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共同富裕:逻辑机理与实现路径

2024-08-07 00:00杨二美
党政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引力,以数智为驱动的新型生产力形态,其与共同富裕所要求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极大增长、全体人民共同创造和分享财富的理念不谋而合。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共同富裕,有助于生产力在规模、质量以及分配上实现新的突破。其一,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推进共同富裕的物质积累机制;其二,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推进共同富裕的精神文明引领机制;其三,新质生产力有利于推进共同富裕的普惠共享机制。未来需要进一步健全宏观调控机制、完善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加快推动产业转型以及强化制度保障,将新质生产力与共同富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共同富裕。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共同富裕;生产关系;生产力三要素;精神富裕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24)04-0037-13

新质生产力与共同富裕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新质生产力指的是利用先进技术、科学知识和管理方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能力,其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共同富裕是指让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共享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物质与精神财富成果。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可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从而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新质生产力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和提升社会福利。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目标,而新质生产力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确保每个人都有机会分享经济繁荣的成果,最终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

一、新质生产力推进共同富裕的价值展望

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具有三个内在要求,一是实现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二是实现生产力质态提升,三是公平分配生产力发展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共同富裕,同样需要从这三个内在要求切入。

(一)“做大”:新质基础上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1〕科技是生产力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必须将科学技术发展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同时支持新兴技术产业,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实现生产力的健康发展。

第一,科技创新引领生产力极大丰富。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主导作用,并将其作为核心要素的先进生产质态,是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强劲有效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能生产质态。依靠创新驱动形成的新质生产力,其内在逻辑决定了它是对传统生产力的变革,契合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科技创新使生产力告别了传统模式,立足超大规模市场,促进数据要素升级,提供产业转型技术支持,并通过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和优化生产力布局以实现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科技创新加持下的新质生产力,具有改变游戏规则的能力与优势。相较于传统的“弯道超速”,颠覆性科技往往能另辟蹊径,产生革命性影响。其从更高维度出发,在更多应用场景重构产业模式的同时优化市场配置,加速释放科技创新的“乘数效应”〔2〕。新时代由科技创新引领的生产力,具备国家科技先导能力,它以国家战略需求为抓手,以大国博弈需求为指引,使前沿科技同时兼具前瞻性的能力7mor9U79d722YyqloGcOvQ==。除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应用外,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发展的组织模式、科学创新的运行模式,都会因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的自我革新,激发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全方位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效能,促成高水平良性循环,在共享不同波次、不同轮数的科技生产成果的同时,为下一次的创新与产出创造条件。

第二,新兴产业支撑生产力的极大扩展。新兴产业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匹配适应新技术,贴合促进新经济,彰显契合新价值,完善优化新业态。通过完善生产力布局,调整生产关系,有效扩展了生产力的作用范围,塑造了“以质创新”的新动能,重构优化了相应生产力所需的组织关系,构建了循环经济商业模式。新兴产业与科技创新之间是一种深度融合关系,一方面,科技创新推动新兴领域的崛起,如人工智能、新生物、基因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领域。另一方面,新兴产业也不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助力其实现技术突破。从实质上讲,其以科技为引领,既创造新消费产品、满足市场所需,又使整体组织在结构上更为科学合理,使产业所囊括的多种生产要素协调匹配、相得益彰。从整体上看,新兴产业能够在足够开放开源的同时做到自我闭环、自我学习、自我革新和自我发展。从单一角度上看,劳动者会因颠覆性的科技创新获得全新的生产工具,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可以说,新兴产业既是“实验室”也是“大车间”,既能探索发现新技术,也能将科学技术“变现”。新兴产业丰富了新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通过技术能力渗透于经济实体,通过新逻辑影响市场模式,形成更全面、更具复合型特点的劳动者,打造颠覆性革命性的生产工具和模式,也极大丰富了劳动对象。

第三,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实现生产力的健康发展。“新”之所指,“质”之所在,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即劳动者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生产力的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全方位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劳动者本身所需,是人才保障所需,也是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建立相应生产关系所需。在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和促进下,科学、教育、人才畅通并良性循环,劳动者的培养、使用、合理流动制度逐步完善,建立了更科学的人才市场,充分体现出知识、技术和创新要素的价值所在。在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的大环境下,劳动者之间更易达成多方协作,互惠共赢的群益态势〔3〕,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能力不断提高,为生产力跃迁提供了基础支撑,使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生产关系贴合相宜,生产力整体生态平顺有序。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立足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高素质劳动者、高科技创新赋能、高匹配资源配置都在加速发展方式向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制造业、绿色服务业、绿色能源产业等合力打造出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产力健康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现实依靠。

(二)“做优”:新质生产力的“质”级赋能

新质生产力实现了对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的颠覆,无论是在劳动者的发展面向还是对于劳动资料的介质层次更迭,或是劳动对象对于新质料的全新应用,在全新的“质”的基础上,都无疑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第一,劳动者走向“高素质”的全面发展。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4〕人是生产力结构中最具有活力的要素,实现生产力的优化首先就是要满足劳动者主体素质的提升。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生产力的发展方式与发展要求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对于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与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质”性改变,对于劳动者而言就是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与人才储备。具而言之,就是要为劳动者提供充分的知识与技能培训,以全局的战略眼光培养顶尖科技人才。无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尖端技术领域都要有所建树,在相关领域都要有相关的专业性技术人才,包括以高级工程师为代表的技术专家和以大国工匠为代表的技术人才,这将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奠定良好的技术人才基础。另外,“高素质”的劳动者不仅仅体现在技术层面的要求,而且也包括劳动者劳动素质与精神境界的提升,这一维度将会使劳动者对于共同富裕的内涵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有利于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为共同富裕的推进作出贡献。

第二,劳动资料走向“新介质”的更高层次。新质生产力的最重要构成要素和根本特征在于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等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催生了新质劳动资料。〔5〕在全新的劳动资料的对象化的基础之上,促进了劳动资料走向“新介质”的更高层次。新介质是相对于旧介质而言的,在新的产业发展形势下,生产的“介质”发生了事实的转变,出现了新型的媒介与工具,肩负着生产过程中承载的功能。就其形式而言,它是以数字技术、数据信息、创新平台、协同网络等全新的样态呈现。在具体的实际应用中,在数字化工厂、物联网、人工智能、3D打印等领域,新介质的功能发挥已经相当充分。劳动资料的形式转换不仅是时代的产物,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进步的产物。而之所以强调其处于更高的层次,是因为“新介质”在满足劳动者社会化生产的前提下,能够极大地降低资源的消耗,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产品质量,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创新性发展。共同富裕是满足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而劳动资料作为“消耗品”的存在形式,势必是在做“减法”,而通过劳动资料的质性改变,将在最大的程度上扭转低质劣势,通过发挥“新介质”的优势,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可靠的劳动资料。

第三,劳动对象走向“新质料”的全新维度。传统生产力主要以自然物与粗加工材料的物质形态的物质为劳动对象,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对象不仅包括以物质形态存在的新材料与新能源,还包括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数据、算力等新质态劳动对象。〔6〕新质料区别于传统劳动对象的最大特征就是在于数字化质料的存在,传统的劳动对象多为实体性存在物,而进入数字化时代后,生产力的发展变化使得“虚拟”形式的存在物也有了其生产价值,甚至更为突出。但同时以物质形态存在的劳动对象依然不可或缺,在技术进步的推进下,各种新型材料、新型工艺、新型设计不断涌现,这使旧的劳动对象逐渐被技术舍弃,而新技术则得以获得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同时,市场需求引导劳动对象更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产品的质量、性能、外观、安全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过往的劳动对象不能达到生产的选拔标准,自然逐渐被市场淘汰。再加之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于劳动对象环保性的关注不断提升,这也促进了劳动对象的全新发展。劳动对象环保性能的高低是密切关系劳动产品的质量与劳动者身心健康的重要考量,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新质生产力所谋求的绝不是低质量的虚假繁荣,而是要真正通过“质”的改变,完成对于社会发展的价值期待。

(三)“分好”:新质生产力推动分配体系深刻变革

生产关系需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无疑带来了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在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中,生产关系的调整尤其要注意的是“分好蛋糕”,注重生产关系中分配正义的实现,这包括了人才的培养、分配方式的调整以及举国体制的健全。

第一,教育、科技和人才体制机制的创新。教育、科技和人才无疑都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求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机制的创新。教育是科学技术与人才发展的基础,在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之下才能满足科技型人才的培养与技术短板的突破。一是要根据生产力发展状况推进“供给侧改革”,更新教育知识内容;二是要克服数字鸿沟,给予数字技术弱势群体以教育帮扶。同时,国家要不断优化教育政策,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导向,推进教育创新与人才机制改革。有学者指出,适应新质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关键在于建立人才高地,集聚高端创新人才。〔7〕而这其中创新人才的衡量尺度则是以科技水平为标准的,一定程度上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代表了国家人才质量的高度。而这样的一种关系更加说明了教育、科技和人才是系统的、整体的发展关系。这一领域的生产关系的变革是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人才资源的培育与调节的关键,一方面,新质生产力“反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坚实的人才储备;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促进人才培养的“再分配”,引导人才资源的发展与走向,为共同富裕的公平性发展护航。

第二,分配方式的结构性变革。分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生产资料,也就是资源配置的分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就在于实现对旧的生产要素的更新换代,新质量产力打破了传统的生产要素的分配格局,为生产要素的全新分配提供了机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可能改变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配置效率低下的状况,促进社会总劳动力在行业内的科学分配,这也就是在整个生产资源的配置上重新进行一次结构性调整,打破了旧有的资源分配格局,对于缩小地区间差距与个人收入差距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是对于劳动成果的分配。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各类创新型要素能够很好地参与到收入分配当中,包括智力、数据、信息、资本、知识等相关的生产要素都能够有效参与到分配的行列之中。有学者指出,新质生产力通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优化资源分配,有力地支持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等发展战略,推动全社会范围内的共同富裕。〔8〕而在这其中,之所以能够实现良性的发展,是因为在劳动成果的分配中,创新型要素参与了社会生产的过程。

第三,新型举国体制的建立健全。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我国逐步建立健全了相应的新型举国体制,这一举措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新型举国体制的建立健全也是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下生产关系做出的适应性调整,这种相辅相成的变化共同推进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具体来说,新型举国体制并不是遵循单一的政府逻辑、市场逻辑或社会逻辑,而是坚持三者的有机整合。〔9〕基于此,新型举国体制要想高效运行就必须把创新的科学技术应用于国家的顶层设计与政治咨询机制中,围绕何以实现科技创新这一主题,开展一系列举国体制的制度建设。同时,充分融合市场与社会的力量,共同致力于重大项目的攻坚克难,从而有效发挥新型举国体制对于创新性发展的引导作用。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在发挥核心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化合理配置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载人航天、量子技术、星际探索、半导体技术等多方面突破创新,吸引了更多的技术人才参与,初步建立了产学研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鉴于此,新型举国体制进一步深化技术成果转化,不断为实现共同富裕做出贡献。

二、新质生产力推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

新质生产力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切入点,在物质财富积累、精神文明引领和资源普惠共享等系统要素中具有动态的作用机制和复杂的生成结构。要充分利用新质生产力的技术和理念优势,与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达到高度契合,就不可避免地要把握和解决新质生产力在社会各领域中起到怎样的作用,以及为何起作用的问题。

(一)新质生产力推进共同富裕的物质积累机制

1.生产力三要素的智能化创新,为共同富裕夯实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由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三个基本要素构成。推动新质生产力在积累物质基础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必须从生产力的三种要素入手实现智能化创新。

首先是劳动资料的智能化创新。劳动资料是生产活动中所采用的物质手段,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便是生产工具。新质生产力之所以新,主要体现在包括生产工具在内的劳动资料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工业革命以来生产力的发展无一不是率先从劳动资料入手实现生产工具的跨时代变革,21世纪的科技革命同样如此。它不仅推动了显性的劳动资料创新,甚至引发了数字化、虚拟化的劳动资料创新。劳动资料孕育出了“包括数字劳动、数字技术在内的更复杂多元的新型生产要素”〔10〕,为共同富裕的物质积累提供了更丰富、更优质的生产方式。

其次是劳动对象的智能化创新。劳动对象存在于物质世界当中,在社会生产高度发展的今天,劳动对象不仅包括自然界的固有存在物,也包括劳动产品本身。实现劳动对象的智能化创新,本质上就是增强产品的技术等级和附加值。它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持续丰富劳动对象的创新层次,实现物质财富的几何级数增长,为共同富裕的物质积累提供更完善、更合理的现实基础。

最后是实现劳动者的智能化创新。劳动者在运用新质生产力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主体性作用,具有丰富生产经验和熟练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是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联结是通过劳动者的实践活动得以展开。劳动者的智能化创新必须借助于教育和培养更多高素质科技人才,吸引国际人才,促进知识经验交流,完善企业员工激励机制,推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形成良性循环。〔11〕这是在为共同富裕的物质积累提供更灵活、更能动的实践主体。

生产力三要素的智能化创新并非机械的单向运行,而是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共生机制中持续运行。“生产力诸要素,在未有机结合之时,仅仅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只有通过创造把诸生产力要素合理地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才可能形成现实生产力。”〔12〕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共同富裕更应当注重生产力诸要素的有机结合,以体现新质生产力在推进共同富裕的物质积累的本质优越性。

2.生产方式的融合化发展,为共同富裕的财富积累方式带来革命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共同富裕的物质积累不可避免地要经历生产方式的变革,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下所面临的必然结果。由于新质生产力的产生,原有的社会生产平衡状态被打破,新质生产力需要孕育出与其相匹配的新质生产方式,但现实却是固有生产方式难以跟上新质生产力的步伐。因此,固有的生产方式便与新质生产力产生了不可避免的矛盾。当然,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这种矛盾。一方面,生产方式与新质生产力的矛盾造成了共同富裕的财富积累遇到暂时性的瓶颈;另一方面,这种矛盾也将孕育着生产方式的融合式发展,为共同富裕的财富积累方式带来革命。从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概念来看,“一定的生产方式的自我矛盾展开而实现一种当下社会历史的‘内爆’,并打开面向未来的可能性”〔13〕。由此可见,新质生产力推动生产方式的融合式发展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必然得出的时代结果。同时,在这一结果中我们也能够找到社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抓住新一代科技革命的发展脉络。

毋庸置疑,新质生产力所带来的生产方式的融合式发展,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若是实现了生产方式的高效融合,将会得到巨大的发展红利,若是没有把握好生产方式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便有可能使共同富裕的财富积累遇到一定的困难。因此,如何推动生产方式的融合化发展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共同富裕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物质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使生产方式的融合化发展朝着更加高效、持续的方向前进。高效性和持续性来源于各种生产方式之间的和谐、稳定、协调,为此,必须充分发挥各种生产方式的产能优势,将新质生产力融入其中,实现新质生产力在促进科技创新上的巨大作用,尤其是对生产机能的动态协调作用以及不断提高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上的作用〔14〕,最终实现生产方式的融合发展,推动财富积累方式的革命。

(二)新质生产力推进共同富裕的精神文明引领机制

1.新发展理念带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弘扬

共同富裕的实现不仅是在物质基础上得到极大丰富和积累,同时在精神文明上也要达到富裕的程度。新质生产力在推进精神文明引领的过程中同样发挥了巨大作用,新质生产力的产生必然引发新的生产方式的变革,同时也会孕育新的社会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时代前进方向高度契合的重大战略纲领。虽然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旨在推动物质生产的进步,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由新质生产力所引发的新发展理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精神文明建设起到引领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发展。“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15〕,新发展理念也是经济软实力的灵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既是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也是精神文明发展的理论要求,在逻辑理路以及运行规律上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密切联系。正如马克思所说:“随着每一次社会秩序的巨大历史变革,人们的观点和观念也会发生变革。”〔16〕因此,新质生产力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新的理解和认识,丰富价值观的理论内涵和逻辑张力。

2.培育创新型人才带动公民素质的普遍提高

新质生产力的产生带来了新的生产方式,同时也引发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人才培养、技能培训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培育更多创新性人才,最终带动公民素质的普遍提高。新时代的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教育,同时也是创新性、发展性的培育。知识是固定的,其本身并不能带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增加,只有培养劳动者的创新性和发展性,才能不断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由此可见,新质生产力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能够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提供强大的牵引力。当然,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在技术能力和实用能力上的培养,当劳动者在接受新的技能培训和新的教育理念的同时,会不自觉地引发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觉醒,使公民的社会公德、个人道德以及整体素质得到有效的升华。当整个社会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时,公民的素质也会普遍得到提高。因此,培育创新型人才带动公民素质的普遍提高所体现的隐性因果关系,极大地彰显了新质生产力在推进了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作用。

3.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到全面发展

新质生产力所带动的产业多元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自然也包括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程度,关键是要有大众化、民族化的文化产品的出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如何实现文化产品的大众化?一方面,要推动文化产业的信息化。人们对文化产品的喜好各异,只有利用新质生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多元化、信息化发展,才能实现文化产品的大众化。另一方面,实现文化产品的民族化必须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元素。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应当加强社会组织的服务意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在政策上也应当积极引导。有学者指出,国家要在政策层面上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发挥传统文化的民族优势和当代价值,运用好新质生产力的创造性内核推广新颖的文化表现形式。〔17〕因此,文化产业的振兴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之间形成了联动机制,共同发挥了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作用。

(三)新质生产力推进共同富裕的普惠共享机制

1.实现了共建共享的技术赋能

新质生产力能够创造更为完善的产业链,使全社会产业结构的协同性和联动性得到增强,这是新质生产力不同于以往生产力的最大优势。共同富裕的惠普共享机制的建立要依赖于共建共享的收入分配生态的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建才能共享。”〔18〕只有立足于共建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共享的结果。新质生产力的协同性推动着整个社会的产业体系成为不可分割的社会统一体。当然,统一的产业体系并非完全否定了社会劳动分工的作用,而是强化了分工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物质财富的生产效率。新质生产力所推动建立的共建共享机制不仅能够实现把“蛋糕”做大,并且能够满足人们共享“蛋糕”的现实要求,从而彰显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

2.基于数字资源共享基础上的所有制关系的共享机制

新质生产力带动了数字产业的飞速发展,更多的数字资源被发掘出来。数字资源相较于物质资源而言更具有共享属性,从本质上讲,数字资源实际上更偏向于公有资源的属性。因此,新质生产力带动的数字资源共享能够实现从根本上扭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带来的基本矛盾,同时也符合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基本经济制度。数字资源共享机制还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活力,正确“处理好资本发展中‘放’与‘管’的关系,最大限度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19〕。这就实现了在尽最大可能减少矛盾和冲突的前提下促进分配环节上的公平公正,从而构建共同富裕的科学体系。那么新质生产力是如何调整所有制关系,从根本上构建共享机制的呢?它的主要手段是依托先进的产业技术和创造力,推动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当社会大量的产能由物质资源转变为数字资源时,以往的所有制关系难以解决的固有弊端便能够实现破冰。不仅如此,新质生产力推动的数字化转型还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进而拓展市场边界。〔20〕由此可见,基于数字资源共享基础上的所有制关系的共享机制,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联动发展机制,新质生产力不断推进新的生产关系与其相适应,惠普共享的生产关系又不断催生出更多的新质生产力,从而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创造制度效能。

3.财富分配从经验化转向数字化,推动了不同地区的共建共享与均衡发展

共同富裕的实现除了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也为如何完善财富的分配提供了重要的实践路径。这不仅体现在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社会等方面,更在地区之间的分配问题上表现显著。以往在财富分配的环节中存在不同地区之间的信息闭塞、规则模糊等缺陷,新质生产力能够提高财富分配过程中各地区之间的信息化程度,从而增强分配过程的透明度和渗透率,实现不同地区的财富统一分配机制。并且带动东部地区更加完善的分配制度向中西部地区渗透,以缩小收入分配差异,形成不同地区各自发挥生产优势的良性循环。需要注意的是,财富分配的数字化转向并非属于平均分配,而是在尊重地区差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推动产业转型,实现数字化分配。当新质生产力推动共同富裕的普惠共享机制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国家才能更加精准地制定数字经济的发展策略。在政策上“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21〕,在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中更加注重数字化转向,从而构建完善的地区共建共享与均衡发展机制。

三、新质生产力推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新质生产力重在创新、摆脱传统的、原有的生产力发展方式,将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等属性贯穿生产全过程,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是新时代推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先进生产力。在将新质生产力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理应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一)健全宏观调控,发挥国家主体作用

1.加快形成统一的国内大市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实现共同富裕、提升物质生产力的重要制度保障,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仅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22〕正是意识到这一点,近年来为了完善统一大市场、打破地方市场保护壁垒、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党中央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文件。何谓统一大市场,其是指各类生产要素能够在不同区域内自由流通的资源配置制度。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本质是破除跨区域之间的贸易壁垒,让国内市场步入一个相较自由的流通环境,以此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鉴于此,今后必须最大程度上发挥全国统一大市场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其一,通过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经济体量增长,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当前经济环境下,内需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市场统一的前提下,包括商品、劳动力、技术等各类生产要素能够在更广的范围内流动,贸易的红利也能够辐射更为广阔的地区,这对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其二,通过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化国家经济结构,提升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质量。在统一的市场体系中,相较于跨区域之间碎片化的经济决策和部署,市场机制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引导资源向高效领域流动,这有助于提升整个国家的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国家步入新发展格局。〔23〕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也能逐步提升。其三,通过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使全体人民共享社会主义发展成果。当前,不平衡与不充分仍然是横亘在共同富裕面前的巨大障碍,全国统一大市场通过打破地域间的市场壁垒,促进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解决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促使资源从低效率地区流向高效率地区,进而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24〕

2.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营商环境

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构成单元,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有助于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同时还能够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提供一个健康、规范与可持续的环境。当前,优化社会主义营商环境的当务之急就是厘清市场与政府之间的边界。〔25〕就市场而言,实践证明,市场是资源配置中最为有效的手段,唯有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各项生产要素才能有效流通,整个经济活动也能够步入更加优质的发展阶段。鉴于此,今后必须转化政府职能,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从管制型市场逐步过渡为服务型市场。〔26〕当务之急是要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确保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与此同时,还要适当放宽对市场的价格管制,允许价格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发形成,更好地发挥价格在资源配置中的信号作用。就政府而言,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管制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不作为,相反,如果政府完全放任市场作用,市场的逐利性、短视性导向很可能会让整个经济发展陷入低效、无序和失灵状态。基于此,政府理应完善宏观调控体系,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手段,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例如,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如基础设施投资、社会事业发展等)和税收(如减税降费、增税调税等)来影响总需求,从而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各类企业进入市场,促进市场公平有序竞争。

(二)夯实发展基础,完善技术人才支撑

当前,我们正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变革,要发展符合和顺应时代潮流的新质生产力,就要深刻理解和牢牢牵住“关键核心技术”这个牛鼻子,夯实发展基础,筑牢发展根基,确保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建立创新生态系统、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将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三大必由之路。

1.建立创新生态系统

面对部分发达国家在关键科学技术方面的封锁,我们应该加快建立创新生态系统,这是帮助我国突破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抓手。这意味着今后我国必须以高水平科技自强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支撑引领,打造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27〕,为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帮助我国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升全国人民福祉并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具体而言,首先,坚持创新政策支持。科学合理的创新政策是建立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一环,也是支持引导创新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更是保障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内容。其次,强化创新机制建设。创新生态系统的产生离不开创新机制的建设,作为创新生态系统运行的助推器,强化创新机制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机制之间往往存在互相支撑、彼此协同的密切关系,唯有共同驱动才能确保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建立创新生态系统、推进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在“四链”深度融合、资源整合更新、创新产业协同等机制建设上出实招、下功夫。最后,创新成果开放共享。协同合作、开放共享、包容互通是新时代的大势所趋,建立创新生态系统必须具有全球化视野。〔28〕一个真实、生动且具有借鉴意义的例子是我国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在科技领域取得诸多成果,这些成果深刻诠释了开放共享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上的重要作用。

2.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最基本、最重要、最活跃的要素,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起着决定性和根本性作用。人才是驱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快培育高素质、高质量、高层次的数智化人才队伍,是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在这一过程中,必须统筹好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这两项环节。

一方面,就人才培养而言,人才供给已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下国家治理的现实诉求。〔29〕一是要以当前我国社会最现实、最基本的需求为导向,深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和方法等方面的综合改革。优化与科技创新相关的顶层设计,结合现有技术发展的背景及趋势,将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研究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二是推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发展,创新性地建立和完善与之相对应的学习和技能培训体系。要对高校的学科设置进行调整,并拟订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以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数字化转型的人才、先进制造业技术人才、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人才,培养既掌握数智化先进技术,又了解现实中实体产业具体运作过程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在宏观层面建立教育、科技和人才强国的理念和制度,让全社会都认识到高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四是要充分发挥教育、科技和人才强国三者之间的相互支撑作用,制定一体化的制度和方案,确保人才培养的成功,进而形成人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倍增效应。

另一方面,就人才引进而言,人才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助推器〔30〕,在共同富裕过程中的作用愈发重要。鉴于此,今后必须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引进关键核心技术、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知名研究团队、高水平专家学者,鼓励企业以技术顾问的方式引进创新型人才。与此同时,还要畅通人才良性循环通道,完善人才培养、使用、流动机制,科学构建人才与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除此之外,还要健全人才收入分配机制,将奖励、收入、成果更多地向科技创新人才倾斜,更好地体现科技创新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走向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3.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展是加快突破核心技术的关键环节,是经济发展从高速度迈向高质量的必然要求。在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今天,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肩负着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新质生产力、将市场需求及时反馈研发主体的重任。鉴于此,今后必须做好如下工作。首先,创新主体紧密联动。近年来,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的联合推动下,产学研用融合发展模式不断细化和深化,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奠定了基础。其次,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由于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最为主要的目标是实现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这是目前我国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关键内驱力所在。要想提升“用”的效果,就要优化从科技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创新链条,多元主体协同发力,将现实中各种科技成果不断转化为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现实生产力,从而摆脱长久以来面临的科研成果与企业实际应用彼此脱节的问题和困境。〔31〕最后,健全产学研用机制保障。由于产学研用在深度融合过程中往往会涉及不同的主体(如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等),各主体间的思维方式、合作目标、技术理解、运作模式等均存在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合作协同不完善、利益分配不协调等问题,因此,建立起与产学研用创新链条相适应的保障机制至关重要。

(三)壮大经济载体,加快推动产业转型

一个国家经济健康长远发展的立身之本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我国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我国要建设和完善现代型经济体系,需要确保实体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实体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同样会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如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32〕,这也是党和国家从目前我国内外部所面临的实际环境出发,立足当下和未来长远发展做出的蕴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势的重要战略部署,其中,以新型工业化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和长远发展是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石。

1.完善先进制造业这一现代化产业体系

实体经济的发展首要是不能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相分离,为了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近年来,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步伐明显加快,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成绩显著。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共同富裕的步伐,就要在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下功夫。具体而言:一是要突破科技“卡脖子”问题的瓶颈和障碍,不断研究出核心技术成果。要增强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缩小我国科技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继续加快建设和打造科学技术的创新高地,完善布局国家级、国家与地方共建、省级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和集群。二是要提高制造业产业化数智化水平。制造业数智化融合转型已经是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大势所趋。〔33〕基于此,今后我国必须持续升级制造业的服务能力水平,深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程度,加速工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培育具有代表性的国家级、省级的智能制造生产工厂等。三是要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应尽快统筹推进解决“卡脖子”的问题,加快技术攻关突破和成果应用,把提升制造业产业链的核心技术能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将重点产业链的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提高本土产业链的配套水平。

2.加快建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经济体系

随着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循环经济等大数据技术研究广度和深度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实现了从对单一技术到技术群,再到“技术+管理”“技术+运维”等技术突破〔34〕,提高了制造业产业链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流动速度。同时充分发挥了数字技术在赋能制造业发展方面的作用,加快制造业由传统单一的线性链式生产方式向网络协同生产方式的方向转变。鉴于此,一是要充分利用数字赋能,大幅度提升生产效率,加强制造业创新转化效率〔35〕。我国要在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上下功夫,在数字经济、光伏太阳能、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实现换道超车,并积极攻破“卡脖子”技术,补齐制造业体系中的短板,为进一步发展新质生产力打下良好产业基础。二是要充分分析现有的优势与短板,进一步对制造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加强各类产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方面的转化迈进,积极鼓励和支持硬核科技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并通过自主创新方式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市场,形成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三是要推进以“数智赋能”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夯实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数字底座,加快5G专网和RedCap落地步伐,扎实推进以智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通过数字技术,提升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制造业生产过程管理,提高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

3.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现代市场体系

当今时代,就业、创新和改善民生已经难以离开中小企业的支撑。中小企业为实体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创新方面,在制造业由“三低一弱”走向“三高一强”的进程中,中小企业新型工业化是发展的关键力量。因此,要继续巩固中小企业在中国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向前发展。〔36〕

首先,在政府发力和支持方面,国家要搭建并培育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生态体系。具体来说,一是提供专门的资金支持,助力中小企业健康稳定长远发展。各地要加强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包括资金奖励、税收优惠、股权融资、信贷支持等多个方面。二是从产业层面提供产业链方面的支持,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尤其是要大力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通过搭建和构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网络集聚各类跨行业的服务资源,不断健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三是在企业提升方面,国家要探索适合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路径。一方面要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满足其在新型工业化发展中的需求。应转变市场战略,专注细分领域,提升自主研发与合作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从无到有集成创新,加速发展创新生产力。中小企业应当逐步增加研发投入,锻造自身产品优势,攻克关键技术,向实现国产替代进口迈进。四是在投资风向方面,应开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赛道。主要聚焦制造业,通过国产替代向制造强国转变,凭借更高质量的产业体系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提升全球竞争力。要提升技术引领下的创新研发能力,未来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路径上,市场应更为关注和培育突破性技术成果。

(四)强化制度保障,健全相关经济制度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共同富裕,就要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制度保障。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与其相适应的创新环境和制度保障作为支撑,精准把握产业发展特征,探索推进科技体制改革、营商环境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制度保障方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良好制度保障。

1.强调新质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属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状况不仅决定着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生产关系状况,而且生产关系状况也会对生产力发展状况产生反作用。从目前实践看,某种程度上,我国新质生产力中数据、算力等要素的发展适应于工业经济运行的体制机制及政策,已经总体领先于数字经济的生产关系。因此,要创新相关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政策中的职能,在制度保障上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属性。具体而言,一方面,以构建相对完整的数字经济制度体系为重点,统筹推进数据产权、数据要素流通与交易,完善数据要素收益与分配制度,强化数据要素赋能作用等基础制度体系建设,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加快数字经济运行体制和治理机制的变革。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政府产业政策是保障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体制机制。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在产业变革与新产业的培育中,各国都十分重视政府产业政策的作用,我国应借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政府产业政策的作用,加快推进科技与产业创新以抢占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2.优化新质生产力的监管以及规范体系

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强有力的制度保障,离不开创新和完善监管方式、建立相适应的规范体系。首先,强化新质生产力的监管方式,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信用监管有机结合,根据信用风险的类别,实施差异化监管和管理。其次,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按照“鼓励创新、平等保护、不简单化禁止或不规范”的原则,实行包容和审慎监管;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对市场主体建立适当的容忍期,建立创新产业“先行先试”机制;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初次轻微违法行为免于行政处罚的清单。最后,强化新质生产力重点领域监管。聚焦“标准引领”,落实重点领域安全管理标准,市场主体对照标准依法经营,政府部门依照标准开展监管。聚焦“智慧监管”,建立监管信息共享和可追溯机制,在重点监管项目领域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发挥信息化技术和专业机构的作用。

3.完善新质生产力的责任以及分配制度

在当今时代,人才是促进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第一资源,科技是促进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创新是促进经济长远健康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想充分发挥人才在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就要完善相应的责任及分配制度。

一方面,建立高校、科研机构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主体责任。这就需要打通和实现人才、教育和科技三者之间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加强工程教育和科学教育,加强培养和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性〔37〕,进而为解决我国在光刻机、高精尖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的“卡脖子”问题提供人才支撑。与此同时,还需要探索“学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学校+大型科研院所”“学校+龙头企业”模式,加快“新理科”“新工科”“新医科”建设,并抓紧制定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专项方案。另一方面,完善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多劳多得,物质奖励向贡献者倾斜〔38〕,要让那些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实实在在地获得财政和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同时,还要完善和构建相应的创新体制,根据人才的实际贡献、能力和价值等多维度,建立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关键科学技术、专注解决“卡脖子”技术的评价体系和收入分配机制,让科研人才没有后顾之忧,充分发挥创造力。

四、结语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物质与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共同富裕的理念与实现路径也必然沿着我们党提出“共同富裕”实现道路继续深化。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契合了当前以创新为引领、以数智为驱动的发展态势,因此需要将全体人民吸纳到以新质生产力促发展的进程当中,以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三要素为关键抓手,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加快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J〕.中国人才,2024,(2).

〔2〕 裴亚军.在创新中赢得主动权〔J〕.中国科技术语,2019,(1).

〔3〕 李艳.语言产业视角下术语开发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术语,2024,(1).

〔4〕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和发展重点〔N〕. 人民日报,2024-03-01.

〔5〕 赵峰,季雷.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构成要素和制度保障机制〔J〕.学习与探索,2024,(1)

〔6〕 刘海军,翟云.数字时代的新质生产力:现实挑战、变革逻辑与实践方略〔J〕.党政研究,2024,(3).

〔7〕 洪银兴.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J〕.当代经济研究,2024,(2).

〔8〕 〔17〕张姣玉,徐政.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审视、逻辑透析与实践路径〔J〕.新疆社会科学,2024,(1).

〔9〕 韩喜平,马丽娟.新质生产力的政治经济学逻辑〔J〕.当代经济研究,2024,(2).

〔10〕〔11〕任保平,王子月.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任务与路径〔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4,(1).

〔12〕高岸起.创造观〔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16.

〔13〕周嘉昕.马克思的生产方式概念〔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4.

〔14〕高帆.“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逻辑、多维内涵及时代意义〔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3,(6).

〔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3.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53.

〔18〕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40.

〔19〕郑礼肖.马克思分工理论视域下共同富裕的现实挑战与对策建议〔J〕.当代经济研究,2024,(1).

〔20〕陈胜利,王东.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韧性:效应与机制〔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3,(4).

〔21〕田瑶,郭立宏.数字经济与地区共享发展——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24,(2).

〔22〕张晖,陈建行. 统一大市场的共同富裕效应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24,(2).

〔23〕徐华亮.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时空演进、逻辑框架与路径导向——基于构建新发展格局视角〔J〕.新疆社会科学,2023,(1).

〔24〕权金亮,刘艺卓,林志刚.区域协调发展视域下边疆地区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路径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23,(5).

〔25〕余义勇,杨忠.从追赶到前沿:后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演化路径研究——基于“政府-市场”双元驱动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23,(12).

〔26〕袁莉.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民营经济营商环境的优化策略〔J〕.改革,2024,(1).

〔27〕李天柱,马佳,高皓天等.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情境下的关键核心技术突破〔J〕.科研管理,2024,(1).

〔28〕李君然,魏莹.国家目标下的创新生态系统构建:以极紫外光刻机为例〔J〕.学术研究,2024,(1).

〔29〕王磊,苗春雨.数字经济背景下高校数字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2023,(7).

〔30〕潘庆中. 国际人才引进、激励、融入战略探析〔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24).

〔31〕毛劲歌,吴贵龙.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要素的结构性差异与配置困境——基于技术-组织-环境理论与扎根理论的联合探索〔J〕.科技管理研究,2023,(20).

〔32〕〔35〕欧阳日辉.数据要素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理论逻辑与分析框架〔J〕.经济纵横,2024,(2).

〔33〕孙小强,高秀云,王玉梅.制造业数智化融合转型发展的关键要素、机理分析及评价指标研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4,(2).

〔34〕孙晨霞,施羽暇.近年来大数据技术前沿与热点研究——基于2015—2021年VOSviewer相关文献的高频术语可视化分析〔J〕.中国科技术语,2023,(1).

〔36〕汝绪伟,张晓月,张雷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政策体系、机遇挑战及路径选择——基于山东省的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3,(23).

〔37〕包水梅,陈秋萍.我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治理困境及其突破——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

〔38〕 刘云,王雪静,郭栋.新时代我国科技人才分类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中国科协人才奖励为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3,(11).

【责任编辑:董史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