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数智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各领域的突破性革新,各高校亟须创新专业教学产教融合模式,以适应时代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文章以高校专业教学产教融合模式为探究对象,论述了应用数智化技术对其进行创新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当前阶段高校专业教学产教融合中存在的现实困境,探究数智化技术赋能高校专业教学产教融合模式的创新路径,以期为高校的专业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 高校专业教学;数智化技术;产教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0.006
The Innovative Path of Empowering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Majors with Digit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MA Lijuan
(Changzhou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Changzhou, Jiangsu 213164)
Abstract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has promoted breakthrough innovations in various fields, and universities urgently need to innovate the integration model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industry and education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In this context, the article takes the integration model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professional teach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applying digital technology to innovate it, analyzes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in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professional teaching, and explores the innovative path of digital technology empowering the integration model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professional teaching, in order to provide assistance for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work of universities.
Keywords professional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digitaliz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1 数智化技术带来的积极意义
1.1 有助于提升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成效
在当前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交汇点上,数智化技术的深度应用已成为促进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需求对接的重要驱动力。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智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高校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成效提供帮助,使得专业教学产教融合模式更适应区域经济创新发展的社会人才需求。一方面,大数据分析等数智化技术能够为高校教育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专业教师可以精确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能力倾向,从而制订更加符合学生特点及其学习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及教学成果转化率[1]。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专业教学可以跳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师生之间实现在线实时、异地多元的互动与交流,这极大地拓宽了教学资源和信息的获取渠道,加速了知识的更新迭代。
1.2 有助于实现“以人为本”的专业教学目标
无论何种教育模式下,以人为本理念都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而数智化技术为深入贯彻这一理念带来了巨大的优势。数智化技术通过构建虚拟仿真实验室、在线开放课程等多样化教学场景,帮助学生跨越物理界限,接触并探索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和文化背景,从而有效地提升了专业教学的实践深度和广度。除此之外,虚拟现实等数智化技术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意识和民族身份认同,并借助跨文化交流平台的建设,激发学生对全球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1.3 有助于提高专业教学课堂的情感互构性
数智化技术的深度融入既为传统的师生互动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增强了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交流,提升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依托智能化教学平台,师生能够实现更为灵活、多元的交流与互动,这种互动不仅限于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还拓展到情感的共鸣与支持。在社交媒体和在线协作平台的帮助下,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了更加便捷的交流和情感支持渠道,有助于构建积极的学习共同体,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积极性。
2 数智化技术赋能高校专业教学产教融合模式的现实困境
2.1 产教融合存在形式化趋势
虽然产教融合作为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社会力量的广泛关注和支持,但在实践中依然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困境。政府在推动产教融合过程中的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对高校和企业等主体缺乏必要的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同时,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合作的模式和形态也过于单一,往往仅依赖于传统的实习实训、定向培养等模式,缺乏创新和灵活性,未能充分发挥出数智化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潜力,使得高校教学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制约了专业教学产教融合模式的效率和效果。
2.2 专业教师综合素养有待提高
高校教育工作者作为专业教学产教融合模式中的重要主体,其自身的综合素养是最终培养成果的关键影响因素。但现阶段,部分高校专业教师在数智化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方面存在明显短板,难以实现教学手段和内容的创新发展,尤其是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教师的知识更新速度与理想目标之间仍存在不小的差距。除此之外,部分教师往往将提升的重心放在理论知识上,缺乏与专业领域的紧密联系和实践经验,无法为学生提供真实、生动的行业背景和实践案例,阻碍产教融合目标的实现。
2.3 专业教学规划不科学
课程及专业教学内容的设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指引,产教融合模式下的专业教学更注重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部分高校在专业教学规划过程中存在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之间脱节的问题,在实践教学的设定上也存在一定的形式化趋势。一方面,很多高校在实践环节的设置上,往往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未能有效地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需求相结合,不少实践活动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操作和简单模拟之上,难以让学生获得真实、深入的行业经验和技能训练[2]。另一方面,高校通常是从专业理论的角度来设定教学内容,缺乏对行业发展趋势、新技术发展的快速响应和整合,这种教学内容的滞后性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使得学生在毕业后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职场环境和技术要求。
3 数智化技术赋能高校专业教学产教融合模式的创新路径
3.1 全面推进社会力量参与
社会力量的参与是高校专业教学产教融合模式创新的重要保障,高校应多措并举,联合多方力量开创高校专业教学产教融合新局面。第一,政府带头完善名企名校合作模式,打通行业应用和学术教学的“中梗阻”。各地政府可以结合本地实情,以政策文件的形式明确名校名企合作的目标和路径,并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例如,相关部门可以引导名校名企共建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等,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到行业前沿技术和企业实际运营情况,从而提升其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3]。第二,各地高校和企业可以形成人才培育共同体,以名师名课先行和跨界跨校协同的方式,提升高校专业教学质量。在实践中,高校可以引入行业内具有广泛影响力和深厚专业背景的专家学者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并建立不同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课程互认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学习平台。除此之外,高校也要积极邀请企业参与课程置换,让学生在企业中通过实习、项目研究等形式完成课程学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第三,高校也可以为名企管理者颁发“教学专家”等称号,促进企业直接参与课程的设置,引入企业的实际案例分析、项目驱动学习、技术研讨会等,让学生直接接触到行业内部的最新技术和管理经验,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实践性。
3.2 组建复合型专业教师队伍
在高校专业教学产教融合模式下,构建一支既具备专业教学实践能力又掌握数智化能力的复合型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创新与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基础的同时,还要具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云计算等数智化技术的实践能力,以适应新时代教育的需求。第一,高校需要加强教师的持续教育和技能培训。定期开展数智化技术的培训课程和实践研讨等活动,在理论层面上确保高校教师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数智化技术,如机器学习、区块链、大数据处理等;在实践层面上提供充足的实际操作和应用的机会。第二,支持教师带队参与科研和产学研合作项目。鼓励教师参与多样化的实际项目实践,在参与过程中升级更新对行业前沿技术的认识,逐步提升自身的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第三,与企业合作开展岗位置换。高校可以引入行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让这些具有实战经验的专家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和视角。同时,还可以定期安排教师进入结对企业体验短期实践工作,以实际工作体验提升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以此来促进高校教师队伍与各行业的有效对接,实现教师角色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更具前瞻性的教育服务。
3.3 不断升级数智化教学设施
数智化技术的应用需要硬件和软件上的支撑,这就决定了不断升级数智化教学设施应成为创新高校产学融合模式的关键步骤。一方面,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搭建产教融合资源共享库,安排专门的工作小组专职负责资源库的信息更新工作,加强与企业、研究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与交流,并打通校内各数据库间的数据壁垒,广泛采集优秀专业教学资源并维持动态更新的状态。此外,高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资源库的建设,让学生在享受信息服务的同时,也成为资源的提供者和创造者,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资源局限性。另一方面,为了发挥出实践教学的真正价值,高校应该加大实践平台的建设力度[5]。可以在线下打造虚拟实验室,高度模拟专业实验环境,以沉浸式技术弥补部分地区实践资源不足的短板。同时,也可以在企业中建设定向实训基地,对于无法深入体验的内容,可以借助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最大程度保留实践的真实度,让学生在沉浸式的实践课程中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共同发展。
3.4 完善专业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为了确保高校专业教学产业融合模式的高效运行,各高校还应持续完善教学保障机制,对教师的教学操作给予一定的约束和引导,并形成教育信息反馈的闭环运行,助力专业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高校应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形成人机协同的保障模式,对教学过程、学习成效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实现对教学活动的智能化管理和评估,同时,建立教学大数据分析平台,收集和处理学生的学习行为、成绩变化、课程反馈等数据,为每个学生创建成长档案,其中包含其在各个阶段的成长数据,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学生的成长历程,为制订个性化学习提供数据支持,进一步强化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评价角度,高校应对课程评价体系作出创新,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模型,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力提升、创新实践等多维度因素纳入评价体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评价和反馈[6]。此外,还要结合产教融合的实际需求,引入企业评价和社会反馈,将学生的实习表现、项目实践成果作为评价的重要参考,确保评价体系更加全面、客观和公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教师评价角度,可以让教师在物联网感知等技术的帮助下,对学生学习的行为数据进行多模态捕捉,并依托分析算法得出当前阶段学生专业学习的优势和劣势,将结果发布在“成长园地”等小程序中,使得学生可以对自己当前的学习状态形成全面认识,进而激发他们自我管理的主观能动性。
4 结语
数智化技术是高校专业教学产教融合模式得以创新的重要驱动力。现阶段,高校要不断总结自身在产教融合形式化、专业教师综合素养、专业教学规划等方面的短板,并多措并举全面推进社会力量参与,多手段组建复合型专业教师队伍,提升师资力量,不断升级数智化教学设施,为产学融合模式的顺利推进提供充足的硬hoIKQXc7fVk0irIB1ivYUg==件支持,从学生、技术、教师等角度完善专业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确保高校专业教学产教融合模式发挥出真正的价值,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委托研究重点项目“中国特色学徒制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调适策略研究”(JCXM-A-20230301);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题项目“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新工科国际化人才培育研究”(2021SJB0647)。
参考文献
[1] 张萍.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酒店营销实务课程改革实践——基于产教融合[J].现代商贸工业,2024,45(8):61-64.
[2] 吴燕华.产教融合下应用型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策略研究[J].才智,2024(1):130-133.
[3] 李奎利.数字化环境下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互联网周刊,2024(5):65-67.
[4] 孙杨,王明哲.智媒时代应用型高校导播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44(6):53-56.
[5] 李妍,齐靖宁,张旭.产教融合视角下地方高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设计,2024,37(1):94-96.
[6] 蒋建琼.产教融合下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定向人才培养路径[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4,37(2):149-15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