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有疾风起,无悔新闻路

2024-08-07 00:00:00
求学·理科版 2024年13期

本文主角:新闻学

讲述人:小鹿(中国海洋大学)

适合人群:拥有独立思考、辩证思维能力,愿意倾听他人、记录时代、推动社会进步的学生

新闻学,因为考研名师张雪峰的“金句”在2023年高考季冲上了微博热搜,站在了风口浪尖上。转眼间,2024年的高考季已经到来,我作为新闻学的学生,想来说说我对这个专业的体会。

缘起新闻,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那一年高考结束后,我开始读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我如饥似渴地读着书里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从新闻从业者的经历中感悟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初心使命。慢慢地,“如果能从事这行,应该会很酷吧!”“如果我以后能去报社、电视台上班,跟记者打交道,自己也能‘近朱者赤’吧!”这样的想法很自然地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读完那本书没多久,我该填报志愿了。前两个专业父母建议我选国际经济与贸易和会计学,第三个专业让我自己选。我几乎没多思考就跟父母说:“就报新闻吧!”结果由于前两个专业的录取分数较高,我被第三个专业录取,那一年九月份来到了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报到。可直到踏进大学校门,我对新闻业发展的趋势、新闻学专业学什么、毕业后是否容易就业等问题仍然一知半解。可以说,我是纯粹凭着内心的理想主义做的选择。若干年后我才知道,这大概就是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走近新闻,“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真正开始学习新闻学后,我才发现要学的东西有很多,总的来说有三个方面:

第一,认知层面的知识。新闻学不像一些专业壁垒分明的理工科专业,它需要你什么都略懂一点,做个杂家式的“知识分子”。因此,我们的必修课既包括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评论这些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也包括数学、经济学、社会学这些看上去和新闻学关系不大,但深究起来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培养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比如数学的逻辑思维、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教会我们:只有让新闻始终聚焦于事实本身,运行在严谨、客观、理性的框架内,而不是流于情感宣泄与流量狂欢的表面,才能实现新闻的价值。

第二,实务层面的技术。刚开始上课时,老师就和我们说,新闻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我们需要活在当下,把握鲜活的现在。所以,我们的必修课有新闻采访与写作、摄影、编辑排版等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是核心课程,课后我们必须要走出去,操练起来。这对于社恐的我来说并不容易,一开始的时候总怕问不好问题会浪费别人的时间,或者遭到别人的拒绝。后来实践多了,我便慢慢找到了门道,一方面可以事先多获取背景资料,对采访对象、采访内容心中有数,这样采访时就能多一分从容;另一方面是采访时尽可能地客观还原事实,不偏不倚,获取被采访对象的信任。

第三,价值层面的思维情怀。我们要培养独立思考和辩证思维能力。在信息可以快速传播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反转新闻”不断消解着新闻的权威性,越来越多的虚假信息混杂在巨大的信息流中。因此,我们需要做到不盲从、不轻信,多问几个“为什么”,从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里抽丝剥茧、去芜存精,厘清事情的全貌,用客观的事实而非主观的臆断来书写新闻、传播新闻。我们还要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说到底,新闻的主角是“人”,这就要求从事新闻业的我们始终要以人为本,回归人本身。我至今记得老师多次用报道山西疫苗事件的调查记者王克勤举例,告诉我们“新闻人要有对理想主义的坚守,有俯仰天地的境界、悲天悯人的情怀、大彻大悟的智慧”,这些话我记在心里,潜移默化地影响、塑造着我。

实践新闻,是挑战也是机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参加工作后,我虽然没去媒体单位,但在企业从事的也是新闻宣传工作,成了一名通讯员,专业所学派上了用场。

我们平时要和记者打交道,发挥好“桥梁纽带”的作用。正是因为知道新闻是什么、对新闻的嗅觉更加灵敏,因此我能做到和记者高效对接。我们要对接的媒体多达十几家,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等多个层级,每个媒体的用稿偏好各有不同,通讯员要做的就是精准对接,问清媒体“他们需要什么”,告诉媒体“我们有什么”,然后安排采访,让记者写出好新闻。

我们写新闻稿时,需要一步一步地“爬格子”(在用电脑办公前,写文章要用带格子的稿纸,所以用“爬格子”来形容勤奋、艰苦地写作)。刚参加工作时,有位领导对我说,通讯员不只是动动嘴皮子就行,必须要能写。得益于科班出身打下的良好基础,我很快就上手了新闻稿初稿的撰写,能够给记者采写提供更多参考。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我们单位承担了向学习强国App供稿的任务,和写新闻稿有异曲同工之处,关键也是提炼过硬的新闻点。写新闻稿的重中之重是打磨让人眼前一亮、鲜活生动的标题,正所谓“题好一半文”。我写新闻稿会立足事实本身,从“5W1H”的新闻六要素出发,反复打磨,力争把特色在稿件中充分展现出来。不同于平常的会议报道,这样的新闻稿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挖到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干货”。

当下,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抖音等各大媒体平台成了我们工作中的重要宣传阵地。从原来传统媒体时代的单向传播到全媒体时代的双向互动,我深切感受到,媒体越是发展,时代越是进步,新闻传播“导向为魂、内容为王、创新为要”的底层逻辑不仅没有变,反而愈加重要。同时,新事物带来的新“玩法”需要我们去积极识变、应变、求变,用新闻人的敏锐思维去发现“流量密码”,而变化与新闻的“新”字密不可分。可以说,创新求变已经融入了新闻人的血液中。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我有信心、有决心,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用新闻人的格局和视野去投身伟大的实践、吹响奋进的号角。

尽管很多人已经不看好新闻学专业,但我从未后悔过当初的选择,我也期待更多的新鲜血液加入新闻业,一起见证时代的风云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