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秦主编《音乐表演艺术及其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
音乐不仅是表演的艺术, 而且是一时一刻也离不开表演的艺术。①在音乐表演艺术实践的历史长河中,音乐表演研究理论体系也在逐渐完善与拓展,并积极发挥着现实作用。近年来, 学界的目光越来越多地投向音乐表演研究,正因它持续以其独特的方式深刻影响着音乐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变革。洛秦主编的《音乐表演艺术及其文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以下简称《理论与方法》)正是在这一趋势下应运而生的。②作为一部具有文集性质的著作,该著凝结了二十余位国内外音乐表演理论领域专家的才智,经由逻辑严密且心思精巧的编排,将学者们个性化的研究成果融为一体, 集中展现了音乐表演学科的前沿视角与学术动态。
《理论与方法》由七个具有专题性质的章节及代结语组成, 全书有序编排了音乐表演艺术的基本命题与衍生思考, 并冠之以带有总结性质的标题, 同一章节内集结了国内外专家在不同语境下的研究成果, 为读者呈现了多维视角中音乐表演艺术及其文化研究的学术版图。这种编排方式的独到之处在于: 音乐活动接续上演、新的音乐作品不断产生,导致音乐表演艺术的研究对象庞杂且持续扩张, 相关议题也呈现多样而复杂的态势; 而若要回答音乐表演艺术的所有问题绝非易事, 这也决定了该学科将持续以开放式姿态在追逐真理的路途奔跑, 伴随学界同仁的砥砺探索致以完满。同时,该著贯穿将音乐表演放置文化情境中这一主题脉络,从人类社会层面衡量问题, 在拓宽研究边界的同时也给予学界以深刻启迪。
一、聚沙成塔:广博视野中的音乐表演研究
《理论与方法》在编排上不囿于某一地区或特定的研究方法,而是以世界音乐文化的视角,选辑了不同国家、不同族群、不同地区,特别是不同文化语境中的音乐表演事项, 以促进不同观念、思想之间的相互参照和理解。③该著在秉承多元、开放“立足点”的同时,还注重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整体视野宽广却不散漫,向度多维却不凌乱。
作为理论阐释的前两章“音乐表演艺术的属性与维度” 和“音乐表演的要素、心理及能力”,为读者呈现了音乐表演在不同学术背景下的研究态势。二者殊途同归,既是研究音乐表演艺术的立论基础,也为全书奠定了学理基调。如果说前者将音乐表演看作是一种艺术形式,并从审美特性和社会价值属性进行考量, 竭力对相关问题作形而上的理论凝练, 具有指导性意义; 那么后者则是将音乐表演看作一种科学行为,并从表演者生理、心理等因素展开讨论,用实证方法得出行之有效的研究成果, 具备脚踏实地的实操性价值。
在研究视角方面,《理论与方法》有意促成表演家与理论家开放共融的研究模式。音乐表演研究面对的主要难题源自理论家和表演家间的天然隔阂,因此,音乐表演研究的发展应使越来越多的表演者加入其中, 而不是少数理论家的学术圈地。④《哲学诠释学视野下的音乐表演阐释》(谢承峯/ 文)⑤旨在引入“哲学诠释学”这一理论模式, 使演奏家意识到音乐学研究的重要性。谢承峯身兼钢琴演奏家和理论家双重身份,敏锐觉察到音乐表演和音乐学之间的鸿沟,近些年,他陆续发表音乐表演阐释的相关文章,以表明在诠释学的论域下, 音乐表演实践的阐释与理解离不开各类理论的帮助和启发。
相关示例于书中不胜枚举, 无论是学理立场还是研究视角, 该著保持着开放的理念和姿态, 放眼世界范围以吸纳学术界前沿探索为宗旨, 合理运用跨学科手段为音乐表演研究提供坚实可靠的立足点,不断开拓该学科的边际,为读者推介新观念、新方法。《理论与方法》在寻求更为开放的研究视角的同时, 也在谨慎处理个性与共性间的关系, 学者们的立论角度和研究方法各有千秋, 但均努力以人类社会的宏观视角看待音乐表演, 追寻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向度, 以达到理论家与表演者和从事音乐相关学科人群的共鸣。
二、上下求索:身处社会和文化语境中的音乐表演艺术
张伯瑜教授曾指出, 对表演的深层理解应该包括“作为艺术的表演”和“作为文化的表演”两个层面。⑥当我们将音乐表演作为切入点来观察艺术背后的社会文化语境等内在意蕴时,其意义被放大,所涉范畴也更加广阔,音乐表演的“媒介”作用也不止于作曲家与听众之间。
(一)对音乐表演之社会属性的反思与研究
音乐作为一种表演艺术是社会意识的反映,讨论音乐表演,虽绕不开分析具体的表演或录音, 但最终需要思考的是它构建了何种社会及文化意义,也即音乐表演的社会文化功能。此时的研究者致力于挖掘音乐产生的内在结构,从而触及音乐隐含的文化层面。《理论与方法》涵盖了不同学者对音乐表演之文化内涵的多元探索,以尼古拉斯·库克的宣言为代表:“如果音乐作品的超然性和永恒性不是某种固有的品质,而是社会或意识形态构建的结果,那么音乐在本质上更应被理解为一个具有内在意义的文化实践过程。”⑦
该著第五章“音乐表演的社会属性及其关系”也由此展开。章节依然承袭“世界音乐文化研究”之视角,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音乐研究者的笔触下,从认知层面打通世界音乐文化的界限。编者在关切全球化语境下理论成果的同时,也着力挖掘中国音乐表演理论的代表性研究,外来成果与国内学者的研究在本书中得到了较好的平衡。
当音乐表演被放置在具体的社会和文化语境时,对它的探索也就更具现实性意义。《地域、交流和意义:爱尔兰西部的黑海音乐家》(马丁·斯托克斯/ 文)一文通过观察爱尔兰和土耳其两个国家音乐家之间的交流互动, 发现拥有相似政治和经济规则的民族之间较容易通过音乐进行沟通, 虽然他们在表演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紧张关系或小范围的冲突, 但很快能够通过音乐中的相似性体验获得地域和身份的认同,就像“音乐被赋予了将人们聚集在一起并产生社群道德凝聚力的权力, 它唤起了集体记忆和个人记忆”⑧。读罢,笔者出于个人研究方向的敏感, 想到丝绸之路这条古代东西方商业贸易及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 其沿线的音乐传播均代表着一场文化间的对话, 其结果就是多方交流后的相互尊重和理解。此时音乐表演行为有着跨越民族界限、促使多民族和地区艺术共生的可能性,交流便是各类文化发展的原动力。可见在世界文化交流范围内思考音乐表演与社会的关系时, 有可能在更广阔的层面打开艺术文化研究的新格局,其意义不容小觑。
(二)音乐表演在当今文化语境中的意义阐释
音乐表演艺术作为一种文化,是不同国家、民族或地区的身份标识。现代音乐表演研究作为“舶来品”,国外学者的研究导向和理论成果的确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在借鉴他人的同时也应该结合我国丰厚音乐资源的优势,将中国传统音乐、当今中国民族器乐作品或具有中国气韵的作品等纳入研究范畴,逐步建设当代中国音乐表演话语体系。以《古琴演奏与谱式:一种表演文本及其文化象征》(洛秦/ 文)为例, 学界向来认为古琴谱式并未明确标示节奏、时值等要素,或者说未对乐曲进行严格和规范的限制,而洛秦则认为:“古琴谱不标明精确、严格的节奏,是‘不为’而并非‘不能’,这种特点并非缺陷, 而其本身就是完整……古琴谱式的节奏问题实质上所体现的是一种有规而无格的精神。”
⑨对一个民族遗留的传统音乐表演形式进行考察时,实则是面向其社会文化的研究。古琴作为中国古代文人和士大夫阶层所钟爱的器物,其音乐表演、谱式记法、音乐作品等都蕴藏着该阶层的思想和趣味, 一个民族的文化构成模式和艺术思维方式应该是一致的。《中国音乐的前现代表演风格——由阿炳音乐的审美意义谈起》(王育雯/ 文)从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沉稳”特质出发观察阿炳的演奏,认为他“强调‘同’、稳定、不变,而非‘异’、变化和特异性的基本艺术原则紧紧相扣”⑩,这实际上也是从民族文化层面考察中国传统音乐的历史沿革。
科技的迅猛发展引领着当今文化语境的深刻变革, 音乐表演研究也在积极适应新的文化传播和交流方式, 其分析手段呈现出音乐与科技融合的跨学科倾向。该著副主编杨健是基于计算机与互联网平台开发音乐表演可视化分析工具的资深专家, 主持开发的Vmus.net 在线分析平台等, 以科学实证的方法介入人文社科领域,与传统研究手段互为补充、彼此整合。以《可视化分析在音乐表演研究中的综合运用》(杨健、黄莺/ 文)为例,通过上传MP3文件获取波形、频谱、速度- 力度曲线、起奏间隔偏离度曲线与演奏蠕虫等多种可视化图谱,⑾这种数据化、实证化的分析在音乐表演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依靠科学技术为载体,能够对大量复杂精密的表演样本进行量化分析, 不仅为有意在音乐表演领域耕耘的研究者推介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方法, 其分析结果和数据也可以在线全球共享, 于无形中加速了知识的传播和文化交互的便捷度。
三、登高远望:回应高层次艺术专业人才需求
《理论与方法》兼具实用价值和理论建构,可以看作是一本为培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修养的高层次人才而编著的“教科书”。2022年9 月,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颁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及配套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管理办法》。⑿原有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名称调整为“艺术学”;“艺术”专业学位被划分为“音乐、舞蹈、戏剧与影视、戏曲与曲艺、美术与书法、设计”六个类别,培养层次升级至博士。培养音乐表演专业博士的主要目标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修养的高层次人才。新版目录将“艺术学”界定为包含各艺术门类之历史、理论和评论的研究,这其中包含着对不同艺术类学科之间打破壁垒的愿景。音乐表演学恰恰是一门能够调动音乐领域各子学科的研究, 以从事音乐表演和音乐理论研究的人群为主体,同时辐射诸多跨学科专业和方法,总结艺术实践的规律经验, 推动音乐表演学科向着更高层次发展。
音乐类高校该采取何种措施以回应此次调整? 笔者认为,《理论与方法》的出版从“音乐表演”的角度初步回答了这一时代之问。从这次的学科结构调整可以看出,艺术学科的实践性得到强调,音乐作为表演艺术的学科属性也得到凸显。该著将目光聚焦于音乐表演艺术的理论研究,为现阶段从事或对此领域感兴趣的音乐工作者提供了探究的理论与方法。尤其是顺应了专业博士学位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技能习得至一定阶段想要寻求突破的表演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从实用层面看,《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案例不仅专注表演本身, 还择取了世界级表演艺术家的切身经历, 为如今的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例如,第二章“音乐表演的要素、心理及能力”聚焦艺术家本身,从表演习得、个人的福祉健康、练习过程中对听力的影响等充满关切、强调人文关怀的层面展开研究,以“沉浸式”姿态来思考表演者在舞台表演之外的种种。第七章“音乐表演艺术家的叙事与境界”, 为读者彰显了世界顶尖表演者的艺术生涯, 练习表演的过程不仅是对艺术作品的学习和领悟, 更是一场自我修行的旅程。通过知名艺术家的自述以及学界对他们的评价, 能够使表演者在汲取有益经验的同时实现更高层次的自我追求。从理论研究层面看,《理论与方法》选辑了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音乐表演研究成果, 有意识地为高层次专业表演人才的培养坚实理论基础。
长期以来,我国艺术学科缺少表演、创作、教学等领域的专业型博士学位,培养的大量优秀表演、创作专业的硕士毕业生流向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博士阶段深造,使中国成为了其他国家的优秀生源基地。⒀音乐专业技能培养的落脚点虽站在舞台表演实践层面,其出发点却无法绕过与之相适应的学术体系和理论研究。只有构建更为成熟、完善的配套体系,真正使音乐表演与其他学科做到互通有无,才能更好地回应国家对高层次专业艺术人才的需求。
结语
主编洛秦先生虽然将该著谦称为“文集”,但全书充盈着构思精巧的学术思维和领悟深刻的哲学反思, 也蕴含着对音乐领域学科构建的前瞻性思考。作为一部凝结了音乐表演学科前沿成果的著作, 编者在对个性化的音乐表演研究文章进行逻辑整合时, 竭力寻找着这些代表性成果之间的共性。诚然,这是一部观念开放、不执着于定论的书籍, 读罢在意犹未尽的同时也衍生出些许思考。例如,在序言和代结语中都提到“忽略了在特定文化生态下所发展起来的现代音乐社会”⒁,但书中并未提及与现代音乐社会有关的表演事项, 仍然以距今稍有距离的话题为主。如今新兴音乐体裁的产生显然无法与社会文化环境脱节, 若能将对此类音乐形式的考察添置一二,或能使全书观感更为丰满,也更能体现以世界音乐文化为立足点的写作初衷。当然这也只是笔者站在读者角度的一点愿景而已。
总之,《理论与方法》的出版是国内音乐表演学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 是对截至目前国内外代表性成果的阶段性总结, 也为音乐表演专业和音乐理论研究的未来打开了广阔前景。
王梦萱 中央音乐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盛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