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舰艇指控原理作为军事学作战类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专业必须掌握的专业背景课程,必须面向装备实际,突出实战运用能力培养,一是要加大作战案例教学的力度,缩短教学情景与岗位任职的差距;二是在课程中引入部队实装或模拟训练器的使用,为学员的第一任职提供训练平台;三是将演练任务和复盘分析用来完善教学内容,缩短课堂到作战的距离;四是要加大院校与部队、军工集团等之间的联教联训,增强人才培养的保障力度;五是要提升主讲教员的专业教学能力,提高院校育人质量。
关键词:实战运用能力;案例教学;演练; 联教联训;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23-0143-04
Abstract: Ship Command and Control Principle course is the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course of military operation fire command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which must be mastered, we must face the equipment and highlight the training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First,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of combat cases to shorten the gap between teaching situation and position. Second, we should introduce the use of military actual or simulated trainers in the course to provide training platform for first position. Third, we should improve the teaching content through exercises, drills and multiple analysis to shorten the distance from classroom to combat. Fourth, we should increase the join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between military academy and military industry groups to strengthen the guarantee of talent training. Fifth, we should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teaching ability of the teacher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ilitary education.
Keywords: pract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case teaching; drill; join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eaching ability
为全面落实总部《加强和改进军队院校教学工作的意见》,深入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培养“能打仗、打胜仗”的新型军事人才,海军工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启动了“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的教学改革工程。
根据大学教学讨论会议精神,未来海军人才培养模式开始了全面转型,需要聚焦实战,培养聚焦联合作战指挥视野的优秀军事人才。因此,必须对舰艇指控原理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等进行优化和调整,建立聚焦实战的新培养体系,以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
在实战牵引下,舰艇指控原理课程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更加注重专业特色和职业能力的培养,“面向装备实际,突出实战运用能力培养”是其基本要求与最突出的特点。并探索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学。所以,从总体上说,在课程原理学习的基础上促进和增强实战运用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按照军事职业教育特点和规律,教学训练重心从构建与完善受教育者的知识结构转向培养与强化受教育者的实践运用能力。舰艇指控原理作为军事学作战类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专业所必须掌握的专业背景课程,传统的教育方式是知识点的简单灌输或者“填鸭式”教学,这种过分强调“教”的方法而忽视“学”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教学的参与意识与主体地位,难以激发起学生内在性学习动力。苏联教学法专家孔德拉狄克曾说过:“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妥善地选择教育方法。”因此,好的教学方法应该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习与巩固、讨论与反馈、实践训练与思维拓展等环节。图1为舰艇指控原理课程突出实战运用能力的改革方法、措施及内容。
一 突出实战运用能力的改革和建设具体措施
(一) 加大案例设计与运用力度,缩短教学情景与岗位任职的差距
教员在讲授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聚焦实战、靠拢部队,挖掘和提炼装备实际案例(包括部队驻训、演练、实兵演习等与作战任务相关的案例及具有浓厚“军味”的与原理运用息息相关的一些典型案例)提供给学员,由学员针对实际案例或相关问题展开研究和讨论,并能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及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得到最终的正确结果。其中,案例选择非常重要,必须“因材施教”,难度适中,不能让学员感到难以接受,无从入手;也不能过于简单,无挑战性和探究性,这样就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情报处理中的属性融合问题时,为了尽量避免教学中枯燥理论讲解,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与实际装备紧密结合的原理案例——“基于D-S证据理论”的属性融合案例。实施过程中笔者对案例进行了必要的筛选和加工,使之具有典型性和针对性,并通过课前案例布置、课上案例讨论、课后归纳点评等阶段对整个案例进行了完整的梳理,使学员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案例教学法随着实战化教学改革的进行在装备课程教学中的比重不断提升。
这种案例教学方式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岗位任职的差距,锻炼了学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能够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员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并能将其很好地应用。深度挖掘“军味”案例,将舰艇指控原理课程与实战、与装备紧密相连,使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活力,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员对装备问题的感悟能力及综合素质。
(二) 在课程中引入部队实装或模拟训练器的使用,为学员的第一任职提供训练平台
由于场地或者其他原因的限制,学员不能在部队真实的工作岗位上实习,学员实际技能训练这个教学环节不能有效执行。在课程中引入部队实装或模拟训练器的使用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为学员提供近似真实的训练环境,为学员的第一任职提供训练平台。对学员的技能有针对性地训练是军事职业教育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部队实装及模拟训练器材的共同特点是外形和面板显示与实装一致,操作过程与实装操作完全相同,甚至就用了实际装备。其要求的战场环境由模拟训练系统产生, 且能产生平时不具备的某些实战环境,可以对各种作战想定进行多次训练,耗资少、灵活性大,这是一种可取的方式。舰艇指控原理课程采用现役装备某型编队作战指挥系统(院校)和某型作战指挥系统实装(教学型)及某型潜艇指控模拟装备等进行实验教学,能满足学员第一岗位任职需求,增强学员理解相关业务知识及拓展业务能力。
课程中引入部队实装或模拟训练器的使用,也避免了教员教学中e6e8910eddc34c1b888bf1d696816df4的枯燥理论讲解,使课堂紧密联系部队装备训练重点和难点问题,让学员了解部队装备发展动态,积极地参与到部队装备实践操作工作中,调动了学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通过对这些装备的实际操作,让学员把所学原理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员的实践运用能力。
(三) 将演练任务和复盘分析用来完善教学内容,缩短了课堂到作战的距离
1 学员通过参加演练任务提高实战能力
舰艇指控原理课程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遵循“指技融合”的人才培养思路,结合实战化指挥体制,以水面舰艇对空、对海、对潜方面作战为背景,设计特定想定下的舰艇多专业、多武器、多层次综合演练模式。演练以某型作战指挥系统实装(教学型)为核心,配套建设传感器及武器模拟器,构成作战系统闭环,为学员提供装备操作、系统运管、综合演练及毕业综合考核的实装环境,为实战化教学能力提升提供硬件条件支撑。演练缩短了课堂到战场、训练到作战、学员到作战指挥员的距离,突出专业特色,为学员毕业后能够胜任第一工作岗位奠定扎实基础。
在演练中,有几个环节非常重要,一是学员对装备基础知识、操作流程及操作中遇到问题的一些应急处理办法都要非常熟练;二是在演练首要环节中的导调直接主导着演练的进程,这个环节不能出错;三是要演练前期可以邀请参加过重大演习任务和有实战经验的部队专家参与指导,使整个演练能够贴近实战化训练;四是演练中,需要邀请机关领导、技术专家等担任评委,对整个演练过程进行评论。
装备演练对学员掌握舰艇指控系统的基础知识和方法、装备的组织运用、训练与指挥能力的提升及培养实战化作战指挥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学员通过综合演练,装备实操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装备操作技能得到了全面的检验,个体指挥决策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通过贴近实战化训练的综合演练,满足了学员第一任职的需要,提高学员的实战能力。
2 采用演习、演练的复盘分析等来完善教学内容,提高实战能力
演练中采用复盘分析系统对学员训练相关的网络报文进行采集,通过语音采集设备对指挥口令进行采集,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和解析,实现对演练的复盘和分析。
复盘分析系统依托演练行动过程中引接、存储和整编的平台要素、目标要素、行动要素等各类数据资源,通过数据过滤、提取、关联和组合等手段完成复盘关键事件数据生成,实现关键事件数据关联关系的构建,建立数据之间的时序、因果、条件等关系,统一组织管理和复盘显示,按指挥信息顺序和交互关系形成攻击行动流程视图,还原学员训练过程,最后采用多种可视化手段展现关键事件数据,简要分析原因并形成训练分析报告。整个复盘分析的过程就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过程,学员不但对整个舰艇指控流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还将大大增强对指控原理知识的理解能力,这是多个维度的全方位的学习和体验,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员的实践运用能力。
(四) 拓建实习基地,加强联教联训,增强人才培养的保障力度
军校需要进一步加大院校与部队、军工集团等之间的联教联训,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从而不断拓宽人才培养的视野,增强人才培养的保障力度。
例如,海军工程大学与军工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展联合实验室建设,双方共同投入经费,成果共享。军工集团提供指控系统的协同作战会商台、新型显控台、作战指挥训练模拟系统等软硬件设备,海军工程大学主要开展场地建设、控制系统等软硬件开发与建设。联合实验室建设为学员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教学基地。并且,我们从军工集团聘请技术专家来校为学员提供某些型号的作战指挥系统、编队首长会商式指挥桌等指控装备的专业知识培训,内容涵盖装备组成结构、原理构造、信息接口和操作使用等,使我们对装备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这种合作培养聚焦实战人才的方式,将显著提高舰艇指控原理课程的实战化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也将大大提高学员的实战运用能力。
同时,针对院校教学训练内容和部队作战任务要求贴合度不高的问题,以“紧贴使命任务,紧跟装备发展”为目标,把“为战而教、寓战而教”的思想贯穿于教学训练中,缩短学员从“纸上谈兵”到“沙场点兵”的差距。每年安排学员到基层一线作战部队去实习,使学员更好地融入基层部队的训练氛围,全面了解岗位职责和业务实际。同时,也邀请部队的领导和技术骨干到学校担任教官授课。这样既有效推动了部队战斗力提升,也让院校备战打仗人才供给能力迈上新台阶,达到双边共赢的局面。
(五) 优化课程主讲教员队伍,增强专业教学能力
军校教员是强军兴军的一支重要新锐力量,如何聚焦练兵备战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努力实现精准化培养和科学化使用,事关军事人才培养的质效,事关战斗力的提高。
教员作为军事院校教学计划实施的主体,必须解决好教员队伍的优化建设。对于转型发展下的以岗位任职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改革而言,教员的专业能力水平直接决定培养效率。教员的专业能力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
课程主讲教员积极参加大型非战争军事活动、联教联训活动及部队实战化演练活动,加快建设成为能力复合型的教员队伍。比如,课程主讲教员所在的某团队连续多年来全程参加海军的实弹射击演练,任务包括方案制定与审查、对抗方案的组织与实施、效果的复盘与评估及演习器材的研制、生产、维修及现场保障等,保障了航空兵、水面舰艇、潜艇和岸导等兵力发射的多型弹的射击训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已经锻炼成为一支有着丰富部队作战训练经验的教员团队。专业教员通过参加以上的活动,可以在活动中了解更多装备的使用情况、以及与作战有关的基本理论和最新战法,研究这些活动中与装备相关的教学热点、难点问题,能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素质。
紧紧围绕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谋划代职工作,在人才建设总体谋局中谋划代职工作,专业课程教员要定期奔赴部队交流任职,提高部队岗位实践能力。通过代职,军校教员对装备的操作使用、故障排除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对学员毕业后的任职要求有更深刻的掌握,更明确课程教学的目标方向,全面提升自身综合能力素质。
课程主讲教员通过跟研跟产锻炼深入到军工集团、武器装备研发生产一线,从研发、装配、试验全流程,以及设计理论、工作原理、软件系统、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全要素学起,不仅较好掌握装备研发生产知识链路,对装备内在机理的认知更加全面深入,更新完善了知识结构,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通过对知识的重塑,深层次了解海军主战装备建设的内涵和外延。跟研跟产推动了教员的能力素质转型与装备更新迭代无缝对接,缩短成才周期,为提升实践教学和学术科研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也拓宽了创新思维、发散思维,充分调动了教员上装备课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更是不断提升教员综合素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院校育人质量的重要途径。
二 结束语
舰艇指控原理课程通过在课程中加大作战案例教学,引入部队实装或模拟训练器的使用,将演练任务和复盘分析用来完善教学内容、联教联训等措施,从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员实战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振,曾伟,刘勇.实战化教学模式下的装备综合演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9):12-13.
[2] 宋胜锋,耿伯英,刘高峰.海军指控装备模拟仿真器材建设研究[C]//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舰船电子装备维修理论与应用——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电子修理学组第四届年会暨信息装备保障研讨会论文集,2005:209-212.
[3] 张慧,田爱平,姜爱民.聚焦实战、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文汇,2017(3):64-65.
[4] 刘辉,李志辉,吴向君,等.以能力为导向的实战化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21,24(6):108-111,113.
[5] 宁小玲,石章松,刘健.海军火力指挥与控制工程专业实战化教学改革策略浅析[J].海军院校教育,2017(4)60-6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法视域下的自主武器系统主体资格、责任规定和使用规制研究”(21BFX147);海军工程大学教学改革项目“舰艇指控原理课程突出实战运用能力的改革和建设研究” (无编号)
第一作者简介:宁小玲(1982-),女,汉族,湖南邵阳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舰艇指控系统原理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