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产学研融合发展是服务国家战略的现实要求,也是加快科技创新的迫切需要,更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选择。目前,高校产学研融合发展面临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文章从打造制度环境、提升针对性、凝聚社会合力三个方面指出产学研融合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产学研融合发展;产学研协同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章编号】 1003-8418(2024)07-0048-07
【文献标识码】 A【DOI】 10.13236/j.cnki.jshe.2024.07.0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对于高校而言,积极推动“双一流”建设,营造“双一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当前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双一流”建设水平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质量,还决定着我国教育强国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对于新时代的中国高校来说,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全面推动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而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国家战略急需领域、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高校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必经之路。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明确指出,“双一流”建设要聚焦“一流高校”和“一流学科”双向同行,突出高校对知识的责任和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2017年,由三部委联合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指出,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突出社会贡献度和国际影响力,突出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突出与产业发展、社会需求、科技前沿紧密衔接,深化产教融合。首轮“双一流”建设实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了更加科学评价首轮“双一流”建设的成效,2020年三部委联合印发的《“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试行)》指出,评价将考察立足优势学科主动融入和支撑区域及行业产业发展的情况。由此我们可以发现,高校产学研融合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选择,也能够为自身发展汇聚更多的外部资源和创新优势,有利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的有机融合。
一、高校产学研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为有效解决核心技术的瓶颈问题,必须提升国家自主创新水平。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产学研协同发展机制模式,以促进高校科研成果及时有效市场化、产业化,进而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国家自主创新水平。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对高校改革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要着力解决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不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精准、资源配置亟待优化等突出问题[1]。高校走产学研融合发展之路,加强高校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等协同发展,能够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社会发展需求和市场经济需求,培养更多面向国家战略急需、满足产业发展要求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引领行业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
(一)高校产学研融合发展是服务国家战略的现实要求
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一再限制对中国尖端科技的出口,并将中国的一批高校、企业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造成了严重破坏。为有效应对美国在科技、经济等领域的遏制打压,中国必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进入新发展阶段把握发展主动权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就要求大学、科研院所、企业等异质性组织间加强合作,紧密围绕新时代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体系[2]。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科研院所改革,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融合发展。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更加强调高校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能力[3]。因此,高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导向被摆到了更为明显和突出的位置,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重要使命,走产学研融合发展之路,强化有组织科研,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关键作用,将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与服务国家战略紧密结合起来,以人才优势和创新优势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供有力支撑。
(二)高校产学研融合发展是加快科技创新的迫切需要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关键作用。因此,高校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宏观层面,能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微观层面,能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主体的深度融合,广泛凝聚科技创新合力。 面对“双一流”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通过产学研融合发展,高校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人才、智力和科技创新资源,提升企业核心创新能力和区域科技创新水平,以自主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为国家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另一方面能够汇聚更加丰富的办学资源,与企业和地方形成资源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概括来说,高校从两个方面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支撑:一流学科建设和一流人才培养,而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这两个方面的高水平产出都亟须高校探索产学研融合发展模式。在学科建设层面,传统学科已无法满足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特点的新经济发展需要,需要瞄准世界科学前沿和市场关键技术领域优化学科布局,对现有的学科进行改造升级,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布局交叉学科专业,积极回应新经济发展对于学科专业的现实需求。在人才培养层面,强化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协同育人,进一步优化面向需求的育人机制,加大急需人才培养力度,特别是面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等引领未来经济科技发展领域的人才培养,能够全面提升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培养能力,将一流建设高校打造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主要基地。
(三)高校产学研融合发展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选择
产学研融合发展既是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更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选择。高校产学研融合发展能够有效整合各方优势资源,精准对接创新发展需求和产业升级需要,提升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促进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相较于我国起步较早,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高校产学研融合发展体系,特别是排名靠前的世界一流大学普遍拥有成熟的校企校地合作模式。以斯坦福大学为例,20世纪初还是一所名不见经传的乡村大学,到1985年被评为美国一流大学,主要得益于产学研融合发展的办学模式。作为斯坦福大学科技园模式的产物,“硅谷”现已发展成为美国高科技人才和信息产业人才的集中地,形成以斯坦福大学为中心的生产研发与经营系统,为斯坦福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和资源支持。
二、高校产学研融合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虽然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意识和主动性都有了一定的增强,但基于对高校产学研融合发展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的分析,高校产学研融合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以下问题。
(一)产学研融合发展的制度环境不够完善
高校产学研的本质是区域创新体系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4],属于在特定的外部情况下进行的社会活动。其主要目的在于用高水平科研支撑高质量教育、高质量产出,发挥其学术价值、教育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我国为促进高校产学研融合发展,已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但还不能从根本上改善制约产学研融合发展所需要的环境,突出表现在三方面。
一是社会参与产学研融合的积极性难以调动。从主体地位的视角可以将产学研模式分为政府推动型、高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以及共建型四类模式。因此,产学研融合发展需要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政府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技术创新,搭建联合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根据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确定的研究目标,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不断走深走实,很多企业获得了自主经营权,但较大比例的地方行政机构并未完全将经营管理权下放至企业,导致企业难以完全掌握科学技术的自主决定权,在参与产学研融合的实践中仍存在行政化的“影子”。此外,很多中小型企业缺乏对技术创新的长远考虑,与高校联合开展研究仅限于一些短平快项目,追求短期利润,缺乏中长期的合作创新目标,面向产业长远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所需的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产学研合作意愿不足。
二是高校内部推动产学研融合的氛围不浓。部分高校仍然受传统理念的制约,由此引发高校是固守“学术象牙塔”还是成为“社会服务站”的争议与冲突。高校并没有真正把产学研融合作为愿景,更多的是迫各种压力,仅仅作为一项政策性举措。高校所进行的科学研究活动,从其动机到过程,都围绕着如何有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有利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校现有的对教师的考评机制存在重纵向、轻横向,重研究、轻应用,重获奖、轻转化等问题,高校教师在日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最关心的是职称评定、高水平论文发表等,很多高校都不将教师参与产学研合作工作纳入日常工作量的考核范围。
三是产学研融合的资金保障相对短缺。产学研合作经费不足是影响高校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最大阻碍。目前,我国高校的产学研融合模式多以校企合作为主,对于企业而言,产学研融合是其技术创新的表征,是企业科技行为的延续,更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形态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合作双方都无法独立完成某项技术创新活动的所有工作,这意味着双方均无法控制在产学研合作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对高校而言,并不具有技术自主转化的资本能力与实力;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而言,难以承受高风险领域的巨额负担,或是面对大量科学技术成果的转移工作,更希望相关政府部门或创投组织、银行共同承担风险。有些政府过多强调科技成果产业化,没有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抑制了应用研究方面的成果转化[5]。资金的短缺,是高校教师产学研融合积极性难以调动的主要因素。
(二)产学研融合发展的技术供需不平衡
相较于西方国家,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高校的建立向来以学术为基础,偏向学术型的高校仍处于较低层次的校企合作阶段,科研成果转化率不足。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0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34.7%,其中企业为44.9%,科研单位为11.3%,高校仅为3.8%[6]。相比之下,美国高校专利转化率约为50%,是中国高校转化率的13倍。
一是技术的“有效供应”存在偏差。从产出价值来看,高校追求更多的是教育价值,科研院所的价值诉求更多的是学术的、社会的、经济的价值,企业则更看好经济价值与经济效益,由此引发了高校科研成果难以匹配为“有效供应”并形成完整的供应链。由于我国高校科研评价制度的构建长期围绕科研的技术价值,忽视了科研所承载的市场经济价值,其评价指标多为国家扶持资金、发表论文数量、项目参与人的科学影响力以及所获奖项等级和数量,因此部分科研成果质量水平参差不齐,不具备市场应用性与前瞻性,不符合大规模产业化的标准,容易产生市场“滞销”等问题,随之带来的是市场经济效益低迷。换言之,高校与企业合作中所制造的往往是简单的工艺和产品,无法有效解决企业规模化制造中对成套工艺和设备的工艺技术要求。部分高校及其科研人员放弃科研成果向工业化生产转移,而开展小规模的制造,或者束之高阁而不加以推广,导致新一批科学技术供应障碍的形成。这说明从高校科研成果到市场的产品和商品之间涉及的转化路径、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配等问题尚未得到合理的解决。
二是企业的“有效需求”限制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产学研融合的“有效需求”需要具备以下特征:供需方具备技术创新的能力;科研成果的引入以提升企业的能力为宗旨,即具备较大的消化吸收能力,转化成本和经营风险较低;能够根据自身情况,以市场需求为依据,选取最理想的产品。目前,科学技术的引入大多被企业“利用”,成为吸引人才的“工具”。企业队伍和创新能力并未获得有效发展,科研成果简单地停留在进口,并不能产生增值创新,无法由技术成果转化产生经济效益,最终弱化了各方产学研融合的积极性。另外,由于企业自身科研力量薄弱,一味要求高校把科学技术直接应用到产品上去。虽然这种绝对的“交钥匙”的模式使得转化效率大幅提高,但由于把压力过多传递给高校也存在着适配度不够等风险。
(三)产学研融合发展的协同性不够
现阶段,虽然在“大学-产业-政府”的边界缝隙中催生出一些科研成果中介转让组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科研与生产实践的结合,但是政府部门之间和科研院所条块分割仍然严重,尚未形成统筹协作、多方联动的良好局面,其主要原因在于三方面。
一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模式难以满足产学研融合发展要求。部分高校的内涵发展依旧是沿用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培育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需求。由于师资队伍、教学设备等因素的限制,大多数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制订上往往会重理论、轻实践。虽然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理论知识,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不强,这直接导致学生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而且大部分高校是由教务部门来组织实施学生实践环节中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由于该部门本身任务繁重,其计划制订、企业选择、合作教育的监督与管理等工作缺乏专职的人员或部门落实,实施效果与真正的产学研合作教育相差甚远[7]。
二是高校优势与企业需求脱节。高校教师不了解市场和产业对产品的具体需求,企业也不了解核心技术价值和潜能。产学研合作各方对合作的价值有着不同的认识,且合作初期各自地位不同,各方往往会在交涉中出现摩擦。以校企合作为例,第一种情况是“高校向社会发布成果目录、需求合作企业”,高校在进行科研项目选题时由于对企业实际需求的不了解,选题存在与市场脱节的可能;第二种情况是“根据具体企业的科研难题,寻求高校签订相关横向项目”,企业提出的问题是针对当下市场的,缺乏针对技术发展趋势预测未来产品的能力,难以保证核心竞争力的持续发展。在这两种情况下,即使企业积极性很高,高校及科研单位所提出的新技术条件也相对成熟,产学研合作中仍然存在困难。
三是我国缺少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的组织机构和平台。我国承担技术成果转化等中介业务的组织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功能方面,都远无法满足产学研协同发展的要求。这主要表现为:企业的需求在市场上找不到对应的解决方案;高校不了解市场,创新成果无人接手;高校和企业之间缺乏专业机构和人才为之牵线搭桥,使得科技成果“卡”在实验室出不去[8]。从世界各国对科学技术成果中介业务开展的实际出发,技术中介业务的特点是业务多样化、服务一体化。近年来,中国的科学技术成果中介业务从无到有,技术中介机构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国内的技术中介业务部门大多功能小且单一,组织机构不完善,所开展的技术服务传播不够及时或没有准确性,而且技术中介的特殊地位和利益也无法获得有效维护。同时由于技术中介业务的服务传播缺乏时效性与准确性,使得大专院校与科研单位的很多技术研究成果因找不到市场需求,而无法及时完成成果转化,直接导致了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科技成果找不到适合的技术供给者,企业产品开发的技术问题找不到适合的专家人员来研究等问题。
三、高校产学研融合发展的路径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的讲话中指出,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高校要勇于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高校在办学治校的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四个面向”,主动服务“国之大者”,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持续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引育领军人才,铸国之重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当前,我国正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传统生产制造型企业正在向科技创新型企业转型,一大批新型科技企业不断兴起,为高校提供了更多产学研合作机会,也为高校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9]。
(一)打造高校产学研融合发展的制度环境
一是坚持稳定与灵活并重,构建系统科学的管理机制。高校产学研融合的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与分配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规则搭建的。高校要认真研究国家的发展战略及有关政策,利用自身优势协助国家做好经济社会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顶层设计,高校在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唯有与时俱进,注重多元创新发展,发挥国家与政府对高校产学研融合发展的导向和引领作用,才能促使高校真正地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改变,以灵活的机制应对挑战,以高远的眼界面向未来。这意味着,既要立足长远眼光,保持专业和学科发展的相对稳定性,又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及时而灵活的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高校产学研融合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对高校办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政府相应地给予高校足够的权力和空间,提升其社会服务的效果。此外,高校要继续坚持做基础研究的引领者,积极推动基础学科与新兴应用学科的融合发展,积极探索用计算机、信息等技术去改造传统的技术,为教师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开展深入研究搭建更多的平台[10]。
二是坚持市场导向,构建有效完善的市场化机制。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高校为区域主体提供社会服务,推动地区高技术的产业化,成为了“双一流”建设的必然举措。一方面,高校需要探索科技创新融资模式,完善资金筹措、市场对接和技术保障等方式,形成科技成果市场化运营体系;另一方面,高校要通过建立健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新发展为核心、协同共建为纽带、高效服务为目的的产学研融合市场化体系,在此基础上增强高校知识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高校要定期将科研成果向社会发布,营造产学研合作的良好氛围,要充分调动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积极性,探索多方出资成立公司或者研发平台的模式来解决产学研资金不足的问题。
三是建立以科研成果创造性、实用性以及科研对人才培养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激励机制。不断深化高校产学研融合的人才激励机制改革,创新组织形式,加强以应用和产业化为导向的评价考核,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引导科研活动更好地面向经济社会的实际需求。高校要充分利用产学研平台做好高层次人才的引培工作,针对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团队,高校要制订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政策,营造良好科技创新氛围,提高教师、科研人员、学生的积极性,并引导他们参与到协同创新的工作中来[11]。高校要引导地方政府、各类团体参与到高校人才培养的决策和管理当中,将其意见和建议纳入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环节,为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和有效的支撑。
(二)提升高校产学研融合发展的针对性
一是高校要主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校的产学研融合工作应不止于简单、低层次地满足社会各种需求,维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实状况,而是要充分利用其科技和人才集聚的本质属性,发挥其“高端智库”“创新高地”的作用,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等方面提供重要助力。高校要结合自身的行业特色和优势,瞄准支撑行业发展的核心技术问题,在传统学科和学院的基础上布局或新建重点急需的学科专业,如近年来很多高校纷纷成立的“集成电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等等,力争实现从“适应、服务”向“支撑、引领”的转变。因此,高校必须掌握社会服务的主动权,对社会前进的道路有预见和指引的能力,引领社会发展。
二是高校要营造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体系。推动产学研向深度融合方向发展,是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服务机构等相关单位,高校学者、科技工作者等社会各界相关人士共同的使命和责任。高校要加强对产学研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可以与行业骨干企业共同组建若干产学研融合技术创新联盟,联盟以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共同围绕产业关键技术、核心工艺和共性问题开展协同创新。这样高校的成果就能够与产业深度融合,有利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企业技术的创新,加速推进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高校要通过多种方式调动二级单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予二级单位更多的自主权,同时要努力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将成果转化作为人才评价重要内容[12]。
三是高校要坚持行业特色,密切与行业单位的联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要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特色是一所大学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是一所大学行稳致远的引擎,因此,每个高校在办学的过程中都要结合学校办学历史和时代要求走特色办学之路,要找准高校服务的行业或者方向。在此基础上,高校结合学科专业特色,跟企业加强战略沟通,构建战略平台,巩固合作关系,通过多层次走访对接、联合研究机构共建等方式深化合作成效。可以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技术中心、联合设计攻关团队等共同策划重大项目,要注重将产学研合作往前端延伸,使基础研究成果在项目早期就能得到应用,创建未来应用场景,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全链条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重大工程的成效。
(三)凝聚高校产学研融合发展的社会合力
一是搭建产业界、学术界和高校之间创新融通和开放发展的平台。产学研合作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合作的初衷是各合作方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随着产业界和教育界的结合积极赋能高校产学研融合发展,高校迫切需要打破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之间的界限。行业学会组织作为介于高校和产业之间的社团组织,能够通过构建更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加强高校科研人员与产业界人士的联系,增进彼此的信任度,同时在学术研究规范的制定和对违规行为的约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学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跨越了一般意义上事业单位、企业和行政机构的边界,可以把产业界、政府部门、学术界和某一特定的科技领域、产业领域专业人员结合起来,促进不同界别的专业人员交流合作,这对促进产业的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可以利用社会资本引入更多的专业机构,以从事中介、转移、评价、风投、认定的工作,为国家创新、技术转移发展提供外在的有力保障。
二是充分发挥多方优势,形成社会外界与高校之间“产—学—研—用”的闭合链。产学研融合渠道的开拓与创新,是高校产学研融合系统内在机能和运转方式不断追求创新的过程,也是不断完善内部结构,通过创新方式不断适应内外部环境要求的演化过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是一个产学研用的闭环,最终目的还是落在实际应用上核心技术的突破要以形成核心产品或者技术为目标。
三是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项目评价数据库。充分利用好评价与考核是衡量产学研合作目标和进展的重要手段。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搞得好不好,行业的重点用户最有发言权,产学研合作成果只有解决了用户的实际需求和行业痛点,服务于国家战略才有意义。在产学研融合发展过程中,资源的有限性、信息交流延迟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高校与高校、企业与企业、科研机构与科研机构之间会产生激烈的人才、资金、信息等资源争夺行为[13]。在现有资源基础上,搭建高校产学研融合的“智库”平台,通过促进数据、人才、技术、资源等高端要素的互联互通,促进社会经济、科技重点突破和长远发展。以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增强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建立产学研融合信息共享机制为核心,以资源系统整合为主线,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国际国内资源,利用市场调节功能,实现各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政府的引导下,打造集咨询、检索、申请、评估、审批、交易、投融资等功能于一体且具有权威性的产学研服务平台,推动全方位、多层次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这样也能够促进创新主体的交流合作,提升区域产学研融合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绍文.学科精度视域下“双一流”建设的逻辑与出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06):105-110.
[2]李飞. 构建产学研融合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N].科技日报,2021-06-11(06).
[3]沈希,邱飞,童家飞.新一轮“双一流”背景下地方农林高校发展路径探析[J].中国农业教育,2022,23(03):16-22.
[4]白俊红,江可申,李靖.应用随机前沿模型评测中国区域研发创新效率[J].管理世界,2009(10):51-61.
[5]熊鸿儒.我国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短板和挑战在哪里?[J].学习与探索,2021(05):126-133+192.
[6]国家知识产权局.2020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R/OL].(2021-04-28).http://www.cnipa.gov.cn/module/download/down.jsp?i_ID=158969&colID=88.
[7]方刚,王佳乐,熊江,等.基于计算机专业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改革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3(11):54-55+58.
[8]马爱平.产学研深度融合要在“用”上下功夫[N].科技日报,2020-01-08.
[9]陈霞玲,张虎.产学研合作推动学术发展的实践研究——以清华大学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20(04):7-10.
[10]李滋阳,石宏伟,罗建强,等.高校产学研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瓶颈、机遇与路径[J].青海社会科学,2021(03):110-118.
[11]李学宁.发达国家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践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9(12):76-79.
[12]苗国厚.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关键何在[J].人民论坛,2019(24):48-49.
[13]张静静,樊响,李剑玲.协同创新视角下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发展路径——基于国内相关指标数据测评及比较分析(2012—2020)[J].中国高校科技,2022(04):55-60.
The New Path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a realistic requirement to serve the national strategy, an urgent need to accelera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build a world-class university. At present,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facing a variety of practical problems.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is paper proposes three paths: creating an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improving pertinence, and accumulating social cohesion.
Key words: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llab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