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大学的选修课,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新颖、好玩、抢不到;而说起大学的必修课,一些人的反应就是专业课、难度大、严肃、千篇一律。实际上,必修课不一定都是专业课。那么,大学里有没有新颖独特、轻松有趣,让人“欲罢不能”的必修课呢?当然有啦!
厦门大学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课,在蒜蓉味和辣椒味中开课。不要看这门课的名字很严肃,其实人家的内容很有趣,比如这个学期的课程内容是——学做椒盐虾和红烧鱼!讲台上,厦门大学的大厨团队正在细致地讲解红烧鱼、椒盐虾的烹饪步骤;讲台下,学生们在认真地记着菜谱和操作步骤。把虾和鱼做到外酥里嫩,是学生们拿到这门课2个学分的关键。
从2021年秋季学期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课被列为必修课。难道说,厦门大学的学生都要学做菜?当然不是啦,在这门课上,学生们可以广泛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如去茶园采茶、体验非遗技艺等。希望同学们都能通过这门课程体验到书本以外的人生,感受到劳动的力量。
课堂反馈:“上完课后,同学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消灭了自己的劳动成果。”
“Day1:摘茶品茶,做奶茶,养蚕缫丝。Day2:育苗,扦插,制作简易灌溉机。Day3:做木工,制作家具……”这是穿越到“种田文”的世界了吗?当然不是啦,这是华南农业大学农事训练课的课程内容。可以这么说,只有上过这门课,你才算是真正上过华南农业大学!
农事训练课是华南农业大学专门针对非农科专业的学生开设的跨学科通识实践课程,为全国高校首创,从2013年起开设。学生们通过参加为期一个星期的农事实践活动,学习和体验6—9个训练项目,课程涵盖农学、植物保护、生命科学、食品等9个学科。在园艺园,你可以参与种子的选育、大棚的建设工作,进行水果品鉴活动,还可以亲手做一杯香醇可口的奶茶。你知道如何“抽丝剥茧”吗?在动物科学站,你可以亲自体验缫丝的全过程,了解中国传统蚕桑文化,还可以观察、品尝不同品种的猪肉,感受不同猪肉之间口感和味道的差异。最有趣的就是木工体验课了,一张砂纸、一块木头、一双巧手、一堆刨花,就能创造出一个精妙绝伦的世界!
课堂反馈:“挑选猪肉和鸡蛋的技能get!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不会买菜啦!”
游泳时腿抽筋了怎么办?同伴落水了该不该去拉人?如何使用AED(除颤仪)?……这些急救知识你都了解吗?不了解的话,就赶紧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习吧!这是学校开设的应急求生系列课程,从2023年9月起列入所有大一新生的必修课。
应急求生系列课程分为户外救援课、游泳逃生课、应急救治课和障碍逃生课4种类型,每种类型的课程都有相应的学时。例如,游泳逃生课共有4个学时,课上会有“持证上岗”的专业老师教学生如何憋气,如何在水中浮起来,教学生学会“水母漂”和“反蛙泳腿”,让“旱鸭子”也能在水中进行自救。
面对这样一门“干货”满满的课程,学子们的求知欲、“求生欲”也都满满,课堂上没有人开小差,更有学生经培训合格后,获得了南京市红十字会颁发的心肺复苏培训证书呢。
课堂反馈:“这些课程很有现实意义,关键时刻保持沉着冷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做公益是会上瘾的。”在汕头大学,学生们经常能听到这句话,这是因为汕头大学是国内第一所将公益课设为全校必修课的大学。2010年,汕头大学首开公益课,从2012级本科生开始,每个学生都要获得至少1个公益课学分方能毕业。
那如何上公益课呢?是去路边捡垃圾,还是去敬老院打扫卫生?那可不止这些内容。经过10余年的教学与积累,汕头大学的公益课已涵盖人文关怀类、环境保护类、学科专业结合类、历史传承类等8个模块。例如“走向海洋”系列公益课,就是由专业老师带领学生前往沿海村镇开展保护珍稀海洋生物、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宣教活动,还会开展如环保徒步之类的公益活动。
为了避免公益课挤占过多学分,学校规定每名学生最多只可修读两门公益课。若仍想参加公益活动,学生可申请担任公益课助教或参加公益类社团活动。
课堂反馈:“在浮躁的世界里,公益可以使人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从1952年建校至今,有一门课一直陪伴着一届又一届北航学子,那就是航空航天概论课,简称“航概课”。
在北航,无论你学的是人文社科类专业还是工科类专业,都要学习航概课。航概课包括理论课和现场课。理论课上,老师讲述了前辈们是如何克服艰难险阻发展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系统地介绍了飞行器的结构,介绍了航空和航天的区别。至于现场课如何上,那自然是去参观北航的航空航天博物馆啦!这座博物馆馆藏300多件国内外公认的航空航天文物精品以及发动机、机载设备等珍贵实物,在这里,学生们可以亲手触摸飞机发动机、仪表盘,直观地感受到教材中的知识。这门课是北航人与蓝天结缘的起点,也让学子们对北航产生更深厚的感情。
小链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有航概课,学校会根据不同的学院调整课程内容。例如,面向外国语学院的航概课,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内容偏向于民用航空,如民航企业运作的模式、发展历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