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倪瓒山水画艺术

2024-08-05 00:00王明雪
书画世界 2024年6期

关键词:倪瓒;山水画;自娱;逸气;不求形似

元代绘画表现出与以往时代不同的特征,与其历史背景及文人的审美观念紧密相连,更与画家的生活轨迹紧密相连。文人画成为元代绘画发展的主流。倪瓒生于江南富豪家族,自幼受儒家思想熏陶,中年以后修习佛道,深居简出,晚年颠沛流离。这些经历无不对倪瓒的绘画思想和创作产生巨大影响,促使倪瓒不断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思想和绘画风格。

一、时代背景与隐逸思想的产生

在政治上,元朝统治者采取民族歧视政策,把人分为四等,第三等才是汉人,可见汉人的社会地位极低;在文化上,自隋唐以来的科举考试制度被废除,文人备受打击,无法通过科举考试博取功名。元朝统治者对汉文化了解甚少,撤销了画院,南宋遗留的宫廷画家流落到下层社会成为画匠。社会的巨变,直接导致院体绘画的式微,山水画的主导者由宋时的宫廷画院变成了元朝的文人士大夫。

随着元代整体社会风气的转变,画家在绘画创作中投入更多的体验,把绘画看作抒发情感、陶冶情操的活动。他们比较注重表达“隐逸”的精神内涵,如倪瓒将“写胸中逸气”“自娱自乐”作为其审美主张。文人画家在绘画中表达自我价值,进而形成了元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风貌,使其成为中国山水画发展的高峰,给传统绘画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二、倪瓒山水画美学思想来源

倪瓒一生受到儒、道、释诸家学说影响,形成了“据于儒、依于老、逃于禅”的绘画艺术思想。

(一)据于儒

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主张“仁义”,“仁”即仁爱,“义”即正义,关注入世,关心现实。其思想主要体现为现实的社会伦理道德,具有治人治国的价值取向。从艺术角度来看,受儒家思想影响,画家认识到必须提高自己的人品和修养。

倪瓒曾在《和拙逸先生闲居韵》中写道:“此浩然之气,见义思必为。” 可见他对浩然之气与重义之气的推崇。这种“重义”反映了儒家不重利益、控制私欲、规范人道德行为的思想。倪瓒也是注重道义之人。虽然在受元代统治者打压的情况下,倪瓒并没有反抗,但也没有同流合污,而是通过隐居这种方式来保持自己应有的民族气节。同时,他又有儒家“安贫乐道”的精神。周砥在《寄倪云林》中说:“我识云林子,亦是隐者流,一生傲岸轻王侯,视彼富贵如云浮。”(顾瑛编《草堂雅集·寄倪云林》卷十二)“乐道”“富道”而“不知贫”正是他对道和名利的态度。他虽过着隐逸的生活,但也一直关注社会和民生,这些都是和儒家思想的熏陶分不开的。

(二)依于老

道家开山鼻祖老子崇尚自然,主张“无为而为”,在文人士大夫中影响很大。这里“无为”的表面意思是“无所为”,但并不是真的无所作为,他主张“有所为”为“无为”的目的。这一思想也体现在倪瓒的绘画创作中。倪瓒的画中景物很少,画面简淡至极,甚至有些空,却能“无”中生“有”,有着空灵之美。他的画“无笔处尚有画在,败笔总不能藏”,给观者留下了想象空间。比如倪瓒的《渔庄秋霁图》(图1),近处的画面是一片陂子,上有几株杂树;远处几层矮坡连绵起伏;画面中间为大面积的留白,所画景物不多,却荒疏简远,达到“无笔处尚有画在”的意境。

(三)逃于禅

倪瓒在《送盛高霞》诗中说:“嗟余百岁强过半,欲借玄窗静学禅。”(倪瓒《清阁全集》卷六)倪瓒的隐居生活是50岁以后才开始的,长期的漂泊生活不仅让他在物质上很窘迫,在精神上也很压抑,所以他通过“学禅”来寻求精神的慰藉。在妻子去世的时候,他的情绪低落,道家的“逍遥游”已经不能消除他心中的烦恼,他开始“逃于禅”。在此,“逃”不是“逃避”,而是“藏”“隐匿”的意思,他希望通过“隐匿”于禅学来逃避现实生活。禅宗思想也直接对其艺术观念和艺术创作产生了影响。

三、倪瓒山水画的艺术主张及艺术特征

作为“元四家”之一,倪瓒的绘画在元代文人画中占有一席之地,有着独特的艺术特征,反映出其独特的艺术主张。倪瓒说“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强调画画是抒发情志,以净化心灵为目的。

(一)艺术主张

1.自娱

从认识到教化,由存形到畅神,由讽谏到寄情,绘画审美功能不断强化。作为审美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娱乐”功能也受到文人重视。在我国绘画史上,宗炳的“畅神”、王微的“怡悦情性”,都是“自娱”绘画理论的前提。倪瓒曾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倪瓒所说的“自娱”是一种能净化人心灵的自娱,使人获得审美愉悦,是形而上之“自娱”。倪瓒之所以将绘画创作及绘画的审美功能定位为自娱,最大的原因是现实生活已经无法给他带来快乐,他只能通过绘画创作来寻求审美快感,享受艺术创作带来的自由与愉悦。

2.写胸中逸气

倪瓒在《题自画墨竹》中说:“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倪瓒《清阁全集》卷九)倪瓒对文人画发展的最大贡献莫过于提出“写胸中逸气”的主张,注重主体的情感和心境。画者在胸中有逸气之前,必须先修炼自身的品格。倪瓒的“逸”与他的禅宗思想具有直接联系,又与道家追求自由超越、傲然高逸的境界相关。他的“逸气”,是庄子的“逍遥游”的气魄,指一种超凡脱俗、归隐山林的生活态度,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灵性风貌、一种淡雅之情、一种淡泊的精神境界。

3.不求形似

倪瓒认为,画之要义,在于“笔逸于胸”,所谓“不求形似,而得情象外者”(王育贤《绘事备考·墨竹》卷一)。“逸笔草草”“不求形似”,实为“写胸中逸气”,而这“逸气”亦只能以“逸笔草草”来传之、表之。倪瓒希望能用最简略的笔墨抓住、强化那些最能表达“胸中逸气”的元素,而将不相关的细节弱化、删减。于是,他提出了一套绘画理论,即“不求形似”。西方绘画很注重“形”的概念,黑格尔说:“艺术的使命在于用感性的艺术形象的形式去显现真实。”而中国绘画在先秦两汉时期是重形体而轻神的,认为“形似”对绘画非常重要。

(二)艺术特征

倪瓒受到儒、道、释三家思想影响,又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生的起伏、心境的转变,他的绘画呈现出平淡天真之境、简远高逸之境和萧散寂寞之境。

1.平淡天真之境

“一江两岸”三段式的构图是倪瓒山水画的典型特点。他的山水画往往就是几个江渚、几棵树、两抹远山、一座空亭,所画之景平淡,甚至近于乏味。正如恽格所说:“妙在平淡而奇不能过也,妙在浅近而深远不能过也。”此种平淡,不是追求奇巧画意的作品所具备的,这恰恰是倪瓒作品的独特之处,也是倪瓒作品超凡脱俗之处。倪瓒的《渔庄秋霁图》就是“三段式”构图,全图分成了三段:上段是远景,几座山峦起伏;中段为一片空白;下段为近景,坡上几棵错落的树,枝叶稀疏。

2.简远高逸之境

倪瓒绘画“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而寄兴深远,余韵无穷,具有高洁、简约、闲远之境。“简”在画面中表现为简洁、简约,而表达的画意却无尽,呈现出“言简而意无穷”的效果。倪瓒作画简略,画中虽仅有一木一石,却融汇了万壑之趣。其作品多选用“平远式”构图,使得他的山水画能够在有限的画面中抒发无限的情思。

3.萧散寂寞之境

在倪瓒的《六君子图》(图2)中,六棵树立于岸石之上,顽强地生长着。我们从画面中可感受到那种对君子品格的歌颂,同时又可以从这种空旷而又荒凉的景象中体会到萧瑟的意趣。倪瓒画作表现出一种萧散寂寞之境,画中寂寞无人。这明显与禅宗思想有关,画家在凄凉、冷清的画面氛围中仍然表达出对生命的热爱。

结语

倪瓒一生虽过着淡泊和隐逸的生活,但他仍然关心社会,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与自己的绘画美学思想相结合,追求高逸的人品与画格,通过绘画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将写意绘画的风格和美学思想推向了高峰,对明清绘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清初四僧”之一的石涛便深受倪瓒的影响,他提出的“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与倪瓒的“写胸中逸气”有异曲同工之妙。总之,倪瓒的画品与人品高度结合,成为元代以来文人画家的典范。

策划、组稿、责编:史春霖、金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