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融入高职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路径研究

2024-08-06 00:00:00胡倩倩王通武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19期

[摘 要] 高职工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新时代对工科人才的要求构成了非遗融入高职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的现实诉求的基础。将非遗融入高职工科专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非遗传承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强化工匠精神,还能增强民族自信,实现爱国主义教育。非遗融入高职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实施路径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两个方面来实现。课堂教学中应优化课堂设计,通过项目式教学推动非遗融入教学过程;整合课程内容,在案例分析中融入非遗元素;改革教学模式,利用数字化手段重现非遗技艺。在课外实践中,建议开展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非遗传承和保护现状的理解;加强校企合作,从多元视角理解和传承非遗;建立师承制度,实现非遗的可持续传承和发展。

[关 键 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爱国主义教育;高职工科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9-0133-04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法律规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浓缩了历史文化的精髓。

该法律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和体验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各类主题活动”[1]。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青年学生中占比很大,他们的思想信念相对不够坚定,更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可塑性更强,更需要对其进行思想引领,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高职工科专业由于其专业设置的特点,对学生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略有欠缺,因此,充分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里蕴含的丰富资源,将其融入高职工科专业课,做好历史文化的传承,是弘扬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举措。

一、高职工科专业课程体系概述

(一)高职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内涵特征

高职工科专业覆盖了许多领域,包括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汽车工程技术等,具体的专业可能会因地区和学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这些专业通常以实践和技能为重点,旨在让学生掌握一种或多种具体的技能,以满足特定行业的需要。专业课程体系为培养工程技术人才而设置,其重要部分就是工程技术领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

(二)高职工科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忽视人文教育

对于高职工科专业来说,由于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相对聚焦于专业技术技能和实际应用上,人文社科类课程设置比重较小,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可能对人文教育重视不足。这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和教学方法上,一方面,工科专业可能过于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知识,而较少关注学生的审美素养、道德素质、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另一方面,在教学上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导致忽视对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高职工科专业存在的问题并不能代表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只是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某些偏颇。实际上,包括工科在内的所有专业都应当注重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能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培养目标无法满足人才需求

教育部一直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发布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等,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在开展研究和实践新工科建设时必须在其前赋予‘中国’二字,即在新工科专业建设及其人才培养时要强调中国背景、中国需要、中国标准、中国模式、中国特色和扎根中国,这是对新工科建设的本土化要求。”[2]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满足新工科建设本土化要求方面,能够提供资源支持。

新工科建设对工程技术人才提出的要求不仅仅是专业技能,还包括创新能力、跨领域整合能力、国际视野和文化适应能力。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教育和培训体系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以培养能够适应未来挑战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非遗融入高职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非遗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将非遗融入高职工科专业能够强化工科学生工匠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培养学生成为应对未来新技术和国际竞争新局面的新工科人才。

(二)非遗融入高职工科专业的必要性

1.非遗传承以提高人文素养

非物质文化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上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涉及文化认同和传承,还包括思维能力的培养、情感与道德教育、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和成长的丰富土壤。

一方面,接触和理解不同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使学生意识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这种认识能够促进学生对不同背景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和协作能力。在了解不同文化传统的同时,学生可以思考这些传统在当代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尊重和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应和发展;另一方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到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融合了传统知识和创造力。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这些传统艺术和工艺时,可以激发创造性思维,同时促进对传统知识的现代应用和创新。

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道德价值,学生在学习这些文化时能够在传统和现代知识之间搭建桥梁,促进思想和技能上的自我提升。这种综合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提升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2.非遗传承以强化工匠精神

高职工科学生可以在学习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深化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实践,进而强化其在专业领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非物质文化承载了丰厚的历史与技艺,学习和传承它能够帮助学生接触并理解过去的智慧。通过对传统技艺的了解,学生能够认识到扎实的手工技能的重要性,能进一步强化工匠精神。

学习传统工艺技能,如编织、雕刻、建筑、传统机械制造等,可以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这些技术的精妙和传统文化的智慧。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领悟到工匠精神的实质,即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和不断创新。通过亲身参与传统工艺的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学徒制度或工坊学习,学生可以直接体验工艺的独特技能和精细作业。这种体验能够深化学生对工匠精神中耐心、细致与专注的理解,同时加强他们对质量和美学的追求。

在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结合现代技术创新,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不仅能保留传统工艺的核心价值,还能为其注入新的活力。高职工科学生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3D打印、数字仿真等,对传统工艺进行创新,以更高效、环保的方式传承工艺,同时提高工艺的精度和质量,践行工匠精神。

3.非遗传承以增强民族自信心

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有助于保存和弘扬传统文化,还能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可以激发学生对工艺专业的热爱,进而增强民族自信心。

高职院校学生传承非遗有着先天的优势,非遗也能够更好地反哺这些学生。首先,高职院校生源多来自本地,通过学习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方文化,了解和参与本地的文化习俗,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自身历史和文化根源的尊重与认同。这种深入的学习和理解有助于学生认识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在潜移默化中落实爱国主义教育。

其次,高职工科学生利用其专业在实践方面的优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创新性地发展和传承这些文化。例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等,展示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使传统文化以更加生动和现代的方式呈现给公众。这不仅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保护,还体现了民族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增强了民族的创新能力和自信心。他们可以将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给世界,促进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这种文化的国际传播不仅有助于提升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还能增强学生和整个民族的自信心和骄傲感。

三、非遗融入高职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路径选择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职工科专业课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课程内容的更新、教育模式的创新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这种融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深厚的工匠精神,还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做出贡献。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

1.优化课堂设计,项目式推动非遗融入教学

通过优化课堂设计,开展项目式教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工科专业课教学。在工科专业课程中设计专门的模块,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例如,在建筑专业课程中,可以结合本地传统建筑工艺进行教学。结合工程实践,探究非遗工艺技术,通过引入具有历史与文化价值的非遗项目,如陶瓷制作、传统建筑技艺等,让学生在了解非遗文化的同时,研究其背后的工艺技术和工程原理。例如,在材料科学课程中,学生可以探究传统陶瓷的制作工艺,分析其材料特性及其与现代材料的比较。在土木工程课程中,可以研究古建筑的结构特点和抗震技术。通过这样的项目,学生能将工程知识与非遗文化相结合,加深对传统技术的理解和尊重。同时,鼓励学生在课程项目中探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可能性,创新设计项目,促进非遗的现代转化。运用所学的工程技术知识,对非遗项目进行创新设计和现代转化。例如,在机械设计或产品设计课程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个非遗项目,如剪纸、编织等,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和材料,创造出既保留传统元素又具有现代功能的新产品。这样的设计项目,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还能促进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播和发展。

2.整合课程内容,在案例分析中融入非遗

整合课程内容,通过案例分析来开展非遗传承,将其融入工科专业课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策略。在专业理论课程中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化价值和现代应用,让学生理解这些遗产与工科学科的关联。教师可以选择具体的非遗项目作为案例,指导学生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研究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案例(例如某地区的传统建筑技术、民间艺术等),分析其科学原理和技术特点,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例如,可以分析某一地区的传统制陶技术如何与现代材料科学相结合,从而产生新的材料或产品。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学习,从中了解非遗项目的历史背景、技术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前景。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科技与文化的相互影响,还能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学校可以开发跨学科课程,将非遗知识与工程技术相结合。例如,可以设计一个课程,让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学习和复原传统的木工机械,如古代的水力锯木机。学生不仅能学习机械原理和制造技术,还能深入理解这些技术背后的文化和历史价值。通过分析成功的工匠案例,激励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和追求,这样的课程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文化素养。

通过这些方式将非遗传承与工科专业课程结合,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还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将来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3.改革教学模式,数字化重现非遗技艺

在工科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数字化工具提供了创新的教学模式。通过数字化技术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非遗项目的制作过程,如陶瓷制作、传统建筑技艺等。例如,VR技术能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参与古建筑的修复工作,学习传统结构的设计原理。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工科知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联系的理解。

现代教育技术的一大优势是其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能力,结合在线课程和社交媒体,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和普及性。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学生可以观看非遗相关的教学视频、参与在线研讨会,甚至与非遗传承人进行远程互动和学习。社交媒体也是一种重要工具,它可以用来分享非遗相关的故事、视频或图片,增强学生对非遗的兴趣和参与度。例如,学生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制作的非遗手工艺品或表演视频,从而与更广泛的群体共享和交流非遗文化。此外,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可以直观地学习非遗项目的历史背景、传承方式和文化意义,从而加深对非遗的认识。

通过上述方式,高职院校在工科课堂教学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加深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其未来的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在课外实践中融入

1.开展实地考察,深入理解非遗的传承和保护现状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实地考察,鼓励学生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田野调查中,通过实地考察和采访,深入理解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现状。通过实地考察,学生不仅能够亲身体验非遗艺术的魅力,还能理解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学生可以与非遗传承人进行交流,了解非遗的历史背景、传承方式、现状挑战等,从而更全面地理解非遗文化的内涵。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通过拍摄纪录片、编写考察报告等方式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非遗文化的理解。这种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增强了学生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

高职院校可在校内设立非遗工作坊,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授课,进行非遗技艺的展示与教学。通过设立工作坊,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非遗技艺的学习和制作中,鼓励学生在传统工艺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结合现代技术开发新产品,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非遗的技艺与文化价值。除了工作坊,还可以组织系列讲座,邀请非遗专家、学者就非遗的传承、保护政策以及非遗与现代社会的关系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这样的讲座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理论知识,还能激发学生对非遗保护的兴趣和责任感。

2.加强校企合作,多元视角理解和传承非遗

校企合作对于工科专业学生而言,是一种重要的实践学习方式。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参与实际项目,从而提升自己的实践技能。这种经验不仅仅限于技术操作,还包括项目管理、团队协作等职业技能的培养。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可以联合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企业或工匠,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共同探索传统技艺的现代应用。

在校企合作的框架下,高职工科专业的学生还可以与其他学科的学生合作,共同开发非遗相关的新技术或产品。例如,与设计专业的学生合作,将传统工艺融入现代产品设计中,或者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合作,探索非遗产品的新市场。这种跨学科合作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提供更多元的视角来理解和传承非遗文化,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机会。

3.建立师承制度,可持续传承和发展非遗

高职院校可以与非遗工作坊建立师承制度,让工艺大师进校授课,或安排学生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开展师承学习。学生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传统技艺的同时,将自己的专业技术与传统非遗技艺相结合。将现代科技应用于非遗的保护和创新中。例如,机械工程或材料科学专业的学生可以研究如何利用新材料或工艺改进传统制作方法。这种结合可以提高非遗项目的质量和效率,同时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入理解传统技艺,形成一种技术与文化的双重传承。

随着老一辈传承人的减少,传承难度增大。通过建立师承制度,让非遗传承不囿于学校,即便学生毕业离开校园,这种传承关系也可以存在,从而缓解传承人难寻的困境。

因此,通过建立师承制度,高职工科专业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和传承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将其专业技术应用于非遗的保护和创新中。这种方法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促进了他们的个人成长和专业技能的提升,还真正有助于非遗的可持续性传承和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有效地保护、利用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重要又艰巨的任务。从教育的视角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教育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从高职院校的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有利于高职院校工科专业教育教学功能的充分释放;从非物质文化的角度看,高职院校工科专业的教育教学活动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将非遗融入高职工科教育是实现文化传承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这不仅有助于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利于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素养和强烈民族自信心的新时代工科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EB/OL].(2023-10-24)[2024-03-23].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10/content_6911481.htm.

[2] 林健.面向未来的中国新工科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7,38(2):26-35.

◎编辑 栗国花

①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课题“研学旅行: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路径创新研究”(D/2021/03/35);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分院2022年科研项目“五年制高职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融合培养的研究与实践”(ITSKY-YB 202204)。

作者简介:胡倩倩(1991—),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高职教育教学。

王通武(1982—),男,汉族,江苏连云港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