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陆运河地理位置与旅游文化发展路径的探究

2024-08-05 00:00:00李友华
旅游纵览 2024年3期

摘 要:平陆运河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连接西江与北部湾,地理位置独特。本文旨在探究平陆运河的地理位置对其旅游文化发展的影响,以及利用这些优势制定合理的发展路径。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研究发现平陆运河的地理位置给其带来了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本文提出了加强区域合作、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旅游设施、创新营销手段、打造研学基地等建议,以期促进平陆运河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平陆运河;地理位置;旅游文化;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课题“平陆运河流域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立项文号:2023KY1945)的研究成果。

引言

平陆运河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工程,自开工以来,一直备受关注,不仅因为它是1949年以来建设的第一条江海连通的大运河,也因为它对于优化国家运输网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建设过程中,平陆运河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和施工方法,还配备了先进的桥梁防碰撞智能预警系统,平陆运河的建成将极大地促进广西及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化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为区域协调发展和对外开放注入强劲动力。

一、平陆运河地理位置分析

平陆运河是一项连通西江航运干线与北部湾国际枢纽海港的重要水运工程。其北起南宁横州市西津库区平塘江口,南至钦州市钦南区,经沙坪河、旧州江及钦江干流入北部湾。横州市的平塘江口作为平陆运河的起点,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可以有效地连接广西内陆与沿海地区的水运网络。从地图上看,钦州市位于广西南部,北部湾沿岸,是我国与东盟国家海上通道的重要门户。灵山县作为钦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钦州市东北方向,具有较为便利的水路和陆路交通条件。北部湾海域是我国近海水质最洁净的海域之一,沿岸地区包括广西、广东、海南等省份和越南沿海部分省区,是我国面向东南亚的重要出海口[1]。通过平陆运河,可以从广西内陆地区直接进入北部湾,进而连接国际海运网络,这对于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运输能力、促进国际物流贸易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体来说,平陆运河的地理位置优越,不仅能够便捷地连接广西内陆与沿海地区,还能够通过北部湾海域与国际海运网络相连接,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二、平陆运河旅游文化发展现状

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骨干工程,对广西南宁横州市而言,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机遇。横州市借助平陆运河的建设,大力发展向海经济,着力打造平陆运河文化旅游带。目前,平陆运河相关的航道施工正在紧张进行中,预计在2025年初完成全部航道的施工。

在文化方面,横州市正在推进平陆运河新城(新福镇)的规划建设,并策划了包括“八朝盐埠古镇”和“平陆运河乡村休闲廊道”等文旅项目,意在通过强化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利用,构建起富有特色的平陆运河郁江风情带。平陆运河旅游文化的发展现状表现为积极构建以运河为纽带的文化旅游体系,大力推进文旅项目建设,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并且通过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供给,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这些努力旨在将平陆运河变成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的地区,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生态方面,作为平陆运河入海口,从沙井港到茅尾海是钦州大蚝生长的理想海上牧场,万亩蚝排整齐排列,十分壮观,有着“中国大蚝之乡”的美誉[2]。国家级海洋公园——茅尾海国家级海洋公园位于钦州市茅尾海海域,北连广西茅尾海红树林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茅尾海海洋公园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盛产60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30多种虾蟹类,110多种贝类。茅尾海红树林是白鹭等150多种鸟类的生存栖息地,内有连片分布的红树林——盐沼草本植物群落,景观独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可见,这里具备经济与教育双重功能,可以开展生态研学旅行。

平陆运河的旅游文化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地政府积极地推广旅游文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同时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如壮族的歌舞表演、手工艺展示等,进一步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然而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平陆运河的旅游文化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还没有被充分融入旅游产品。其次,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如交通不便、住宿条件有待提高等问题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三、平陆运河旅游文化发展路径

(一)加强区域合作

为了充分地发挥平陆运河的潜力,需要与周边地区协同开发旅游资源,形成互补优势,共同打造旅游品牌。

1.促进沿线地区的资源共享和互利合作

平陆运河的建设和运营可以通过与云南、贵州、四川等西南诸省份的合作,共享旅游资源,共同开发文化旅游产品,联合推广,打造跨区域的文化旅游线路,优化旅游服务,从而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提升平陆运河旅游的整体竞争力。例如,可以共同举办运河文化节、旅游推介会等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运河风情。同时,也可以通过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促进文化交流和旅游市场的共享,进一步提升平陆运河旅游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2.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

沿线地区可以共同开展运河历史文化研究,挖掘运河的文化内涵,共同保护和修复运河文化遗产,如古镇、古码头等,确保运河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3.联合开发非遗文创产品,促进运河文化旅游产业的升级和创新

通过共同研究和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如运河主题的文创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等,提升旅游文化的附加值,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将平陆运河打造成为具有独特文化魅力和强大吸引力的旅游胜地[3]。

(二)挖掘文化内涵

平陆运河不仅是连接灵山县与横州市的重要水道,更是一条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河流,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在其旅游文化发展路径中,为了充分地发挥其文化潜力,需要深入地挖掘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1.挖掘和利用平陆运河沿线的文化遗产和遗迹

沿线的村庄、古镇和遗址都见证了运河的历史变迁,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通过深入地研究运河的历史背景、水利工程、商业交流等方面,可以揭示运河独特的文化价值,为旅游文化发展提供丰富的素材。

2.挖掘和整理运河民俗文化、手工艺文化、美食文化

平陆运河地域包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手工艺文化、美食文化等,这些文化元素为运河旅游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以通过举办文化节、展览、手工艺品制作体验等活动,展示和传承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吸引游客参与其中,提升旅游文化的吸引力。

3.开发和利用平陆运河的自然景观

运河沿线的山水风光、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都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是其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开发生态旅游、户外探险等活动,将自然景观与文化内涵相结合,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

(三)提升旅游设施建设水平

平陆运河作为一条历史悠久的交通要道,提升旅游设施至关重要。旅游设施是游客体验旅游活动的基础,也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为了充分发挥平陆运河的旅游潜力,需要全面地提升旅游设施水平,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

1.加强平陆运河沿线交通设施的建设

便捷的交通网络可以为游客前来游览提供便利,扩大旅游市场的覆盖范围。可以加强高速公路、铁路与运河码头的连接,提供多种交通方式的选择,满足游客的出行需求。

2.完善旅游住宿设施

沿线地区可以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酒店、民宿和度假村,提供多样化的住宿选择。同时,要注重提升住宿设施的服务质量和舒适度,为游客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4]。

3.完善旅游餐饮设施

可以发展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餐厅和小吃摊点,为游客提供运河沿线的特色美食。同时,要加强餐饮设施的卫生管理和服务质量,确保游客的用餐安全和满意度。

4.建设旅游文化活动设施

可以建立运河文化展览馆、民俗表演场所等设施,展示运河的历史文化,为游客提供体验地方文化的场所。同时,要举办各类文化节日和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其中,扩大旅游文化的知名度。

(四)创新营销手段

平陆运河作为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旅游资源,创新营销手段对于推动其旅游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特别是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旅游宣传和推广。可以通过建立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社交媒体账号等,发布运河的旅游信息、特色活动和优惠信息,扩大运河旅游的传播范围。

其次,可以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营销活动。例如,举办运河文化节、摄影比赛、写生展览等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并通过媒体进行宣传。同时,可以与旅行社、OTA等合作,推出特色旅游线路和套餐,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再次,可以利用数字营销手段,进行精准的营销。通过分析游客的需求和偏好,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旅游产品和营销方案,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同时,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市场分析和预测,优化旅游营销策略。

最后,需要注重其旅游口碑的传播,通过提供优质旅游服务、优化旅游体验、加强旅游监管等方式,确保游客的权益,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可以鼓励游客分享旅行经历和评价,通过口碑传播吸引更多的游客。

(五)打造研学基地

研学旅游是一种结合旅游与教育的旅游形式,通过深度体验和实践活动,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增长知识、体验文化和锻炼能力。

1.依托平陆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历史文化研学基地

通过结合运河的历史和文化,打造历史文化研学基地。通过展示运河的历史变迁、水利工程、商业交流和沿线的钦州旧街、刘冯旧居、旧码头等方面,开展历史文化讲座、研讨会等活动,让研学旅游参与者深入认识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促进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2.依托平陆运河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打造生态研学基地

结合运河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开展生态环境研学旅游,让游客深入地了解运河沿线的河谷地貌、水文特征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等。通过观鸟活动、自然摄影等特色项目及思考如何维持河流生命健康等热点问题,致力于拓宽研学旅游参与者的知识面以及提升其环保意识和自然观察能力[5]。

3.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和手工艺资源,打造民俗文化研学基地

结合当地的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等,可以开展民俗文化研学旅游。通过开展手工艺体验、民俗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活动,让研学旅游参与者亲身体验和参与制作,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通过与学校、教育机构等合作,开展研学旅游合作项目,让研学旅游参与者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同时,研学旅游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运河文化,促进旅游与文化教育的融合发展。

四、结语

平陆运河其作为连接我国西南地区与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水道,地理位置优越,在旅游文化发展上的潜力不容忽视。通过加强区域合作、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旅游设施建设水平、创新营销手段、打造研学基地等措施,将给平陆运河及其沿线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 屠靖斌.广西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时空演进及提升路径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23.

[2] 唐华臣,刘立清,陈仲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背景下广西平陆运河流域产业发展路径分析[J].区域金融研究,2022(5).

[3] 罗清.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开发对比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1(6).

[4] 盘福东,盘立.灵渠·桂柳运河关乎生态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7,17(3).

[5] 李沛时.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背景下灵渠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提升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