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大思政”背景下,以高校为主导构建新时代下融合思政教育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具有深化理论培育成果、打造优质教育品牌、巩固三全育人实效等重要意义。虽然构建的理念已提出,但构建的过程还面临着对接偏差、目标模糊、体制不全、设计不精与缺乏创新等挑战。提出凝聚思想共识,完善实践育人共同体规划体系,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结合专业特色打造实践育人长效品牌等策略,为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思路与参考。
[关 键 词] 大思政;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9-0033-04
“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关乎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党中央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在书写教育领域时代答卷的新征程中,高校以育人主体的重要角色,承担着培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职责,与政府、企业、家庭、社会等一同构成新时代育人共同体,并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在立德树人方面协同发力。
高校学生身心发展阶段处于学校与社会的过渡期,正是政治素养成熟发展的教育关键期。学生在进入社会前,对社会的整体认识、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与自身职业的关系等方面缺乏客观理性的思考,需要高校加强教育引导,提升认识水平。而传统的理论灌输式育人在育人实效上有所欠缺,使高校学生对政治思想与道德理论的学习容易疲乏与迷惑;实践育人的加入,与理论育人形成优势互补,能有效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素质。在大思政背景下,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实践育人全过程,通过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凝聚多方共识,形成教育合力,培养政治思想成熟的高素质人才,既有理论可行性,又有实践操作性,为育人共同体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一、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集中优势资源,深化理论培育成果
构建共同体的目的在于促进共同体内各个组成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挥作用,即“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而产生的新力量”[1]。学校、政府、企业、社会、家庭是影响育人成才的多种教育力量,若形成由高校主体牵头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可结合自身育人特点,充分发挥自身政策、资金、信息、教师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创新创业指导、红色研学实践、企业实习实训等育人形式联系沟通,将各种力量融合在一起,相互依存与促进,协同发力,共同育人,从而使学生学习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在实践中深化报效祖国、为民服务的意识,提升思想成熟度,为成为一名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而努力奋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不断的实践—反思—改进—实践中,理论的正确性才能明晰,才能继续以该理论为方向指南。通过实践育人共同体不断实践、调整与改进,凝练出的智慧结晶会形成独有特色,并逐渐适应时代背景,发挥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因此,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构建更有利于高校掌握正确的育人理念与方法机制。在需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新时代,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形成更是为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真理、学习真理、探索真理提供了认知体系保障与思维发展道路。
(二)有利于形成育人长效机制,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育人机制的形成需要长足的探索,产生的育人实效将长期存在且深远影响每个育人对象的全方位全过程。育人长效机制的有效运转,将有助于打造标杆性育人品牌,进而应用于高校学生自入学到毕业的各个环节,应用于高等学校教育、企业新人培养等各个领域。
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形成为育人长效机制的构建与优质教育品牌的打造提供了可行性参考与思路。面对不同特点、不同阶段的育人对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多方力量共同促进与融汇,形成因人而异的多样化育人方法,以及不同程度的育人效果,相比于单方作用的结果,这种共同体的育人更易形成丰富的成效。比如,在创新创业比赛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毕业进入社会时使其不仅关注经济效益,而且具备奉献社会、服务民众的意识,是大思政背景下需要高校予以关注的。教师的理论引导只是单方面的,如果能让学生切身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再辅以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企业的实践帮助,便能使学生获得沉浸式的深层次多方位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劳动观、价值观。
总之,不断的成效分析能有效发掘优质的协作育人方法,形成的结果易于留存与总结,并且融合多方特色形成的教育品牌可应用到其他育人场景。
(三)有利于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巩固三全育人实效
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构建更有助于学生在经常性的学习与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接受与内化来自共同体合力的教育。
学习思维与实践方式的多样化、创新化、生动化,一是使得学生开始主动思考,保持清晰的头脑和辩证的思维,积极地将自身未来发展和社会的现代化需求相适应,并且学会自主学习与探索,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群体,对理论的接受度相对实践较弱,更乐于从实践中发现规律;二是帮助学生增强行动力,偶尔的勇敢尝试与积极探索也许能得到意想不到的育人结果;三是不仅影响了学生群体,让他们懂得坚持的珍贵,面对未来的困难变得更加自信,在实践过程中充盈获得感与满足感,而且正面影响着育人共同体的每一个对象。比如创新创业成果孵化成功,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企业和行业未来的发展,人才的涌现也为未来地区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二、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挑战
(一)观念差距与对接偏差导致育人合力不足
共同体的形成首先需要多种力量的一致认同与共同参与。虽然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建设思路与理念已经存在并引起了相关重视,但在高校实际贯彻落实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两方或多方力量不能良好匹配对接的问题。一方面,在协作育人过程中高校与企业存在供给与需求无法良好匹配的问题,只注重利益或结果以及沟通合作的不足可能导致实践育人过程存在育人理念的冲突与矛盾。高校在实践育人方面的投入不足也可能导致企业对毕业生评价降低;另一方面,在高校内部,教师的育人想法也可能存在差异,只以自身职称评价为导向而忽视了学生的培养,或者只专注于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育对学生的育人功能,这成为构建育人共同体的内部挑战。此外,高校对教师的实践育人模块的评价体系尚不健全,多以科研与理论教学作为标准,加之部分教师不愿意也不喜欢在课外和学生面对面相处交流,导致其对实践育人关注度不够。
(二)目标模糊与体制不全导致育人规划不清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2]。实践育人的最终目标依然要落实到立德树人,落实到培养高素质人才上。目前,实践育人共同体需要一个清晰的共同目标作保障,而目前可能还存在企业、教师、家长、社会群体等不理解高校开展实践教育是以育人为根本目标,仅仅只是完成任务般草率地完成一些活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共同体所有力量的实践育人工作更加规范、完善与见效,尚需进一步探索。此外,高校并未形成“大思政”视域下完整的育人规划体系,未能与校内外各方育人力量形成相互协作的有效体制,使得各方力量的优势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导致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建设滞后。
(三)整体设计与后续管理缺失导致育人发展难以长远
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核心主体,在共同体构建时厘清各方力量的关系,明确各方力量的优势,做好前期的整体设计与后期的运行管理。高校在实践育人共同体中承担着核心角色,需要做好可持续的育人共同体设计与规划,以及保持与各主体间的联系与沟通,在后期还需要不断反馈创新,以适应时代需求。目前,部分高校仍然缺乏主体责任意识,在进行整体设计与规划时,往往过于突出校内的理论教学,而忽视了“社会大课堂”的育人作用,让学生仅仅局限于校内的第一课堂,没有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带来的实践育人实效。尤其在网络教育资源丰富,平台信息充实的新时期。网络是把“双刃剑”,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很容易滋生出良莠不齐的虚假信息,学生思想尚不成熟,这些负面信息势必会对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信念、行为模式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从而影响实践育人的正向效果。同时,没有把网络建设成学生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而更多的是推送一些“鸡汤”文章,这导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存在一定断点[3]。
(四)过度模仿导致育人形式呈现千篇一律
创新是推动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的关键因素,有助于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途径,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福祉。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构建与育人形式的探究也是如此。如今,实践活动层出不穷,活动形式可以参考与模仿,但如果长期无节制地模仿照搬他人的实践形式甚至是实践成果,就会陷入没有特色、无法贴合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的陷阱。寻找具有自身专业特色或契合社会需求发展的创新性实践活动才能脱颖而出,形成卓有成效的育人品牌,教师才能发挥专业特长,企业才能发掘优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学生才能找到将自身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活动的途径。在此过程中,融合思政元素还能打造出课程思政,让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使有专业特点的实践课程进一步创新,在教育学生践行社会责任、增强担当意识方面发挥更佳的效果。
三、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的策略
(一)凝聚思想共识,发挥资源优势,实现形式思想双合力
事物形成与发展的内驱力来自思想,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构建与发展同样离不开和谐共鸣的思想。没有思想的共同体只是形式上的产物,终究缺少了可直达心灵的力量。
高校在实践育人共同体中扮演着主体角色,要充分发挥主导力量,在育人思维与协同理念上先行一步,提前思考,主动谋划,破除高校内部教师与教师间、教师与学生间,高校与企业间,高校与政府间,高校与家庭间可能存在的思维矛盾与冲突。在理念上,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与专业价值相融合的培养理念,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专业理念深度融合[4],着力于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将育人的共同价值放在个人价值之上。在协同上,高校要秉持专业、行业、团队的协同育人理念,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投入优势,企业的场所与实践教师资源优势,家庭的校外辅助育人优势,共建“家—校—社—企”实践育人一体化平台,在平台上共享信息资源,目标一致向前推进,为培育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而竭尽全力。
(二)树立立德树人的一致目标,完善实践育人共同体规划体系
高校应紧跟时代步伐,紧扣时代主题,紧抓时代脉络,在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的新时代,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要顺应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育的目标要求,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最根本的目标。首先,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一是要统一教师思想认识,使教师认识到自身不仅教授知识,还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二是要鼓励并支持教师在理论教学中融合实践,将政治素养与道德教育贯穿其中,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三是要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如学科竞赛、“三下乡”社会实践、党日活动等,促进师生之间的深入交流,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升其服务国家和人民的意识。其次,校外环境的配合至关重要。政府需在政策制定上明确育人导向,加大教育投入,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提供有力保障。企业则应在学生实习环节,注重职业道德和思想素质的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应承担起辅助教育的重任,培养孩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未来顺利融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还需要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的规划体系。在宏观层面,紧扣时代主题与国家政策,明确总体任务目标,把握构建所需的信息、资源、保障。在微观层面,明晰各主体角色与架构体系,掌握各角色需要承担的任务,以及互相协作沟通的方式。规划体系在推进实践育人工作中可不断接收反馈信息,分析教师、学生评价,搜集相关育人成果,根据育人效果再进行调整,最终实现双赢的良好效果。
(三)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头雁效应”贯彻实践育人全过程
我党历来高度重视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政治引领,着眼长远,立足我国社会现实需要,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
在以共同体为最终落脚点的实践育人工作体系中,党组织的责任主体作用发挥显得尤为重要,能确保在党建方向把关和主题内容呈现方面朝着有利于新时代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前进[6]。在“大思政”视域下的新时代,高校在建设实践育人共同体时,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高校党组织的力量不断带动企业团组与社会群体,凝聚实践育人的强大政治合力。首先,高校内部党组织应起好协同实践育人的带头作用。在实践育人过程中,充分挖掘支部自身独有的育人特点与优势,发挥育人主体角色的关键作用。教师工作党支部应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等工作有机结合,通过课堂教学、科研项目、学术竞赛等多渠道,深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同时,学生工作党支部可以充分利用与学生紧密接触的AgnWgF6o10TTaba9MwN2OBrhPgcMrcE6h6Py2n6n9ms=优势,开展丰富多样的红色研学和党日活动,在学生关键的成长期,强化思想教育。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应发挥关键作用,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人生方向。此外,各党支部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教师和辅导员可以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在日常的教学、竞赛、就业指导等实践中,要共同探讨、互相学习育人的方法和策略。
其次,面对严峻的就业供需不平衡形势,高校党组织可以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全局,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头雁效应”,建立“高校—地方党组织”党建联建机制组织平台,为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同时,高校党组织也可以融合企业党组织力量,在实践育人方面互相沟通学习,比如邀请企业高管为高校学生上一堂丰富有趣的实践性党课,双方带领学生共同开展一次特色党日活动,让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学生内心,使学生哪怕不是一名党员也能深受鼓舞,将来在工作岗位中勇于走在前列,发光发热,为民奉献。此外,还可将支部建在实践育人项目中,临时党支部的建立为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提供了有效的育人模版。
(四)从模仿走向创新,结合专业特色打造实践育人长效品牌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高校要勇于、乐于、善于突破思维定式,在实践育人活动方式等方面的创新上着力。不少院校都具有特有的专业特色,也具备一定的开展专业特色实践活动的能力。基于此,高校可以以特色专业为抓手,开展可长期坚持的实践活动,既充分考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又以别出心裁的活动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在实践中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比如有些高校具有铁路专业特色背景,而高铁又是国家一张最闪亮的名片,加之国家近年来提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口号,高校就可以联系铁路企业与地方政府,以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形式,打造具有铁路特色的实践活动。春运志愿实践活动就是一个经典例子,学生接受企业教师的指导与教育,真实地走上一线,为铁路乘客服务。
此外,实践育人共同体还可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的资源平台,挖掘第二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开辟第三课堂育人新阵地。网络是大学生日常交流与看世界的重要工具,在大学生日常思想教育中,各大主体在注重把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可利用互联网平台,积极开展学生喜爱的正能量实践活动,弘扬时代旋律,传播正能量,切实发挥新时代互联网第三课堂的育人功效。
四、结束语
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构建在新时代还面临诸多挑战,但它的构建不仅对高校,而且对企业、政府、社会等校外群体都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它的构建仍需要多方主体长足的努力,尤其是高校作为核心主体,更应发挥主导作用,促进实践育人共同体大体系的顺利构建,为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培养一批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79.
[2]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14)[G].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496.
[3] 王晨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3,40(9):10-14.
[4] 崔娟,张发钦.党建引领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实践进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14):20-22.
[5] 张大良.课程思政: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遵循[J].中国高教研究,2021(1):5-9.
[6] 高国俊.校地协同机制下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实践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4(1):35-37.
◎编辑 马花萍
①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整合资源构建高职院校特色项目化实践育人共同体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批准号:22JDSZ3157)。
作者简介:杨诗瑶(1997—),女,汉族,四川乐山人,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肖芬(1985—),女,汉族,广东梅州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