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 2024年2月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B)、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等营养指标水平和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HAMD、HAMA)评分以及生活质量(QLQ-STO22)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PAB、ALB、TRF等营养指标和HAMA、HAMD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PAB、ALB、TRF等指标均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HAMA、HAMD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吞咽困难、胃部疼痛、呃逆、饮食受限、焦虑、口干、味觉、身体外观、脱发等9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胃癌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人文关怀护理;胃癌;恶性肿瘤;胃内黏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4)15--04
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由胃内黏膜的恶性生长导致,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胃癌早期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常与胃炎、胃溃疡等慢性胃病症状类似,易被忽视[1]。随着病情的进展,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胃部不适、体重减轻等临床症状。胃癌晚期患者会出现腹部疼痛、呕血、吞咽困难等症状。目前,手术与化疗是胃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延长患者生命周期。但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会造成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其治疗信心,甚至导致治疗中断,最终影响治疗效果[2]。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干预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常规护理中,医护人员重点关注于患者的病情发展以及临床病症,忽略其内心需求,临床干预效果有限,总体护理质量有待提升[3]。而人文关怀护理干预以患者为中心,关心、爱护、尊重患者,满足患者心理需求,更有利于病情的康复[4]。因此,本研究主要观察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22年2月- 2024年2月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纳入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胃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5]中胃癌诊断标准者;均成功接受手术治疗者;意识清楚,认知功能无障碍者。排除标准: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者;合并心血管疾病者;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全且中途退出实验者。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订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术后康复知识宣教,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规律运动,保证病房内环境整洁、空气流通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取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组建人文关怀护理小组:包括外科主治医师1名、肿瘤科主治医师1名、疼痛科医师1名、护士长1名、责任护士2名、康复师1名、营养师1名,组内成员接受培训并通过考核。
(2)入院指导:入院后,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胃癌疾病知识以及手术相关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树立面对疾病的信心。
(3)心理护理:密切关注患者心理变化,癌症患者大多存在抑郁、焦虑等情绪,甚至出现自杀倾向,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对其的负性情绪及时疏导,给予患者充分尊重与理解,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合理需要,指导家属陪伴患者,给予其鼓励,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4)疼痛护理:术后对意识清醒患者及时进行疼痛宣教,告知患者术后疼痛感多为切口疼痛,通过与患者交流、播放电视节目及舒缓音乐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缓解其疼痛感,医护人员通过科学疼痛评定方法对患者疼痛感进行评估,并制定合理的镇痛方案。
(5)饮食护理:术后在营养师的指导下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术后1d通过经鼻肠管滴入营养液的方式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术后2~6d,可口服营养液,术后6~10d,患者可进食流质食物,术后10~15d,患者可进食软质食物。
(6)康复指导:向患者讲解早期康复训练对于疾病的重要性,术后6h,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排痰等训练,并协助患者进行翻身;术后1~2d,指导患者进行上、下肢训练,2次/d,每次5min左右即可,术后3d,鼓励并陪同患者完成站立、坐立、行走等肢体活动。术后5d,根据患者的恢复程度逐渐增加运动量,例如室外行走等。
(7)出院指导:向患者及家属发放出院指导手册,在出院后对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并提醒患者按时来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1)营养指标: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约3ml,使用离心机(北京白洋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BY-R511)分离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检测血清前白蛋白(PAB)、血清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水平。
(2)心理状态:采用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6](HAMD、HAMA)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HAMD按照0~4分5级评分法:得分>35分为严重、21~35分为中度、8~20分为轻度、<8分为正常;HAMA共14个条目:得分> 14分重度、7~14为轻度、<7分为正常。分值与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呈负相关。
(3)生活质量:采用胃癌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问卷[7](QLQ-STO22)进行评分,主要包括吞咽困难、胃部疼痛、呃逆、饮食受限、焦虑、口干、味觉、身体外观、脱发等9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1~4分的4级评分法,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差。
1.4 数据分析方法
应用 SPSS 25.0 软件,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取两个独立样本t 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取“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组间中位数比较采取非参数检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 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文化程度、病程、病症类型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见表1。
2.2 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PAB、ALB、TRF等营养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PAB、ALB、TRF等指标均升高,但观察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HAMA、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吞咽困难、胃部疼痛、呃逆、饮食受限、焦虑、口干、味觉、身体外观、脱发等9个维度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PAB、ALB、TRF指标均具有可比性,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林洁等学者[8]曾在研究中表明,胃癌术后患者发生营养不良则会导致其免疫功能的下降,影响干预计划的顺利进行,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具有重要影响。人文关怀护理模式能够最大限度满足患者需求,使患者得到关心与尊重,促使患者健康饮食意识初步形成,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积极性[9],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干预工作,因此达到了有效改善其营养状况的效果[10]。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表明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Zhu Y等学者[11]曾在一项定性研究中发现,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在充分尊重、鼓励及关爱患者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其需求。该护理模式注重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在患者住院期间除为患者提供了必需的诊疗服务外,还从精神、心理层面给予其更多的呵护,给予患者精神支持,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12]。通过创造舒适的人文环境,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以及医护人员的恐惧感,保证患者充足睡眠,能有效减轻癌因性疲乏,从而缓解患者负性情绪[13]。
本研究结果证实,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维度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干预的患者预后情况更佳。通过手术前的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能有效帮助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主动了解患者需求,对患者提出的疑惑及时进行解答,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干预。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之间的耐心沟通,能够了解患者负面心理的原因,列举成功案例帮助患者增强治疗信心,有助于患者情绪的恢复[14]。该护理模式中通过疼痛知识宣教、镇痛干预以及转移患者注意力的方法,缓解患者术后心理应激反应,并在术后给予患者营养支持、康复训练等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加快患者病情恢复,进而改善患者预后水平[15]。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应用于胃癌患者护理中,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 参考文献
[1] 刘琼玲,江艳梅,刘红红.FST指导下团队干预联合赋能心理护理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6):104-107.
[2] 徐兴娜,冯莉霞,张蕾.Orem自理理论人文关怀的护理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4):579-583.
[3] 张艳芳,刘敏,张长江,等.人文关怀同质化干预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癌症进展,2023,21(2):154-157.
[4] 杨明霞,周晓霞,李艳,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为导向的人文关怀护理对胃癌患者身心状态的改善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3,27(3):117-120.
[5]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胃癌临床诊疗指南(2021版)[J].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16):1169-1189.
[6] 赵璇,魏勇,章超.盐酸普拉克索辅助治疗帕金森病对MDA、SOD水平及HAMA、HAMD评分的影响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24):3339-3341.
[7] 原丽,王银中.综合护理对胃癌手术患者心理情绪、术后康复及并发症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3,50(1):171-174,178.
[8] 林洁,陈冯琳.营养支持联合心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心理状况、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J].浙江医学,2022,44(8):870-873,876.
[9] 余健萍,张薇.人文关怀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2,29(8):977-979.
[10] 高月,宋应莲,丁梦.心理弹性训练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对卵巢癌患者化疗期间心理症状群及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J].生命科学仪器,2023,21(z1):127.
[11] Zhu Y,Liu G,Shen Y,et al.Humanistic nursing care for patients in low-resourced clinical settings from students'perspectives:A participatory qualitative study[J].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22,19(19):12656.
[12] 李芹,王家友,周娟,等.基于护理团队策略下的疼痛干预对胃癌术后患者疼痛管理、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3,20(1):166-169.
[13] 闫涛,李博,李丹.人文关怀护理对于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耳穴压豆治疗依从性、吞咽功能、不良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2(11):1581-1585.
[14] 朱玲,王银侠,王玉秀.基于德尔菲法的MDT护理模式联合营养分级护理干预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1):101-103.
[15] 赵世洁,朱梅.行为转变理论饮食护理对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4):489-493.
[2024-04-17收稿]
作者单位: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肿瘤内科(张琴、陈晶、张珍珍);普外科(王梦柔)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