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各行业对应用型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文章简要分析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的重要性及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的策略,以期为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20.003
A strategic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ong-term mechanism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LI Yuanlin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Nanjing Nanjing Jiangsu 211172)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adjustment of socio-economic structure, various industries have increasingly high requirements for applied skilled talents.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industry education integration have become important tools for talent cultivation in universities. The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a long-term mechanism for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urrent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proposes strategies for building a long-term mechanism for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Keywords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long-term mechanism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随后全国高校产教融合探索进入快车道。为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高校与产业界应紧密联系,而校企合作是高校与产业界联系的主要模式,高校通过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科学技术创新。然而,当前校企合作存在着合作模式单一、合作效果不佳等问题,制约了校企合作的长期发展。因此,如何构建实用、高效、可扩展、可推广的高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成为各大高校亟须解决的难题。
1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的重要性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的一种长期且有效的合作机制,旨在促进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人才培养、产业升级与科学进步的共赢,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社会意义。
1.1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校通过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能及时地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行业的动态变化,并据此调整课程及专业设置,使得培养的人才更贴近于市场需求。同时,企业能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因此,此模式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1.2 有利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知悉行业最新动态,为教育方式、专业设置与课程内容等的调整提供依据;学校通过将学生送入企业开展实习实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通过与企业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加强科学成果的宣传与推广,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教师深入企业学习、参观、交流,推动教学与实践相融合。综上,校企合作模式可以为学校培养人才提供明确的方向,为教师传授知识提供最前沿的资料,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1.3 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量
校企合作是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的平台。企业拥有丰富的市场实践经验,学校则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及大量的人才储备。企业通过与学校合作,一方面借助学校平台,履行社会责任,开展宣教活动,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另一方面,通过科研合作,深入探讨社会需求人才、行业潜力产品等,推动产业升级、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1.4 满足学生职业规划需求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校企合作,学生有机会深入企业参与具体的实践活动,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从而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在专业相关行业的实践中,学生可了解到行业最新资讯,这期间专业人士可为其提供专业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掌握实际工作所需的方法和技能。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让学生提前进入社会角色并积累专业实践经验、了解职业道德与行业规范等,这满足了学生职业规划的需要,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打下了基础。
2 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校企合作在推动教育方式改革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校企合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校企合作“校热企冷”、校企合作“合而不深”、产教融合“融而不合”。
2.1 校企合作“校热企冷”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盈利是其主要目标,而高校承担着“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时代任务,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两者之间运行目标的差异性较大。校企双方的合作,如果不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则很可能导致校企合作名存实亡。另外,市场变化快速,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日新月异,而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往往以年为单位进行调整,与市场发展和行业标准容易产生脱节。此外,高校学生动手能力不强、职业精神欠缺的问题十分普遍,学生通过校企合作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实战,也存在工作效率低、业务能力弱、管理难度大等诸多问题。基于这些原因,企业对与高校进行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即使出于公益目的,也仅仅是配合学校进行浅层次的合作,再加上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成效难以量化和检验,最终导致不少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流于形式。
2.2 校企合作“合而不深”
校企合作普遍存在合作模式单一、合作内容浅显的问题。多数企业与学校通过顶岗实习、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形式开展合作,但少有企业深度参与高校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即便企业选派人员前往学校承担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也处于浅层次、低水平的教学状态,难以深入学校的教学改革之中。
2.3 产教融合“融而不合”
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利益诉求不一致,导致合作难以深入开展。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和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学校注重社会效益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因而企业缺乏和学校进行深度产教融合的动力。此外,学校和企业之间还存在沟通不畅等问题。上述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产教融合“融而不合”,主要表现在双方的合作不够紧密,缺乏稳定长期的合作机制。另外,校企双方在资金、师资、人才、设备设施等资源方面,还存在资源配置错位问题。比如高校“双师型”师资人才匮乏,且高校在校企合作中的经费有限,因而校企双方在产教融合项目、内容等方面的资源投入不匹配,再加之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畅等状况,导致校企双方产教融合“融而不合”,其直接表现就是难以构建深入、持久、稳定的合作机制。
3 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的策略
3.1 加强“政校行企”联动管理,推动长效机制构建
政府应加强政策引导,给予企业政策和经费支持,激发校企合作的动力,提升校企合作的质量。同时,政府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对有政府经费支持的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项目,应进行结果导向管理。另外,政府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引导行业协会推动、参与校企合作。
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应尽可能基于市场化项目开展,而非简单的战略性、框架性的合作。学校应通过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基于双方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开拓市场,在市场化项目合作中,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研究,动态调整相关专业课程和人才培养方案,如此才能兼顾校企双方诉求,达成双赢效果。校企合作基地也应根据市场需求设立,企业可通过合作项目和合作基地,在一定利益机制的保障下,深入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制定,将企业需求、行业问题融入专业课程之中,提高校企合作的含金量。另外,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应联动起来,根据市场需求,建立健全职业技能证书与勤工俭学、薪资待遇相匹配政策,提高师生参与“1+X”类书证融通计划、人社部新职业技能岗位等级培训,以及在实习实训中创造市场价值的动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的提升。
总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须依靠“政校行企”多方联动和协作,包括政策支持公平有力、投入保障及时有效、合作项目务实求真、校企利益兼顾、外部监管与内部机制高效协同,最终形成政府统筹指导、校企协同增效、产教融合实效的“政校行企”多方合作的良好局面。
3.2 加大人力财力投入,建立合作企业利ux0ZQuxN0YGB3bqLVsEjKVFHw8nf2pK7GCbsDuyBUuU=益补偿机制
学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的重任,而企业则是个人施展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学校可设置较为充足的校企合作专项资金,减轻合作企业资金投入压力,并给予参加校企合作真实项目的师生一定的补贴和激励,用实际效益鼓励各方人士深度参与校企合作的各项工作。
根据目前校企合作的状况,学校可建立合作企业利益补偿机制,以提高企业的合作积极性。例如,工信部门有支持专精特新企业的专项扶持资金,学校可主动对接工信部门,由工信部门帮助学校联络相关企业并设立产教融合项目,并依据相关政策给予企业一定的资金支持。此外,学校可多频次邀请合作企业专家来校开设专题讲座,并给予企业专家高标准的劳务,激励企业专家赋能学校人才培养。
3.3 共谋合作利益,促进校企合作意识
学校管理层及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应充分考虑企业动力和利益诉求,确保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所谓“风物长宜放眼量”,企业也应转变短期见效的态度,增强大局观,认识到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长远意义,并积极主动地推动合作效果评估,分析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反馈与经验总结,及时调整合作策略,推动产教融合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
3.4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激发校企合作热情
科研成果转化是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重要支撑。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是激发校企合作热情、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打造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校企合作机制的重要抓手。学校作为科研的重要阵地,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科研交流,根据合作企业所需,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工作,推动科研成果在合作企业的落地应用。企业与学校也应建立科研项目的评估体系,鼓励教师和企业共同参与科研项目的申报,争取政府资金支持,促进成果转化与应用。
总之,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需要充分考虑合作双方的利益诉求,通过加强政策保障、加大人力财力投入、建立校企合作利益补偿机制、针对企业需求进行市场化项目合作、针对合作企业需求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等方式,提高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研究——以江西Y职院为例[D].南昌:南昌大学,2020:11-12.
[2] 沈丹萍.基于互惠共赢的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构建路径探析[J].河北职业教育,2023,7(3):17-20.
[3] 张政利,肖彬.“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下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探索[J].教育与职业,2023(16):61-64.
[4] 吴强.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政策优化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22:42-43.
[5] 杨红芳.高职教育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路径与策略探讨[J].科技风,2024(4):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