视频平台、新浪微博、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号等新渠道,将系统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打造成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专题式、碎片式内容进行精准投放,并以电影、短片、科普故事、名人专访、动画等形式向大学生定期推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广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此同时,高校要积极借助虚拟仿真等人工智能技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短视频等的制作过程,帮助大学生更深刻、更生动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8]。在此过程中,高校可以重点组织大学生依托学习强国App的学习文化栏目集中开展“每日微读经典”打卡活动,鼓励大学生每天坚持阅读中华文化经典,引导大学生加强对中华文化经典的品读和研讨,帮助他们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特点、深刻的精神内涵,以及独特的时代价值。高校还要鼓励大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作微动漫、微视频等优质作品,促使每一位大学生都积极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和创造性发展,不断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活力,鞭策他们时时处处自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

基金项目:2021年度厦门市厦门医学院教改类型项目“新医科背景下医学院校德育工作路径研究”(XBGL2021002)。

参考文献

[1] 陈婷,李晓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3(7):4-7.

[2] 肖望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及路径选择[J].当代教育论坛,2023(4):55-62.

[3] 王正坤,杨漫漫.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机制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8):39-41.

[4] 马抗美,吴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思考与路径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23,44(1):209-214.

[5] 查广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23(5):139-143.

[6] 林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探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3(43):65-67.

[7] 王燕晓.思政课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3(12):4-7.

[8] 蔡凯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方法与理路[J].江苏高教,2023(12):13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