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类”线上演出的内容形态、产品特质与价值开发

2024-08-06 00:00:00韦兰芬李栋
人民音乐 2024年7期

依托互联网的日益发展, 舞台艺术进入了我们这个时代最为活跃的文化场域, 以数字化的传播方式获得了全新的发展空间。当前,各类新媒体平台成为线上演出接触潜在受众群体(截至2023年12 月, 我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到10.91 亿①)的有效途径,为其注入了强劲的传播势能,极大地促进了高质量演出内容的艺术价值向社会价值的转化。优质的舞台艺术作品获取了充分服务社会公众的必要形式,进而成为现阶段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同时,在数字化的传播方式下,线上演出提供了一种自由无碍的艺术欣赏方式,使广大人民群众能以更低的观演成本获得多元化的演出内容和更为个性化的观演体验。可以说,线上演出比以往的舞台艺术产品更充分地实践着艺术管理者的使命追求。

在各类线上演出中,最为常见的是“纪实类”线上演出。顾名思义,“纪实类”线上演出是指将线下舞台演出的实况制作成舞台纪实影像,并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展映的演出产品。疫情期间,许多演艺机构推出的“线上音乐会”“线上歌剧”“线上话剧” 以及“线上舞剧”等演出内容均属此类。②相较于“非纪实类”线上演出,“纪实类”线上演出以发生在真实舞台空间的演出为记录对象,形式更易为观众所接受且制作方式上更为清晰、直接。对于演艺行业的艺术管理者来说,从舞台艺术到“纪实类”线上演出绝非只是现成舞台作品的媒介转换,而是一种真正的艺术探索。

一、“纪实类”线上演出的内容形态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舞台纪实影像产品历经舞台纪实短片③(时称“新闻片”)、舞台纪实电视节目④、舞台纪实影像放映⑤以及“纪实类”线上演出等发展阶段。经过漫长的发展,舞台纪实影像的镜头语言和制作理念逐步成熟,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内容形态。

“纪实类”线上演出很好地继承并体现了舞台纪实影像近百年的发展成果,这是一个舞台呈现与媒介特性相互适应、不断融合的过程。这种融合以尊重舞台自身的叙事逻辑为原则,并试图借助镜头呈现的优势来提供现场观演所不能及的视觉可能。

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纪实类”线上演出的内容形态做一定总结: 一是舞台本位,即以舞台表演为拍摄对象,以呈现舞台艺术的审美特性为重点,强调尊重舞台自身的叙事逻辑。从影像性质来看,“纪实类” 线上演出是一种“舞台纪录片”,以高质量再现舞台演出实况为主要目标。二是以镜头为基本内容单位。首先,“镜框式”舞台的呈现方式是全景式的,镜头在大部分时候则只能做局部呈现。其次,舞台表演方式是连续的,镜头的呈现则是非连续的。这两个维度的差异即舞台呈现与镜头呈现的根本区别所在,对这种差异的理解与调和方式决定了“纪实类”线上演出的视觉风格。此外,舞台不是客观的生活空间,而是具有抽象性的审美空间,舞台角色也往往是类型化、象征性的。高度风格化的摄制对象和纪实呈现的基本目标决定了“纪实类”线上演出所展现的是一种“艺术真实”。因此,它采取的是一种介于电视和电影之间的镜头语言:以电视化的纪实镜头语言为基底,同时适当吸收表现性的电影语汇。比如以双镜头展现对话过程或激烈的戏剧冲突,大量使用特写镜头和镜头运动来表现人物情感,用高角度俯拍乃至鸟瞰视角来表现某些特殊的戏剧时刻。但即便如此,“纪实类”线上演出和电影的区别依然是显著的,因为镜头始终是舞台艺术的记录者而非主导者。

此外,我们还需要对“纪实类”线上演出的声音特性做一定的说明。三维声是当前较为主流的音乐类演出录音技术,它能较为准确地呈现声音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和运动情况。简要地说,三维声技术对现场演出声效的还原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理解:一是通过观众席区域的各类环境拾音设备获取的声音来构建“虚拟剧场空间”。二是通过舞台区域的主、辅拾音设备获取的声音构建“虚拟剧场空间”中的“虚拟舞台空间”。这也是声音制作的重点环节,在追求音质的同时力求还原各声部相对于台下的空间及发声关系。三是通过舞台区域的专门拾音设备来准确刻画“虚拟舞台空间”中的独唱、独奏等“关键舞台对象”。这三个层次的同期拾音工作为三维声技术还原演出现场音效提供了基本条件,通过混音等后期工作就能获得富有空间感、声像准确且细节饱满的三维声音效,从而实现较高的音效还原度和良好的音乐性。

相较前代舞台纪实影像产品,“纪实类”线上演出在内容形态方面最为引人注目的变化就是演出导赏、创排花絮等各类伴随文本⑥地位的上升。线上观众具有流动性较高的特点,且大多习惯于快节奏的内容消费, 难以坚持看完动辄90分钟以上的线上演出。导赏和创排花絮的加入正是为了降低欣赏门槛、增强观众的“观演感”,促使艺术接受与艺术表达实现同频。这也表明在舞台纪实影像的内容形态达到基本成熟后,艺术管理者希望以伴随文本来丰富“纪实类”线上演出的内容结构,从而拓展内容体验维度,强化与观众的情感连接。

二、“纪实类”线上演出的产品特质

“纪实类”线上演出产品最本质的特征是与纪实对象(舞台演出)意义发生结构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内在地赋予了“纪实类”线上演出与其纪实对象在文化表达和艺术品质等方面的同一性,也必然要求“纪实类”线上演出在叙事逻辑与内容结构等方面与其纪实对象保持一致。因此,虽然“纪实类”线上演出以提供超越演出现场的观演体验为重要发展目标,但超越的前提无疑是建立在尊重演出现场的基础之上。

从观演方式来看,“纪实类”线上演出产品以牺牲观演自主性为代价为观众提供了理论上最为优越的观演逻辑。在现场观演中,每个观众的观演逻辑都是完全自主且迥然各异的。反观“纪实类”线上演出产品,它所提供的不是一个拥有无限观演可能的演出时空,而是一套固化的观演逻辑:镜头在替观众观看,掌镜者和演出的录制导演已经为观众做出了观演选择。但是,这种固化所带来的限制不应受到太多责难。相较于固定的观演位,多机位的配合摄制能保证视觉方位和景别的丰富性、互补性,镜头运动则能更为有效地捕捉舞台的动态关系,并提供一定的镜头表现空间。故“纪实类”线上演出能最大化地开发舞台的视觉表达能力,从而给出最优的观演逻辑。正是这种超越性的视觉呈现能力使“纪实类” 线上演出具备了提供超越现场的观演体验的根本可能。

进入文化多元的互联网平台,“纪实类”线上演出产品需要确立其文化身份。而“艺术性”正可作为“纪实类”线上演出切实有效的文化标识,使其与通俗且娱乐化的大众文化区分开来。鉴于“艺术”这一概念在进入现代以来所具有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我们需要指出的是,“纪实类” 线上演出所追求的“艺术性”应当以审美价值为根本,旨在帮助欣赏者提升自我,进而参与塑造理想的人、全面发展的人。当然,“纪实类”线上演出所意图构建的文化身份不能止步于自我标榜, 还必须得到社会大众的确认。考虑到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大部分观众不具备太多舞台艺术欣赏经验这一基本情况,有必要加入“经典性”作为“艺术性”的重要内涵。“经典性”往往是经过观众和时间检验的结果,依托“经典性”无疑是当前“纪实类”线上演出在大众文化场景中引发文化共鸣、实现价值目标的首选。

结合传播媒介来看,“纪实类”线上演出能够为用户提供低成本、个性化和互动性的观演体验。由于不设内容分销体系、投放成本极低,“纪实类”线上演出能够有效降低观众的观演成本。结合行业实践来看,在国内,大部分线上演出内容目前保持免费;在国外,各大演艺机构的线上观演平台主推以年/ 月为时间单位的连续订阅模式,订阅用户可随意欣赏平台内的全部线上演出内容。以英国国家剧院为例, 其线上观演平台“National Theatre at Home”的订阅年费为99.99英镑,与该剧院现场演出的前排票价相当,约为线下“NT Live”放映票价的五倍。⑦同时,多元的演出内容和无碍的观看方式能够满足用户随时随地欣赏所喜爱的线上演出的需求。可以说,这是一种真正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欣赏体验。再者,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数字内容消费的社交化与内容共创趋势愈发凸显,单纯的内容消费逐渐让位于互动性更强的内容消费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纪实类”线上演出所提供的是一种多维的消费体验:演出内容致力于满足人们基本的内容消费需求。伴生的评论和“弹幕”提供了良好的“在场感”和参与感,这种互动机制赋予了观演行为一种广义的社交属性,在放大演出文化价值的同时也使“纪实类”线上演出具备了强烈的情感消费特质。

三、“纪实类”线上演出的价值开发

就我国目前的现实而言,优质文化资源主要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地域间文化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仍较为突出。面对这种实际情况,我国的演艺机构积极发挥线上演出能够跨地域进行传播的产品优势,近年于各类公共数字文化平台投放了大量可供免费观看的“纪实类”线上演出,将优质的舞台艺术内容送进千家万户。这种“普惠型”的内容运营方式全方位地降低了观众欣赏线上演出的门槛,具有显著的公益属性, 在增加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普惠型” 的内容运营模式存在用户流动性高、观演目的性不强且版权保护困难等问题,很难在此基础上直接建立能够可持续运转的内容付费模式,也就无法为“纪实类”线上演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

以国家大剧院的线上演出运营模式为例,该模式以“古典音乐频道”为核心运营平台,同时也在各主流数字文化平台免费投放其线上演出内容。“古典音乐频道”上线于2011 年,运营初期以“打造国内最专业的古典音乐资源网站”为目标,是集中展示国家大剧院的舞台纪实影音、演出花絮、剧目创排记录等相关内容的窗口,亦囊括了大量从国外引进的优质舞台艺术内容。上线以来,“古典音乐频道”成功开展了多场“纪实类”线上演出的直播活动, 并于2020 年4 月起联合多家主流数字文化平台持续开展国家大剧院系列线上演出的直播和线上展映。总体而言,“古典音乐频道”的发展理念与建设水平走在国内前列,公益性与内容的丰富性为其最大亮点。

作为对比,英国国家剧院与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等西方顶级演艺机构通常将其舞台纪实影像的线下展映、线上直播和线上点播划分为独立的项目,分别建立专门的网站并采取差异化的运营方式。比如, 大都会歌剧院的线下展映项目为“The Met:Live in HD”,线上点播项目为“Met Opera on Demand”,线上直播项目为“The Met:Live8at8Home”。同时,大都会歌剧院以演出季的概念来统领线下演出及据此展开的各类舞台纪实影像放映活动。可以说,这不失为一种简洁明了的运营思路,既能够最大化地实现演出资源的立体化开发,也构建了转化线上观众的有效路径。

相比之下,可以发现“古典音乐频道”的运营模式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品牌建设等方面的优势较为明显,但集舞台艺术展示、线上演出展映、付费用户转化、线下演出宣传等诸多职能于一身的复合运营方式虽然为观众提供了便利, 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运营目标同时降低了付费转化效果。它所遇到的很大程度上是平衡公益性与商业性两方面的困难,其运营模式代表了一种折中路线:既体现了国家大剧院“人民性”的办院宗旨,也能较好地适应国内线上演出当前的商业化发展阶段。而随着国内线上演出付费市场的逐步成熟,“古典音乐频道” 可以在当前的发展基础上剥离部分职能, 更多地聚焦公共文化服务或是商业化探索, 从而在更为明确的目标导向下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当然, 仅凭演艺机构自身的力量难以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传承和弘扬好舞台艺术, 这项伟大的事业需要更多力量的加入。当前,以抖音为代表的数字文化平台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巨大的社会文化影响力。几年来,抖音通过“非遗合伙人”计划、“看见手艺”计划以及“焕新非遗”产业带扶持专项等运营手段,极大地增加了“非遗”文化的社会关注度, 并有力地改善了传承人的生活条件。我们期待,我国的主流数字文化平台能够更多地参与到舞台艺术的传承和弘扬中来, 一方面提升对舞台艺术的社会关注, 另一方面提升演艺机构开展线上演出的积极性和综合效益, 从整体上改善线上演出的发展现状。

综合对中西方主流内容运营模式的分析,本文认为,我国“纪实类”线上演出价值开发的关键在于内容运营体系的分层化发展:以“普惠型”的线上演出内容为基础,以尽可能低的欣赏门槛和尽可能普适的演出内容追求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持续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在此基础上,积极尝试商业化的内容运营模式,满足付费观演群体高标准、个性化的观演需求,推动线上演出付费市场的建立。商业化的内容运营体系要求精细化的内容运营方式作为支撑,比如演艺机构可以开辟会员专区,提供精选的演出内容,甚至尝试制作专供会员的线上演出内容;也可以设置热门演出内容的会员专享期,到期后再将其作为“普惠型”线上演出进行投放; 还可以采取开放性的内容策划思路,让会员通过投票或赞助等方式来决定未来将要呈现的线上演出内容,从而不断增强会员的参与感和付费意愿。此外,常见的会员权益还包括享受更高的演出音像质量或参与高端艺术沙龙的机会等。

基于分层化的内容运营体系,“普惠型”的线上演出将持续为日渐式微的舞台艺术争取宝贵的社会关注, 也将为舞台艺术受众的增长带来源头活水。同时,商业化的内容运营模式将培育出一个良性的线上演出付费市场,更为精准地满足个性化的演出消费需求。假以时日,线上演出的付费市场将有效承接广大演出市场不发达地区的演出消费需求,甚至以文化出海的方式吸纳一部分海外观演需求,不仅为国内演艺机构的发展提供可观的资金支持,更能从根本上滋养舞台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相信, 多层次的价值开发方式将在更广泛而深远的意义上建立演出生产到消费的良性循环:“普惠型”线上演出将令更多人爱上舞台艺术,商业化的线上演出能够更有效地满足人们个性化的观演需求,并因此为舞台艺术的发展带来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蓬勃发展的线上演出会不断增强人们对观看现场演出的渴望,从而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剧场去获取真实时空中的舞台艺术所带来的审美体验。

韦兰芬 博士,国家大剧院剧目制作部部长

李栋 中央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硕士

(责任编辑 张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