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工匠精神是高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必备品格,也是高职学生软实力的重要外在表征。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是建设技能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深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德技并修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但是,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校企合作以及教育方式上实施的不充分、不彻底、不全面,造成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在实践中陷入“悬离”的困境。为此,要深化“三教”改革,构建多元载体,厚植工匠文化,优化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路径,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不断为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动能。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工匠精神;现实动因;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9-0025-04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高职院校以工匠精神为引领培养技术人才的职业道德、劳动技能及创新精神,立足高职特色,在课堂教学、校企合作、技能大赛中锻造新时代工匠型人才,通过大师教导传承、人文教育涵养、长效机制保障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落地生根。当前高职院校培育高质量、高技能的多专多能工匠型人才成为发展新趋势。高职院校培育学生工匠精神的本源载体——匠心与匠能,契合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精神培育与职业能力发展。本文着重从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深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强化学生德技并修等维度审视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现实动因,剖析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现实样态和主要困境,以期探寻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逻辑理路。
一、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现实动因
(一)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是建设技能型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技能型社会。2022年5月开始实施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建设技能型社会”目标愿景。技能型社会建设既需要教育向度,也需要精神向度,即通过弘扬和培育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确保技能型社会建设有正确的道德价值定向。因此,作为技能型社会建设支柱力量的未来劳动者应具备工匠精神。高职院校作为未来劳动者的培养主阵地,则需要将工匠精神融入培养学生过程中,从而为提升未来劳动者技能水平奠定必要基础。在技能型社会全面推进的新时代背景下,高质量技能型人才作为劳动群体的主力军,工匠精神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更彰显了新时代职业教育特色,工匠精神成为未来劳动者追求的职业目标。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工业4.0”、“中国制造 2025”战略的颁布施行,面对国内外市场对于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非常有必要立足工匠精神视域培养兼具匠心、匠能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带动更多高职学生培育匠心、成就匠人,为国家和民族的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多力量,工匠精神成为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适应性的逻辑起点。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当代劳动者用干劲、闯劲、钻劲鼓舞更多的人,通过建设知识、技能、创新型的劳动者展现新时代工人阶级精神风貌。
(二)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是深化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内在要求
《中国制造2025》指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需要大量具备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现实情况是“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总量将接近6200万人,但人才需求缺口约3000万人,缺口率达48%”,高技能人才短缺成为制约经济转型升级的瓶颈。当前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够合理、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等突出问题。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离不开具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践行“工匠精神”着力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实现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向发力”。高职院校联合地方企业共同建设校内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基地,搭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实现地方产业发展与专业体系建设的有机融合,通过项目合作、产品研发等方式帮助职业人才应用所学理论知识、锻炼实践动手技能、强化科研成果转化、培育职业核心素养、提升职场适应能力,持续为产业转型输送高质量工匠。产业转型背景下高新技术企业所需要的从业人员是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工匠精神指引着从业人员在岗位工作中提质增效,以精益求精的精神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为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为制造强国目标的达成提供高质量工匠型人才支撑。
(三)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是培养德技并修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
“德”之修以臻“匠心”。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强化价值引领,将工匠精神纳入职业教育大思政建设范畴。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宗旨、传统、教风、学风、校风等构成的文化生态环境,对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学生匠心风骨形成的重要基础。工匠精神不仅在价值内涵上与勇克难题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道技合一的完满境界保持高度一致,更是培育新时代劳动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承担着培育学生意识形态、提升学生品德素养、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实践中倡导中华文明视域下的工匠精神,宣传现代工匠应当具备的职业基本要求与美德。职业教育应将德育纳入职业能力建设中,将看似抽象的工匠精神渗透到新技能理念发展中。
“技”之冶以固“匠能”。当前高职院校在践行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将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融为一体,培育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技能劳动者和能工巧匠。匠能作为工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劳动者从技的习得到应用,从普通工人到工匠,从基础技能到核心技能的掌握,从技能研发与生产的过渡,这些过程离不开劳动者对技的精益追求,促进“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高职学生在职业技能学习过程中应重视锻造匠技本领,积极参与技能等级考试与国家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评促优,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厚植于个人职业规划之中,促进自身职业能力全面发展。
二、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实践困境
(一)学科式人才培养,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学不充分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梳理,准确定位职业教育类型,纵向贯通各层次职业教育,横向融通不同类型教育,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类型化成为未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题,但职业院校育人模式仍然秉承着学科式人才培养的底层逻辑,特别是本科层次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学科式特征明显,不利于职业院校类型化发展,进而影响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学科式人才培养过程中侧重于人才培养系统性与完整性,课程建设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该课程体系更强调知识体系的搭建。学科式培养有利于为学生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但这种纯理论体系建设忽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发展,大部分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师沿用传统的学科式教学,理论知识讲授脱离技能应用实践,并未根据市场、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变化优化授课内容。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模式仍然沿用传统基础知识+顶岗实训的形式,缺乏对行业人才需求培养的前瞻性,匠能层面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教师、教材、教法作为渗透工匠精神的三个维度,传统学科式人才培养导致工匠精神融入效果不佳,教师如何教出高质量工匠型人才,教出什么样的工匠型人才,用什么方法教出工匠型人才,“三教”改革也成为打破学科式人才培养逻辑的关键路径。
(二)浅层化校企合作,培育工匠精神实践平台不健全
社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有益补充,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离不开社会主体的参与、社会资源的助力。但当前社会就业环境对技能型人才存在认知偏差,收入偏低、社会地位不高、工作环境艰苦成为影响青年群体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当前高质量技术人才供需失衡,作为供给侧的高职院校更应立足岗位优化育人方案,社会需求侧更需要从政策引导、企业参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共同为高职工匠精神培育提供资源、创设条件。
高职院校专业实践主要基于校企合作培育展开,实现校企合作培育工匠型人才的常态化、机制化,从而保证培养工匠精神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例如,“鲁班工坊”成为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组成的新联盟,该模式得到国际认可并逐渐走向世界,当前已经研究制定相关的建设标准、立项、质量监管以及终止退出工作。部分高职院校在实践中工匠精神应用于人才培养处于建设初级阶段,应用效果缺乏必要的监督、评价体系。院校层面的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绩效、学科教学成果、学生职业规划成效缺乏配套的评价框架体系,实践评价作为完善育人实践路径的必要渠道处于“悬离”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高职院校在构建工匠型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也存在缺少校企合作育人平台、欠缺工匠型人才培养载体、弱化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淡化技能竞赛功能等现实问题。
(三)形式化教育方式,工匠文化植入校园文化不全面
工匠精神的提出为地方高职院校培养大国工匠奠定了思想基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政策文件的颁布直接对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明确了方法和手段。但是,部分高职院校在落实党和国家工匠型人才培养相关政策文件精神过程中,从管理层面导入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作为德育内容的补充,尚未将工匠精神理念注入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之列,后续导致专业课教师忽视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弱化工匠精神教育的相关内容,淡化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致使学生不清楚在日常的课程学习、实践应用中如何锻炼工匠能力,尚未将工匠精神与个人专业成长和求职就业进行关联。因此,高职人才培养教育理念普及宣传缺乏工匠精神的融入,影响了教师、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不利于学生体悟、认同与传承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作为职业文化的新凝结,培养学生工匠精神过程中出现内容泛化的趋势,此类问题样态主要表现为:一是培育脱离岗位实际。工匠精神对从业者有着指引作用,但工匠精神主题活动流于形式,如何在岗位技术中精益求精,精的方向如何把握,这类针对岗位实际的需求尚未被关注。二是与文化对接不畅。职业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工匠文化从内涵到实现离不开上述三类文化导入,校园文化是工匠精神的培养渠道,企业文化是工匠精神的落实基础,职业文化是工匠精神的践行载体,文化作为价值观念、行为态度的凝结,当前“工匠精神”培育忽视了其与相关文化的对接,缩小了工匠精神辐射范围,降低了工匠文化的影响力。
三、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优化方略
(一)深化“三教”改革,助力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根据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国家制度建设的目标与要求,国家各相关部委共同开展职业教育“教师、教材、教法”政策制度的顶层架构设计,地方各级政府、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共同制定“教师、教材、教法”政策制度的细则,社会理论参与政策评价评估,将工匠精神具体定义、操作要求纳入制度设计中,为工匠精神有机融入“三教”改革提供政策指引。
教师层次基于校企共同体打造双师队伍,为高职教师提供企业实践的机会,提升本校师资队伍的专业建设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提升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能力互补性。教材层次基于校企共同体实现行业、企业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融入教材建设,提升高职院校教材开发过程中企业参与度,实现技术资源到教学资源的互通共享。教法层次推进教学改革,推进理实一体化改革,将传统的学科式培养转变为理实结合的育人模式,将工匠精神作为职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开发模块化、系统化的实训课程体系,实践性教学应达到总课时五成以上。培养符合新时代所需的高精尖工匠人才从校内实训延伸至企业实习,从企业项目再到校内生产,从人才链逐渐过渡产业链的建设。为使高职学生更好地应对岗位需求与市场挑战,构建贯彻工匠精神下技素并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二)构建多元载体,助推工匠精神嵌入学生素质发展
积极推进高职院校打造素质过硬、专业能力突出的双导师制度,重视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根据专业特色聘请大师建立专门工作室,联合本地企业建设订单班、特色班进行联合培养、委托培养等形式,打造人才共育、成果共享等一站式合作型办学,实现匠心与匠能的协同培育。转变以往社会实践活动分散化管理,依据高职院校不同专业对口岗位需求,将学生校外社会实践与专业实习进行有效融合,提高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效果。内容安排上,将社会实践与企业岗位群、企业文化、专业实习进行有序对接,企业管理制度、岗位作息、企业文化对高职学生匠能发展、工匠精神培育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前普遍存在的高职学生自律性不高、就业信息不足等困境。同时实施关键节点全程化就业服务指导,提升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卓越的技术技能是工匠精神的有效载体,德技并修模式培养更为重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与素养的发展,推进工匠精神与职业能力协同发展,促进“1+X”培养机制下高职学生匠心与匠能全面发展,同步实现学历证书与企业所需职业资格证书融通,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从而实现专业全面覆盖。此外,高职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从认岗、跟岗到顶岗,认识过程主要通过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共同讲授,学生能够快速了解岗位需求,跟岗阶段企业导师担负起指导职责,学生通过岗位实践完成相应的技能操作与工作任务。企业导师将工匠精神从理念到实践的过程提供指引与评价,为校内模式到企业岗位实操提供机会,也从职业道德的涵养升华为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塑造。
(三)厚植工匠文化,助益工匠精神浸入校园文化建设
工匠文化是对工匠精神的凝结和升华。“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动力”。大国工匠、劳动模范是对新时代工匠精神最佳诠释。高职院校可定期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将活动与思政育人相融合,积极弘扬劳模与工匠人才的示范引领作用,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敬业氛围。高职院校应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为地方普及工匠文化,健全相关体制机制提供助力。高职院校应与本地企业建立良好的共生合作关系,根据培育方案构建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教学管理,校内营造良好的工匠精神育人氛围,通过宣传栏、专题讲座、分享会、学习会、讨论会等方式引导全体师生了解工匠精神贯彻下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要求,提高师生的责任意识,引导教师认识到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自觉通过互动、交流、合作等方式强化工匠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与作用。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指向,承担着培育学生意识形态,提升学生品德素养、职业素养的重要使命。“以改革创新彰显工匠精神新时代内涵”,高职院校应善用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来引领育人模式的重塑,同时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精神、物质、制度等文化范畴之列,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内工匠文化氛围。校园文化是经过时间淘洗沉淀下来的学校灵魂,地方政府应当在落实工匠精神的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育,通过校园文化与工匠精神的融合,将工匠精神贯彻与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全面对接,让师生从被动接受理念输入,通过实践活动和宣传教育主动内化工匠精神。与高职院校展开合作育人的企业需建设符合企业文化特征的工匠文化,以工匠文化为内核、以岗位核心能力为载体,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制度,将人才培训、选拔、引进、晋升、考评制度与职业素养发展、工匠精神培育进行关联,夯实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社会文化基础。
四、结束语
工匠精神是精益求精的严谨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开拓创新的创造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人民至上的服务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工匠精神镌刻着“中国基因”。在我国的文化语境中,工匠精神具有传承性、时代性、进步性。高职院校培育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指向与工匠精神两者价值取向高度一致,培育路径相似,具有内在契合性,以岗位为纽带开展校企合作培育技能型人才,在实践实训中渗透工匠精神要素,促进高职人才职业素养、职业态度、职业精神的全面发展,将工匠精神融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不断为新质生产力注入人才动能。
参考文献:
[1] 张玉华.高职院校思政课开展工匠精神教育的必要性、着力点与实施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5):109-113.
[2] 孙凯宁,孙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路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21(24):89-92.
[3] 卞波,刘绍鹏.“工匠精神”的培育:高职院校教育的理念与路径[J].中国高校科技,2021(9):76-80.
[4] 刘燕,程静.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2):85-90.
[5] 林伯海,马宁.习近平关于工匠精神重要论述的生成、意蕴及实践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21(12):21-24.
[6] 徐彦秋.工匠精神的中国基因与创新[J].南京社会科学,2020(7):150-156.
◎编辑 尹 军
①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解构、再认及重塑:工匠精神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认知与实践研究”(D/2021/03/46);常州大学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项目“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常州地方红色文化教育融入校园文化路径研究”(CDGZ2021049);2021年度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大思政格局下高职院校‘精智’就业育人指导服务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1130300121018)。
作者简介:陈国锋(1990—),男,汉族,江苏东台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艺术设计教育。
祝燕琴(1976—),女,汉族,江西上饶人,教授,本科,研究方向:地方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