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理的显象

2024-08-05 00:00孙钰王煜
书画世界 2024年6期

关键词:水墨画;肌理技法;材料创新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中国画笔墨语言已满足不了如今创作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画家追求创新,在材料和技法上进行突破,以制作肌理融入创作,抒发个性。尤其是历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肌理常被用来真实再现物象质感或是塑造细节,形成一定的肌理美。而肌理制作的过程具有极强的偶然性,难以预测和偶发的特性使画面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也使得这种表现形式的作品无论近看还是远观,都张力十足,格外精致且耐人寻味。

一、肌理表现形式溯源

纵观艺术发展史,我们可发现,早在原始社会时期,艺术家就曾尝试将生活中常见纹理应用于艺术创作。如在陕西省西安市半坡村半坡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上,原始社会时期艺术家用赤铁矿颜料绘制网状细线表示鱼鳞。这样的形象刻画在粗糙的陶器上,充分说明了艺术家对自然物象肌理的领悟能力和对颜色的运用能力。从东到西,在我国龙山文化遗址和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上都可见到一种类似旋涡纹的图像样式,这些都称得上是中国传统绘画中肌理模仿表现的雏形。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图》是迄今发现的最早使用金色的画,画面部分还用到了金白粉彩。到了东汉时期,壁画中大量使用金箔以及用名贵宝石磨制的矿物颜料,这足以说明很早的时候古人就有意识地用各种材料装饰绘画了。在魏晋南北朝的人物画中,画家采用不同韵律的线描来表现宽大飘逸的袍子(如顾恺之《洛神赋图》中人物的服饰),或是“曹家样”那种形式,紧贴于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的衣褶,通过线条律动表现不同质感的衣纹。五代赵幹的《江行初雪图》使用“弹雪法”塑造雪景。到了宋元时期,画家对自然物象的观察更加细微,以苔点、皴法来表现树石的纹路,如李成、范宽在表现不同结构的山石时所创的各种皴法。清代沈宗骞在《芥舟学画编》中写道:“墨曰泼墨,山色曰泼翠,草色曰泼绿,泼之为用,最足发画中气韵。”泼墨、泼彩也频繁应用于画面。现代潘天寿爱用手指作画,指肚用来涂抹,指甲用来画硬线,两者结合形成画面独特的肌理效果。还有许多画家吸收了西画和日本画的表现形式,将水彩、油画、版画中的肌理技法应用到中国画创作中,将油或水等多种媒介和材料创造性地融入自己的画面。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画面中肌理制作的发展和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现代肌理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无论技法、工具还是材料与画面相结合的程度都无可挑剔。材料技法的创新,确实为中国画语言探索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二、中国画中常见的肌理技法

(一)水拓法

自古以来,许多有成就的中国画画家,对用水都有过深入的研究。“扬州八怪”中的李鱓就曾言:“水为笔墨之介绍,用之得法,乃凝于神”,“笔墨作合生动,妙在用水”。他充分地领会到,作画要传神,笔墨是基础,而关键在于用水得法,“作画无水,如舟搁滩,划不得一桨”。这说明一件成功的作品要获得好的艺术效果,用水必须得法,不然无法作画。

每幅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其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为国画创作提供了无限的创意空间。通过水的流动和颜料的自然融合,水拓法的运用使画面呈现出一种流动、轻盈且富有诗意的自然美感,反映了道家顺应自然、追求意境的理念。水拓法不仅丰富了中国画的技法体系,更传递了一种追求自然、随性而为的美学观念,成为连接古代智慧与现代审美的桥梁。

(二)拓印法

拓印是对古老复制技术的运用,体现了艺术形式在不同时代的延续与革新。通过拓印,艺术家不仅能够记录和再现自然界的微妙之美,还能在创作中融入个人的情感与理解,使作品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桥梁。将通过拓印得到的纹理素材融入中国画创作,可通过剪裁、拼贴、叠加等多种方式,与其他画技(如渲染、点染)结合,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和表现力。选择具有独特纹理的自然元素(如树叶、树皮、石头)或人工物件(如织物、网纹材料)作为拓印的母体,通过拓印,能够在二维的纸面上展现出三维的质感,如树皮的粗糙感、叶脉的细腻感,为国画创作提供丰富的视觉和触觉体验。

(三)揉纸法

中国画肌理制作中的揉纸法是一种传统技法,通过物理手段改变宣纸的表面结构,创造独特的质感和视觉效果,从而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揉纸法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艺术家情感与创意的体现,它让中国画的创作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为观者提供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正面刷墨通常能展现更为直接的肌理效果,而背面刷墨则能形成更为含蓄、朦胧的效果。根据创作需求,可以选择浓淡不同的墨色或色彩。根据画面需求,可在已形成的肌理基础上继续作画,如添画山水、花鸟等题材,利用原有的肌理增加自然的岩石、树皮、云雾等质感。通过揉纸法产生的自然肌理,能够使画面具有更加丰富和立体的视觉效果,增强画面的质感和动感,使作品更富于变化和表现力。这种方法特别适合表现山石、树木、水面等自然景象的质感,通过人为制造的肌理模拟自然界中的复杂结构,使作品更贴近自然,提升真实感。艺术家在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纸张、墨色、水分等元素的无限可能,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手法和语言。

(四)沥粉贴金法

中国画肌理制作中的沥粉贴金技法是一种富有传统特色的装饰工艺,主要用于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华丽感,常见于传统壁画、宫廷装饰以及高端艺术品的创作。沥粉贴金技法通过金碧辉煌的视觉效果,极大地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常用于表现宗教、皇室或富贵主题,象征尊贵与神圣。沥粉形成的凸起线条为二维的画作增添了三维效果,使画面层次分明,更加生动逼真。沥粉贴金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体现了中国古代匠人的智慧和审美情趣。其应用不仅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现代,沥粉贴金不仅仅局限于传统题材,也被艺术家们融入当代艺术创作,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展现出新的艺术风貌。综上所述,沥粉贴金不仅是一种技术性的装饰手段,它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追求,为中国画艺术的多样化做出了贡献。所有物体表面都有自身的肌理,或光滑细密,或粗糙不平,或柔软疏松,或坚硬厚实。物体表面组织与纹理的细微之处可以容纳大量的信息,予以观者多样的视觉享受。在适当的空间环境与画面塑造之下展示美感,将艺术灵感通过自然肌理注入画面,创造出非自然的艺术肌理之美。[1]

三、肌理技法的偶然性

中国画肌理技法的技巧性与偶然性体现在多个层面,尤其是在材料的选择、色彩的碰撞与融合表现上,这两方面共同构建了肌理技法的多样性和独特艺术效果。艺术家通过精心挑选不同的媒介材料,利用这些材料的基本特性和相互作用规律进行艺术表现。例如了解墨色在特定纸张上的渗透程度,或是通过胶水调节颜料的悬浮状态,这些都是技术性很强的操作。传统笔法与现代工具的结合也是技巧性的重要体现。无论是毛笔,还是刮刀、海绵、喷壶等现代工具的使用,都要求画家掌握精准的力度和角度,以获得预期的肌理效果。艺术家会结合多种传统技法,如泼墨、积墨、破墨、渲染等,并探索新的肌理制作方法,如水拓、拓印、拼贴等,通过反复试验,创造出既具深度又富变化的画面效果。

在色彩的运用上,艺术家可能会故意让不同色彩在湿润的纸面上自由流淌、碰撞与混合,产生意想不到的边缘过渡和色彩层次,这种不可控的过程为作品增添了偶然之美。利用水的流动性、颜料的自然扩散,甚至是空气湿度的变化,都可能形成不可复制的肌理效果。比如水拓法中,颜料在水面的分布与图案的形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水的波动和颜料的自然反应,每次操作都可能产生独一无二的结果。在肌理制作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许多“意外”,如墨迹的意外渗透、颜料的不规则分布等,这些偶然因素能够激发艺术家的灵感,促使他们根据这些“意外”调整创作方向,从而获得意想不到的艺术成果。

中国画肌理技法不是技术的堆砌,而是艺术家与材料、环境之间的艺术探索,既体现了深思熟虑的技艺,又保留了浑然天成的韵味,赋予作品生命力和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肌理偶发、不能预设的随机效果,“在某种程度上拓展了传统绘画的观念,颠覆了固化的、概念的、预定的、完美的等传统绘画中画面构成的标准”[2]。

四、肌理技法促进了中国画材料的改革和笔墨的创新

关于中国画肌理技法的探索和发展,对中国画材料的改革与笔墨的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随着对肌理效果追求的深入,画家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笔、墨、纸、砚,而是开始尝试将各种新材料(如丙烯、水彩、矿物质颜料、金属箔片、植物纤维乃至现代工业材料)融入创作,这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和视觉效果。肌理技法的探索促使艺术家在传统技法基础上进行创新,不仅丰富了画面质感,也促进了东西方绘画技法的融合。艺术家将西方绘画中的表现手法,如厚涂、拼贴、滴流等,与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技巧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语言。肌理技法的多样化使中国画作品的审美维度得到了拓展,从二维空间走向了更富有层次和深度的三维视觉体验。观众可以通过触摸般的视觉感受,体会到作品中材料的质感与肌理,这种体验超越了传统笔墨所能提供的范畴。通过对肌理的精心设计和制作,艺术家能够更好地表达情感和意境,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肌理不仅能够模拟自然界的复杂形态,还能传达艺术家内心的情绪变化,使作品在视觉和心理层面都更加饱满。肌理技法的实践促进了理论研究的发展,包括对肌理制作原理、材料特性、艺术效果的研究,这些理论成果反过来又指导更多艺术家在创作中进行实践,形成了良性循环。

五、中国画笔墨形式肌理技法探索的意义

肌理技法作为中国画现代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探索方向,它让画面质感更加丰富多变,能够更好地模拟自然界的复杂纹理和情绪氛围。材料的创新应用鼓励了传统技法与现代艺术手段的结合,比如将油画、版画甚至是数字技术的某些元素融入中国画创作。这样的跨界融合不仅丰富了中国画的语言体系,也为传统艺术注入了新鲜血液。新材料的探索要求艺术家不断实验和创新,这种过程本身即是一种艺术创造,激发了艺术家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欲,推动了个人风格的形成与发展。“远观其势,近观其质”是欣赏绘画作品的一个常识性要领,其中所指的“质”就是我们所常说的“肌理”。肌理技法所展现的物象美、视觉美、情趣美、和谐美等多重表达都对水墨语言的边界探索具有极大意义。[3]肌理不仅是一种视觉效果,更是情感和意境传达的重要载体。

不同的肌理能够引导观者产生不同的情感,使作品的内涵更为丰富和深刻,增强中国画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肌理技法的探索中,艺术家既保留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和文化精髓,又融入了当代审美意识,构建起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对话的桥梁,推动了中国画艺术语言的现代化转型。肌理技法的实践促进了相关理论研究的发展,如对肌理美学、创作技法、材料科学等领域的探讨,这些理论成果反过来又指导了实践,形成了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总之,肌理技法的材料创新和中国画语言探索,不仅是中国画艺术形式的自我突破,也是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交融共生的重要体现,为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策划、组稿、责编:史春霖、金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