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馈疗法联合自行盆底肌肉训练治疗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

2024-08-05 00:00:00尚蓝天李自纲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 探讨生物反馈疗法联合自行盆底肌肉训练治疗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 2023年12月在医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在年龄、产次及生产方式等基线资料组间均衡可比的原则下,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自行盆底肌肉训练指导,观察组给予生物反馈疗法联合自行盆底肌肉训练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盆底功能各项指标(Ⅰ、Ⅱ类盆底肌纤维平均肌电压和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各维度(性欲、性高潮、性唤起、阴道润滑度、性交疼痛以及性生活满意度)评分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盆底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盆底功能各项指标均改善,但观察组患者Ⅰ、Ⅱ类盆底肌纤维平均肌电压高于对照组,且Ⅰ、Ⅱ类盆底肌纤维疲劳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性生活水平(FSFI)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性生活水平(FSFI)各维度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取生物反馈疗法联合自行盆底肌肉训练指导可改善盆底功能,提高性生活水平,降低后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

【关键词】 生物反馈疗法;自行盆底肌肉训练;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盆底功能;性功能

中图分类号 R71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4)15--04

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较高,主要原因在于妊娠期间随着孕周增加,孕妇机体内子宫重量增加致使脊柱前弯,其重力作用会损伤盆底正常组织,而孕期相关孕激素水平的变化致使盆底组织出现扩张且变软,改变盆底支持结构,在分娩时会损伤盆底肌神经以及纤维组织,进而导致盆底肌肉张力呈现松弛状态,延长盆底神经的传导时间,降低盆底肌肉收缩能力[1]。在分娩过程中产道外伤也会导致盆底功能出现异常,继而诱发压力性尿失禁、性功能障碍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2]。现阶段临床对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措施包括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但手术疗法临床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临床多采取非手术的保守治疗,通过训练指导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3]。盆底肌肉训练可根据患者阴道以及盆底肌肉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措施,有效提高盆底肌的收缩能力,加速盆底肌功能恢复[4]。而生物反馈疗法可对盆底进行刺激并通过相关仪器采集肌肉活动时产生的肌电信号并采取听觉、视觉等多种方式反馈以指导患者进行针对性康复训练[5]。目前对自行盆底肌肉训练与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应用价值的探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临床对比观察,分析自行盆底肌肉训练与生物反馈疗法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2年1月- 2023年12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在年龄、产次及生产方式等基线资料组间均衡可比的原则下,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中,年龄中位置为32.16±2.43岁;平均产次为1.68±0.43次;生产方式:顺产40例,剖宫产20例。观察组患者中,年龄中位置为33.61±2.19岁;平均产次为1.81±0.15次;生产方式:顺产38例,剖宫产22例。两组患者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且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自行盆底肌肉训练,医护人员需向患者讲解盆底肌肉训练中的注意事项以及训练重点内容,并指导患者掌握自行锻炼的正确方式,叮嘱患者需长期坚持规律性锻炼。盆底肌肉锻炼过程中需要产妇将注意力转移到阴道部位,收缩阴道肌肉后,放松机体状态,使锻炼部位集中于阴道以及肛部肌群处,同时对其进行阶段性锻炼。具体操作方式如下,在训练前叮嘱产妇排空体内尿液并选择舒适体位,充分吸气后使肺部维持充盈状态,增加肛门肌肉的收缩力度,保持该状态5~10秒后呼气,放松肛门肌肉,维持5~10秒之后,持续性重复上述动作20分钟,每天3次。患者采取平卧位伸直双腿,上肢放于臀部两侧,将产妇注意力转移到会阴部位及腹部后保持平稳状态吸气处理,当胸腔内充满气体后需收缩会阴部位及腹部肌肉,维持5秒后放松并将气体呼出体外,持续放松5秒后重复上述动作共维持20分钟,每天3次。

1.2.2 观察组 采取生物反馈疗法联合自行盆底肌肉训练,自行盆底肌肉训练方式与对照组保持一致。生物反馈疗法具体措施如下:患者在治疗前排空膀胱后采取截石位,使用KT-90A肌肉电刺激治疗仪(生产厂家:北京耀洋康达医疗仪器有限公司)对其进行生物反馈以及电刺激处理。操作过程中向阴道内置入电磁器探头并将脉冲频率调整为320~740US,将电刺激频率调整为8~32Hz,对其进行Ⅰ类肌纤维训练,将脉宽频率调整为20~320US,电刺激频率调整为20~80Hz,对其进行Ⅱ类肌纤维训练。完成后对其进行盆底肌力检测。若效果不明显可对电刺激以及脉宽频率进行调整并进行脉宽强化刺激处理,每次持续15分钟,每周5次,治疗后需嘱咐患者放松5分钟,并将治疗模式调整为压力-肌电模式,指导患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屏幕上,实时关注患者运动情况,指导人员需根据屏幕显示的压力波形对患者肛门括约肌的松弛及收缩训练进行指导,在肌肉收缩后休息3秒,每次持续半小时,每周5次。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

1.3 观察指标

(1)盆底功能指标:包括Ⅰ、Ⅱ类盆底肌纤维平均肌电压和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采取法国杉山的PHENIX USB 2盆腔康复仪对Ⅰ、Ⅱ类盆底肌纤维平均肌电压进行检测,使用上海颂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的RX-PD-01压力式盆底肌力测试仪检测Ⅰ、Ⅱ类肌纤维疲劳度。

(2)性生活水平: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采取女性性功能指数量表(FSFI)[6]对患者性生活水平状况进行测评,共19个项目,量表内容包括性欲、性高潮、性唤起、阴道润滑度、性交疼痛以及性生活满意度等6个维度进行测评,各维度按照2~6分评分法评估,分数与患者性功能恢复情况成正相关。

(3)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包治疗期间患者性功能障碍、排尿障碍以及子宫阴道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来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盆底功能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盆底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盆底功能各项指标均改善,但观察组患者Ⅰ、Ⅱ类盆底肌纤维平均肌电压高于对照组,且Ⅰ、Ⅱ类盆底肌纤维疲劳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性生活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性生活水平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性生活水平各维度评分均提高,但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女性机体内的盆底肌肉能够维持生理肌肉紧张度的正常状态,并将盆腔脏器保持在正常解剖位置[7-8]。而产妇的盆底结构以及功能情况会受到分娩过程以及产妇自身和胎儿的生理变化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后期会降低机体盆底肌肉的张力。若不及时对生理性损伤进行干预会诱发患者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继而对日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造成患者心理障碍[9]。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等发生情况与妊娠过程和分娩情况具有密切联系,产妇在妊娠期间随着子宫增大,在其重力影响下会造成盆底软组织损伤,此外,受到雌激素以及孕激素等多重影响致使盆底胶原纤维以及神经肌肉产生扩张而出现松弛,增加后期盆腔器官的脱垂风险[10]。在分娩期间产妇机体的盆底组织部位受到胎儿挤压而出现延长,促使盆底肌肉处在高度扩张的状态,致使盆底结缔组织间产生分离,同时损害周围组织,因此需尽早进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以提高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效果[11]。

盆底肌肉训练是目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有效的防治措施,产妇可根据医师专业性指导进行自行锻炼,产妇在掌握锻炼要领后可在生活中自主进行有意识的收缩以及舒张盆底肌肉训练,增加盆底肌肉肌力,提高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起到预防以及治疗效果[12]。但该类措施无法对Ⅰ、Ⅱ类肌纤维进行干预,且无法对盆底肌肉的活动信息进行及时反馈。此外,部分产妇还会进行错误收缩训练并将训练部位集中于腹部肌肉以及臀大肌处,影响后期康复。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Ⅰ、Ⅱ类盆底肌纤维平均肌电压高于对照组,且Ⅰ、Ⅱ类盆底肌纤维疲劳度低于对照组,说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取生物反馈疗法联合自行盆底肌肉训练指导可改善盆底功能。分析原因在于将电极探头放置于阴道部位并进行不同强度的电流刺激,能够促进盆底肌肉进行被动性收缩训练并改善机体内血液循环,进一步增强盆底肌肉的收缩能力和控尿能力,在治疗期间,仪器能够实时绘制肌电图并将肌肉活动信息直观显示在屏幕上,供产妇及操作人员参考,有助于产妇及时掌握正确的盆底肌收缩措施并进行自主训练。此外,检测盆底Ⅰ、Ⅱ类肌纤维信号能够增强产妇对于盆底肌的感知能力,进而提高盆底功能。将盆底肌肉训练方式进行联合使用能够对盆底肌肉功能起到双效效果,进而加快盆底肌肉能力恢复[13]。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性功能指数量表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取生物反馈疗法联合自行盆底肌肉训练指导可提高性生活水平。采取盆底肌肉功能训练能够提高盆底肌肉的知觉并通过专业性锻炼有效改善肛门以及阴道的收缩能力,提高盆底神经功能的兴奋性,继而增加阴道、尿道以及肛门处肌肉的敏感性[14]。联合生物反馈疗法能够通过低频脉冲的电流对机体内神经肌肉组织进行刺激并提高其兴奋性,有助于改善会阴部血液循环,进而增加肌肉收缩功能。此外,生物反馈疗法能够将盆底肌肉活动的肌电信息通过仪器转化为患者能够观察到的听觉及视觉信号,便于患者及主治医师观察,有助于工作人员进一步指导患者熟练掌握盆底肌肉的收缩及舒张情况,仪器在指导过程中释放一定电流并对盆底肌肉进行刺激可指导盆底肌肉进行正确收缩,利于各项功能恢复,进而提高患者性生活水平[15]。研究显示,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出现比例较低,说明生物反馈疗法与盆底肌肉功能训练联合使用能够起到协同效果,从多方面改善患者盆底功能,继而降低后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

综上所述,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取生物反馈疗法联合自行盆底肌肉训练指导可改善盆底功能,提高性生活水平,降低后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

4 参考文献

[1] 周艳娜,甘桂萍,张伟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20,43(5):393-397.

[2] 黄海英,陈秀丽,梁湛青.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Kegel训练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疗效的评估[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0,12(11):55-58.

[3] 钟思梅,周乐平,胡艳飞,等.盆底电刺激联合本体感觉训练对盆底功能障碍产妇盆底功能及血清松弛素水平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4, 46(3):253-256.

[4] 勾明月,李云芳,王小燕.盆底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围绝经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效果及对盆底肌肉功能的影响[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23, 24(5):522-523.

[5] 潘玲佩,倪旭红,朱敏.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和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疗效[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9):2022-2025.

[6] 勾明月,李云芳,王小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围绝经期女性性功能障碍及对盆底肌力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3,31(5):1094-1098.

[7] 张惠文,付婷婷,赵淑萍,等.电刺激生物反馈及阴道哑铃Kegel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20, 36(11):864-867.

[8] Chan K Y C,Suen M,Coulson S,et al.Efficacy of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for bowel dysfunction after anterior resection for colorectal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J].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 2021, 29(5):1-15.

[9] 王慧兰,朱倩,王美燕,等.盆底肌肉锻炼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3, 39(1):115-118.

[10] 晏梓宴,覃旭,李春雷,等.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Kegel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盆底功能电生理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2):324,369-372.

[11] Kwan B , Gillespie C , Warwick A .Colonoscopic findings in patients with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J].ANZ Journal of Surgery,2023, 93(6):1609-1612.

[12] 贺轶萍,陈雪梅,徐晓蕾.盆底肌功能训练对产妇产后盆底肌电值, 盆底组织状态及下尿路功能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 19(16):1760-1764.

[13] 张小勇,陈从山,张远洋,等.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阴道康复器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电生理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 36(4):524-527,537.

[14] 周晶莲,宋爱英.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肌力水平阴道紧缩度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3, 52(20):1575-1578.

[15] Wu W , Li M Y , Wu K ,et al.The diagnostic value of four-dimension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 of perineum in the diagnosis of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J].E3S Web of Conferences,2021,271(4):03061.

[2024-04-29收稿]

作者单位:744000 甘肃省平凉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尚蓝天);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李自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