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紫千红才是春

2024-08-07 00:00:00汤飞云
求学·理科版 2024年13期

新教材、新课标、新高考(全文简称“三新”)对考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注考生的思维品质,突出对考生思辨能力的考查;关注青年成长,鼓励个性表达。如何适应“三新”的要求,从现实写作困境中走出来,是每位考生都要思考的问题。个性化写作或许可以成为一个突破点。基于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新突破,打造个性化作文。

表达真实的情感,发表独到的见解,展现个性风采

每年的高考考场作文中,都会有不少的模式化作文甚至套作作文,究其原因,与考生没有表达真情实感,没有真正地参与解决问题有关。

基于此,2024年教育部命制的九省联考作文题“文化遗产”就考查了考生“灵活运用各种文本形式准确表达个人的情感、思维和观点”这一能力。命题者要求考生从三个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这三个任务其实已经暗示了对写作文体的要求。

任务一:向读者介绍一项文化遗产。命题者提示,要注意避免过于形式化的说明文风格,应注重文化遗产的人文内涵;不必面面俱到,力求重点突出。由“介绍”“避免过于形式化的说明文风格”可知,本任务适合写说明文。

任务二:陈述某一项文化遗产的历史、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谈一谈对它的保护与传承。命题者提示,重在陈述观点,概述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其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本任务适合写议论文。

任务三:通过讲述你与某项文化遗产的故事来展示这项文化遗产的魅力。由“讲述……故事”可知,本任务适合写记叙文。在写作的过程中,考生要注重细节的描写,可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对文本主题进行升华。

由以上任务可知,要想写出个性化作文,考生就要依据写作任务、情境要求与表达的情感等选择不同的写作文体。如作文《酽酽的年味儿》就选择了任务三,用记叙文的方式讲述了过年的故事,我们来看其中一个片段:

酽酽的年味儿,弥漫在大街小巷、村村落落。进入腊月天,乡下就开始忙“年”了,腌腊鹅、灌腊肠、晒汤圆粉……家家户户门前都像开博览会似的挂出一串串腊肠、腊肉,摆出一蒲团一蒲团圆子面。镇上、城中的超市里人头攒动,妇女、孩子推着购物车穿梭其间,像是要把全超市的年货都搬回家。除了这些每年都一样的景象,如今还生成了另一道风景线,那就是外出务工人员乘着飞机、坐着火车、搭着汽车从天南海北往回赶。这时候,在乡村的道路上,你每天都能看到穿着时尚的曾经的种田人匆匆返乡,他们手里提着大包小包,肩上扛着家用电器,脸上飞扬着自豪与欢喜,不少人还开着私家车“衣锦还乡”。留守的老人和孩子早已在村头翘首张望,见到从外面赶回来的人就亲热地打招呼,候到了自家人便赶紧簇拥着回屋去了……

此片段从年味儿入手,取景日常,并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突显了春节这一文化遗产的内涵。读来真实动人,展现了个性风采。

发展逻辑思维,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议论文写作,不仅要彰显理性思维的力量,讲求逻辑的严密;还要增强形象思维的生发,因为只有联系生活才能写出鲜活的好作文。据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说理的意识,多运用形象思维,做生活的有心人

余党绪老师曾说,要“以说理介入生活,以思辨省察人生”。同学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说理意识、理性态度和求真精神,从生命深处培养说理的力量。而所有的思考只有放到生活中才能找到答案,因此,同学们只有将思考与生命、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2023年新课标I卷的“好故事”作文,在理解“好故事”的价值和意义时,考生可以从微观(个人)、宏观(国家)两个层面发散思维,那么相应的“故事”就包含了触动心灵、启迪智慧、改变命运的个人小故事以及关涉民族形象的大故事。

在理解“好故事”价值和意义的基础上,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继续思考:这样的“好故事”有哪些?它们有哪些价值和意义?作为新时代青年,如何讲好自己的故事、民族的故事?如何充分发挥这些故事的作用?多做这样的思维发散训练,久久为功,思维品质定能得到一定的提升。

如2019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他们》,就是一个取材形象生活、进行理性思考的典例:

在城市的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

我该如何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农民工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冷冰冰的名字来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有泥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

他们从小生长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纯洁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节。在山野的风中,他们奔跑着、憧憬着。风从田野中吹过,吹进了城市,为了生计,为了未来,他们跟随父母来到了城市,在城市的尽头扎下了根。

于是习惯了青山绿水的双眸第一次触碰到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他们不知道怎样穿过六车道的马路,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楼的层数。繁华的现代文明不曾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但这一次,却在他们的心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

文章角度新颖,立意深刻,字里行间透露出很强的社会责任感。考生将视线投向“农民子弟”这一群体,彰显了敏锐的观察力。这绝非临时应景之作,而是考生平时就对生活有所思考的体现。

(二)学会运用一些常见的思维工具进行写作

写作中常见的思维工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果分析法、援事析理法、比较说理法等,如果考生能运用其中的一种来写作,往往能从浩渺的文海中脱颖而出。

如《于青年求学选择中,见华夏未来之光》这一作文,就很好地运用了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一思维方法,探究了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外出求学的原因。其主要结构如下:

①越来越多的青年选择外出求学的背后,是现代语境下科技与国家发展的红利落实到人民身上的现实表现……

②青年求学远方的背后,是他们对“诗与远方”的向往……

③青年求学他乡的背后,不是对乡土之根的漠然,而是对“华夏一家”的认可……

④青年之求学,其关键不在于去哪读、怎么读,而在于他们在求学之路上有建设国家的赤子之心!

⑤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唯有莘莘学子堪担大任。

考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了青年外出求学的背后有国家实力的支撑,看到了青年对“诗和远方”的向往,看到了青年对“华夏一家”的认可,进而提出了“青年之求学,其关键不在于去哪读、怎么读,而在于他们在求学之路上有建设国家的赤子之心”的观点,最后表达了对青年担起国家大任的期待。

又如在2024年4月广西高三模拟考试“夜校走红”这一作文题的写作中,一名考生选择了任务一(写一篇时评,参加学校校刊开设的“夜校走红大家谈”主题专栏征稿活动)进行写作,并用缘事析理的思维方法让自己的时评鞭辟入里。《夜校走红暖人心》这一时评的结构如下:

① ……那么,为GfudUguIUMT4zuLbKxy/upqLKs5JdyLNGR0vNpUKVh4=何夜校会日趋红火且深得年轻人的欢心呢?我们不妨看看夜校走红的背后究竟是什么。

② 夜校走红是因为夜校课程丰富多样——从传统文化领域到时尚生活领域,切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需求。

③夜校走红的背后还突显了中国式现代化,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价值旨归。

④夜校走红亦彰显了年轻人发展自我、展现自我的追求。

⑤当然,如何办好夜校也是社会各界应该思考的问题。夜校要满足年轻人的需求,也要提供高质量的课程;要符合潮流,也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得到传承与传播。

⑥广大青年要抓住时代提供的机遇,发展自我,实现远大理想,为国之复兴助力。

缘事析理就是依据事例分析它所蕴含的道理。考生从“夜校走红”这个现象出发,分析“夜校走红”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且寻求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显著增强了文章的思辨性。

因果分析法、比较说理法等也是写作中常见的思维工具,在此不再展开。总之,综合运用这几种思维工具,考生一定能打造出作文的亮点。

根植文化沃土,锤炼语言,提升作文“语文味”

新课标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首先是“人文底蕴”。要打造亮眼的作文,必然少不了“文化”“情怀”“审美”等元素,特别是面对一些可能会“同质化”的作文题时,“语文味”的打造显得更为重要。

如2024年九省联考的“专业选择”作文题就是一道人人都有话说的题目,但是这样的作文题很难写出彩,因为这更像是一份调查问卷,虽然大家选择的专业不相同,但在谈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的时候很可能会有极大的相似性。因此,在立意相似的情况下想要脱颖而出,考生就要在“语文的表达”上下功夫。考生只有将这个专业吸引“我”的魅力具体化到日常生活中,放置到审美情趣中,融入人文底蕴中,再用有韵味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真正地打动人。

这里笔者摘取学生习作《择文学之业,成文明栋梁》中的一段来说明:

择业之向,在于兴趣,以文字为心之所向,吾之幸事。选择为国家和民族的不朽事业而努力,是志向;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业奋斗一生,是幸福。

在落寞时读苏轼的《定风波》,“一蓑烟雨任平生”令人畅怀;在困顿时读史铁生的《病隙碎笔》,“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令人珍惜当下。数不清楚多少次在骆宾王的诗篇里牙牙学语,在滕王阁前为王勃惜时畅怀,在黄鹤楼中体悟“芳草萋萋鹦鹉洲”的美学意蕴……电影《长安三万里》中有言:“只要诗在,长安就在!”这句话于我而言,就是莫让文明的圣火暗淡。云山苍苍,江水泱泱,汉语之风,山高水长,这便是我的心之所向。

这段文字紧扣自己选择的“文学之业”,对自己为什么选择文学娓娓道来:因为在落寞、困顿时,文学给我带来了力量;因为在成长的路上文学陪伴了我;因为文学给我带来了关照世间万物的情怀……考生将文学的魅力放在自己成长的真实情境中表达出来,并借用文学家与文学作品来传达自己的感受,文化底蕴深厚;有韵味的词语、工整的句式,也无不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

值得注意的是,“语文味”不是掉书袋,不能因追求华丽的辞藻而以辞害意,走向极端。在这里,笔者引用《生活在树上》这一高考作文的片段来说明: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这篇文章曾引起网友的热议,因为其语言文字如“嚆矢”“振翮”等晦涩难懂。考生其实是曲解了“有文采”的写作要求,真正的语文审美是离不开真实生动的表达的,而植根文化与生活的沃土才是解决语言贫瘠这一问题的良方。

“三新”呼唤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然而,如今写作的束缚太多,要想改变,实属不易。不过,“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虽然征途漫漫,但现在出发,必有到达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