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包含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复杂系统,数智化革新和智能化工具是其发展过程中的鲜明特征。数据作为新兴劳动对象,在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新质生产力系统具有自我组织、自我协调和自我行动能力,能够灵活应对时代发展变化与需求。数字技术推动了产业数字化和个性化解决方案的出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新质生产力系统注重环境友好型材料的选用和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和高效化,推动产业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形成。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应推动开放合作与国际交流,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发展新兴产业与绿色智能产业,以及重塑新型生产关系。新质生产力是现代生产力的发展阶段,其组织原则包括强化社会融合性与集体协作性,体现分配多元性,以及推动生产关系向以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为核心的方向转变。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系统论;构成要素;全面深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24)04-0023-14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它不仅深化了我们对生产力的理解,也为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生产关系的重塑提供了新的视角。从系统哲学的角度来看,新质生产力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生产关系紧密相连,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塑造。新质生产力代表着生产力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这一飞跃不仅是技术或工具层面的进步,更涉及生产关系、社会组织形式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等多个层面的深刻变革。通过系统哲学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把握这一变革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趋势。新质生产力的出现、形成和发展都遵循着深刻的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从系统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一过程是动态的、复杂的,它涉及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共同演化。通过深入剖析这些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和引导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持续进步和发展。系统哲学强调整体性和相互关联性,它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视角来审视和理解复杂系统的运作机制。将这一视角应用于新质生产力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其内涵、发展动力和影响。新质生产力作为生产力发展的质变跃迁,不仅意味着物质生产能力的提升,更关乎社会关系的变革和生产方式的创新。通过系统哲学的分析,我们可以探究新质生产力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系统的相互作用,揭示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和发展规律,这对于指导社会实践、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系统哲学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的新型构成要素
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由多要素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其中劳动力、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是核心组成部分。这些要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彼此之间存在深刻的互动与耦合关系。劳动力,作为系统的主体,通过其行动和智力与生产工具形成紧密的联动。通过联动耦合将劳动者的综合能力与生产工具的实践功能在人机界面上实现高效传递与融合,进而促成人机一体化系统的功能提升。同时,劳动对象作为与人们需求密切相关的目标物,也在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劳动对象会在工具系统的作用下经历各种加工过程,从而实现物理、化学或生物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工具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它通常根据劳动对象的特性进行精准匹配,以确保加工的高效与准确。新质生产力的内部同样是一个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不仅劳动者与生产工具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耦合关系,劳动者之间也通过协同合作实现能力的传递与共享。〔1〕这种内部的复杂性使新质生产力成为一个高度集成、动态互动的网络,各个要素在其中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共同推动着生产力的不断提升。新质生产力代表着生产力系统的全面跃迁和升级,涵盖了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三大核心组成部分的进阶发展。这种升级不仅涉及各个子要素系统内部的优化和提升,更赋予了它们比传统生产力系统所不具备的崭新特性。具体来说,新一代的劳动者具备更高的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先进的劳动工具融入了智能化和绿色化的技术元素,创新的劳动对象则体现了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合。〔2〕这些变化共同推动了生产力系统的质变跃迁,形成了更加高效、环保且可持续的生产模式。从历史视角来看,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催生了新兴产业和新型生产力。〔3〕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有机融合,为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尽管劳动过程中的基本要素在所有社会发展形式中均保持一致,但每个历史阶段都会对这些要素进行特定形式的塑造。要深入理解和把握新生产力的支撑体系和显著特征,必须从劳动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入手,探究它们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内涵和新发展。
(一)劳动者:作为新质生产力中介要素的高素质提升
劳动者作为新质生产力中介要素的高素质提升,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具备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要求劳动者不仅具备传统的劳动技能,更需要有高度的创新意识、科技素养和实践能力。在系统要素视角下来理解生产力,是在探寻新质生产力的“一般本质”和“规定”,也就是试图回答生产力“是什么”的问题。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与主体。劳动者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及相互之间的差异,都直接体现了生产力的不同水平。劳动者的主动性、目标导向,以及所具备的技能、知识和创新能力,是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关键力量。新型劳动者明显区别于传统的技术工人,代表了现代劳动力的演变和提升,不仅掌握了高超的技能,更是创造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接受了更高层次的教育。〔4〕作为新质生产力中最活跃和具有能动性的要素,新型劳动者对于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系统内部的劳动者,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劳动力,而是一种智能化的劳动者。智力的创造、传播和应用,在新质生产力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智能化的劳动者,作为新质生产力系统中最宝贵的资源,其数智化技能的提升直接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5〕他们之所以被冠以“新型”的原因在于其高度的智力素养。这种智力素养,不仅涵盖了劳动者的认知能力、创意能力、行动能力,还包括了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共同构成了全面的智力要素。劳动者的视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宽,劳动素质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成为新质生产力创造和使用过程中最为活跃和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另一方面,新质生产力系统中的劳动者,是具备高数字素养的劳动者,能够熟练运用数字化工具。当数字化工具成为劳动的新宠,数据驱动成为工作的新常态时,这要求新时代的劳动者不仅具备数字素养,还能熟练运用各种数字化工具,这种能力已然成为新质生产力系统中劳动者的基本要求。在此背景下,劳动者的技能经历了深刻的变革,体现了全新的工作能力。〔6〕劳动者技能的革新,正是人类社会生产力进入新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这种革新不仅局限于技能水平的简单提升,更强调劳动者要掌握与当前数字化生产力相匹配的专业技能。例如,在过往的经济形态中,劳动者可能仅需要掌握基础的农耕、狩猎或手工艺技能;而在工业革命时期,操作和维护机器则成为劳动者的新技能要求;信息时代则进一步提升了这一标准,使得电子设备操作成为基础中的基础,而更为高级的数字化技能,如嵌入式编程、数据分析、虚拟仿真、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等,正逐渐成为劳动者追求的高级技能。为确保劳动者能够跟上生产力发展的步伐,要对劳动者开展劳动技能的培训,因为技术的实现往往依赖于那些受过良好训练的劳动者。在新质生产力系统中,那些拥有先进数字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尤其是能够参与科技创新的劳动者,正日益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力量。
(二)劳动资料:作为新质生产力客体对象的数智化变革
在新质生产力系统之中,区别于传统生产力系统的根本标准即是劳动资料。劳动资料的智能化是生产力质变的核心表征。智能化劳动资料,特别是其中的劳动工具,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它们不再仅仅是传统的机械工具,而是融入了高度智能化的元素,如虚拟与真实的共在性,以及涵盖了智能化的数字信息基础设施、现代计算和数据处理中心以及各种先进的通信工具。历史上,蒸汽机和计算机等重大技术创新,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提升。如今,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新型劳动工具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机器人等不断涌现,进一步推动各产业的转型升级,并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7〕当然,这些新型劳动工具的有效运用,离不开新型劳动者的创造性劳动、丰富的劳动对象场景以及新型基础设施的支撑。这进一步凸显了劳动资料在新质生产力系统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其智能化对生产力质变的决定性影响。
一方面,劳动资料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是新质生产力系统最突出的变化。在经济学视角下,当生产力踏入新的发展阶段时,劳动资料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型。劳动资料是划分生产力不同发展阶段的首要标识。各经济时代的区别并不在于产出内容,而在于生产模式和所使用的劳动资料。这些劳动资料不仅映射了人类劳动力的发展层次,还深刻反映了劳动过程中社会关系的演变。〔8〕从自然经济时代的农业生产工具,演进到工业经济时代的机器设备,再到信息经济时代的集成电路与软件系统,劳动资料的形态与功能持续演变。随着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的兴起,颠覆性前沿技术催生了新型劳动资料。这些新型劳动资料以“算力”为基石,结合嵌入式传感器、高性能服务器、图形处理单元、张量处理单元、5G通讯基站等尖端技术,对传统工具机、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进行了深刻改造。例如,在工业4.0的物联网技术助力下,企业能利用生产线上密布的传感设备采集数据,构建实时互联的生产网络。所有数据都会传输到集中的云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实时优化与匹配,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新型劳动资料的出现不仅代表了技术的突飞猛进,更彰显了生产力发展的质的飞跃,这些新型劳动资料正推动着人类社会生产力迈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另一方面,数字化的新型基础设施是劳动资料数字化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是新质生产力系统跃迁的重要基石。基础设施,作为劳动工具的关键组成部分,在生产力要素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基础性作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日益显现,对于新质生产力的系统生成具有基础性的影响。以中国的“新基建”为例,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还为中国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支持,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9〕基础设施的状况与特点直观地展现了生产力的水平,融合了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鲜明特点,为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同时也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劳动对象:作为新质生产力主体要素的数智化革新
劳动对象作为新质生产力系统的主体要素之一,在数智化革新的背景下也经历了显著的变化。数智化技术不仅改变了我们对传统劳动对象的认知,还扩展了劳动对象的范畴,主要表现为数据成为劳动对象的组成部分,或者数据与传统劳动对象相互融合而成为一种新的劳动对象要素。
一方面,数据本身成为劳动对象系统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要素的增加改变了传统生产力系统的性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其首要标志是劳动对象发生了质的变化。在自然经济时期,土地、林木和矿产等自然资源是主要的劳动对象,它们自然存在,无需人工介入便可为人类提供生存所需的资料。然而,随着工业经济的兴起,劳动对象逐渐演变为蕴含了人类劳动成果的产品。〔10〕在17世纪甚至更早的时候,除了采掘业外,其他产业部门所处理的对象都是经过人类劳动加工的原料。到了20世纪60年代,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了知识、技术等难以具体化的生产要素的信息化,使它们能够被编码并存储在特定介质中,进而成为可被改造的劳动对象。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深入,数据提取的成本持续降低,使得数据的大规模应用成为可能。在互联网不断扩展的背景下,数据在企业运营中的各个方面都变得愈发重要,它不仅能提升计算程序的竞争力,优化生产过程,还能将低利润商品转化为高利润服务。数据的显著优势和巨大潜力,使其成为一种新的、有待开发的重要资源。随着数据的融入,劳动对象系统已从根本上颠覆了其传统特性,进而催生了新质生产力的诞生,这一变革深刻地重塑了传统经济的发展范式。〔11〕
从经济学的视角来看,数据作为一种新兴的劳动对象,正逐渐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支柱,其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利用尖端的识别、处理和传感技术,生产力发展得以捕获并分析巨量的数据,进而构建精准的模型,将现实世界的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以数字化的形式映射到虚拟空间。这一过程不仅促进了数据产业化,使数据本身商品化,还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12〕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的劳动对象,其商品特性迥异于传统劳动对象。数据在生产过程中可无限次重复使用,而其使用价值与价值均保持稳定,这种属性使数据与“资本商品”有了共通之处。数据的价格体现了其独特性质:购买数据往往只是获得了一段时间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意味着数据的持有者能同时将同一份数据授权给多个使用者。随着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技术的不断进步,以GPT模型、智能摄像、传感器及信息处理设备为代表的新型劳动资料,能够自主捕获各种类型的劳动成果,从而将丰富的价值信息融入数据中。这一过程中,数据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随着新信息的加入而增值,揭示了数据“自我增值”的潜能。数据的这些特性深刻影响了使用数据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构成,使其与传统商品产生显著差异。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定价机制,以及使用数据生产的商品价格体系,都可能经历深远的变革。
另一方面,数字与传统劳动对象相互融合而成为一种新的劳动对象要素,以渗透式的方式革新了传统劳动对象的组成要素,带动劳动对象系统的性质变迁。生产过程中被加工、改造或服务的目标,已由传统的原材料、零部件等实体性对象,扩展到了包括数据、知识等非实体性对象。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的驱动下,能够高效地汇聚、分析和利用海量数据,这些数据随即转化为关键的新型劳动对象,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原料”。〔13〕除了对传统资料的深化,新材料、新能源、数据等全新劳动对象的涌现,极大地丰富了生产力的内涵。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劳动对象的边界不断扩展,数据等新型劳动对象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数据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多样化表现形式,如符号组合、语音、图像等,不仅是对客观事实的记录,更是对信息的逻辑归纳。经过有效的数据处理流程,数据能够释放出巨大的生产力效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系统哲学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的结构特征与聚合方式
在系统哲学视域下,生产力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都有鲜明的新质特征,但新质生产力之所以被称为“新质”,离不开要素的组合方式,即特殊的组合方式形成了新质的各类结构性特征。马克思在比较工厂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的过程中,深刻指出了仅从技术角度审视的局限性,并批判了那种将复杂机器等同于简单工具,或将简化工具视为复杂机器的观点。这种观点实际上忽略了“历史要素”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性。生产力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在马克思的理论中,都展现了鲜明的新质特征。机器的技术复杂性是一个显著的新质,但这并不是其成为新质的唯一原因。更为关键的是,机器导致的劳动过程的深刻变化,例如工具的专门化、局部工人的专业化,以及生产过程中分工与合作的全新调整。〔14〕这些要素的特殊组合方式,正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各类结构性特征的根源。换言之,新质生产力的形成,离不开这些要素之间独特的组合和相互关系。〔15〕这种特殊的组合方式不仅改变了生产的技术基石,更在生产过程中引发了“量的比例”的变迁,从而催生了如现代工厂制度等新型生产组织模式的出现。这正是系统哲学视角下,生产力发展的新质特征得以凸显的关键所在。
(一)充分发挥创新效能的生产力新系统
新质生产力是由生产力要素经过系统设计而形成的有机系统,要素的组合方式有一定的系统逻辑与结构特征,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创新性。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系统的最突出特征,为了实现这一状态,要素之间特殊的聚合方式,不仅显著提升了各要素的性能和质量,还使得要素间的组合方式得以优化。与马克思所描述的大工业时代生产力系统相比,新质生产力更加注重科技、信息和数据等渗透性要素的整合。〔16〕在传统生产力系统中,各要素往往相对独立,彼此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主要依赖于对单一要素的投入和劳动过程的严格控制。然而,在新质生产力系统中,通过科技的应用,所有要素,无论其实体性还是渗透性,都被赋予了数字化的属性,从而实现了要素间的有效信息匹配和数字连接。
新质生产力系统通过高效利用生产力系统的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构建了一个自我组织的动态系统,并通过负反馈机制实现创新性系统结构性特征。首先,新质生产力系统通过精细的分工,在生产力要素之间建立了一种非线性关系。这种分工并非简单的要素叠加,而是一种自我组织的活动,它根据劳动者的技能、生产工具的性能以及生产对象的特点,将这些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进而形成一个功能性系统结构,能够稳定地产出特定产品。〔17〕这种非线性关系是新质生产力系统的核心,确保了系统整体的功能远大于各部分功能的简单叠加。例如,劳动者的技能与生产工具的功能紧密耦合,工具的性能与生产对象的特性相匹配,这种紧密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使整个系统形成了一个高效、协同的整体。〔18〕
其次,新质生产力系统作为一个自组织的动态系统,是劳动者与系统的有机融合。新质生产力系统充分体现了人的自主意识和创造力,劳动者能够感知和理解自然环境进行推理和预测,进而产生改造自然的设想和计划。这种人的意识主导下的自我组织、自我协调和自我行动,使系统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开展高效的生产活动。新质生产力是一个能够灵活应对时代发展变化与需求的动态系统,它深耕于新兴的科技领域,且融入了丰富的数字技术元素,这为其赋予了强大的适应性和生命力。〔19〕在数智科技的引领下,新质生产力成功突破了传统生产力对资源和能源的过度依赖,实现了一种更为高效、高质量的发展模式。新质生产力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动态系统,关键在于其能够不断吸收数智创新推动的先进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成果。这些技术的融入使得新质生产力具备了更强的应对能力和更高的灵活性,可以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与需求进行快速调整和优化。从涵盖范围和特性上来看,新质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有着显著的区别。前者是在科技、信息和数字化等现代技术的共同推动下应运而生的,对其生产方式、组织结构和价值创造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最后,新质生产力系统还具备一种负反馈机制,这使得系统能够在开放环境中保持自我平衡和稳定,即使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系统也能通过捕获这些变化并作出相应调整,从而保持其稳定性和可预测性。这种机制对于确保人类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进行稳定、可持续的生产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这种科学的组合方式不仅遵循了要素组合的规律,还产生了更大的组合效应。新质生产力系统的创新性结构是实体性要素和渗透性要素的深度融合,特别是数据、教育和前沿学科知识等要素的比重将不断增加,新质生产力的内部结构日益丰富且科学,充分展现了其创新性和系统设计的精妙之处。
(二)具备开放融合特性的生产力新系统
新质生产力之所以能够具有创新性特征,与其系统的开放融合性是密不可分的。新质生产力系统的核心在于创新驱动,而创新又离不开系统的开放性和融合性。新质生产力通过深度整合科技、人才和创新要素,形成了一个开放且高度融合的系统,这使得它能够不断吸纳新的技术、知识和资源,进而催生出更多的创新点。〔20〕生产力的科技创新并非传统的基于单一学科的常规创新,而是依托于前沿脑科学、通信科学、物理学、光学、数学、材料学、生物学等诸多先进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逐步引领新的产业变革,开拓新市场,并衍生出新模式、新业态、新赛道,对整个经济发展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数字技术作为动能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颠覆性科技创新的实现,利用其连接、聚合和分析功能,通过数字孪生、数字化生态嵌入、数字化开放式创新和数字化分布式协同等机制,推动了高端颠覆性科技创新目标的实现。〔21〕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加速形成,通信、能源、制造等领域的颠覆性创新技术不断涌现,如通用量子计算机、6G、类脑计算、可控核聚变、绿氢制备、生物打印、人形机器人等,使新质生产力系统摒弃传统的技术体系和增长路径。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系统的开放融合性,正是这种特性使得新质生产力能够不断吸纳新的技术、知识和资源,进而催生出更多的创新点,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22〕新质生产力系统的融合性特征首先表现为数字技术蓬勃发展基础上的产业融合。数字技术为系统的产业融合提供了技术基底与支撑,没有快速流通和高渗透性的数字技术,新质生产力系统内部的各类要素就无法有效的交融形塑。
第一,数字技术高效赋能生产要素,实现了多要素的优化融合,带动新质生产力系统的开放性结构逐步生成。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显著加速了数字产业化进程,推动了基于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的各个产业的蓬勃发展,而且还通过不断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如5G网络的广泛覆盖和高速的网络连接,为万物互联互通提供了有力支持。新技术使之前难以标准化的精密劳动得以标准化,从而为智能机器人替代人力劳动铺平了道路。原本系统化的劳动过程现在被分解为若干个简单、重复的环节,这降低了生产对拥有特定技能的劳动者的依赖。如参数调整、设备维护、流程监控和市场营销等环节,不再仅仅依赖于高级工匠的特定技能或经纪人的知识和信息优势,而是更多地受到数据驱动的客观因素的影响。〔23〕同时,随着劳动过程中各阶段所需的劳动时间大幅缩短,劳动者、机器和流通环节之间的协作对人力信息传递的依赖也在逐渐减少,更多地是依靠云计算等现代技术进行实时调控,这无疑极大地提高了协作的效率。
当生产资料发生质的变化时,它必然会推动社会各生产部门进行系统性的改革,其中包括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24〕为了实现数智化对大工业生产的深度改造,并突破原材料和销售市场的种种限制,我们必须探索和发展全新的动力系统,如可控核聚变、氢能、光伏能和可循环新能源等。正如当年机器生产替代工场手工业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发展一样,今天以新动力系统、新传动系统、新工具机体系和新的控制系统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劳动资料,也将引领新一轮的社会分工大变革,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为未来的经济增长注入更为强大和持久的新动力。
第二,数字技术特别是大模型算法技术的进步,极大提升了数字技术对数据要素的抓取、存储、编译、分析和整合能力,为新质生产力系统的开放融合性赋予技术基础。这使企业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开发出丰富的产品和服务,为产业数字化提供个性化的智慧解决方案。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也体现在企业对整个产业链的数字化重塑上,这种重塑是全过程和全角度的,它使企业在决策、生产、运营、销售等环节实现了全方位的数字转型升级,有效提升了效率和竞争力。〔25〕新质生产力与创新技术、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紧密关联,正是建立在数字技术深入应用的基础之上。数字技术不仅优化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更提高了要素间的协同效率,推动了产业链的完善和创新链的构建。〔26〕通过数字技术的引领,新质生产力加速了不同行业间的整合与交叉创新。例如,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就是在数字技术推动下实现的深度融合,催生了全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运营模式。数字技术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在结构和功能上与传统产业进行了深层次的交叉与整合,更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实现了高价值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进一步优化了供应链,推动了产业链的升级。数字技术还将创新要素注入传统生产资料的发展模式,通过算法、算力和平台等工具,使生产资料得以重新融合,形成了更具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这种新质生产力不仅有助于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实现经济的持久发展,更能推动产业创新,加速新兴产业的形成,对未来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27〕因此,数字技术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力量,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教育优先发展及人才引领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符合绿色可持续的生产力新系统
新质生产力是一个以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显著特征的系统,这同样与其要素的组合方式有密切联系。新质生产力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或产业的革新,更是一个融合了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综合系统。这一系统的核心特征,即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与其内部的要素组合方式息息相关。首先,新质生产力的数智化特征,得益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生产的迭代速度,使海量信息传播成为可能,也使人类的认知思维方式走向多元化、立体化、情景化、可视化、空间化和具现化。〔28〕这些技术不仅优化了生产流程、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更重要的是,它们通过智能调控和数据分析,使生产过程更加精准、高效,从而大大降低了能源和资源的浪费。这种数智化的要素组合方式,为新质生产力赋予了鲜明的绿色属性。其次,新质生产力在要素组合上更加注重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材料的选用。〔29〕例如,在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中,广泛使用的集成电路、光伏设备等,都是基于绿色材料和设计理念而诞生的。这些材料和设备不仅性能优异,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极小,完全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最后,新质生产力还通过优化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组合方式,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绿色化和高效化。例如,在现代工厂中,劳动者通过智能化的操作台和高效的物流系统,能够精确地控制每一个生产环节,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另外,新质生产力系统表现为一个适合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系统,在这个意义上,此系统的结构要素与聚合方式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其绿色可持续表现为对人的能力提升和美好生活的持续性。相较于以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本主义生产模式,新质生产力系统呈现出一种更加人性化、可持续的发展态势,不仅聚焦于经济价值的创造,还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新质生产力系统的核心特征在于高技术、新商业模式和创新思维的有机融合。但融合的系统指向并非通过剥削劳动力和滥用数字用户数据来谋求利润,而是通过技术的革新和模式的转变,来推动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职业前景,实现生产资料的高效利用。〔30〕在劳动力市场层面,新质生产力的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改变着传统的就业结构。尽管这可能导致某些传统岗位的消失,但同时也孕育着新的就业机会,带动教育和培训体系与时俱进,注重实践、创新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从经济结构的视角来审视,新质生产力具备颠覆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产业的潜力,这与数字资本主义的短期经济利益导向截然不同。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企业将更加注重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的敏锐度,这将直接决定其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在消费模式方面,新质生产力同样展现出独特的优势。随着个性化和定制化生产的兴起,消费者将享有更多选择和自主权,能够获得更加符合个人需求品味的产品与服务,这与数字资本主义通过各种营销策略来操控和诱导消费者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31〕此外,新质生产力还将对社会关系产生深刻影响,人们的交往、工作和生活方式都将随之发生变革。这些变革有助于构建更加紧密、多元的社会联系,促进文化价值的交流与碰撞。总之,新质生产力系统是一个以人为本、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它通过推动新型生产方式、重塑劳动力市场、优化经济结构、创新消费模式以及构建新型社会关系等多个维度,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潜力。
三、系统哲学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的优化路径
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新质生产力的优化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如何优化新质生产力,是我们要重点面对和攻克的难题。新质生产力的优化过程中,创新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创新体系的聚合效应,就必须打破体制壁垒,促进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之间的创新资源共享和协同合作,此时,国家创新体制的完善,可以为创新提供强大的制度保障。通过构建开放、包容、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而推动生产力的整体提升。数字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融合对于生产力的优化也具有重要意义。“数字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催生、孕育新形态的新质生产力,还会助力科技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两者之间是双向驱动的关系。”〔32〕然而,数字经济的复杂性、开放性和动态性也给治理带来了挑战。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就是要通过制度建设和政策支持,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同时,加强跨部门、跨领域的协作与联动,推动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实现数字经济的系统性发展与融合。除此之外,深度融合是数字经济释放最大价值、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路径。深度融合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路径。深度融合意味着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之间的边界逐渐模糊,各种资源、信息、技术等要素在系统中自由流动、优化配置。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数字经济的附加值和竞争力,还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和升级。当然,在新质生产力的优化过程中,要不断塑造新型生产关系,确保生产关系通过经济利益结构始终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只有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协同合作、实现深度融合、塑造新型生产关系,才能够推动生产力的持续优化和升级,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一)完善国家创新体制,发挥创新体系的聚合效应
完善国家创新体制、发挥创新体fsBcrq46tz4u+s4NL0uhSCsALHYKgSOMFfoHEZIff10=系的聚合效应,是系统哲学视域下优化新质生产力路径的重要策略。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创新型政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开放合作与国际交流以及培养与吸引创新人才等一系列举措,可以有效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为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完善国家创新体制,发挥创新体系的聚合效应。在系统哲学视域下探讨新质生产力的优化路径,首要之策在于完善国家创新体制,充分发挥其作为复杂系统中各创新要素交互融合、协同作用的聚合效应。国家创新体系的优化首当其冲依赖于宏观层面的规划与引导。国家应运用系统思维,从全局视角出发,明确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以及实现路径,通过科学合理的政策法规设计,引导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依据自身优势与特色,积极参与到创新驱动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来。〔33〕优化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结构,使之成为一个具有高度适应性、动态平衡性和高效协同性的复杂系统,形成有利于创新活动蓬勃开展的生态环境。
构建创新型政府。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是规则制定者,更是服务提供者和协调者。在系统哲学视角下,政府应致力于转变职能,从传统的管控型转向服务型、创新型,提升其在创新资源配置、政策引导、环境营造等方面的效能〔34〕,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基础研究、应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吸引国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优化人才激励机制,构建开放包容的创新政策体系,降低创新门槛,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创新活动,从而有效激活企业、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的内在动力,形成创新合力。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知识产权是创新活动的重要产出,也是创新生态系统良性运转的基石。在系统哲学框架内,知识产权保护被视为维护创新系统稳定性和激发创新活力的关键环节。为此,国家应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提升法律的预见性、公正性和执行力,为创新主体提供明确的产权预期和有力的法律保障,加强知识产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侵权行为,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推动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知识产权的市场化流转和价值实现,进一步激发创新主体的内生动力。
推动开放合作与国际交流。在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的创新体系都无法孤立发展,必须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实现资源、信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跨国流动与共享。基于系统哲学的全球视野,国家应积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格局,通过参与全球创新治理、搭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式,引入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端人才,提升本国创新体系的国际化水平和全球竞争力。〔35〕鼓励本土创新主体“走出去”,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提升其在全球创新链、价值链中的地位。
培养与吸引创新人才。人才是创新活动的核心驱动力,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在系统哲学视域下,人才被视为创新系统的“活性因子”,其质量、数量及结构直接影响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因此,国家应将人才培养与引进置于创新战略的优先位置,通过改革教育体系、优化人才政策、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途径,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交叉学科背景、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提供充足的事业发展机会,激发人才的创新精神与创造潜能,确保创新人才在创新体系中发挥最大价值。
(二)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实现数字经济的系统性发展与融合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态,不仅颠覆了传统经济运作模式,更以其特有的创新力与渗透力,塑造出一种全新的社会生产力形态与发展导向,对全球经济格局与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在优化新质生产力、驱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方面,数字经济展现出无可比拟的价值与潜力。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是实现数字经济系统性发展与深度融合的关键所在,其并非单一维度的任务,而是需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技术及市场等多元手段,旨在确保数字经济在规范、有序且高效的轨道上稳健前行。
其一,法律制度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其完备程度直接决定了数字经济能否在法治轨道上有序运行。〔36〕一方面,应明确数字经济的法律地位,通过立法手段赋予其法定权利与义务,奠定其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合法地位。另一方面,界定权责关系,明晰政府、企业、个人等各类数字主体在数据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权利与责任边界,构建清晰、公平、可执行的权责框架。此外,制定与更新数字经济运行规则,涵盖数据保护、网络安全、知识产权、电子商务、区块链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伦理等诸多领域,确保规则体系与时俱进,适应数字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需求。
其二,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是推动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物质基础与技术支撑。应大力投资建设并优化升级以5G网络、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物联网、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一方面,扩大基础设施覆盖范围,消除数字鸿沟,确保数字经济惠及全社会;〔37〕另一方面,提升基础设施性能与效率,满足大规模、高速度、低延迟的数据处理需求,为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引擎。此外,还需强化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能力,构建全面、立体、动态的网络安全防御体系,保障数字经济运行的安全稳定。
其三,深度融合是数字经济释放最大价值、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路径。政策层面应引导并激励企业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推动生产、流通、消费等全链条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深度重构与优化。鼓励跨界融合创新,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大量高质量就业岗位。政府应积极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咨询服务、人才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助力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跨越“数字鸿沟”,顺利融入数字经济浪潮。
其四,数据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其流动与利用效率直接影响数字经济的整体发展水平。应打破部门、行业、地域间的数据壁垒,构建统一、开放、共享的数据要素市场,畅通数据流动渠道,提升数据资源的配置效率。同时,建立健全数据确权、定价、交易等机制,激发数据要素市场活力。在推动数据开放共享的同时,高度重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数据流动与利用的合法合规,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三)完善现代经济体系,发展新兴产业与绿色智能产业
新兴产业与绿色智能产业的崛起与发展无疑占据了产业发展的核心地位,并对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整体竞争力提升以及新质生产力优化均产生着深远影响,两大产业的发展路径及其内在逻辑构成了现代经济体系构建不可或缺的基石。
其一,应着力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这些产业具有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等特点,对于提升国家竞争力和优化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于各行各业,推动生产方式、管理模式乃至社会形态的深刻变革。在产业层面,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挖掘与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精准依据,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云计算技术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降低企业信息化成本;人工智能技术则通过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赋能制造业、服务业等各领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与服务,显著提升劳动生产率。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我国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中抢占先机奠定了坚实基础。〔38〕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作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代表着一个国家工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工业互联网、机器人、增材制造等智能制造技术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与排放,实现精细化、柔性化、个性化生产。通过智能化改造,企业可以实时监控生产过程,精准预测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生产计划,有效降低库存,缩短产品上市周期,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不仅推动绿色智能产业快速发展,也为其他产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撑。
其二,积极发展绿色智能产业,推动绿色生产和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通过建立完善的绿色智能产业链,推动绿色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面对全球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绿色智能产业以其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独特优势,日益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39〕发展绿色智能产业,推动绿色生产和智能制造深度融合,既是应对环境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优化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精密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的创新应用,促使产业链向更高附加值、更高技术含量的环节延伸,推动产品向定制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崛起,不仅提升了我国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也带动了相关配套产业及服务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高端装备产业链,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争取主动权提供了有力支撑。构建绿色智能产业链,要求从源头到终端,全产业链贯彻绿色、环保理念。在原材料采购阶段,倡导绿色采购,推广可再生、可降解材料;在生产制造阶段,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减少废弃物排放,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在产品使用与回收阶段,推行循环经济模式,促进产品设计、生产、使用、回收全过程的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通过构建绿色智能产业链,实现产业生态化,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新兴产业以其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源,驱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绿色智能产业则通过引入环保与智能制造理念,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推动经济走上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两者的有机结合,既提升了国家整体竞争力,又推动了新质生产力的持续优化与提升。国家层面应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这两大产业的重要地位与作用,通过制定前瞻性产业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培育市场主体、优化市场环境等多元手段,积极推动新兴产业与绿色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持续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助力我国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主动,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塑造新型生产关系,确保生产关系通过经济利益结构促进生产力
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学范畴中的核心概念,特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围绕生产资料占有、劳动分工、产品分配等环节所形成的经济联系与互动模式。生产关系的性质、结构与运行机制,对生产力的释放、优化与提升具有重要影响。构建符合时代特征与发展趋势的新型生产关系,对于破解当前生产力发展瓶颈、激发经济活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塑造新型生产关系需要从经济利益结构、社会融合性、集体协作性以及分配多元性等多个维度进行系统思考与综合施策,从而可以构建一个既能有效调动各生产要素所有者积极性与创造性,又能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生产效率的新型生产关系。〔40〕新型生产关系的构建与完善,不仅是破解当前生产力发展瓶颈、激发经济活力的关键,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其一,重塑经济利益结构:新型生产关系的关键部分。经济利益结构作为生产关系的内在构成,直接关乎资源分配的公正性与效率性,对生产力的释放与提升起着关键作用。在传统生产关系中,经济利益往往高度集中于少数资本所有者或大型企业手中,导致资源分配严重失衡,抑制了广大劳动者及其他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Ylu66tmIOdOUJqgacD1IUw==制约了整体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塑造新型生产关系,首要之举在于重构经济利益结构,实现利益分配的公平、透明与合理。新型生产关系应摒弃利益过度集中的弊端,构建以劳动价值为基础、兼顾各生产要素贡献的利益分配框架。通过立法、政策引导及市场机制,确保劳动者、投资者、管理者以及知识、技术、数据等新型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在经济活动中获得与其贡献相匹配的回报,激发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形成共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合力。〔41〕新型生产关系应重视对弱势群体、小微企业、创新创业者等利益相关方权益的保护,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营商环境、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措施,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拓宽创业创新空间,使各类生产要素所有者在市场竞争中享有平等的机会与权利,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广泛、均衡发展。
其二,强化社会融合性与集体协作性:新型生产关系的组织原则。社会融合性与集体协作性是新型生产关系区别于传统生产关系的重要标志,对于提升生产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传统生产关系中,个体之间的隔阂与竞争往往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而新型生产关系则强调打破壁垒、增进合作,通过构建开放、包容、协作的生产组织模式,激发创新思维,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生产力发展。新型生产关系倡导打破地域、行业、阶层等界限,通过搭建多元化的交流平台,增进个体间的沟通与理解,形成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为生产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42〕新型生产关系鼓励建立以团队合作为基础的生产组织形式,通过强化内部沟通、协作与共享,提升生产过程的协同效应,激发创新思维,解决复杂问题,从而推动生产力的持续提升。
其三,体现分配多元性:新型生产关系的动力源泉。分配多元性是新型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趋势的重要特征,对于激发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创新性具有重要价值。在传统生产关系中,分配方式单一、固化,往往无法充分调动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而新型生产关系倡导根据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贡献、风险承担、创新能力等因素,实行差异化、个性化的分配方式,以满足其多元化需求,激发其参与生产过程的热情与动力。新型生产关系应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兼顾其他生产要素的贡献,通过绩效考核、股权激励、知识价值定价等方式,确保各生产要素所有者获得与其贡献相符的经济回报。新型生产关系应鼓励各生产要素所有者共同承担风险、共享收益,通过风险投资、众筹融资、合伙人制等形式,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合理分摊,激发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创业创新精神。
四、结语
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有机系统,它展示了从传统生产力到现代生产力的显著跃迁。这一跃迁不仅仅代表技术和工具上的更新换代,更深层次地反映了生产力系统要素性质和组合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传统生产力主要由传统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组成,其组合方式相对固定且简单。然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新质生产力应运而生,它呈现为全新的要素性质和组合方式,这标志着生产力系统的一次重大飞跃。在新质生产力系统中,劳动者具备了更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劳动资料变得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劳动对象也随之扩展和深化。这些新型要素的优化组合,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更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智能化、绿色化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征,推动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快速发展。这一跃迁对生产关系也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兴起,生产关系逐渐从传统的以物质资本为核心转向以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为核心。劳动者的地位得到提升,他们在生产过程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与资本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平等和互利。因此,从传统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的跃迁,是生产力系统要素性质和组合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这一转变不仅推动了生产效率的提升,更进一步引发了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系统的深刻变革。这种变革将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加广阔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18〕 郭明飞,陈继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系统论实现机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0,(4).
〔2〕 王朝科.从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基于经济思想史的考察〔J〕.上海经济研究,2024,(3).
〔3〕 姜长云.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发展要求和发展重点〔J/OL〕.西部论坛.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200.C.20240408.0830.002.html.
〔4〕 胡莹,方太坤.再论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与形成路径——以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为视角〔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4,(2).
〔5〕 肖巍.从马克思主义视野看发展新质生产力〔J〕.思想理论教育,2024,(4).
〔6〕 彭绪庶.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逻辑,发展路径与关键着力点〔J〕.经济纵横,2024,(3).
〔7〕 王世泰,曹劲松.新质生产力的缘起,生成动力与培育机理——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24,(3).
〔8〕 任保平.以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全方位推进新型工业化〔J〕.人文杂志,2024,(3).
〔9〕 贾丽民,郭潞蓉.唯物史观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的主体动力源探析〔J〕.理论探讨,2024,(2).
〔10〕 贾若祥,窦红涛.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重大意义及发展重点〔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24,(2).
〔11〕 翟绪权,夏鑫雨.数字经济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机制构成与实践路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
〔12〕 周文,叶蕾.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4,(2).
〔13〕 贾文娟.新劳动的核心特质及其中国的时代呈现〔J〕.浙江社会科学,2024,(3).
〔14〕 骆前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特征与优势——基于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比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1,(5).
〔15〕 黄群慧,盛方富.新质生产力系统:要素特质,结构承载与功能取向〔J〕.改革,2024,(2).
〔16〕 姚树洁,张小倩.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战略价值与实现路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
〔17〕 姚树洁,王洁菲.数字经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及实现路径〔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
〔19〕 徐政,张姣玉.新质生产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价值旨向,逻辑机理与重要举措〔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2).
〔20〕〔22〕 王水兴,刘勇.智能生产力:一种新质生产力〔J〕.当代经济研究,2024,(1).
〔21〕 张斌,李亮.“数据要素×”驱动新质生产力: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J/OL〕.当代经济管理,https://link.cnki.net/urlid/13.356.f20240409.1530.002.
〔23〕 郭晗,侯雪花.新质生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与路径选择〔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4,(1).
〔24〕 陈秀英,刘胜,沈鸿.以数字化转型赋能提升新质生产力〔J/OL〕.新疆社会科学,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5.1211.F.20240401.1654.004.html.
〔25〕 罗爽,肖韵.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J〕.新疆社会科学,2024,(2).
〔26〕 张夏恒,肖林.数字化转型赋能新质生产力涌现:逻辑框架,现存问题与优化策略〔J〕.学术界,2024,(1).
〔27〕〔40〕 高帆.“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逻辑,多维内涵及时代意义〔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3,(6).
〔28〕 苗菊,吴聪聪.数字认知与传播中的多语言多模态术语知识库——社会应用与价值实现〔J〕.中国科技术语,2023,(4).
〔29〕 令小雄,谢何源,妥亮等.新质生产力的三重向度:时空向度,结构向度,科技向度〔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
〔30〕〔38〕 张林,蒲清平.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理论创新与价值意蕴〔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6).
〔31〕 魏崇辉.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意涵,历史演进与实践路径〔J〕.理论与改革,2023,(6).
〔32〕 姚树洁,王洁菲. 数字经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及实现路径 〔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2).
〔33〕 姜晓萍.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14,(2).
〔34〕 郑巧,肖文涛.协同治理:服务型政府的治道逻辑〔J〕.中国行政管理,2008,(7).
〔35〕 周静.全球产业链演进新模式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6,(3).
〔36〕 张勋,万广华,张佳佳等.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J〕.经济研究,2019,(8).
〔37〕 黄尹旭.区块链应用技术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之治理——以数字货币为例〔J〕.东方法学,2020,(5).
〔39〕 李晓萍,张亿军,江飞涛.绿色产业政策:理论演进与中国实践〔J〕.财经研究,2019,(8).
〔41〕 黄尹旭,杨东.“利益—权利”双元共生:“数据要素×”的价值创造〔J〕.中国社会科学,2024,(2).
〔42〕 夏先良.新时代开放型社会治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6).
【责任编辑:董史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