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 共创 展望

2024-08-06 00:00:00李步云
人民音乐 2024年7期

中国音乐研究基地自2012年成立以来,一直以服务国家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为宗旨, 立足北京、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作为国内音乐研究的重要支柱和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关键纽带,基地在过去的十余年共获得47项省部级以上项目批准, 其中包括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4项、重点项目4项;出版专著13部,发表论文两百余篇。这些成果为中国音乐研究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1月6—7日,由中国音乐研究基地、中国音乐学院主办,中国乐派研究院、科研处、《中国音乐》编辑部共同承办的“2023中国音乐研究基地学术年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大会秉承“一年一会,以文会友”的学术传统,来自北京、上海、湖南等二十多个省市的政府、高校、科研机构,近百位音乐、教育、文化宣传领域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共同探讨中国音乐研究与音乐学科的发展。

开幕式上,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李心草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他强调了基地在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支持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以及促进中国音乐学院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随后,大会为第四期基地成员举行了聘任仪式,并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和基地研究员。李心草、基地首席专家王黎光以及基地理事长黄虎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颁发了聘书。

此次学术会议紧紧围绕“中国音乐三大体系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中国红色音乐研究”四个主题展开讨论,并特设“民族音乐学与中国传统音乐学科发展史”圆桌会议和“中国皮影艺术传承创新研究”专题版块,致力于推动中国音乐学术体系建设的持续进步。

一、重返源头,建构中国音乐研究“三大体系”

在当代学术界,构建一个坚实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与话语体系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关键。这一理念在艺术学,尤其是音乐学领域的研究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建构音乐研究“三大体系”,不仅能回应新的时代命题,也是学术探索的源头活水。因此,“中国音乐研究三大体系” 成为本次学术年会的一个热点议题, 引起学界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讨论。

“三大体系”建设中,首先是学科体系建设。①许多专家学者对学科体系建设的方向和路径各有见解。上海音乐学院冯磊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国特色音乐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发言中提出,“三大体系” 建设需具备引领当代和民族音乐的能力。中央音乐学院黄宗权在《三大体系建设与当前音乐学研究的几点思考》中提出,音乐学在“三大体系”的建设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他认为,中国音乐的体系化建构应当容纳和尊重其文化经验、音乐史实和音乐材料。此外,武汉音乐学院李幼平在《中国音乐十年(2012—2021)发展调研报告》中,通过对过去十年各音乐研究领域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成就与不足、内涵与特点。他也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关于“三大体系” 建设究竟是关于音乐还是音乐学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澄清。最近几年,关于中国音乐理论话语体系的系列研讨会表明,各种概念以及它们所指和能指的含义显然存在着差异。

学术体系构成了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核心和支柱。中国音乐史作为学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议题,为理解中国音乐的发展和变革提供了理论框架和知识基础。上海音乐学院冯长春在《关于中国近现代音乐体裁史与音乐专题史研究的几点思考》中提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的全面发展与两个关键因素密切相关:一是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系统研究,二是对特定区域音乐史的深入探索。他认为,只有通过深入挖掘特定区域或时期的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才能呈现出新的面貌,推动整个学科的进步。中央音乐学院项筱刚在《音乐史学论文需要写得“好看”吗? 》的发言中提到,近年来音乐史学术论文存在过度使用专业术语、内容冗长、缺乏生动性等问题,他呼吁学界对学术写作方式进行反思和改进。他的发言或许还有另一层含义——音乐学研究如何更好地与社会音乐生活联系,发挥其更大的社会作用。

话语体系建设是整个学科体系建设和学术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是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具体建设和运行的基础;另一方面,它又是该学科体系和学术思想广泛传播和世代传承的工具和手段。②专家们在民间歌唱理论、音乐教育传播研究以及音乐创作表演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中国音乐学院张天彤以《当代民歌万象引发的思考》为题,探讨了民歌在当代艺术表达中的演变,深入分析了民歌演唱的主体曲目状态和演唱方法。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林小英则以《作为经验的音乐:从教育的视角研究》为题,从杜威艺术教育理论出发,分析了音乐创作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在音乐教育中的意义。另外,中国音乐学院夏侯晓昱在《提升少儿歌曲传播力与影响力的对策建议》中提出,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应在少儿歌曲创作与传播方面发挥引领作用,突显对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视。

在上述的讨论中,学者们就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三大体系”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换言之,建设“三大体系”并非孤立的过程,学科体系的健全需要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支持,而学术体系的发展也受到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影响。这种有机的关系不仅促进了各个体系之间的协调运作,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二、合作共创,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举世瞩目、璀璨独特。这是中华文明的精华和智慧结晶所在,也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提供了坚实的根基。因此,本次学术年会关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主题含义便获凸显。

(一)音乐是国族认同的精神纽带

音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历史上常被视为塑造民族形象和文化符号的关键要素。通过创作、表演、研究及教育等多元化途径,音乐继续发挥着精神纽带的作用,促进了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的形成。在本次会议中,专家学者们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深入探讨了区域国别学及跨民族音乐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以及对外音乐文化交流。

区域国别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2022 年,教育部将区域国别学列入交叉学科一级学科目录, 体现了学界对此类研究的重视④。中央音乐学院杨民康在《区域国别音乐研究与中国跨界族群音乐文化志书写》的发言中提出,区域国别研究涉及国家竞争、生存及发展的根本问题,既是大国责任的体现,也是学术界的使命。他认为,构建音乐文化标志性符号不仅有助于树立国家和民族文化共同体意识,还能促进国际音乐文化的交流与互鉴。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赵书峰则在《海外音乐民族志研究刍议》中,通过东南亚瑶族民间礼俗唱本的田野研究,采用微观、中观和宏观的视角,探讨了在全球社会背景下不同音乐文化的“儒化”与“涵化”现象。

(二)“非遗”法律与实践的交汇

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实施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法律支撑,标志着“非遗”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以学科门类划分为导向的新阶段。尽管“非遗”的法律颁布为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供了保障,但目前还未在实践中产生明显效果。专家学者们就“非遗”实践策略展开了深入讨论。

首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姚慧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表演艺术——从国际法与国内法的视域融合看中国保护实践的路径选择》为题,从中国“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分类体系和保护策略出发,讨论了如何通过包容性分类方法实现以人民生活实践为核心的过程性保护。西安音乐学院魏育鯤在《从岷县宝卷“重返生活”看传统的当代保护》发言中,讨论了如何将“非遗”重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她以岷县宝卷的保护为例,指出文本与表演形式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能力,突显了“非遗”保护在满足民间需求方面的重要性。内蒙古师范大学杨玉成在《“现代化”语境下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以安达组合为例》的发言中,提出如何在保留传统音乐要素的同时,适当引入西方音乐元素,展示了一种“自发丰富式”的传统音乐发展模式。专家们的发言通过找到有效的研究与实践相融合的路径,来确保“非遗”的传承和保护得到落实,共同推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三)红色音乐是人民精神文化的载体

中国红色音乐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精神文化的载体,它以音乐的形式记录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历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是中华民族现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海音乐学院李诗原在《红色音乐研究的学科理论与问题框架》发言中认为,红色音乐文化研究应该建立在特定的问题框架和研究选项基础上,从军事政治学的视角出发,深入探讨其在历史主义和人文主义价值认同机制中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另外,上海音乐学院的华伟康则在讨论红色音乐创作相关主题时,以《早期工人运动中的音乐》为题,介绍了建党初期与工人运动相关的音乐作品,如安源路矿工俱乐部歌曲和纪念工农联盟歌等。他分析了这些早期革命歌曲在传播反帝反封建思想、激发工人阶级斗志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背景下,革命音乐已经开始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工人运动中扮演支持的角色。这些早期的革命歌曲不仅作为斗争的工具,也被共产主义小组作为政治宣传的一种方式。⑤中国红色音乐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精神文化的载体,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近三十年来,随着社会的变迁,红色音乐的地位和研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边缘化”影响。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应加强对红色音乐的研究,挖掘其深层次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使其不仅作为历史的见证,更为当代社会提供启示和反思。

三、展望未来,探索学术“新生态、新机制”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两场特别的研讨会, 其中,“民族音乐学与中国传统音乐学科发展史” 圆桌会讨论了学科史的编纂方法, 建议明确写作范式,并利用数据库建设丰富学科史内容。会议对于推动民族音乐学与中国传统音乐学科发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梳理学科发展脉络,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另一场是在主会场举办的“中国皮影艺术传承创新研究”会,这是2022年度中国音乐学院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为黄虎。会议中,课题组成员汇报和讨论了课题的最新成果, 从地域性特征到影匠与影人的关系,从音乐发展流变到高校传承实践,每一位发言者都呈现了多样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当前,中国皮影艺术在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之间游走,我们需要更多的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来更好地探索其内涵和价值。

两天的学术研讨会于1月7日中午落下帷幕,在闭幕式的总结发言中,黄虎提出了基地未来发展的“转变”。首先是从“单一学科”向“跨学科”研究的转变,这说明“跨学科”研究将为传统音乐的创新传承提供新思路。其次是从“传统文化研究”转向“音响关注”。自从发明了录音技术,人类听赏音乐的方式就变得越来越多,更重要的是,声音能够像文字一样被保存,成为一种有声的文献和文化记忆。⑥最后是从单一学术机制向多元学术“新机制”的转变,鼓励政府、团体、院校及个人多方参与,形成更广泛有力的学术网络。另外, 学者们在面对学术挑战时,是否可以从个人转向更为集体的创作方式。通过合作共创,学者们可以集思广益,共同推动学科的发展。这样的趋势不仅为学术界开辟了新的思路, 也预示着未来研究合作的新方向。

中国音乐在国内学术界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但我们需要深思如何提升中国音乐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我们期许中国音乐研究领域持续进步,不断挖掘与传承音乐文化的宝藏, 使中华民族音乐在世界文化交流互鉴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辉!

李步云 中国音乐学院在站博士后

(责任编辑 李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