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乡村文旅作为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旨在传承乡村文化、提升乡村生活品质、促进乡村振兴。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和文化体验的需求不断提升,乡村文旅逐渐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乡村文旅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文化传承困境、旅游设施滞后、产业链不完善等。探讨乡村文旅发展的问题、挑战及解决策略,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提升乡村发展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探讨乡村文旅的内涵与特点、发展现状与趋势、问题与挑战,以及促进发展的策略与路径。
关键词:乡村文旅;文化传承;旅游体验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深入探讨乡村文旅的发展旨在深度挖掘乡村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传承乡土文化精髓,以文化之力激发乡村的活力和生机。乡村文旅的繁荣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乡村的整体形象,还能显著地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乡村文旅的发展有助于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还能促进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使乡村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注重保护乡村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境,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使乡村的环境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优美的生态环境不仅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览,还能为乡村居民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发展乡村文旅产业,可以为乡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推动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乡村文旅的发展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业、手工业等,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文旅的发展有助于促进城乡交流互动,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通过乡村文旅的桥梁作用,可以让城市居民更加了解乡村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增进城乡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乡村文旅还能吸引城市游客到乡村游玩,促进乡村的消费市场和旅游业发展,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乡村文旅的发展对于挖掘乡村文化、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推动城乡交流互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应该高度重视乡村文旅的发展,加大投入力度,推动乡村文旅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一)文化与旅游融合,传承乡村文化
在乡村文旅发展中,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是传承乡村文化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的关键因素。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可以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乡村是文化的沃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传统和民俗文化。文化与旅游的融合还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通过开发乡村文化旅游产品,促进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带动了乡村经济的繁荣[1]。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不仅有助于传承乡村文化,还可以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双赢局面。
(二)体验式旅游,重塑乡村生活
作为乡村文旅发展的重要形式,体验式旅游不仅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旅游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乡村生活的面貌。体验式旅游注重游客参与感和互动性,通过参与当地的农耕活动、手工艺制作、民俗表演等,让游客亲身体验乡村生活的魅力,感受乡村文化的韵味。这种亲历式的体验不仅可以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满足感,也可以促进游客对乡村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从而加深游客与乡村的情感纽带。体验式旅游还可以激发乡村的活力和创造力,促进乡村生活的多样化发展。通过开展各种体验活动,激发了乡村居民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推动了乡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丰富了乡村生活的内涵。体验式旅游还可以带动乡村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2]。
(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文旅发展的关键策略之一。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可以有效地促进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乡村发展中往往存在着相互补充的关系,通过产业融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地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提升整体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产业融合发展可以推动乡村产业的升级转型,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不仅可以带动当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可以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乡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一)文化资源整合,打造乡村文化IP
在乡村文旅发展中,文化资源整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整合乡村的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乡村文化IP,可以有效地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文化IP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乡村的历史、传统、民俗、手工艺等元素,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和体验。可以通过开展文化节庆活动、打造特色民宿、推广当地特色美食等方式,将乡村文化融入旅游体验,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乡村的独特魅力[3]。
(二)乡村旅游产品创新,提升游客体验
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是提升游客体验的关键。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旅游产品,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提升他们的旅游体验,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创新的旅游产品可以包括特色民宿、文化体验活动、乡村美食等,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体验,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结合数字化技术,开发虚拟旅游、AR、VR体验等新型产品,也是提升游客体验的有效途径。
(三)乡村文旅品牌建设,吸引更多的游客
乡村文旅品牌建设是吸引更多游客的重要策略。通过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知名度的乡村文旅品牌,可以提升乡村旅游的市场竞争力,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乡村文旅品牌建设需要注重乡村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突出乡村的独特魅力,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在乡村文旅品牌建设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和措施:
1.设计专属标识和口号,突出乡村文旅品牌形象。
2.打造统一的视觉形象和品牌风格,提升品牌辨识度。
3.开展线上线下营销活动,提升品牌知名度和曝光度。
通过乡村文旅品牌建设,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到乡村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乡村文旅品牌是实现乡村文旅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乡村文化传承不易,面临断代传承困境
随着城乡发展不平衡,许多乡村文化传统逐渐失传。文献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有超过50%的乡村面临传统文化和技艺失传的风险,有近30%的乡村已经失去了传统手工技艺,约20%的乡村不再举行庆典活动,而有近40%的乡村口述文学和民间传说已经中断。在断代传承困境的背后,既有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兴趣不高的问题,又有乡村老人传承能力不足的问题[4]。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乡村人口的外流也加剧了乡村文化传承的困境。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乡村文化传承工作,保护和传承乡村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确保乡村文化的传统不被遗忘。
(二)乡村文旅产业链不完善,制约发展潜力
目前,乡村文旅产业链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景区开发与乡村振兴脱节、文化创意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乡村民宿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这些问题导致乡村文旅发展面临瓶颈,制约了其潜力的充分释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乡村文旅产业的建设和完善尤为重要。这一领域不仅关乎乡村经济的多元化,也关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要构建完善的乡村文旅产业链,需要从基础设施、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多个环节入手。提升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关键在于打破部门间、地区间的壁垒,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等,实现信息的共享,提高产业链的运行效率。乡村文旅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社区参与。
(一)加强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挖掘文化内涵
加强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挖掘文化内涵是当代社会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乡村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民俗风情和地方特色,是民族精神的根基和乡村发展的灵魂。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传统文化流失、乡土记忆淡化、文化传承断层等问题。因此,加强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挖掘文化内涵,对于促进乡村振兴、传承民族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乡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加大对乡村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建立乡村文化保护机制,对乡村文化进行普查、登记、认定和保护,确保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乡村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和自豪感。还应加强对乡村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和支持,鼓励他们积极地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加强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挖掘文化内涵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乡村居民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乡村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民族文化根基,让乡村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二)完善乡村文旅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
完善乡村文旅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至关重要。优质的基础设施能够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增加他们的满意度,进而促进乡村文旅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乡村道路、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的交通便捷性和通信畅通度。要改善乡村住宿、餐饮、卫生等服务设施,提升游客的居住和用餐体验。另外,要建设乡村文旅信息中心,给游客提供咨询、导览等服务,增强游客的旅游便利性。要加强乡村景点、景区的规划和管理,保护自然环境,提升景点品质,为游客营造更好的旅游环境。
(三)拓展乡村文旅产业链,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
拓展乡村文旅产业链、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对于乡村文旅发展至关重要。通过乡村文旅与农业、手工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乡村文旅产业链拓展,提升乡村文旅的综合体验和吸引力。建设乡村文创园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发展乡村特色农业,推广农业观光、农产品体验等农旅融合项目。培育乡村手工艺品牌,打造手工艺品展示、体验中心,吸引游客参与体验。加强乡村民宿、特色餐饮等服务业发展,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5]。通过这些举措,实现乡村文旅产业链的多元化发展,打造具有示范意义的全域旅游示范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需求的增加,乡村文旅将成为未来旅游业的重要增长点。传统的乡村文化资源和独特的乡村风貌,为乡村文旅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乡村文旅发展中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为促进乡村文旅的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乡村文化传承不易,需要加强保护和传承工作,挖掘文化内涵;乡村文旅基础设施滞后,需要加大投入进行改善,提升服务水平;乡村文旅产业链不完整、边缘化,需要进一步拓展和完善,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实现乡村文旅的良性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1] 丛硕,侯彦杰.黑龙江省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研究[J/OL].安徽乡村振兴研究,1-11[2024-04-21].
[2] 辛秀琴.广东省公共图书馆阅读品牌建设情况调查与分析[J/OL].四川图书馆学报,1-9[2024-04-21].
[3] 文丰安,李娜.数字赋能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J/OL].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12[2024-04-21].
[4] 薛可,鲁晓天.非遗虚拟空间生产体验对文化自信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2(3).
[5] 刘玉巧.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节庆旅游品牌化发展研究[J].甘肃农业,2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