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写话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对识字写字、语言表达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2022年发布的语文新课标,对低年级写话提出了阶段目标。以统编语文教材为基础,教师可以从教材的写话优势和写话挑战两个方面出发,以课内教材为主、课外教材为辅,深入推进低年级写话教学,助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统编语文教材;低年级;写话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16-0093-03
202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正式颁布实施。其中,对第一学段(1~2年级),即低年级写话教学,提出了阶段目标:“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由此可见,写话教学不仅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能为学生中、高年级的习作打下基础。
一、统编语文教材写话优势
针对写话,统编语文教材无论在内容的选择,还是板块的排列上都有自己的考量,符合学生学习规律,旨在让低年级学生产生浓厚的写话兴趣。统编语文低年级教材共四册,其中真正意义上的写话,一共出现了七次,具有以下优势。
(一)形式精美连贯
统编语文教材为每篇课文都配备了精美的插图,这样不仅可以吸引低年级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让学生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片,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写话部分,统编语文教材也延续了这种设计风格。对看图写话,教材选取了精美且生动的图片,使学生得以理解写话内容;对一般写话,教材则通过表格、卡片等形式,使学生理解写话的格式与要求。如,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话“写一写你的一个好朋友”中,运用了表格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写朋友的几大要素——“谁”“长什么样子”“我们经常做的事”,并在下方提供了范例。通过表格,写朋友需要具备的三个要素都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快速了解此次写话的要求。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对图片、表格等具象事物的兴趣远远高于抽象的文字。统编语文教材抓住了这一特点,进行了合理的设计。
除了精美,从编写的连贯中更能看出统编语文教材的用心。通过观察,可以发现,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写话栏目并非随意设置,而是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如,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与上述写话形成衔接;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动物王国开大会》课后练习让学生了解通知这一文体,为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写话“学写留言条”打下基础。除了年级之间具有连贯性,单元其他板块与写话之间也有一定的连贯性。如,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语交际“做手工”对应本单元写话“你最喜爱的玩具”。这样编排,学生就可以将在口语交际中学到的表示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应用到写话中。此外,单元课文与写话之间也具有连贯性,形成前后呼应。如,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文主要描绘了大自然的神奇,与本单元写话“大自然真是奇妙”相对应。编写的连贯不仅使学生学习写话更加容易,也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起到温故知新的效果。
(二)内容多元丰富
为了使学生爱上写话,并为中、高年级的习作做好铺垫,统编语文教材编排的写话内容多元丰富。首先,教材在七篇写话中编排了两篇看图写话。由于配备了插图,看图写话比一般写话给学生更加有趣的直观感受。通过图片,学生放飞想象,写出来的内容天马行空、不受拘束。其次,教材在写话中编排了不同的文体。如“写留言条”属于应用文,为学生中、高年级写作应用文、说明文等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最后,教材在写话中拓展了语文知识。如,“大自然真是奇妙”,涉及疑问词的掌握和问号的使用,让语文知识在学生写话的过程中得以融会贯通;同时,也符合语文新课标提出的写话要求——“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问号”。
二、写话教学的挑战
由一年级的词语组成、句子补充,再到二年级的段落训练、写话教学,统编语文教材在写话编排上呈现出循序渐进的特点。那么,如何让写话教学更加高效?这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挑战。
(一)教师“教”的挑战
由于识字量较少、词汇储备不足,写话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有较大的难度。因此,怎样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对教师来说至关重要。教师引导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心理,一味深入会导致学生听得一头雾水,停留在表层则会导致学生思维缺席,写话千篇一律。这对教师来说是一大考验。此外,由于统编语文教材的写话在内容上多元丰富,教师在教学时要通过创设不同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写话,注重学生想象世界与经验世界之间的联系。如,教学“写一写你的一个好朋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直接在课堂上进行观察描写;教学“如果可以养小动物”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让学生感知不同动物的特点。但是面对“写留言条”等应用文体的写话时,教师的教学工具就容易过于单一,导致写话枯燥无趣。
(二)学生“学”的挑战
对比一、二年级的教材,我们可以发现,一年级教材其实并没有编排真正意义上的写话,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写话出现在二年级上学期。因此,二年级学生在第一次接触写话时,容易产生排斥心理。同时,写话需要学生把所见、所感、所思等用文字描述出来,对学生的识字、表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写话时不仅要留心观察,还要清晰连贯地表达,并适当运用语文知识。这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三、写话教学建议
(一)以课内文本为主
教材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写话教学时,要以统编语文教材为主,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教材的编排意图,并充分利用教材,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
1.从“听”到“写”
为了使学生更快进入写话学习,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听”。这里的“听”不仅仅指听内容,更包括词语的使用、句子的组织。如,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要求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听老师讲《小猫种鱼》的故事。然后自己讲讲这个故事”。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在遇到好词好句时,可以停止讲述,与学生分享好词好句——“为什么这里要用这个词语?”“这样用有什么好处?”为了防止学生开小差,在“听”之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想学生学好写话,就要先让学生学会听:听教师的范文朗读,听其他学生的优秀写话作品朗读……再让学生尝试着写一写。这样,即便教师不引导,学生也能会写话、写好话。
2.从“说”到“写”
写话写话,有“说”才有“写”。统编语文教材非常重视“说”对“写”的助力作用。一方面体现在教材中的部分口语交际与写话存在密切联系,前者的“说”为后者的“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小兔运南瓜”中,提出了“小兔可以用哪些方法把南瓜运回家?”这一问题。学生的回答中蕴藏了无穷的想象力,而这些想象力就是写话的源泉。学生“说”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只要把这些话转化为文字写下来,一篇写话就完成了。另一方面体现在编排写话时,往往要求学生先“说”再“写”。如在“你最喜爱的玩具”中,让学生“先和同学交流,再写下来”。先“说”再“写”,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表达更加完整,是为“写”而“说”。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敢“说”,意味着他在写话上已经迈出了一大步。因此,无论“说”得如何,教师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3.从“读”到“写”
统编语文教材在部分“语文园地”后增设了两个内容,一个是“和大人一起读”或者“我爱阅读”,一个是“快乐读书吧”。前一个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后一个则通过阅读帮助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二者对写话都有很大的影响。朗读既可以增加学生的识字储备,又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阅读则是写话的基础,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写话的素材与灵感往往是在阅读中获得的。由此可见,统编语文教材不仅传授语文知识,更重在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当学生在“读”上下好功夫,“写”也就水到渠成。
4.从“写”到“写”
学生刚开始写话时,往往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较大不足。因此,统编语文教材在一年级设计了很多仿写训练,如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课后练习,要求以“我多想……”开头,仿照课文写一写。为了降低写话的难度,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尝试仿写,再过渡到写话。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扩写。扩写是把事物表达具体、生动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把几个词语连接成一个长句子,再把长句子扩充为一段话。教材编排了很多类似的练习,如“比一比两个句子哪个更好”“把句子补充完整”等。此外,由于能力有限,低年级学生写话时容易出现错误,因此,二次誊写很有必要。教师可以让学生把修改后的写话,或其他学生的优秀写话进行誊写,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还能帮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
(二)以课外读物为辅
课外读物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写话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以拓宽学生的眼界,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1.延伸课内文本
统编语文教材对课内文本进行了适当拓展。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也可以对教材进行适当延伸,使学生积累有效的写话素材。如,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中,选取了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的漫画《父与子》中的一则。漫画诙谐幽默地展现了父亲与儿子的生活日常,充满了浓浓的温情。阅读这样的漫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为学生中、高年级写作读后感打下基础。此外,教材在“快乐读书吧”中也推荐了许多课外图书,如《神笔马良》《七色花》《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并开展“读书交流会”,围绕“哪个故事让你印象最深刻?”“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等问题进行交流。长此以往,学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写话素材,还锻炼了自身的表达能力。
2.迁移研读绘本
低年级学生大多喜欢听故事、看图画。作为二者的结合体,绘本已经成为低年级教学的重要内容。绘本不仅制作精美,而且易于理解,深受学生的喜爱。长期阅读绘本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还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如,教学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一课时,学生对这个故事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于是,笔者趁热打铁,让学生阅读《青蛙的水坑》绘本故事,想象这只小青蛙还会有什么样的奇遇,并尝试用笔写一写。这样的关联阅读,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为学生的写话做了引导,促使学生自发地写作一些小故事。有效的绘本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看图写话的水平。
3.推荐阅读书目
阅读是写话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语文新课标对课内外读物进行了推荐,教师可将其作为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内容,也可推荐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对推荐的书目进行分类,发现童话、寓言、故事这三类比较适合低年级学生阅读。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丰富的写话素材,教师可以适时组织一些活动,如“好词佳句读读背背”“读书卡片精心制作”“‘采蜜本’辛勤采蜜”等。
统编语文教材具有内容和编排上的优势,为教师开展写话教学提供了凭借。教师要以课内文本为主,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对写话教学进行改革。同时,教师还要适当引入课外读物,共同推进低年级写话教学。新课改背景下,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师“任重而道远”,特别是在写话教学中更要做到“不择地而息”。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张彩云.部编版小学语文写话教材探究[J].文学教育(上),2018(9):124-125.
[3] 潘亚平.二年级写话教学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2):224.
[4] 张琴兰.“趣”味横生,快乐写话:小学低年段写话教学初探[J].亚太教育,2019(8):184.
[5] 王元伟.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的实践研究: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为例[J].教育观察,2020,9(44):116-118.
(责编 蔡宇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