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指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建设共享农庄无疑是海南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共享农庄是休闲农业的一种体现形式,能够有效地促进乡村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三农”问题的统筹解决。而海南岛具备发展共享农庄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结合近年来海南岛建设共享农庄的实践,阐述了海南岛共享农庄的发展历程、运维问题与嬗变思路。
关键词:共享农庄;乡村旅游;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海南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以其独特性和开发潜力成为推动乡村旅游的重要条件,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的《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海南乡村振兴的方向和目标,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家和省政府通过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等措施,推进乡村振兴。而这一系列举措也为海南岛建设共享农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相连
1.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提升了海南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这为海南乡村振兴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会。城乡融合发展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改善基础设施,推动了海南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
2.促进产业升级和产业融合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鼓励和吸引国内外资本、技术和人才,这些资源的引入对海南农业和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通过共享农庄等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的推广,促进了海南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高了农业产值,增加了农民收入[1]。
3.激活农村经济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对外开放程度高,促进了国内外旅游、服务贸易等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为海南的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提供了发展契机,帮助海南乡村快速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激活了农村经济。
4.优化农村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
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不仅注重经济效益,也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提升。通过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均衡发展,有利于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共享农庄是海南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
1.推进产业融合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以共享农庄为抓手,推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实现农民、农业、农村的全面发展。
2.激活乡村经济
共享农庄通过将农民、政府、市场三者结合起来,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形式,使农民能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从而激活乡村经济,增强乡村活力[2]。
3.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共享农庄可以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引入人才和产业,以及激活资本市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资源有效整合,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4.增强乡村吸引力
共享农庄的建设和发展可以使田园变为公园、农房变为客房、农产品现货变为期货、消费者变为投资者,通过发挥海南岛共享农庄的作用,加强宣传营销,打响海南岛共享农庄品牌,增强乡村对外部游客和投资者的吸引力。
(三)海南岛共享农庄发展概述
2017年4月,海南省政府首次正式提出“共享农庄”的概念。同年8月,国家选择海南作为“共享农庄”示范省份,标志着共享农庄正式获得政策支持和发展指导。海南省政府随后出台政策,提出以发展“共享农庄”为手段,建设美丽乡村,推进休闲农业,加快农民收入增速,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2019年,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推出两批共享农庄创建试点,直至2024年认定的共享农庄达88家,根据《海南共享农庄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监测合格的共享农庄共22家,2024年又发布包含69家省级共享农庄的名单。
海南岛共享农庄在实践中探索了多种运营模式,如产品定制型、休闲养生型、投资回报型、扶贫济困型和文化创意型等,通过这些模式的实施,促进了乡村的多元化发展,带动农民多渠道增收。近年来,海南岛共享农庄的建设与发展不仅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新的实践模式,也给海南的旅游业、农业和乡村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政策与法规落实不足
虽然共享农庄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政策和法规的落实仍然存在差距。
(二)资金和技术支持不足
共享农庄的建设和运营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但许多农庄在融资渠道、融资规模以及技术支持方面存在不足,限制了共享农庄的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3]。
(三)市场运营能力不足
共享农庄的市场开拓、品牌建设、客户服务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缺乏有效的市场运营策略和管理模式,导致共享农庄的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产品同质化严重
部分共享农庄在产品和服务上缺乏创新,导致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相似的产品和服务,加剧了同质化竞争,影响了共享农庄的差异化发展。
(五)参与主体多元化不足
当前共享农庄的建设和运营主要还是以政府和农户为主,其他社会资本、企业和第三方机构的参与度不高,导致共享农庄的建设缺乏多元化投资和管理。
(六)社会认知度和参与度不高
尽管共享农庄为城乡居民提供了互动的平台,但大众对共享农庄的认知度仍然不高,参与度不足,影响了共享农庄的社会影响力和发展潜力。
(一)完善共享农庄建设的意见
1.完善政策和法规体系
政府应进一步明确共享农庄的法律地位和政策指导原则,制定更加详细具体的政策和法规,以规范共享农庄的发展,保障农庄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加大资金和技术支持
政府和金融机构应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和贷款便利,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共享农庄。同时,引入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共享农庄的经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3.强化市场运营能力
共享农庄需要建立专业的市场运营团队,采用科学的市场分析和营销策略,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多渠道营销和客户服务创新,增强顾客体验和满意度。
4.创新产品和服务
共享农庄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地方特色,开发具有特色和创新性的产品和服务,避免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体验。
5.拓展参与主体
鼓励多方面的主体参与共享农庄的建设和运营,如社会资本、企业、非政府组织等,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协同的发展模式。
6.提高公众认知度和参与度
通过媒体宣传、教育培训、体验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共享农庄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培育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市场需求。
7.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
海内外共享农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和先进经验,推动共享农庄的创新发展。
8.持续监测和评估
根据《海南共享农庄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持续监测,定期分析发展成效和存在问题,及时地调整和完善发展策略。
(二)海南岛共享农庄的发展潜力
1.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自然、健康、休闲的生活方式。国内外共享农庄的成功案例显示,共享农庄能够满足这些需求,海南作为旅游胜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宜人气候,具有发展共享农庄的天然优势,市场需求预计将持续增长。
2.农业多功能性的拓展
海南共享农庄将不仅仅局限于传统农业生产,而是将农业与旅游、休闲、文化、教育等多种功能结合起来,形成农旅结合、农文结合、农文旅结合的多元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有效的实践,预计海南共享农庄也将在这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3.政策和技术支持
随着政府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和对共享农庄模式的支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海南共享农庄的发展将获得强有力的政策和技术支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优化农庄管理和运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将大大增强海南共享农庄的发展潜力。
4.国际合作与交流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内外共享农庄的发展经验可以互相借鉴和交流。海南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开放政策有利于与国际上的共享农庄展开合作,通过引进先进的理念、技术和管理方法,进一步提升海南共享农庄的国际竞争力。
5.可持续发展
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海南共享农庄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实施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生态农业等措施,提升共享农庄的生态价值,满足人们对绿色、环保生活的追求。
结合海南岛共享农庄的发展现状,海南岛共享农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海南共享农庄有望成为推动当地乡村振兴、促进农旅融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海南共享农庄正成为实现当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这一新兴模式不仅响应了我国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时代需求,也契合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和国际旅游岛的战略定位,预示着光明的发展前景。共享农庄不仅是实现海南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也是推动海南乡村旅游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策略。
海南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赋予了其在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方面的天然优势。共享农庄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经营模式,通过整合土地、人力和市场资源,打造了一种既能促进农民增收,又能满足城市人群休闲度假需求的生活方式。这种模式有效地将农业、文化、旅游、休闲等多个元素融合在一起,推动了海南农业的转型升级和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在政策方面,海南省政府高度重视共享农庄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支持共享农庄的建设和运营,如提供财政补贴、土地政策支持、技术服务等。这些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为共享农庄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在发展过程中,海南共享农庄面临诸多挑战,如资金不足、市场运营能力不强、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针对这些问题,海南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强市场运营和品牌建设,提高共享农庄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展望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自由贸易港政策的推进,海南共享农庄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共享农庄可以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它也可以作为展示海南独特文化和生态的窗口,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促进海南乡村旅游的国际化发展。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海南共享农庄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将逐渐成为推动海南农业和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引擎。
[1] 陈才,杨春淮.海南共享农庄建设的系统结构与驱动机制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探讨[J].南海学刊,2018,4(3).
[2] 付兆刚,许抄军,杨少文.新制度经济学视阈下农地改革与乡村振兴战略互动研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20(5).
[3] 李荣,韩冰,崔家华,等.海南共享农庄发展现状及规划设计探索——以三亚南田共享农庄为例[J].规划师,2020,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