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红色旅游与乡土文化融合现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乡村振兴战略下红色旅游与乡土文化相互融合的路径和机制。首先,分析了现阶段全国红色旅游景区的分布以及游客的消费水平和年龄结构。其次,通过对九江市金盘村和郧西县王家坪村的红色旅游与乡土文化融合途径进行分析,总结出乡村振兴战略下较为适用的红色旅游与乡土文化融合发展途径,主要包括保护和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挖掘和传承乡土文化、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特色乡村民宿、加强宣传推广、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等,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关键词:乡村振兴;红色旅游;乡土文化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武陵山片区红色旅游与乡土文化高质量融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XSP2023GLC123)、2023年度娄底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重点课题“IP旅游视角下娄底旅游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2309A)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土文化和红色旅游作为两个重要的资源优势,被寄予了殷切的发展期望[1]。乡土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和特色的文化,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和地方特色,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文化资源[2]。而红色旅游则是以红色文化资源为核心,通过游览、学习、体验等方式,弘扬革命精神,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革命历史留下了丰富的红色遗产,许多地方都拥有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如革命纪念馆、红军长征路线、革命遗址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3]。有效地将红色旅游与乡土文化相融合,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文化传承发展、经济增长和精神振奋等多重目标,成为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的重要课题[4]。探索红色旅游与乡土文化融合的路径和机制,不仅对于丰富乡村旅游产品、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根据《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全国共有300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进入名录,部分地区的红色旅游景点数量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北京市的红色旅游景点最多,其次为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以及湖南省,红色旅游景点数量均为14个。总体来看,数量较多的省份具有一定的共性,即革命背景较为浓厚、历史底蕴足或是当时的政治中心。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和“马蜂窝”旅游大数据相关报告,我国游客的消费支出水平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阶段消费者的年人均旅游消费范围大多数位于10 001—20 000元。
根据《2023年上半年度红色旅游消费报告》,我国游览红色景点的游客年龄分布如表3所示。从表3中可以看出,26—35岁年龄段占比为30%,占比最高,其次为18—25岁和18岁以下,分别占比为20%和16%。表3中的数据反映出,现阶段参加红色旅游的中青年人数居多,成为红色旅游的消费主力。
结合红色旅游景点,“红色+”等创新方式的提出更有意义。本文研究的红色旅游中,“红色+”融合业态下,排名前两位的项目为红色民宿和红色实景,二者均与乡土文化有密切的联系。
红色旅游与乡土文化融合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受到广泛关注。在我国的众多地区,红色旅游资源与丰富的乡土文化相辅相成,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一)九江市金盘村乡土文化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案例
金盘村位于九江市的西部,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村落,也是九江市重要的乡土文化传承地之一。同时,金盘村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斗争的重要据点之一,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金盘村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遗址、革命纪念馆、革命历史街区等[5]。这些景点反映了金盘村在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吸引了许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在乡土文化底蕴方面,村落内保存着传统的建筑风格、民俗习俗和手工艺品制作技艺。这些乡土文化元素为红色旅游提供了独特的补充和丰富的内涵。
根据“掌中九江”相关报道,九江市金盘村的“红色+旅游” 融合发展举措和取得的相关成果如表4所示。
从表4中可以看出,在金盘村,借助当地蕴含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出红军农场和红军街;同时注重挖掘和传承乡土文化,村民积极地参与并改造自建房,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通过红色旅游和乡土文化的融合,金盘村加强了对红色历史和乡土文化的传承,激发了村民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金盘村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地区的红色旅游和乡土文化融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郧西县王家坪村乡土文化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案例
郧西县王家坪村是湖北省宜昌市的一个典型乡村,也是一个较为成功的红色旅游与乡土文化融合的案例。王家坪村有许多红色旅游景点,如革命历史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纪念碑、革命遗址等。同时,王家坪村保存着传统的农村建筑风格,包括独具特色的土坯房、木结构建筑等。这些建筑不仅展现了当地人民的居住习惯,也反映了地方特色和生活方式。根据“十堰基层党建”公众号的相关报道,郧西县王家坪村乡土文化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的具体举措和成效如表5所示。
从表5中可以看出,郧西县王家坪村从建设组织和队伍开始,加强乡镇基层党建,吸收回乡人才。在红色旅游资源方面,充分地挖掘相关内容,保留好传承下来的相关资源,采用影视化等方式开发当地红色片区;在乡土文化方面,发展夜间经济和民宿产业,做好了红色资源与乡土文化的融合发展。
(三)红色旅游与乡土文化融合路径
本文对九江市金盘村和郧西县王家坪村的乡土文化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路径展开讨论,发现二者在红色旅游与乡土文化的结合方面,存在共同点和差异化发展。在共同方面,均提出了对应当地实际的发展理念、建立了对应支撑的党建引领队伍、打造村民自建房为民宿等措施。在差异化发展方面,根据当地特色产业,九江市金盘村重点发展茶园产业,而郧西县王家坪村主要挖掘当地的红色资源,打造红色一体化景区。本研究基于上述两种案例,并结合其他地方的发展情况和举措,总结出以下几点乡村振兴战略下较为适用的红色旅游与乡土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径:
1.保护和开发红色旅游资源
需要对当地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包括革命历史遗址、纪念馆、纪念碑等。通过加强环境整治、修缮和提升景区服务水平,以及红色旅游景点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挖掘和传承乡土文化
需要注重挖掘和传承当地的乡土文化,包括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乡村建筑等。通过举办文化活动、传统节庆、民俗表演等形式,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
3.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将红色旅游与乡土文化融合发展,可以拓展文化产业链条,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旅游商品。如将当地的传统手工艺品与红色旅游景点相结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
4.建设特色乡村民宿
在红色旅游景点周边建设特色乡村民宿,可以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乡土文化。这些民宿可以借鉴当地传统建筑风格,提供农家乐、农耕体验等项目,让游客亲身体验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5.加强宣传推广
通过加强宣传推广,提升红色旅游与乡土文化融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平台、旅游节目、网络平台等形式,向游客传递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信息,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
6.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
政府部门可以加强对红色旅游与乡土文化融合发展的引导和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融合发展取得更好的成效。
总之,红色旅游与乡土文化融合发展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充分地发挥各方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本文首先对全国红色旅游景区的数量、游客消费支出水平和年龄分布展开研究,为后续深入研究奠定背景。然后,对九江市金盘村和郧西县王家坪村的红色旅游与乡土文化融合发展路径进行分析,可以看到红色旅游与乡土文化融合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丰富了游客的文化体验,增强了人们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最后,提出保护和开发红色旅游资源、挖掘和传承乡土文化、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建设特色乡村民宿、加强宣传推广、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等红色旅游与乡土文化融合发展途径。未来,应该继续探索红色旅游与乡土文化融合的新路径和新模式,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1] 刘泽杉.乡村振兴背景下黑龙江省红色旅游数字化发展研究[J].智慧农业导刊, 2024,4(5).
[2] 蓝刚.新媒体矩阵赋能乡村红色旅游开发与传播研究[J].艺苑,2023(6).
[3] 沈璐.红色旅游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开发研究[J].旅游与摄影,2023(21).
[4] 郑浩雷.赣东北地区红色旅游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23.
[5] 袁晶晶,何丽芳,沈冰,等.韶山红色旅游发展模式创新初步研究[J].旅游纵览,20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