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专业群教材编写范式的探索

2024-08-06 00:00:00曹慧慧杨杰林欢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19期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以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在“互联网+”背景下,专业群教材编写范式如何进行创新与实践。分析了传统教材编写范式的局限性,并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教材编写的特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教材编写的现状和设计原则,最后总结了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中教材编写的实践经验。

[关 键 词] “互联网+”;专业群;教材编写范式;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中图分类号] G7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9-0113-0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引领着技术变革的浪潮,催生了互联网深度介入社会各个方面的新局面,促进了基于互联网平台与创新元素的社会进步新模式——“互联网+”[1]。

“互联网+教育”的兴起,使得传统教育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材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载体,其编写范式也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教材编写的背景

“互联网+教育”的兴起源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需求的不断变化。互联网技术为教育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使得教育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竞争的加剧,教育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人们更加注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因此,“互联网+教育”的兴起对于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教材编写范式的局限性

传统教材编写范式在多个方面展现出了其固有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不仅限制了教材本身的效用,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教学的创新与进步。

1.内容更新缓慢。其修订和审核周期较长,难以跟上时代的步伐。然而,市场需求和知识体系都在不断地发生变革。这导致传统教材的内容很容易过时,无法满足学生对于新鲜、前沿知识的需求。

2.形式单一。它主要依赖于文字和图表的呈现方式,缺乏多元化的表达手段。这种单一的形式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互动性不足。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材所传递的知识,而无法与之进行互动和交流。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4.缺乏个性化。传统教材内容往往追求普遍性和一致性,而忽视了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困惑和无助,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和方法。

职业教育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打破传统范式的束缚,以更加开放、多元和个性化的方式编写教材,为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二)“互联网+”背景下专业群教材编写的特点

“互联网+”背景下专业群教材编写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更新快速。互联网技术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快速和便捷。因此,专业群教材的内容可以随时更新,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各种新的知识和技术也可以及时地被引入教材中。

2.形式多样化。互联网技术使得教材的形式更加多样化。除了文字和图片外,还可以采用视频、音频、动画等多种形式来呈现知识。这种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设计不同的学习路径和学习资源。

3.互动性强。互联网技术使得教材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学生可以通过在线交流、讨论、作业等方式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互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4.个性化突出。互联网技术使得教材可以更加个性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和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意度。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设计不同的学习路径和学习资源。

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的教材编写设计

(一)专业群的教材编写理念

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的教材编写理念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关乎教学质量和效果,更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知识获取与技能培养。因此,专业群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践应用为核心,以行业特色为亮点,力求打造一套系统完备、实用性强、具有专业特色的教材体系。

1.注重教材内容的系统完备性。无论是基础课程还是专业课程,专业群都力求在教材中全面覆盖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我们还注重教材内容的更新与升级,及时反映最新的科技进展和产业发展动态,使学生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掌握前沿知识,强调教材编写的实践导向性。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专业群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和具体职业特点,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和企业从业者共同参与编写工作[2]。

2.教材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以就业市场为引领,注重培养以技能为根本的教育重点,强化对专门技能的培训,采用任务推进式的教材编写策略,通过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专业群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实训、实验等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

3.注重教材编写的专业特色。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专业群紧密结合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行业的实际情况,突出行业特色和技术特点。持续追踪包含智能水务和水资源文化在内的新技术、新方法及新元素,融入X证书标准,打造一系列符合X证书培训需求、教学实用,并且在专业领域内获得广泛认可的新型教材。同时,我们还注重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发符合行业需求的教材和教学资料,确保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4.为了进一步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专业群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材编写策略。例如,开发了活页式、工作手册式等多种形式的教材,方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学习。同时,还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教材内容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通过多媒体、网络等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生动的学习体验。

5.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专业群还注重模块化教学的应用。通过在工作流程中嵌入相关知识点和技能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同时,结合文字、声音、影像等多种媒介,为学生创造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增强学习效果。

6.为了确保教材内容能够及时反映科技和产业的发展动态,专业群建立了完善的教材更新与管理机制。定期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教材进行评审和更新指导,确保教材内容与时俱进。同时,专业群还注重教材使用的反馈和评估工作,及时收集学生和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水利职业岗位要求的变化,教学资源和配套资料不断地进行优化,对教材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3]。

(二)新形态教材的开发

新形态教材的开发,是职业教育教材在适应新兴产业和人的发展需求时的一次重要创新与调整。这一创新不仅体现在教材内容与形式的更新上,更在于其对于职业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深度融合。专业群鼓励新形态教材的开发,开发过程中融入新理念和新方法,以确保教材的实效性和前瞻性,从而满足新时代对于人才培养的更高要求。

1.新形态教材的基本结构设计应紧密围绕职业能力清单展开。专业群通过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深入剖析岗位需求,形成详尽的职业能力清单。这份清单不仅是构建教材框架的重要依据,更是确保教材内容与职业需求紧密对接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其教学化处理,将职业能力清单转化为教材的教学内容,使得教材内容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这样的结构设计,不仅方便了教材的更新与修订,更实现了活页式教材的灵活性,使得教材能够随时根据产业发展和岗位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2.精细设计新形态教材中的能力训练部分,以提升教材的实际应用效果。针对每一个职业能力点,都设计了相应的能力训练内容。这些训练内容不仅包括了目标设定、准备事项、操作流程等基本要素,还注重了质量标准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制定。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确保学习者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同时,将理论与实践、虚拟仿真相结合,创造性地实现了“理实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教材中,运用了大量的图表、图片等直观形式,清晰地展示了操作流程和方法,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教材立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对于理论抽象或操作复杂的专业,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二维码等外链资源拓展教材内容。这些资源包括视频教程、在线测试、案例分析等,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然而,资源的拓展并非盲目地堆砌,而是需要与教材内容紧密匹配,明确资源在教材中的功能定位,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冗余。

4.对新形态教材的适用性问题进行合理判断。新形态教材并非适用于所有专业和课程,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新形态教材尤其适用于与区域产业紧密对接的专业核心课程。这些课程往往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需要教材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实用性。通过活页式、手册式或立体化的设计,能够显著提升这些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5.在编写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课程标准的要求,确保教材内容与教学目的的一致性。新形态教材的开发应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知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以便更好地编制出既符合教育需求又能受到学生和教师欢迎的优质教材。

三、“互联网+”背景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教材编写的实践经验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的教材编写工作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教材管理、开发原则、开发流程等方面,我们取得了一系列宝贵的实践经验,为行业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教材管理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教材建设的指导方针,严格按照教育部《职业学校教材管理办法》的要求,以提升教材质量为核心,强化教材的全过程管理。专业群注重教材开发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结合学校实际,与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紧密结合,努力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优质教材。同时,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应用性,特别是在专业课程教材中,优先选择那些与实际工作紧密相关、能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知识和技能,确保教材内容与实际需求相匹配[4]。

教材开发前,需进行前期调研,了解师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采用问卷、采访、企业走访等方式收集信息。基于调研结果,学校教材管理委员会将制订教材开发方案。教师在编写教材前,需向委员会提交教材申报方案和纲要。此外,还需成立教材评审委员会,对教材内容进行审议,确保教材质量。教材开发管理要求任课教师具备相关专业素质,通过自主推荐和学校统筹安排相结合的方式,明确分工和责任,确保教材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体现了教材开发管理的系统性和严谨性,旨在确保教材的质量和实用性,满足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

(二)制定教材开发原则

教材开发原则强调中国特色和高水平定位,依据国家教学和职业标准,以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构建科学、先进的教材内容体系。教材形式应多样化,注重实用性和适用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应不同学习方式,突出前瞻性和操作性。教材的结构安排应当遵循科学的原则,并合理布局,图、文、表并茂,形式新颖,语言清晰,层次分明。倡导开发活页式和工作手册式教材。同时,教材应遵守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无歧视内容和商业广告,实行主编负责制,编写团队需包含多领域专家和技术人员[5]。

(三)教材开发流程

教材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需求调查、团队组建、目标确定、标准制订、方案编制、编写模式选择、资源整合、体例编写以及评审等多个环节。

1.教材开发需求调查。教材开发的首要任务是进行需求调查,以了解目标受众的实际需求和期望。通过问卷调研、厂商拜访和专家咨询等方式,收集在读及已毕业学生对知识进步和技能培养的具体需求,以及企业对岗位要求的详细信息。同时,听取专家对教材开发方向和内容的建议,确保教材开发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及教材设计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2.组建校企教材开发团队。依托“双高计划”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重点行业、企业、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等优质资源,组建由专业带头人、技能大师、课程负责人等组成的教材编写团队。团队成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素养,能够确保教材编写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同时,吸纳一线专业技术人员深度参与教材开发,使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岗位需求。

3.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开发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根据职业教育的培养路线和岗位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并围绕关键知识与技能制订专业教学标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编制课程标准,详细阐明所需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课程标准的制订过程中,应充分征求行业专家的意见,确保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经过磋商和审议后,形成完善的课程标准体系,为后续的教材编写工作提供指导。

4.编制教材,编写方案。根据课程标准,制订详细的教材编写方案。方案应包括教材的整体框架、模块安排、内容要点、编写风格等要素。同时,明确编写进度和责任人,确保编写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方案编制过程中,应注重创新性和实用性,使教材内容既符合教学要求,又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5.确定教材编写模式。教材编写模式的选择应根据课程属性和教学目标来确定。可以选择以项目式为核心的教材制作模式,通过实际项目的开展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选择任务导向的教材构建模式,通过一系列任务的完成来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还可以采用模块化教材编写形式,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模块,便于学生分阶段学习和掌握。无论采用何种编写模式,都应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确保学生能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6.整合教学资源。教材开发过程中,注重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将配套的数字资源以二维码形式嵌入教材中,方便学生随时获取相关资料和信息。数字资源包括配套课件、微课、虚拟仿真实验、图表、动画、实时讲解与录播资料等,能够丰富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同时,通过不断更新和优化数字资源,实现多媒介、多渠道以及多种方式进行资源建设的新模式,推动教材的数字转型和碎片化知识的学习。

7.编写教材体例。教材体例的编写是确保教材风格一致性和可读性的重要环节。应制订统一的教材编写范例,包括字体、字号、排版、图表样式等要素的规定。同时,注重教材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使内容层次分明、易于理解。在编写过程中,编者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认知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案例,提高教材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8.教材的评审。教材编写完成后,邀请企业、学校专业专家对教材内容进行评审。评审标准应设置首要指标、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以确保教材的政治导向、思想水平、科学水平、教学水平和文图水平等方面均达到要求。首要指标是政治导向,教材内容必须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教育目标,否则不予通过。一级指标包括思想水平、科学水平、教学水平和文图水平,用于评估教材的整体质量和水平。二级指标则更加具体,包括育人性、创新性、逻辑性、先进性、系统性、教学适用、认知规律、结构完整、文字图表和数字资源等方面,用于对教材进行细致的评估和改进。经过评审后,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教材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最终定稿并投入使用。

9.教材的使用与推广。经过评审和定稿后,教材可以以校本教材的形式投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及时对教材进行修订和完善。经过两个使用周期的检验和改进后,教材具备申请出版的资格。此时,可以积极与出版社合作,将教材推向更广泛的市场,为更多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四、结束语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群在教材编写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果。在编写过程中,依据个性化学习要求、信息化技术应用、实践性导向及持续性内容革新这四个核心原则,紧密结合行业需求,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努力构建与岗位需求、课程内容、职业证书相融通的教材体系。致力于打造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特色教材,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专业群注重教材编写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从教材管理、开发原则、开发流程等方面入手,构建了从校本讲义到校级教材,再到权威出版社出版教材和国家规划教材的多级培育机制,明确了教材开发的标准和流程,严格规划教材编写工作,确保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这些举措有效推动了教材编写的创新与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徐晔.人工智能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教材的三维图景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2021(Z1):117-122.

[2] 吴剑锋,方寅.“互联网+”背景下数字教材编写出版研究[J].中国出版,2022(4):42-46.

[3] 曹艳华,刘玉青.产教融合背景下活页式教材开发与探索:以高职“乳制品加工技术”为例[J].粮食加工,2023,48(3):97-100.

[4] 提伟钢.“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食品类专业校企合作教材开发研究[J].河南农业,2019(36):26-27.

[5] 谢丽苗,邓金莹,曾珠梅,等.基于院校合作的护理专业核心课程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以“儿科护理学”实训项目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2(42):49-51.

◎编辑 王亚青

①基金项目: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专业领域课题“基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水生态修复技术》专业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的研制与实践”(编号:ZI2021040102);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混合式教学在《水环境监测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GXM004GZ03)。

作者简介:曹慧慧(1993—),女,汉族,山西吕梁人,助讲,硕士,研究方向:环境监测和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