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医学生群体在求职和职业发展过程中对于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医学生群体在职业规划中普遍选择升学深造,导致“不就业拟升学”医学生群体的比例逐年增加。高校在医学生就业工作中应深入掌握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医学生就业工作相结合,重点思考如何有效提升医学生升学比例、拓宽就业渠道,改善高校“不就业拟升学”医学生群体现状。
关键词 不就业;拟升学;医学生;就业工作举措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0.012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Employment Work of Non-Employment
Medical Students Who Prepare for Further Study in Universities
SHI Boshu, LI Xudong, QIN Xue
(The Norman Bethune-Third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0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medical and health undertakings in China, medical students have higher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job hunting and career development, medical students generally choose to pursue further study in their career planning, as a result, the propor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who prepare for further study increases year by year. Universities should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dical students in employment work and combin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the employment work of medical students, focus on how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further study propor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and broaden employment channels, impro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on-employment medical students who prepare for further study in universities.
Keywords non-employment; prepare for further study; medical students; work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employment
1 高校医学生群体就业现状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我国医学教育还存在人才培养结构亟须优化、培养质量亟待提高、医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1]。要全面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结构,提升医学专业学历教育层次,着力加强医学学科建设,加快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2]
随着我国临床研究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医疗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随之扩大,越来越多的医院对应届毕业生的学历要求、科研经历、职业能力等有了更高层次的标准。教育部网站显示,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201万,首次突破200万,2024年报名人数达到438万,同比增长218%,其中,医学专业更是考研热门专业。同时,越来越多的医学专业硕士毕业生为了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现状,谋求更好的发展前景,会提升自身学历,以博士毕业生身份进行求职,而临床医学专业在众多医学专业中尤其具有代表性。
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三临床医学院近三年的毕业生就业升学数据为例(见表1,p35),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升学率均在70%以上。就业群体中,以在医院进行规培为主,通过先取得规培证书,未来考取研究生后再就业。而未就业群体中,以“不就业拟升学”即“二战”学生为主,比例在10%―20%之间。而近三年的硕士毕业生中,也均有10%―15%的毕业生为继续升学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这体现着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发展特点,大多数毕业生为了选择更为宽广的职业发展路径,会选择继续深造提升学历,以便未来能够顺利就业。
通过对近三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一对一访谈可知,在未就业群体中,有5%左右的毕业生倾向于“不就业拟升学”,通过继续考博寻求更好的就业前景。综上所述,高校医学毕业生“未就业”群体中“不就业拟升学”群体占据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促进高校“不就业拟升学”医学生群体就业尤为重要。
2 高校医学生群体“不就业拟升学”的成因分析
2.1 医学生职业发展路径单一
医学生群体的主要就业去向为医院,伴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医院对于应聘者的学历要求也随之提升,临床医学、放射医学等专业毕业生应聘大型三甲医院的正式事业编制岗位,均要求博士学历。而大型三甲医院的非事业编制招聘、其他医院招聘也一般要求硕士学历以上[3]。另外,医学生有其特定的职业发展路径,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目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行读研和规培并轨,毕业时可达到“四证合一”,即在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的条件下可以达到医生基本从业要求,而已经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本科学历医学生一般无法在大型三甲医院就业,考研、申博成为医学生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必要环节[4]。因此医学生在升学过程中竞争激烈,“不就业拟升学”医学生群体人数呈上升趋势。
2.2 医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
医学生在就业观念中普遍存在误区。一方面,医学生群体普遍高考分数较高,是社会公认的“优等生”,同时在校期间学业压力较大,学习年限较长,短期内投入多回报少,导致绝大部分医学生较为向往在大型三甲医院就业,以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和薪资待遇,对于地方医院就业、基层就业或者从事非医学类工作并不认同,导致医学生就业观念存在误区、职业路径较窄,升学成为绝大部分医学生的第一选择[5]。另一方面,医学生对于升学的观念存在偏差,仅仅将考研、申博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为了提升个人就业前景而盲目选择升学,却较少思考研究生的各项要求与自身能力的匹配度,不惜通过“二战”“三战”等方式来获取更好的未来职业发展前景[6]。
2.3 医学生自我认知存在偏差
目前“00后”医学生已经成为医学教育的主要对象,“00后”医学生群体有着目标明确、独立自信的特点,同时也存在主观能动性差、盲目自信、功利性强、自我认知不成熟的问题[7]。因此,医学生群体在升学院校和报考专业选择时,存在盲目“高追”热门医学院校和专业,没有清晰认识报考难易程度的现象,而部分医学生群体的自身努力程度和专业能力不够突出,导致升学失败,从而不得已选择继续“二战”。同时,很多医学生在升学过程中不愿意选择调剂到低于预期值的医学院校,而在学科选择、学位类型等方面,更倾向于选择学科发展前景广阔、薪资待遇高、培养时间短的专业型硕士和博士学位以便于更快就业,不愿意选择“冷门”学科、“医技”科室、学术型硕士和博士等从业时间较晚的学位类型,导致各学科专业之间招录比不均衡,侧面加重了医学生升学的难度。
2.4 就业市场供需关系不平衡
我国是典型的资源聚集型社会,医疗、教育等行业也呈现典型的在发达地区聚集的现象,同时医院招聘时,也更倾向于选择本院的优质毕业生留院。因此,医学专业毕业生在报考医学院校时,也更倾向于选择发达地区的院校,从而便于未来在当地医院就业,造成人才“虹吸”现象,这也造成了这类地区的高校报考难度大,报考竞争激烈[8]。同时,在我国医疗资源不均衡的背景下,就业市场呈现供需关系不平衡的现象,除部分回到家乡所在地升学和就业的医学专业毕业生之外,绝大部分毕业生不愿意选择前往医疗资源较为落后的地区和基层进行升学和就业,更加倾向于选择发展前景好、薪资待遇高的地区升学和就业,从而加剧了整个医疗行业的不平衡现象[9]。
3 促进高校“不就业拟升学”医学生群体就业工作的举措
3.1 强化医学生群体理想信念教育
医学生作为未来承担救死扶伤、治病救人重任的群体,在校期间要重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医学生群体的职业素养和价值追求。一方面,要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将个人追求和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有机结合,继承和发扬“满腔热忱 精益求精”的新时代白求恩精神。另一方面,在校期间,要运用多种方式加深医学生群体去祖国不发达地区及基层升学和就业的观念,或通过考取基层医疗编、公务员和选调生等来缓解就业压力。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西部计划和基层就业宣讲活动,引导医学生群体去国家有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实现个人价值追求。
3.2 加强医学生群体职业规划教育
医学生群体虽然有着较为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在校期间仍需做好其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医学生明确最佳个人职业发展路径,避免盲目从众心理。一方面,利用职业规划课程、求职团体辅导等,帮助医学生剖析个人职业特征,做好升学和就业之间的选择,避免盲目追求学历。另一方面,要将明确专业方向作为医学生职业发展的重点工作,通过科室宣讲、课间实习、早期接触临床、师生交流互动和优秀学生经验分享等活动,帮助医学生尽快确立未来职业方向,寻求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将匹配度作为升学选择过程中的重要考量指标。
3.3 提升医学生群体升学竞争实力
为顺应当代医学生群体的职业发展路径,高校应将促进医学毕业生升学比例工作作为就业工作的重点。在低年级阶段,要帮助医学生群体建立坚实的知识储备和科研实力,明确职业目标,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在保研、考研、申博等升学环节中能够脱颖而出。在高年级阶段,要帮助医学生群体做好升学规划,利用好历年升学情况统计,做好数据分析,帮助医学生明确各医学院校和专业的报考难度。同时通过开展简历修改、模拟面试、经验分享等活动,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医学生群体的竞争实力,从而降低“不就业拟升学”比例。
3.4 拓宽医学生群体就业选择渠道
针对医学生群体职业发展路径的特殊性,高校应积极拓宽医学生群体的就业选择渠道。首先,要引导毕业生树立“先就业再升学”的理念,通过先进行医院规培再升学等方式,减少医学生的职业“空窗期”。其次,要积极拓宽适合医学生的就业岗位,深入加强校企、校院合作,与高校附属医院积极联动,为毕业生谋求更多的就业机会。最后,通过自主设立短期管理助理、短期科研助理等就业岗位,缓解医学生群体的就业压力。
4 结语
医学生群体承担着治病救人的重任,有着较为固定的职业发展路径,求职过程中对于学历标准要求较高,导致医学生群体就业观念存在误区,自我认知存在偏差,医学生群体“慢就业”“缓就业”现象普遍,在医学生群体“升学热”的大背景下,“不就业拟升学”群体比例升高。
高校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重点思考如何提升“不就业拟升学”医学生群体就业工作效果,深入研究医学生群体的职业特征和发展路径,以学生为中心,将医学生群体的需求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做好医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医学生群体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就业和升学途径,降低“不就业拟升学”医学生群体比例。
基金项目:吉林大学2024年学生就业工作课题“‘引领工程’体系下促进‘不就业拟升学’医学生群体就业工作举措研究”(JYYB202424)。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2020-09-23).https://www.gov.cn/xinwen/2020-09/23/content_5546479.htm.
[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中国环境报,2022-10-16(01).
[3] 唐菲.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指导对策[J].中国外资,2020(8):133-134.
[4] 曾银花.浅谈医学生“慢就业”问题及对策[J].福建轻纺,2023(11):77-80.
[5] 益民,陈璐,高兰天.医学生“考研热”分析与对策研究[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7(6):499-502.
[6] 史广玉,刘晓飞,王明.医学生考研热现状跟踪调查与理性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4):126-127.
[7] 施博书,魏宇航,秦雪.“00后”医学生群体特点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4):32-34.
[8] 孙世林,何文远.浅析我国医学生就业难题与解决对策[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22,50(3):124-128.
[9] 李丹,祝耀君,苏江,等.应用型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11):14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