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高考志愿时,我因尴尬的分数而与心心念念的中文系擦肩而过。大一下学期,在得知大学可以转专业的消息后,我便开始着手准备转专业的事宜。听取了师姐的建议后,我决定先试听一下中文系的专业课,好让自己对这个专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我找了一个相熟的中文系同学查询了他的课表,发现周五下午的文学概论课与我的课表不冲突。于是,周五那天,我带着笔记本和笔,早早地来到教室,找了个后排的座位坐了下来。
起初,我还颇觉尴尬,毕竟我不是这个班的学生,也没有事先和老师打招呼。不过,在大学里,不同专业的学生相互蹭课是常见的事,甚至有人告诉我,他上了一整个学年的课也没有认清班里所有同学的脸。于是,我强装镇定地开始认真听课。
我之所以选择上文学概论这类理论课而不是我更感兴趣的中外文学鉴赏课也是有原因的:这门课是中文系所有专业课中相对枯燥无聊且深奥难懂的课程,如果我连这门课都能“熬”下去,那就说明我还是挺适合中文系的。
这节课讲的是五种文学观念,即再现说、表现说、实用说、体验说与独立说。由于我没有课本,因此只能对照老师的PPT记录相应的知识点。这是一位很风趣的老师,她举的例子十分贴合生活实际,不至于让我们缺乏代入感。当她讲到杜甫的“城春草木深”时,她说,疫情暴发的那一年,学校解封复课之后,她来到教学楼前,看到那因久无人清理而杂乱生长的野草,顿时心生感慨,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在这一刻形成共鸣。原来,文字真的有如此震撼人心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也是文学的魅力。在令人感同身受的事例中,我对这五种文学观念有了深刻的印象,原来理论课并非我想象中的那样枯燥乏味。
于是,第二节课我又“不请自来”,因为来得迟了一些,所以我不得不坐在他们班同学的旁边。但这一次,我大大方方地拿出了笔记本和我专门准备的专业书籍。这节课,老师讲的是我更感兴趣的文学创作。试问哪个向往中文系的学子没有一个“作家梦”呢?只可惜中文系并不培养作家。不过,随着“中文创意写作”正式成为中国语言文学下属的二级学科,这一情况也许会有所改变。课上,老师分享了自己在出版社工作的经历,以此告诉我们小说远不及现实生活“抓马”,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写的东西之所以不够真实、没有代入感,正是因为我们缺少生活经历,那些摸爬滚打走过的路才是最好的文学创作素材。我一会儿被她所讲的故事逗得大笑,一会儿又因为听到这些“话糙理不糙”的道理频频点头。一堂课上下来,我收获颇丰。
我决定去征得老师的同意,让我在转专业之前可以多体验几节专业课,同时也想向她表达我对这门课的喜爱以及对她的感激之情。我壮着胆向老师开口,没想到,老师极其爽快地同意了我蹭课的请求,并且鼓励我好好准备之后的转专业考试。我的心激动得仿佛要跳出来,连话也说不清楚了,不停地向她鞠躬致谢。
虽说中文系究竟适不适合我还有待考究,但是通过这样独特的蹭课体验,我倒是对大学的求学之路有了别样的心得——你有千种万种方式去获取身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学习资源,但无论如何都要牢记:带上一颗求知若渴的心,并要怀抱对学科的敬意与热爱。
愿每一个认真求学之人都能在求学之路上步步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