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并非脂肪肝

2024-08-02 00:00时冬冬松丽华
大众健康 2024年8期

我们对脂肪肝都比较熟悉,也越来越频繁地听到身边的亲友说体检查出脂肪肝,但急性脂肪肝,您听说过吗?急性脂肪肝和大家平时说的脂肪肝有什么区别?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又是怎么一回事?

什么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脂肪肝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以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即肝细胞内脂肪增多)为特征的疾病。脂肪肝在我国较为常见, 正常人群的患病率接近30%。大量饮酒、肥胖、高能量饮食、高胆固醇饮食、患有糖尿病、缺乏锻炼、大量服用药物等,都是脂肪肝的高危因素。脂肪肝起病隐匿,发病缓慢,患者早期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中度至重度脂肪肝患者可出现乏力、右上腹疼痛不适、食欲减退、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脂肪肝的治疗以改变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为核心,合并肝损伤的患者应进行保护肝细胞治疗。脂肪肝是可以治愈的。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绝非脂肪肝的急性发作,而是一种发生于妊娠晚期的特有疾病。这种疾病少见且有致命性,会造成肝脏、肾脏、凝血功能等的严重损伤,并由此带来母婴围产期的一系列不良结局。该疾病的发生率为1∶20000~1∶7000,多发生于妊娠30~38周,多见于妊娠35周左右的初产妇。由于临床表现复杂且诊断方法特异性较低,此病的早期诊断极为困难,再加上并发症众多且进展迅速,会对母婴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母亲围产期死亡率为15%~20%,新生儿死亡率为15%~ 66%。

发病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胎儿线粒体脂肪酸氧化障碍相关。

妊娠期间,孕妇体内的雌激素、孕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影响肝脏的合成和代谢功能,进而诱发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其中,初产妇、多胎妊娠、男性胎儿、妊娠合并其他肝脏疾病、既往有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病史及子痫前期等因素,均是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发病的高危因素。

表现为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

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病程初期,孕妇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的消化道症状。孕妇的最初症状可持续几天到几周,主要表现为厌食、乏力等。随着疾病继续进展,孕妇开始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黄疸、皮肤瘙痒、腹水、多饮、头痛、高血压、出血等症状。值得注意的是,此病进展迅速,孕妇很快会出现肝功能衰竭,伴发低血糖、凝血功能异常和肾功能衰竭等症状。

在所有症状中,低血糖和凝血功能异常是这种疾病比较特异性的表现。所以,如果孕妇在孕晚期出现无明显诱因的消化道症状,比如在正常饮食的情况下出现恶心、呕吐、面色发黄、上腹痛等症状,就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一旦确诊须尽快终止妊娠

一旦确诊或高度怀疑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无论病情轻重、病程早晚,孕妇都应尽快终止妊娠。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

如果早期终止妊娠,大多数患者的肝功能会迅速恢复。但如果孕妇就诊较晚或者未能及时终止妊娠,进而出现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或进入多脏器功能衰竭期,就可能会因为继发出血、肝衰竭、肾功能不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严重的并发症而死亡。

如何避免不良临床结局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孕产妇的病死率达12%~18%,胎儿病死率约为20%。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一种产后自限性疾病,大部分孕妇的临床症状及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指标在终止妊娠后可逐渐恢复正常。多数轻症孕妇于终止妊娠后3~4天可获得临床康复,大部分患者的实验室指标于终止妊娠后7~10天恢复正常。

但是,少数孕妇即便终止妊娠,病情也会进一步加重,导致不良临床结局的出现。所以,孕妇终止妊娠后,医生仍要进行密切监测,必要时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与肝移植治疗。

研究表明,患者病愈后,肝功能完全恢复,没有发现肝硬化或慢性肝炎的证据,永久纤维化或长期肝损伤也很罕见。但是,如果终止妊娠不及时,就有可能导致大量肝细胞坏死,肝衰竭将很难逆转。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一种发病率低、病死率高、预后较差的疾病。妊娠早期及时诊断、采取合适的方式尽快终止妊娠、多学科协同诊治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和脂肪肝的比较

提醒:孕妇在出现恶心呕吐、乏力、面色发黄等不适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诊,避免不良结局。建议孕妇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坚持均衡饮食、适当运动、定期产检、慎用药物等,以预防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发生。